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我院在实施新产程标准后对于阴道分娩中转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7年5月至2017年9月入住我院选择进行阴道分娩的346例足月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以上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旧产程的标准对孕妇进行分娩手术,观察组则是采用新产程的标准。之后对两组进行分娩的孕妇比较总剖宫产率以及因为第一产程的潜伏期延长或者是活跃期停滞所导致的剖宫产率。结果经过临床专业研究与对比后发现,观察组孕妇的总剖宫产率以及因为第一产程的潜伏期延长或者是活跃期停滞所导致的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新产程标准实施后,能够更为明显的降低医疗方面的干预,进一步提高阴道的分娩率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管理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530例产妇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26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产程标准管理,研究组予以新产程标准管理。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产程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1 min阿氏评分和5 min阿氏评分。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92例(34.7%),会阴侧切131例(49.4%),顺转剖42例(15.8%);对照组分别为53例(20.0%),152例(57.4%),60例(22.6%),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5)。研究组潜伏期为(20.37±3.62)h,第一产程为(23.17±2.83)h,第二产程为(50.54±18.47)min,第三产程为(7.58±3.28)min;对照组分别为(13.84±4.94)h,(18.35±3.01)h,(53.27±21.46)min,(6.59±2.73)min,研究组潜伏期与第一产程明显长于对照组(P <0.05),而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研究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为2.6%(7/26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9%(5/265),新生儿1 min阿氏评分为(8.64±0.38)分,5 min阿氏评分为(9.42±0.51)分;对照组分别为3.4%(9/265),2.3%(6/265),(8.59±0.27)分,(9.33±0.25)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新产程标准管理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应用新产程标准全产程分娩镇痛对初产妇妊娠过程及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初产妇103例,均为单胎足月阴道分娩,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观察组实施新产程标准下全程分娩疼痛干预,对照组实施第一产程分娩镇痛干预,比较两组疼痛管理、负性心理及母婴结局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顺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新产程标准及处理专家共识(2014)》管理模式下,初产妇第二产程超过2 h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第二产程时长超过2 h、病例资料完整的105例初产妇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分娩、第二产程时长小于2 h的初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初产妇分娩时的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 研究组第二产程时长为(144.97±12.19) min,第二产程缩宫素使用率为14.28%,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0.9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会阴侧切率为42.8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初产妇第一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长、阴道助产率、宫颈裂伤率、产褥病率、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产程标准管理模式下,第二产程时长超过2 h初产妇的会阴侧切率较低,可降低会阴侧切率,不增加胎儿窘迫等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但第二产程缩宫素使用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新产程标准第二产程时长对母婴结局的探讨。方法:抽取某院200例初产妇当做研究对象,按照新产程标准,第二产程超过2h的114例患者设为研究组(A组),第二产程不到2h者8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B组),研究组依据第二产程时长差异又能够分为甲、乙、丙组,比较4组母儿最终结局。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甲组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乙组以及丙组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甲组、乙组里面的新生儿不良结局出现率都高于对照组(P0.05),丙组里面新生儿不良结局出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下,第二产程时长处于2~2.5h范围内会对分娩方式产生影响,处于2.5~3h范围内会对分娩方式以及产妇结局造成影响,超过3h会对分娩方式以及母儿结局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分析全程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全程分娩镇痛的143例产妇为观察组,选择2019年4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常规分娩的143例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子宫复原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胎儿体质量。结果两组产妇分娩后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产程时间,子宫复原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胎儿体质量则无差异统计学(P> 0.05)。结论分娩时运用全程分娩镇痛,该方式对产妇、新生儿均没有明显的影响,该方式在临床上安全性得以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新产程标准管理下,产妇以及新生儿结局受到第二产程时长的综合性影响。方法结合新产程标准管理以及产妇第二产程时长的相关情况,将2017年2月~2018年10月在新产程标准管理下在我院进行生产200例初产妇划分为实验组(A组产程时长:2~2.5h,B组产程时长:2.5~3h,C组产程时长:3h以上)与对照组(产程时长:低于2h)。对上述产妇以及新生儿的结局进行记录与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未见剖宫产患者,而实验组患者中的剖宫产率为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B、C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新产程标准管理的前提条件下,第二产程时间越短,则对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的影响相对越小。当产程在2.5~3h的区间内时,产妇所受的影响得以提高。而随着产程时间的进一步增加,则新生儿受到的影响开始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9,(24):114-116
目的探讨新产程时间观察法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旧产程时间观察法,实验组按新产程时间观察法。结果实验组产妇中转剖宫产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尿潴留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均并无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新产程时间观察法,产妇的剖宫产率有所下降,且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大连市妇产医院2012年8月~2013年2月施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200例单胎、初产妇作为研究组,未施行分娩镇痛的50例产妇为对照组,于宫口开达3cm时使用罗派卡因进行连续的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产妇在第二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第二产程延长发生率为23.50%,二产程停滞发生率为17.50%,对照组第二产程延长发生率为10.00%,二产程停滞发生率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为10.50%,产钳助产率为20.00%,对照组剖宫产率为10.00%,产钳助产率为8.00%,两组间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产钳助产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与第二产程延长、二产程停滞及产钳助产有关,但是与剖宫产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分析不同产程剖宫产术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第一产程剖宫产(观察组)及第二产程剖宫产(对照组)各100例产妇的病例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并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产妇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和新生儿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临床结局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第一产程行剖宫产术,可以明显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出血量,降低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生命质量,因此,剖宫产术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这些在临床治疗中都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12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100例初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导乐陪伴分娩,对照组产妇采用一般常规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产程时间及分娩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第1、2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娩疼痛程度也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导乐陪伴分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可提高产妇的顺产率、缩短产程并缓解分娩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健康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追踪随访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期间顺产和剖宫产的孕产妇以及新生儿在产时和产后的健康状况。结果顺产组的孕产妇在产后的抑郁倾向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P〈0.05;并且顺产组的新生儿胆红素指数和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也低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剖宫产对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比顺产更加明显,医生和孕产妇应谨慎选择分娩方式,以减少不必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潜伏期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及对母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潜伏期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随机分配120例无产科及硬膜外麻醉禁忌症的单胎初产妇,在临产后,按照实施分娩镇痛时机不同分为A组:1 cm≤宫口<2cm;B组:2cm≤宫口<3cm,C组:3cm≤宫口<5cm,每组40例.记录VAS评分、各产程时长、分娩方式、新生儿血气分析,体重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B组1例行剖宫产,各组间催产素使用量、第一、二产程时长、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体重、脐静脉血气分析、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潜伏期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可提供产妇分娩过程中良好的镇痛效果,无延长第一、二产程时间,不增加产后2h出血,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产程标准下剖宫产后阴道试产239例妊娠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新产程标准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 对照组108例VBAC产妇采用Friedman产程标准;观察组为239例VBAC产妇,采用新产程标准。回顾并分析两组产妇相关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分娩情况、产程时间、产时干预措施、分娩并发症和新生儿结局差异。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73.2%,妊娠中转剖宫产24.3%;对照组自然分娩率61.1%,妊娠中转剖宫产3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妊娠活跃期时间明显缩短(P<0.001),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明显延长(P<0.001)。观察组缩宫素使用、人工破膜、地西泮使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产程标准放宽了第一、第二产程,使VBAC产妇充分试产,降低了剖宫产率,减少产程中医疗干预,且并未影响围产结局。  相似文献   

17.
无痛分娩用于临床初产妇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痛分娩对临床初产妇产后出血量、泌乳功能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02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方法,观察组给予硬膜外阻滞麻醉行无痛分娩.比较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分娩疼痛评分、产后出血量、泌乳功能和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9.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5%(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为(9.1±2.2)h,总产程为(9.9±1.7)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疼痛评分为(3.1±1.2),产后出血量为(101.4±18.6)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泌乳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无痛分娩用于临床初产妇分娩,能有效缩短产程时间,缓解初产妇疼痛,并促进早期泌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李静娟  李铭  张惠敏  乔秀然 《安徽医药》2021,25(8):1558-1561
目的 探讨新产程标准临床应用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四中心医院2015年1-6月和2018年1-6月分别使用旧产程和新产程分娩产妇各500例的分娩资料,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产妇依据第二产程时限长短将第二产程时限为2~2.5 h、2.5~3 h以及3 h以上产妇分为观察T1亚组(n=263),...  相似文献   

19.
余淑芳 《中国医药》2014,(5):719-721
目的 探讨分娩镇痛对产程以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3月于浙江省慈溪市妇幼保健院行分娩镇痛的产妇12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硬联合麻醉)阻滞镇痛,选择同期于本院未施行分娩镇痛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各产程时间和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疼痛0级和1级的比例分别为15.0% (18/120)和75.0%(90/120),明显高于对照组[0,10.0% (10/100)],2级和3级的比例分别为10.0% (12/120)和0,明显低于对照组[71.0% (71/100),19.0% (19/1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4、92.95、86.39、24.96,均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三产程和总产程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309±45) min比(368±54) min,(6.5±0.7)min比(7.0±1.1)min,(370±49) min比(421±60)min](t =8.781、4.086、6.936,均P<0.05),而第二产程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55±13)min比(47±14)min](f=4.497,P<0.05);观察组中转剖宫产发生率为8.3%(10/120),明显低于对照组(18.0%,1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9,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1.3)分比(8.4±1.2)分](t=5.294,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妇产后岀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可有效减轻产妇疼痛,缩短总产程时间,减少剖宫产率,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20.
不同生产方式产妇血清、初乳及其脐血血气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蔚  张颖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1):38-39
目的:探讨不同生产方式产妇血清、初乳及其脐血血气分析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1月于本院进行生产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生产方式分为A组(顺产组)50例和B组(剖宫产组)50例,后将两组产妇的血清泌乳素、促胃液素、血清钾、醛固酮、皮质醇及初乳IgA、IgG、IgM、C3、C4及脐静脉血及脐动脉血pH、PCO2、PO2、HCO3-水平进行研究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两组产妇血清泌乳素、促胃液素、血清钾、醛固酮、皮质醇及初乳IgA、IgG、IgM、C3、C4水平差异较大,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静脉血及脐动脉血pH水平差异较小,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O2、PO2、HCO3-比较,P均〈0.05。结论:剖宫产对母乳质量及产妇血清多项因子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对脐静脉血及脐动脉血影响与顺产无显著差异,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