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透刺加电针对脑梗死后痉挛型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68例脑梗死后痉挛型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乙、丙、丁四组,每组42例。甲组给予常规治疗,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加之电针治疗,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加之透刺治疗,丁组在甲组的基础上加之透刺加电针治疗。采用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改良Ashworth量表(MAS)、美国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痉挛严重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比四组治疗前后步态变化,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四组FMA、MBI评分及步速、步频、步幅均变大(P<0.05),其中乙组、丙组、丁组均大于甲组(P<0.05),丁组大于乙组和丙组(P<0.05);治疗后,丁组MAS评级中的0~Ⅰ+级所占比例为78.57%,高于甲组的57.14%(P<0.05);治疗后,四组NIHSS评分均降低(P<0.05),其中乙组、丙组、丁组均低于甲组(P<0.05),丁组低于乙组和丙组(P&...  相似文献   

2.
抗晕船系列口服液抗晕效果试验与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抗晕船系列口服液在海上训练中防治晕船的效果。方法:采用福州总医院研制的抗晕船系列口服液,在海训部队中进行试验,观察其疗效。458例首次出海出现不同程度晕船症状的战士随机分为4组,甲组为对照组,服用安慰剂,乙组服防晕口服液,丙组服抗晕口服液,丁组防晕、抗晕两种口服液同时服用,出现呕吐者服用晕得安口服液。结果:①甲、乙、丙、丁组有效率分别为20.0%、79.0%、77.7%、85.7%,丁组预防晕船效果好于乙组和丙组,甲组预防晕船效果显著低于其余3组,差异显著(P<0.01)。②晕得安口服液能及时补充电解质恢复体力。结论:抗晕船系列口服液具有良好的抗晕船效果。轻症晕船适宜服防晕口服液,重症晕船防晕、抗晕口服液同时服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全麻诱导期间利用不同麻醉药剂预防和抑制芬太尼呛咳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全麻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甲组(n=30)、乙组(n=30)、丙组(n=30)、丁组(n=30),甲组给予氯化钠注射液,乙组给予0.5mg/kg利多卡因,丙组患者给予5mg地佐辛,丁组患者为1.0μg/kg右美托咪定,5min后给予芬太尼静注,观察呛咳反应。结果:甲组患者芬太尼呛咳反应发生率为46.67%,乙组呛咳反应发生率为6.67%,丙组为3.33%,丁组为3.33%,甲组呛咳反应发生率高于乙组、丙组、丁组(P0.05),后三组呛咳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全麻诱发期间,0.5mg/kg利多卡因、5mg地佐辛、1.0μg/kg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抑制芬太尼呛咳反应,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预氧合方式在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急救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预氧合方式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组,每组20例。甲组在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后立即进行气管插管予以普通吸氧,乙组应用面罩-球囊预氧合后显示脉搏血氧饱和度高达90%时进行气管插管,丙组予以无创呼吸机预氧合后脉搏血氧饱和度高达90%时进行气管插管,丁组应用麻醉充气面罩-有创呼吸机预氧合后脉搏血氧饱和度高达90%时进行气管插管,就四组患者预氧合前后以及插管后即刻的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插管后腹胀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预氧合前,甲、乙、丙、丁组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预氧合后,乙、丙、丁组脉搏血氧饱和度均高于甲组,而乙、丙、丁组三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插管后即刻,乙、丙、丁组均高于甲组,丙、丁组高于乙组,丁组高于丙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乙组腹胀发生率明显高于甲组和丁组(P<0.05),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充气面罩-有创呼吸机预氧合方式用于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急救插管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性、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在眼外伤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接诊的眼外伤患者120例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其中非开放性眼伤患者为60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均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患者为30例,甲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乙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静脉注射治疗,开放性眼伤患者为60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均分为丙组和丁组,每组患者为30例,丙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口服左氧氟沙星药物治疗,丁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静脉注射治疗,对比患者的阳性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甲组患者的阳性率显著低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甲组、乙组患者的治疗前后阳性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丙组患者的阳性率与丁组患者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丙、丁两组患者的阳性率对比,统计学有意义(P <0.05);乙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甲组患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丙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丁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可有效降低眼外伤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以滴眼和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CT结合X光片对颈椎病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2年9月的颈肩不适、恶心呕吐、头昏的患者129例,分成甲组、乙组、丙组,每组各43例。甲组使用X光检查;乙组使用CT检查;丙组使用两种方式结合进行检查,比较三组的检查情况。结果:甲组对椎体骨赘、钩椎关节异常、椎间孔异常、项韧带钙化的检出率分别为4.65%、2.33%、9.3%、2.33%。乙组的检出率分别为6.98%、6.98%、4.65%、4.65%。丙组分别为20.93%、18.6%、23.26%、16.28%。结论:CT结合X光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纯使用CT或X光,尤适用于颈椎病变情况较复杂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中医外治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238例经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甲组(60例)、乙组(60例)、丙组(59例)、丁组(59例)。甲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乙组给予西医常规+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丙组给予西医常规+中医外治法(中药熏洗、穴位贴敷、针刺、离子导入)治疗,丁组给予西医常规+黄芪桂枝五物汤+中医外治法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并对比临床疗效,且观察治疗安全性。结果 4组治疗后中医主症及次症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丁组治疗后主症及次症积分乙组、丙组甲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SNCV、MNCV均大于治疗前,丁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SNCV、MNCV乙组、丙组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临床疗效等级分布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总有效率与乙组、丙组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乙组总有效率与丙组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丁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乙组、丙组(P0.01);4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患者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中医外治法,可明显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及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在抗结核治疗中应用氨基甙类药物所引起的肾毒性。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核病患者根据所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进行分类,选出治疗用药为氨基甙类的病患,视所用药物分组,分别为甲组(37例,卷曲霉素)、乙组(41例,丁胺卡那霉素)、丙组(34例,链霉素)、丁组(39例,卡那霉素),计算各组不同时间清除血清肌酐的速率,以评价各组的肾毒性。结果:甲组、乙组、丙组、丁组在治疗前的清除速率无有效差异(P>0.05);治疗后甲组和丁组的清除速率降低幅度大于乙组和丙组,但差异无效(P>0.05);各组不同时间内的清除速率无明显变化,浮动差异均无效(P>0.05)。结论:氨基甙类药物可在常规剂量下应用于抗结核的治疗中,不会造成肾功能损伤,相较之下,奈替米星和链霉素的肾毒性更小,用药更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高脂血症患者应用不同丙泊酚制剂进行麻醉时其围术期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100例2014年1月至12月的高脂血症患者并将其随机等分为四组.使甲组患者吸入七氟醚以维持全麻状态,使乙组患者使用丙泊酚长链脂肪酸(规格为50mL/500mg),使丙组及丁组患者分别使用不同厂家(且不同于乙组)生产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酸(规格为20mL/200mg).在手术结束时(T0)、术后1、24h(T1、T2)及术前(T3)分别测定患者血清淀粉酶(AMY)、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的含量.结果:四组的完成例数为:甲组24例,乙组22例,丙组21例,丁组24例.与T3时比较,乙、丙、丁组在T0时的LDL值明显下降,乙组更甚;乙组在T2时的HDL值明显升高;乙、丙、丁组在T2时的TG值明显下降,乙、丙组更甚;乙、丙、丁组在T0时的TC值明显下降,乙、丁组更甚;乙、丙、丁组在T1、T2时的AMY值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组比较,乙组在T0、T1时的LDL值明显下降;乙组在T0时的TC值明显下降;乙、丙、丁组在T1时的TC值明显下降,乙组更甚;乙、丙、丁组在T2时的AMY值明显升高,乙组更甚;丁组在T2时的AST及ALT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长链脂肪乳相对于中长链脂肪乳给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带来的影响较小,为高脂血患者更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大量输血治疗患者给予血浆与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其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7年1月~与浓缩红细胞(cRBC)输注治疗,按照FFP、cRBC输注比例的不同将其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输注FFP:cRBC=1:1,比较三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 输血后,丙组患者的a PTT、PT明显短于甲乙两组患者,Fbg水平明显高于甲乙两组患者,甲、乙组与丙组对应凝血指标水平两两相比差异明显(P及住院时间每两组对应指标相比并不存在明显差异(P0. 05)。甲、乙、丙三组患者的治愈率、生存率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 05)。结论 以FFP:cRBC=1:1的比例输注对大量输血患者效果最佳,有利于预防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采取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3组均每隔12小时服用米非司酮25 mg/次,连续服用3 d,甲组采用甲氨蝶呤单次注射1 mg/(kg·次),乙组采用甲氨蝶呤分5次注射,每次0.4mg/(kg·d),丙组在超声引导下采用异位妊娠囊穿刺注射甲氨蝶呤40mg杀胚术.对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组成功率95.0%,乙组成功率87.5%,丙组成功率为90.0%,3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乙组与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与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种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均较理想,但采用分次肌注的不良反应较多,超声引导下采用异位妊娠囊穿刺注射存在一定的异位妊娠包块破裂风险,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单次注射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孕期贫血对于妊娠结果和新生儿的影响,以及贫血防治措施实施效果,服务于临床。方法纳入2013年2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门诊孕期产检发现贫血的患者60人,其中孕早期、孕中期发现贫血者52人,随机分为甲组26人,乙组26人,丙组为孕晚期发现贫血者8人,甲组患者常规贫血治疗,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由我院营养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指导,追踪比较甲组患者与乙组患者的孕妇贫血纠正率,将乙组中贫血纠正的患者设为丁组,比较丙组患者与丁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贫血情况。结论贫血会增加孕妇早产率和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贫血机会也增加,应在孕中期开始预防性补铁,另外,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指导可以促进贫血的纠正。  相似文献   

13.
包炤华  张明廉 《海南医学》2006,17(2):62-62,129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联合盐酸帕罗西汀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3组.甲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乙组给予小剂量抗抑郁药盐酸帕罗西汀治疗;丙组给予乙组药物合并心理治疗.以SCL-90量表评价疗效,观察4周.结果疗效依次为丙组>乙组>甲组.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精神药物合并心理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连续Nd:YAG激光治疗先天性皮肤血管瘤78例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连续Nd:YAG激光治疗先天性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用连续Nd:YAG激光,能量30-50W,垂直对瘤体进行准接触式扫描照射,对于深在性瘤体,将光纤插入瘤体基底部进行接触式照射。1次治疗后疗效不佳者,术后1mo可进行第2次、甚至第3次治疗。结果 经2-3次治疗后,单纯性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痊愈率分别为100%,93.10%和85.72%。痊愈后美容效果较好。结论 连续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孕激素在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以5mg/d、10mg/d、15mg/d的剂量给予孕激素,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甲组、乙组、丙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0.0%、95.0%,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甲组7.5%、乙组20.0%、丙组32.5%,比较可知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乙组与丙组(P0.05),而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乙组(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的孕激素治疗疗效良好、治疗成本相对较低,可作为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18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发病到手术时间分为三组。甲组出血后7 h内进行手术治疗,乙组出血后8~24 h内进行手术治疗,丙组出血后超过24 h进行手术治疗。对三组患者术后预后情况予以对比。结果:甲组预后1级、2级比例比乙组高,5级比乙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乙组患者死亡率、3级、4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1级、2级、3级比例高于丙组,且甲组4级、5级比例与死亡率比丙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1级、2级、3级比例比丙组高,4级与死亡率比丙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与丙组5级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超早期或早期手术治疗,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并根据出血量、出血部位与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可使患者的预后情况充分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8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0例确诊为宫外孕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甲组采用西药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治疗,乙组采用纯中药宫外孕方治疗,丙组采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结合宫外孕方治疗,两个疗程(1个疗程为7d)之后对比分析3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甲组有效率70.0%,乙组有效率为83.3%,丙组有效率96.7%,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甲组和乙组,乙组的治疗效果又明显高于甲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安全有效,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小儿危重症病例评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儿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选取93例进行研究分析,并依据小儿危重症病例评分将其分为甲组(评分>90分,14例)、乙组(评分为71~89分,67例)和丙组(评分<70分,12例),对比3组患者死亡率、多次评分分值状况。结果甲组患者死亡率0.00%,乙组患者死亡率7.46%,丙组患者死亡率高达33.33%。甲组患者死亡率显著低于乙组患者和丙组患者(P<0.05),且乙组患者死亡率显著低于丙组患者(P<0.05);多次评分分值中,小儿危重症病例评分>90患者的比重从15.05%增加到72.04%,死亡率逐渐下降。结论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小儿危重症病例评分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尿毒症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90例尿毒症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病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甲组(n=30)、乙组(n=30)、丙组(n=30),甲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乙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丙组给予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丙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00%,较甲组66.67%、乙组63.33%明显提高(P0.05),丙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改善优于甲组、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尿毒症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病治疗过程中,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较单药效果更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3种常用保肝药物在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比较.方法抽选6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甲组、乙组、丙组,每组22例,甲组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乙组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丙组采用硫普罗宁进行治疗,对3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调查,同时收集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甲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为68.2%,乙组为95.5%,丙组为63.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3%,乙组为4.5%,丙组为36.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平均为(27.3±5.2)d,乙组为(20.6±4.5)d,丙组为(25.8±5.1)d,3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在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