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究通络化痰胶囊联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 g加入到生理盐水10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餐后口服通络化痰胶囊,3粒/次,3次/d。根据患者情况治疗5~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 RS)评分、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扣针蛋白-5(Fibulin-5)、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87%、95.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血流速度(V_(mean))和血流量(Q_(mean))水平均显著升高,外周阻力(R_v)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V_(mean)和Q_(mean)水平高于对照组,R_v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SE、Hcy和Lp(a)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NSE、Hcy和L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中Fibulin-5、HMGB1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中Fibulin-5、HMGB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化痰胶囊联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降低脑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尿激酶,100万单位加入150 m L生理盐水,30 min内滴完,入院后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10 m L加入250 m L生理盐水,1次/d。两组均经过14 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SF-36量表评分、血清学指标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8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SF-36量表各项目评分明显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评分改善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分化抗原40(CD40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胱抑素C(Cys C)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血流量(Q_(mean))和平均血流速度(V_(mean))水平明显升高,动态阻抗(DR)、脑血管特征性阻抗(ZCV)和脑血管外周阻力(R)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蛋白水解物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降低机体炎性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脑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葛酮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葛酮通络胶囊,0.5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m R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法(MoCA)评分、血清学指标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81.40%和9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m RS评分显著降低,MoCA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 TRAI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新喋呤(Npt)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血流量(Q_(mean))、平均血流速度(V_(mean))均显著升高,动态阻抗(DR)、脑血管特性阻抗(ZCV)和脑血管外周阻力(R)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酮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细胞因子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日常活动能力和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葛酮通络胶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尤瑞克林,0.15 PNA单位加入生理盐水100 m L中均匀混合后给药,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葛酮通络胶囊,2粒/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浆黏度(PV)、血沉(ES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及平均血流速度(Vm)、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7%、9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PV、ESR、MPV、PDW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两组Vd、Vs、Vm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PV、ESR、MPV、PDW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Vd、Vs、Vm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DA、ET-1水平均显著降低,但血清SOD、NO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MDA、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SOD、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酮通络胶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血流变状态,调节血小板功能,提高局部脑血流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孙立强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1):2091-2094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缓慢静脉滴注注射用尤瑞克林,0.15 PNA单位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5 mL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L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8%、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Barthel评分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银杏叶提取物,对两组治疗前后双侧颈动脉超声指标、神经功能、D-D、h-FABP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量、斑块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的D-D、h-FA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可改善颈动脉斑块情况,改善神经功能,也可调节D-D、h-FABP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丁苯酞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商洛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 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2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0%、9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NSE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NSE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胞二磷胆碱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解放军第三一三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泵入注射用阿替普酶,0.9 mg/kg,最大剂量为90 mg,1 min内静脉推注10%,然后60 min内匀速静脉泵入余下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 g加入250 m L生理盐水,持续时间40 min,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4.55%、90.9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BI评分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BI评分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胞二磷胆碱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九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0.9 mg/kg,总剂量的10%静脉推注,剩余剂量在随后60 min内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进行稀释,5m L/次,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和脑梗死灶体积。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梗死灶体积显著减小,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脑梗死灶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NIHSS评分,降低脑梗死灶体积,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扎格雷钠,80 mg溶于500 mL生理盐水,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尼麦角林片,4片/次,2次/d,整片吞服。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参数、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血小板(PLT)与淋巴细胞(LYM)比值(PLR)、中性粒细胞(NEUT)与LYM比值(NL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0.5%、95.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块形成的时间(K)均显著增大,而血细胞凝集块形成的速率(α角)、最大血块强度(MA)及MAR值均显著减小,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R值、K值大于对照组,而α角、MA值及MAR值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外周阻力(Rv)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平均血流量(Qmean)、血流速度(Vmean)值则均显著增加,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Rv值低于对照组,而Qmean、Vmean值则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PLR、NLR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LR、NL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麦角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整体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凝固性,抑制血小板过度激活,维持脑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曲肽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治疗的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用药差别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降纤酶,10单位加入生理盐水250m 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复方曲肽注射液,10m 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两组患者均经2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ESRS、NIHSS、AD和m RS评分,血清和肽素(CPP)、血红素氧合酶1(HO1)、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 TRAIL)、新蝶呤(Npt)、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和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水平,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黏度(WBV)、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浆黏度(PV)水平,及相对平均血流量(Qmean)、平均血流速度(Vmean)、动态阻力(DR)、特性阻抗(ZCV)和脑血管周围阻力(R)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77%,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ESRS评分、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CPP、HO1、sTRAIL、Npt、CXCL12、PAF、HCT、WBV、FIB和PV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Qmean和Vmean显著降升高(P<0.05),DR、ZCV和R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曲肽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利于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日常活动能力和降低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穿支动脉病变型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病房收治的120例穿支动脉病变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剔除脱落病例(n=9)后剩余对照组56例,治疗组55例.对照组口服阿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乐脉颗粒联合吲哚布芬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就诊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吲哚布芬片,10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温水冲服乐脉颗粒,6 g/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17(IL-17)、Toll样受体4(TLR4)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平均血流量(Qm)高于治疗前,动态阻力(DR)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颈总动脉VmQm高于对照组,D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MMP-9、IL-17、TLR4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的血清MMP-9、IL-17、TLR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乐脉颗粒联合吲哚布芬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可改善神经功能和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炎症损伤,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北京市隆福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坎地沙坦酯片,4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随访120 d,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07%、90.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有显著效果,可显著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苦蝶子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90例,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95例)和治疗组(95例)。对照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5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苦蝶子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m RS和SF-36评分及血清学指标和脑血流动力学。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2.11%和97.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和m RS评分显著降低(P0.05),SF-36评分升高(P0.05),且治疗组NIHSS、m RS和SF-36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 TRAIL)、嗜环蛋白/亲环素A(CyP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血红素氧合酶1(HO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相对平均血流量(Qmean)和平均血流速度(Vmean)水平明显升高(P0.05),动态阻力(DR)、特性阻抗(ZCV)和脑血管周围阻力(R)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蝶子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改善日常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2月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胞磷胆碱钠胶囊,0.2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 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 L中,1次/d。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1.90%、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NIHSS评分、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均显著降低,SOD、Barthel指数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收治的7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L依达拉奉注射液加入100 mL氯化钠注射液内,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20 mL/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血流速度(Vs)水平、残余血肿量、水肿范围以及血清脑血红蛋白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低于治疗组总有效率94.6%(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Vm、V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Vm、Vs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水肿范围、残余血肿量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水肿范围、残余血肿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脑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脑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提高患者Vm、Vs水平,降低水肿范围和残余血肿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胞磷胆碱钠胶囊联合普罗布考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十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每日早晚餐时口服普罗布考片,1片/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胞磷胆碱钠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0%、9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下降,ADL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下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胞磷胆碱钠胶囊联合普罗布考片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和生活质量,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