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氧氯普胺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PU)患者对微炎症状态、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平行、对照、回顾性研究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8月-2018年2月,选择在周口市中心医院诊治的PU患者12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氧氯普胺治疗,两组疗程都为14 d。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7%(P<0.05);观察组Hp清除率为9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4%(P<0.05)。治疗后两组的IL-6、TNF-α水平都显著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显著增加,CD8+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变化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不显著。结论 甲氧氯普胺辅助治疗PU患者能抑制机体的微炎症状态,提高免疫功能,增加Hp清除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甘露聚糖肽联合咖啡酸片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鄂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98例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口服咖啡酸片,0.2 g/次,3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甘露聚糖肽片,10 mg/次,3次/d;两组连续服药28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指标,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83.67%,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WBC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G-CSF明显升高,而IL-6、TNF-α和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咖啡酸片与甘露聚糖肽协同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效果确切,能对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改善,使机体免疫能力增强,并能减弱炎性反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环孢素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医治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的患者口服醋酸泼尼松龙片,剂量为15 mg/d,连续治疗2个月,而后减量至5~10 mg/d,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环孢素注射液,2.5 mg应用5%葡萄糖液稀释后缓慢静滴,1次/d,持续2周;随后口服维持量5 g/d,持续治疗3个月。两组疗程均为5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炎性因子、环瓜氨酸多肽(CC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6.77%和80.65%,两组对比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FVC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VC、FEV1、FEV1/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3+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CD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CP和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1β、TNF-α、CCP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环孢素联合泼尼松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炎性指标,降低患者CCP和CRP水平有关,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夏红  徐萍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4):1207-1211
目的 观察和和络舒肝胶囊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8年5月在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胶囊,1粒/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和络舒肝胶囊,5粒/次,3次/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26%、93.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两组血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两组的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IV-C)、层黏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酶(HA)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CD3+、CD4+和CD4+/CD8+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治疗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两组的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治疗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络舒肝胶囊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肝功能,抑制早期肝硬化的进程,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虎力散片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12月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诊疗的17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5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2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虎力散片,0.3g/次,2次/d。两组用药42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8.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88%(P<0.05)。治疗后,治疗组出现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僵硬、膝关节肿胀、膝关节发冷等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和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1β、VEGF、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GF-β1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因子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虎力散片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及改善关节功能,并能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枣仁安神颗粒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老年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睡眠与心理门诊就诊的96例老年原发性失眠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睡前口服右佐匹克隆片,2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睡前口服枣仁安神颗粒,1袋/次,1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睡眠质量、睡眠指标以及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肽Y(NP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92%,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慢波睡眠(SWS)、睡眠效率(SE)高于治疗前,觉醒时间(AT)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SWS、SE高于对照组,AT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BDNF、NPY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BDNF、NPY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枣仁安神颗粒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老年失眠症疗效确切,能改善睡眠质量,调节SWS、SE、AT,升高BDNF、NPY水平,降低TNF-α水平,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联合独一味滴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口服独一味滴丸治疗,观察组(41例)在口服独一味滴丸的基础上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膝关节功能、炎性因子变化情况,评价独一味滴丸联合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有38例患者治疗后膝关节疼痛减轻,压痛和肿胀症状有所缓解,对照组有28例。治疗后观察组在疼痛度、活动度、行走能力评分及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总分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稳定性评分上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在IL-6、IL-8、TNF-α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IL-6、IL-8、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在上述指标中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联合独一味滴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明显缓解膝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抗炎作用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方春茹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11):2247-2251
目的 探讨鼻渊舒口服液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西替利嗪滴剂,<6岁,0.5 mL/次,1次/d;≥ 6岁,1 mL/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鼻渊舒口服液,<6岁,5 mL/次,3次/d,≥ 6岁,10 mL/次,3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81.48%(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涕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IgE、TNF-α、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D3+、CD4+、CD4+/CD8+指标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免疫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γ干扰素(IFN-γ)、Th1/Th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渊舒口服液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可明显改善机体的免疫系统及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淮南朝阳医院收治的72例小儿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如平喘止咳、祛痰等,抗病毒药物采用利巴韦林含片,按照患儿体质量每次剂量为0.01 g·kg-1,每天3次,同时口服孟鲁司特钠,每次5 mg,每天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每次取痰热清注射液2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 mL雾化吸入,每天2次。两组患儿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67%(P<0.05);试验组显效率为69.44%,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44%(P<0.01);试验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前,两组患儿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炎症因子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试验组IL-6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有呕吐、恶心和皮疹,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同,差异不显著。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能有效治疗小儿肺炎,效果优于常规西医治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司库奇尤单抗联合卡泊三醇乳膏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松北院区治疗的80例中重度银屑病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处皮肤涂抹卡泊三醇软膏,2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皮下注射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第0、1、2、3、4周给药,300 mg/次,而后每隔4周注射1次。两组患者治疗16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ASI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P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功能CD4、CD8指标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CD4、CD8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2、IL-17、TNF-α、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17.50%,P<0.05)。结论 司库奇尤单抗联合卡泊三醇乳膏治疗中重度银屑病效果确切,能显著减轻症状,对皮肤屏障功能能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骨肿瘤中的微血管数量(microvessel quantity,MVQ)和形态,研究新生血管和骨肿瘤增殖的关系.方法 选择骨肉瘤患者90例,对成骨性肿瘤中CD34和V型胶原蛋白(collagen V,ColV)阳性血管计数及形态进行分析.结果 CD34阳性的MVQ随着骨肉瘤的组织分级指标的级别升高而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V阳性的MVQ随着组织分级级别升高而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p53表达的阳性细胞数逐渐升高,CD34阳性的MVQ显著增加,CoV阳性的MVQ则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核分裂>10/10 HPF、发生瘤转移的肿瘤组织中,CD34阳性的MVQ显著高于核分裂<10/10 HPF和未发生瘤转移的肿瘤组织,但CoV阳性的MVQ则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肿瘤血管形态、CD34阳性的MVQ和CoV阳性的MVQ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判断骨肿瘤的恶性程度,给治疗和预后的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study the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of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GCTB) by gene chip technology. Total RNA of 8 fresh GCTB specimens (Jaffe I:6 cases, II:1 case, III:1 case; Campanacci I:6 cases, II:1 case, III:1 case; Enneking Staging G0T1−2M0, 5 cases, G1T1−2M0: 2 cases, G1T2M0: 1 case) and 4 normal bony callus specimen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extracted and purified to get mRNA and then reverse transcribed to complementary DNA, respectively. Microarray screening with a set of 8064 human cDNA genes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among the samples and the control. The hybridization signals were scanned. The gene expression disparity between the GCTB samples and normal bony callu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 0.01), and the disparity of over 5-fold was found in 47 genes in the GCTB specimens, with 25 genes up-regulated and 22 down-regulated including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transforming-related genes, oncogene and its homolog genes, cytokine and its receptor genes. Specific gene spectrum associated with GCTB can be identified by cDNA microarray, which will be the foundation of progressive etiology elucida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CTB.  相似文献   

13.
周定  胡勇  孙昕  张琪琪  阙玉康  丁辉 《安徽医药》2014,18(4):629-632
目的 探讨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5b)在骨肿瘤患者中表达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经病理确诊为骨肿瘤患者(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组21例、原发性良性骨肿瘤组31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组30例)、健康对照组37例血清TRACP5b表达水平,同时在医院检验科采集同一病人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表达数值,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骨肿瘤组患者血清TRACP5b浓度(5.873±2.898)U·L^-1比健康对照组(3.651±1.124)U·L^-1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恶性肿瘤(6.445±3.426)U·L^-1、恶性肿瘤骨转移组(6.683 ±2.764)U·L^-1血清TRACP5b浓度比正常对照组(3.651±1.124)U·L^-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肿瘤骨转移组较原发良性骨肿瘤组(4.724 ±2.264)U·L^-1血清TRACP5b浓度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RACP5b诊断骨肿瘤的灵敏度为76.8%,特异度为62.2%,ALP诊断骨肿瘤的灵敏度为69.5%,特异度为54.1%.血清TRACP5b浓度与ALP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427,P<0.01).结论 TRACP5b是骨肿瘤的血清标志之一,血清TRACP5b是反应骨肿瘤骨代谢的一个灵敏、简便的生化指标,对骨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TRACP5b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也许比ALP更佳.  相似文献   

14.
袁西伟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047-3048
目的 探讨肋骨良恶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肋骨良恶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根据影像学表现及病变累及肋骨数量分为:囊状膨胀性骨破坏26例,溶骨性骨破坏20例,骨增生硬化表现8例,骨性突起3例,单骨表现32例,多骨表现25例.结论 肋骨溶骨性破坏或伴软组织肿块或伴病理性骨折多见于恶性肿瘤.囊状膨胀性骨破坏多见于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胸部X线片结合CT检查有助于提高肋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CCT)术后复发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复发性GCT的临床资料.外科治疗依据病理和影像学分期,进行扩大的肿瘤刮除、辅助囊壁处理或肿瘤切除功能重建.结果:平均随访36个月,疗效满意.结论:肿瘤局限在包壳内,无明显软组织肿块形成.再次刮除空腔充填;肿瘤体积较大特别是当肿瘤突破骨性包壳并有明显的软组织肿块形成,则选择瘤段(广泛)切除后功能重建,选择性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核素扫描、CT、MRI界定骨转移肿瘤区的价值。方法 16例骨转移瘤中包括肺癌5例、乳腺癌3例、直肠癌3例、肝癌1例、原发灶不明4例。CT、MRI与核素骨扫描的间隔时间少于14d。结果 50个骨转移灶或经局部放疗后疼痛缓解或消失,或经病理、或经随访证实。47个病灶MRI阳性,44个部位骨扫描呈阳性表现(5个部位证实为假阳性),29个病灶CT表现阳性。MRI界定的22个病灶范围大于CT,6个病灶显示较CT明确,21个病灶二者相当。结论 MRI确定骨转移肿瘤区的价值大于CT,因此在做骨转移瘤放射治疗方案时,最好参考MRI。  相似文献   

17.
罗启翅  阳波 《现代医药卫生》2009,(14):2114-2116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强度、临床病理特征及与CD34标染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icrovessa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骨巨细胞瘤中MMP-9表达强度及CD34标染的新生血管密度,分析MMP-9表达强度、临床病理特征与MVD的关系。结果:MMP-9表达强度在骨巨细胞瘤病理分级及临床分级中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复发组MMP-9表达强度高于初发组(P〈0.01),在肿瘤转移组MMP-9表达强度高于未转移组(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MMP-9表达强度与MVD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39。结论:MMP-9可能通过促进骨巨细胞瘤内新生血管的形成而影响肿瘤预后.MMP-9可作为预测骨巨细胞瘤发生发展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NA倍性在骨巨细胞瘤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30例骨巨细胞瘤石蜡包埋组织分别按照Jaffe分级、Ennecking分期、术后有无复发、有无转移等进行分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标本组DNA的倍性,观察各组之间DNA倍性的差异。结果:标本组中14例为整倍体,16例为异倍体;DNA倍性与Ennecking分期和是否复发存在相关性,异倍体的比率随Ennecking分期的增高而增加(P<0.01),并在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P<0.05);DNA倍性与Jaffe分级以及有无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DNA倍性与骨巨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呈现出相关性,可以用来评估骨巨细胞瘤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胃原发肿瘤患者术前骨髓转移的肿瘤细胞形态学特点. 方法 对经病理确诊的73例胃原发肿瘤患者术中采取骨髓标本,经瑞氏-姬姆萨混合液染色后,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 结果 73例胃原发肿瘤患者中骨髓转移18例占24.6%(骨髓染片中找到转移癌细胞). 结论 胃原发肿瘤骨髓转移,可见于各种病理类型胃肿瘤患者.转移细胞肿瘤有其独特的形态学特点.  相似文献   

20.
孙占全 《中国医药科学》2013,(22):193-194,196
目的探讨刮除植骨术治疗股骨干良性骨肿瘤后早期发生病理性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3例股骨干良性骨肿瘤行刮除植骨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术后早期病理性骨折分为骨折组和非骨折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术后早期病理性骨折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窗缺损长/宽比和肿瘤学分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窗缺损长/宽比和肿瘤学分级与股骨干良性骨肿瘤患者性刮除植骨术后发生早期病理性骨折的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骨窗缺损长/宽比值大、肿瘤学分级中活跃期、侵袭期是导致术后发生病理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情况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