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以利早期诊断治疗,改善预后。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0年住院确诊为真菌性肺炎的20例患儿资料。结果 20例均伴有基础疾病,并且都有发热。原发病为支气管肺炎者5例,继发于其他疾病者15例(白血病1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神经母细胞瘤及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各1例)。20例均行HRCT检查,肺亚段及肺小叶实变10例,结节或肿块样改变4例,空洞3例,霉菌球3例,新月征2例,粟粒样改变1例。结论儿童真菌性肺炎不易诊断,但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和严重免疫抑制是儿童真菌性肺炎发病的重要因素。应结合临床病史、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全面分析,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儿童细菌性肺炎坏死性肺炎(BPNP)与支原体肺炎坏死性肺炎(MPNP)的CT影像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0月于我院诊断为BPNP与MPNP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BPNP组63例,MPNP组3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结果:BPNP组患儿的平均年龄小于MP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肺坏死表现及分布、实变区域、肺不张、支气管壁改变、肺间质改变、胸腔积液、液气胸及胸膜增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肺门淋巴结肿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NP组多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胸膜纤维剥脱术及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而MPNP组多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两组间胸腔穿刺及肺叶切除术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BPNP患儿的平均年龄小于MPNP,两者的临床治疗方式及CT影像表现有各自特点。BPNP多为单侧多叶实变伴坏死,坏死囊腔较大、多融合,常伴中大量胸腔积液或...  相似文献   

3.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与HRCT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的临床表现及高分辨率CT(HRCT)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并行HRCT检查的BOOP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肺功能结果、X线胸片及HRCT特点.结果:14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干咳和(或)气短,2例主要表现发热伴咳嗽.12例患者肺功能检查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或)弥散功能减低,4例肺功能正常.12例患者X线胸片呈多发斑片实变影,4例表现为纹理增粗.16例患者HRCT扫描表现为多发斑片实变影和(或)磨玻璃影,4例伴小结节.1例病变弥漫分布于双肺,15例病变位于胸膜下和(或)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16例患者有效.结论:BOOP主要的临床特征是干咳、气短.HRCT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提示活检部位,随访激素治疗效果.最终确诊依赖于临床-放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腺病毒(ADV)肺炎临床与胸部CT表现及部分患儿治疗后的动态变化特点。方法 总结38例确诊ADV肺炎的住院患儿,回顾住院时各类临床特点与肺部的影像表现,按照重症肺炎(7例,18.4%)与轻症肺炎(31例,81.6%)两组区分,并对二者之间的临床特点与影像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咳嗽与发热为ADV肺炎最多见临床表现,患儿合并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史或同时混合其他病原学感染则更容易发展为重症肺炎(P<0.05)。影像特点:(1)ADV肺炎在CT上表现方式具有多样性特点。(2)重症肺炎在CT各类异常表现程度(双肺受累、病变范围、小叶间隔增厚、肺部磨玻璃样改变以及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等较轻症肺炎更加显著(P<0.05)。(3)炎性病灶分布形态多以自单侧肺门延伸至一侧肺叶(段)中外带,病灶前(后)缘止步于叶间胸膜处,并以宽基底与胸膜接壤形式最为多见(73.7%,28/38)。(4)部分患儿2次CT动态观察提示无论按照炎症严重程度区分或按照是否合并混合感染区分,治疗后原病灶基本趋于正常。结论 尽管儿童ADV肺炎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没有一定特异性,但是在影像上炎性病灶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5.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临床常见病,既有与成人肺炎相似的一面,也有其特殊的一面,儿童呼吸系统解剖和免疫系统发育上的小完善可能是原凶之一.合理的CT检查可以显示儿童肺炎细节及其合并症,并一定程度上提示预后.  相似文献   

6.
儿童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胸部X线及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儿童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胸部X线及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毒核酸检测确诊的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胸部影像资料,病初6例摄胸部X线片,其中4例复查,1例行胸部CT检查.结果 6例病初胸部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实质浸润和间质改变,其中实质浸润累及双肺3例,左肺3例;肺门增大3例.病程中复查4例,影像表现变化较快,与临床表现一致.CT检查表现为双肺中内带实变和磨玻璃密度影、胸膜下小结节影,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增大,右侧胸腔积液.结论 儿童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胸部X线及CT表现有一定特点.最终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33例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影像学特点并对比临床特点。结果:CT示右上叶受累4例(12.1%),右中叶7例(21.2%),右下叶10例(30.3%),左上叶1例(3.0%),左下叶3例(9.1%),同时累及右上中叶2例(6.1%),右中下叶3例(9.1%),双肺均受累例3例(9.1%)。临床以咳嗽、发热、食欲降低为主要特点。结论:1CT显示儿童大叶性肺炎右肺受累率大于左肺受累率。2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患儿,需及早借助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的临床及胸部HR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2月基于病原宏基因组学检测诊断的5例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患者临床均以高热为初期表现,早期白细胞(WBC)正常或升高[(4.53~16.3)×109/L],中性粒细胞(NEUT)百分比升高(69.4%~87.6%),淋巴细胞(LYM)百分比降低(7.0%~35.6%),C反应蛋白(CRP)与DD二聚体进行性升高(CPR 78~207 mg/L,DD 1.13~8.69 mg/L),部分心肌酶谱升高(100~268 IU/L),肝功能减低(ALT 33~122 IU/L,AST 48~376 IU/L)。胸部HRCT主要表现为早期单侧肺叶实变伴磨玻璃样改变,均可见含气支气管征;进展期病灶发展快速,很快累及整个或双侧多个肺叶,可出现散在磨玻璃斑片影,可伴有纵隔淋巴结增大,双侧胸腔积液伴随病程发展出现,针对性抗生素治疗后病灶吸收明显。结论: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的胸部HRCT主要表现为实变及磨玻璃影,影像特异性差,病原学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特征的鉴别诊断应用。方法 选取40例细菌性肺炎患儿作为细菌性肺炎组和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支原体肺炎组,对比分析两种肺炎的CT影像特征。结果 细菌性肺炎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胸痛、咳痰;支原体肺炎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刺激性干咳;两组胸痛、咳痰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多肺叶分布概率、肺下叶分布概率高于细菌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部位分布概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CT影像特征以肺实变(72.50%)和空气支气管征(52.50%)为主,且胸腔积液(50.00%)较为多见,与支原体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CT影像特征以磨玻璃影(92.50%)、支气管管壁增厚(75.00%)以及铺路石征(22.50%)为主,与细菌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CT征象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和病变部位、CT影像特征均有明显的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小气道病变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表现特征。方法:对100例有小气道阻塞肺功能改变患儿的胸部X线片、螺旋CT及高分辨力CT表现进行比较。结果:高分辨力CT对细支气管壁增厚、树芽征、空气潴留、马赛克征等征象的显示数量最多,螺旋CT和胸部X线片几乎不能显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分辨力CT在细支气管壁增厚、树芽征、空气潴留、马赛克征等小气道病变征象的显示方面明显优于螺旋CT,是显示小气道病变的最佳、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影像学征象在儿童卵巢扭转的诊断及卵巢坏死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儿童卵巢扭转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行CT和/或MRI检查,统计各影像征象的发生率。按手术病理结果将病例分为坏死组和为非坏死组,比较两组间各影像征象发生率的差异。结果:33例卵巢扭转各征象发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增强扫描无强化征(85.7%)、附件出血征(60.6%)、附件最大径≥5cm(57.6%)、蒂样突起征(39.4%)、偏心性壁增厚征(36.4%)、果盘征(27.3%)、子宫患侧移位征(24.2%)、包膜下积液征(9.1%)。附件出血征的发生率在坏死组与非坏死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χ2=22.074,P<0.001);其余征象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增强扫描无强化征是儿童卵巢扭转最常见的影像学征象,但不能提示卵巢坏死;附件出血征可提示卵巢坏死,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型H7N9病毒性肺炎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及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6例甲型H7N9病毒性肺炎患者,对发病后的一系列X-线胸片和CT进行征象观察并统计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以发热为最早起病症状,发病初期的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野的大片斑片影;斑片状影并间质改变;病程进展期,6例均以出现磨玻璃密度影为特征向周围浸润,肺实质和肺间质病灶共存,病灶范围增大,累及肺野增多。2例出现气胸、纵隔气肿并发症,病程延长。转归期,5例肺部阴影不同程度吸收,但遗留纤维化病灶。1例死亡。结论 H7N9病毒性肺炎发病早期出现肺部炎症,发展迅速,进展期以出现磨玻璃密度影为特征,病情严重;转归期易残留肺纤维化。CT扫描检查能较准确地评估H7N9病毒性肺炎病程进展期疾病的浸润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儿童松果体区肿瘤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主要临床症状、肿瘤指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42例中,生殖细胞源性肿瘤25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1例、畸胎瘤11例、生殖细胞瘤3例),男性占92%,平均年龄为(7.6±3.3)岁。9例有甲胎蛋白(AFP)升高,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升高6例;松果体母细胞瘤12例,其中1例合并双侧视网膜母细胞瘤,平均年龄(2.7±1.9)岁;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5例,平均年龄(6.4±2.7)岁。临床表现以颅内高压引起的头痛、恶心、呕吐为主(69%),少数表现为视力障碍、性早熟。不少肿瘤的CT和MR表现有一定相似之处,但有些肿瘤还是具有一定特征。结论:儿童松果体区肿瘤以生殖细胞肿瘤多见,其中以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畸胎瘤多见,影像学表现结合生化指标对肿瘤的定性非常重要。松果体母细胞瘤发病率也较高,影像表现与生殖细胞瘤非常相似,年龄较小是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14.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HR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琴  陈德晖  曾庆思  陈淮  周家璇  戴望春  李娴   《放射学实践》2013,(11):1098-1101
目的:分析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0)的HR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临床诊断的B0患儿资料,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3个月~7岁,病程平均8个月。所有患者均行胸部HRCT检查,29例行支纤镜检查,1例行肺功能检查。结果:患者肺部的HRCT表现为:马赛克灌注征36例(100%);支气管壁增厚30例(83%);散在分布的斑点、斑片状模糊影27例(75%);含气不全或实变不张11例(31%);支气管扩张8例(22%);微结节征4例(11%);局部钙化灶2例(6%)。29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气管、支气管内膜炎症。1例肺功能检查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结论:马赛克灌注征和支气管壁增厚是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相对特征性的HRCT征象,结合患者临床上出现反复持续迁延进展的咳嗽、喘息、活动不耐受等,高度提示该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成人重症甲型H1N1病毒感染的胸部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重症甲型H1N1病毒肺部感染的成人患者的影像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 胸部平片或CT表现为双侧磨玻璃样阴影2例,双侧实变2例,弥漫性磨玻璃样阴影及实变同时存在8例.病灶分布在肺外围6例,既分布在肺外围又分布在中央区域6例.结论 重症甲型H1N1病毒成人患者肺部影像最常见的表现是双肺外围的弥漫性的磨玻璃样阴影和实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胸部影像特征。方法 29例经病毒核酸检验确诊的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其中,22例经胸部X线摄影,12例经胸部CT扫描,8例同时接受了上述两种方法检查。对所有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了X线胸片与CT的诊断潜能。结果 22例经胸部摄影患者表现为肺纹理增重,两肺野内、中带有边界模糊的斑片状致密影。12例经胸部CT扫描的患者表现为两肺野散在分布的斑片状致密影及磨玻璃样密度影,其中6例X线胸片未见病变。同时,CT显示胸腔积液与心包积液各2例。结论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是以两肺斑片状及磨玻璃样密度影为主,CT可以发现两肺上野及外带的较淡致密影,对判定病变的有无及累及范围明显优于X线胸片。  相似文献   

17.
股骨头坏死CT与MRI诊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股骨头坏死CT与MRI征象,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09年1月经临床病例证实的36例60个股骨头坏死的CT和MRI影像学资料,分析其诊断方法及临床价值。结果:Ⅰ~Ⅱ期共30个股骨头,CT检查16髋未见明显异常征象,14髋发现条带状和斑片状高密度硬化及局部囊变等征象。MRI检查均表现为不等的片状或线状高信号,并伴有少量关节腔内积液。Ⅲ期:17个股骨头,CT发现有16髋骨小梁缺失以及细小囊性变形成,而MRI发现17髋,表现为骨小梁缺失,部分呈长T1、T2信号。股骨头塌陷13例,CT发现12例,MRI发现13例。结论:MRI检查股骨头坏死,能提供其不同时期的影像特征,并可做出准确的判断,是临床检查股骨头坏死的一种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吸入性肺炎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和医疗机构相关性肺炎(health care-associated pneumonia,HCAP)的常见表现形式,但由于其诊断往往较困难,其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评估.该研究旨在探讨吸入性肺炎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8例吸入性肺炎患者的MDCT资料,该研究中将吸入性肺炎定义为满足:①存在误吸危险因素(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②胸部CT提示存在肺部炎症或气道内异物阻塞的证据.结果 28例中表现为肺内磨玻璃影17例;肺实变影21例,多位于两下肺背侧;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者7例;胸腔积液12例;肺不张24例;在所有上述病变中,横断面上病变的分布情况为:前部4例,后部15例,弥漫性分布9例;头足方向的病变分布情况为:上部2例,中部3例,下部15例,弥漫性8例;两侧的分布情况为右侧15例,左侧11例,双侧2例;可观察到气道内异物阻塞者6例.结论 吸入性肺炎的HRCT具有特征性,炎症表现以下肺背侧分布为主,可表现为磨玻璃影、肺实变、支气管血管束增厚、胸腔积液及肺不张等.观察到气道内异物阻塞者为直接征象,MDCT能准确显示病灶的细节,从而确定吸入物的类型和所在位置,为做出正确诊断和积极的临床干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X线、CT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ANFH患者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总结比较。结果 36例中双侧发病13例,占36%;单侧发病23例,占64%。X线检查:股骨头未发现异常6例,诊断为Ⅰ期1例,Ⅱ期9例,Ⅲ期12例,Ⅳ期8例;CT检查:股骨头未发现异常1例,CT诊断为Ⅰ期4例,Ⅱ期8例,Ⅲ期15例,Ⅳ期8例。结论 X线片是诊断ANFH最基本、最经济、最简便的方法,但对早期病变易漏诊,对中、晚期AFHN可明确诊断。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显示病理Ⅱ期ANFH,对于ANFH的早期诊断和分期比X线片优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本地偶发性6例鹦鹉热肺炎患者的影像表现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鹦鹉热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X线及CT资料。结果:6例中3例为一家三口聚集性发病,另外3例为个体发病。其中1例伴多种基础性疾病,治疗无效后死亡。6例影像表现相似,但由于进展期不同略有差异。X线胸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大片肺实变影,边界模糊,形成白肺。CT表现为非典型肺炎征象。结论:鹦鹉热肺炎的临床及影像表现虽特异性较差,但有一定特点,结合接触史、实验室检查可确诊;采用二代宏基因测序(mNGS)技术进行快速诊断也是鉴别鹦鹉热肺炎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