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临床科室处方合理率中的作用。 方法: 对我院急诊骨科已调剂的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处方不合理的原因,并按照品管圈手法实施各项活动,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并考核实施效果。结果: 经过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急诊骨科处方不合理率由活动前70%,降低至活动后21%,目标达成率140%,进步率70%。结论:品管圈对提高急诊骨科处方合理率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黎黛清 《中国药事》2018,32(12):1716-1719
目的:了解华南农业大学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门诊处方,每月各100张,共计1200张,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抽查的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共94张,处方合理率为92.17%。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20张(21.28%),不适宜处方58张(61.70%),超常处方16张(17.02%)。不合理处方主要集中在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联合用药不适宜、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等方面。结论:门诊处方总体用药情况较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处方管理,促进安全、有效、经济用药。  相似文献   

3.
陈伟  方宇 《中国药事》2018,32(1):142-149
目的:分析商洛市中心医院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效果,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商洛市中心医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前(2015年6-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2016年6-12月)各600份有效清洁手术病历,运用品管圈方法,对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分析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效果。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67.3%下降到36.8%;给药时机合理率由79.7%提高到96.5%;术后使用疗程合理率由43.6%提高到75.3%;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由57.2%提高到89.2%。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预防用药率由100%降低到0%。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明显提高了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对促进医院安全、有效、经济及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乔怿  王欣  丁曦  张艳华 《中国药事》2018,32(7):953-958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我院门诊处方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DCA管理循环法对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工作进行管理,找出不合理处方,分析原因,制定质量改进措施,进行持续改进并观察效果。结果:2015年6月-2016年1月与2016年2月-9月相比,不合理处方百分率显著降低(P<0.01);2016年2月-9月与2016年10月-2017年5月相比,不合理处方百分率也有所降低(P<0.05),处方质量持续改进达到预期目标。结论:质量持续改进应用于处方质量管理中,可有效提高门诊处方质量,进一步完善处方审核系统的事前干预措施,促进医院合理用药,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5.
陈云艳  彭清华  郑东 《药学实践杂志》2012,30(2):152-153,158
目的 分析我院急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处方书写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到6月的急诊处方1 080张,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评价。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48张,不合格率为4.35%。不合理用药发生频率较高的是用法用量不适宜的、有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的、遴选药品不适宜的,各自占不合理处方的25.00%、22.92%、20.83%。结论 我院急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处方,应该加强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处方点评中发现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并进行干预,评价其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5年7-12月门诊处方随机抽样,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制定并实施干预措施,考察干预后(2016年1-6月)的用药情况,评价干预效果。结果:2015年7-12月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率为20.67%,干预后下降为10.19%。结论:为了倡导合理用药、规范医师处方,通过定期点评、剖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进行有效干预,提高了医生合理用药水平,达到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用药目的。  相似文献   

7.
刘雅娟  曹译丹  刘鑫 《中国药事》2018,32(2):260-266
目的: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急诊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HIS系统调取我院儿科急诊2015-2016年的门诊处方,筛选含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的处方,对品种、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并对年龄、临床诊断、联合用药等药品使用情况做回顾性分析;利用PASS合理用药系统,评价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处方用药的合理性。结果:2015-2016年我院儿科急诊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用药金额分别为人民币367362.7元、475579.58元,占全年药品销售总额的8.93%、4.35%;主要使用品种为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和喜炎平注射液3种。2015年热毒宁注射液的年销售额居首位。喜炎平注射液的DDDs由2015的805.56增至2016年的1685.28,超过热毒宁注射液跃居首位;不合理用药方面存在用法用量不适宜、适应证不适宜、超说明书用药、联合用药不适宜等情况。结论:我院儿科急诊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也有不合理之处,可以通过药师干预、处方点评等方法改进。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调查分析某综合性医院急诊处方用药情况,针对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干预并考察干预成效。 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作为干预措施,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回顾性调查该院急诊干预前期(2015年)、干预期(2016年)、干预后期(2017年)所有处方信息,对干预前后急诊处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通过有效干预,急诊合格处方比例上升,抗菌药物使用比例降至40%以下。药物处方总费用下降,每张处方平均费用、用药品种数、注射剂使用率均下降。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总费用、每张处方平均费用、联合用药处方数下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比例下降。喹诺酮类药物处方数下降,其中静脉给药处方数降低。抗菌药物给药途径总体分布在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过合理运用医院电子信息系统,医院多部门联动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处方监管,可获得显著成效,有利于促进急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阮莲芝  张琴 《中国药师》2015,(8):1330-1332
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 对2013年第四季度和2014年第二季度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的门、急诊处方进行收集与分析,比较干预前后该药使用情况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占35.4%,干预后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占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在超适应证用药、药液浓度过高、配伍不合理方面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临床药师对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的干预是有效的,且仍需持续干预。  相似文献   

10.
林薇  余莉  吴伦 《中国药师》2017,(8):1442-1444
摘 要 目的:了解中成药不合理使用对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0月上报的中成药(含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从适应证、用法用量、中成药联用、中西药联用、用药疗程等5个方面分析评价处方或医嘱中的用药合理性,计算不合理用药比例。 结果: 共收集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217份,涉及患者217例,用药原因排前3位为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共涉及药品81个品种,发生例数最多的为参麦注射液(37例)。217份不良反应报告中适应证、用法用量、中成药联用、中西药联用、用药疗程的不合理比例分别为6.45%,5.99%,2.76%,0.92%,1.84%,共计17.97%。结论: 不合理用药可能是引起中成药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中成药使用需根据中医辨证,规范使用,加强用药监护,降低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降低深圳大学总医院中药饮片处方不合格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采用柏拉图、二八法则和鱼骨图等方法,分析深圳大学总医院中药饮片处方不合格的类型、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的处方不合格率的变化。结果中药饮片处方不合格率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8.70%降至实施后3.85%,其中改善重点"特殊煎法未标注"和"用法错误"类型的处方不合格率分别从3.2%降至1.79%和4.4%降至1.44%。结论 QCC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地降低中药饮片处方不合格率,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同时也提高了药师的工作效率和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毛楠  林汉华  梁钰华  刘佩坚  杨辉 《中国药事》2017,31(11):1370-1375
目的:探究开展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实践活动对住院药房拆零药品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开展QCC活动前后住院药房拆零药品质量管理数据资料,统计实施QCC的成果和影响。结果:通过QCC活动,拆零药品质量管理情况有较大改善,药品变质、过期、调剂差错次数均大幅下降,达到预期效果;圈员各项活动成长值均为正值。结论:开展QCC可有效降低住院药房拆零药品质量管理中的差错事件,提高拆零药品质量管理,亦能有效提高药师的工作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凝聚力。  相似文献   

13.
王迪  张永凯  刘巍  李沁园 《中国药事》2018,32(5):668-674
目的: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品盘点不准确率,从而提升医院药事管理水平,保障医疗活动顺利开展。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以"降低药品盘点不准确率"为主题,遵循PDCA循环的十大步骤,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PIVAS药品盘点不准确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评价活动前后的有形成果及无形成果。结果:PIVAS药品盘点的不准确率由活动前的15.19%降低至改善活动后的7.64%,进步率为50.75%;圈员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品管手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荣誉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我院PIVAS药品盘点不准确率,增强员工参与管理的意识,应当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14.
罗焕华  曹侠  俞淑文  郝婕 《中国药事》2018,32(10):1423-1429
目的:通过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开展品管圈活动,缩短难溶性粉针剂的总配置时间,减少医疗纠纷,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同时,提高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团队协作氛围。方法:在原有3期品管圈活动经验的基础上,选择挑战性更高的课题研究型品管圈(亦被称为“创新型”QC小组,是建立在成熟品管理念和新品管手法基础上,主要针对新的、无既往经验的工作,通过探讨对策和手段,创造出新的工作方法,达成新的期望值),按照品管圈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处置。结果:PIVAS难溶性粉针剂的调配时间由改善前的5.2 h/600支,降低至改善后的2.1 h/600支,提高了员工的业务能力和开拓创新思维,增强了存在感和荣誉感。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缩短了难溶性粉针剂的调配时间,能够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以及主动改变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品管圈所取得的效果并阐述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体会。方法 通过不同类型品管圈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品管圈实施的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对于提高科室的药事管理水平以及增强活动参与者药事管理的能力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流程改造后患者及护士对药师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升了科室以及药师对药事管理工作持续改进的热情,加强了药事管理精细化的概念,提升了药剂科的整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