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为解决豚鼠眼球组织切片制备过程中所存在的视网膜脱片问题,采用不同固定方法,优化固定效果。

方法:2周龄正常豚鼠(75只)随机分为5个大组(A-E组),15个小组,每小组5只。A组(1-3小组)眼球分别置于FAS、Davidson固定液1(D1)和Davidson固定液2(D2)中固定24 h; B组(4-6小组)眼球在固定液中固定1 h后剪切角膜,再固定2 h; C组(7-9小组)眼球在固定液中固定1 h后沿视神经方向将眼球分为左右两半,再固定2 h; D组(10-12小组)眼球在固定液中固定3 h后将眼球分为左右两半; E组(13-15小组)眼球在固定液中固定3 h后剪切角膜。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比较各个小组眼球后极部固定效果。

结果:形态观察表明1-6小组、11-15小组眼球表面光滑圆润,色泽透明,7-10小组眼球凹陷皱缩变形。HE染色表明大部分组别眼球后极部组织切片卷曲缠绕,视网膜脱离; 1、5、6、14、15小组切片结构规整,其中14小组形态最佳,视网膜、脉络膜、巩膜连接紧密,组织结构清晰,细胞排列规整。

结论:采用D1固定液固定3 h后剪切角膜的固定效果最为理想,适用于豚鼠眼球后极部相关组织研究。  相似文献   


2.
六种单固定液对动物眼球标本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动物各器官标本的制作中,由于眼球组织结构与其他器官组织结构不同,球内各种组织软硬度相差非常悬殊,各层次之间连接性较差.而固定液的选择是影响切片质量的直接因素.为此,我们对6种单固定液分别进行了眼球标本固定的比较分析,旨在为眼科学基础研究方面提供一种简便、实用、可靠的实验用固定液.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将5只日本大白兔经耳背静脉注射空气5 ml栓塞处死,立即摘取眼球10枚.用洁净手术刀片在角膜上方或视神经旁刺一2 mm切口,用眼科剪经矢状面剪开眼球,再用锋利的刀片将每枚眼球切成6块,每组10块眼球组织,置标本盒中,分别投入以下固定液:95%乙醇、100%丙酮、100%正丁醇、10%甲醛溶液、4%多聚甲醛溶液、4%戊二醛溶液.均室温固定4 h.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四种不同固定液固定小鼠视网膜石蜡切片的效果。方法 将取自6只正常C57/BL6J小鼠的12只眼球,随机分成4组(n=3),置于四种不同的眼球固定液中固定过夜,A组为改良固定液,B组为40g·L-1多聚甲醛固定液,C组为Kolmer固定液,D组为Boun固定液,然后按照常规石蜡切片步骤进行标本制作,行HE染色,比较固定和染色效果,同时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的比较研究。结果 大体观察A组、D组眼球形态饱满不变形,B组、C组眼球有皱缩变形现象。HE染色示,A组标本视网膜细胞排列紧密,各层结构清晰完整,色泽艳丽;B组、C组和D组标本视网膜均有变形、分离等现象。免疫荧光染色示,A组标本视网膜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显示效果良好,但是无法有效标记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而B组标本视网膜可以清晰标记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结论 改良眼球固定液固定效果优于其他三种固定液,对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的相关研究较适用,而对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相关研究不适合。  相似文献   

4.
西京眼球固定液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京眼球固定液的应用观察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中心马吉献,张廷钺,于纯智,杨良产常用的固定液固定眼球后,组织切片时由于固定液的关系,使眼球发生不同程度的收缩,变形以及球内组织结构移位;特别是容易发生固定液性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切片质量.几年来,我们...  相似文献   

5.
冰醋酸固定液对视网膜组织固定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找对视网膜固定效果好的固定液。方法:用福尔马林、酒精、冰醋酸混合(glacialaceticacid,FAA)固定液和10%中性甲醛固定液分别对视网膜组织固定,作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其差异。结果:FAA固定液的标本视网膜结构清晰,细胞排列紧密,脱片程度低,适用于视网膜组织的固定。结论:FAA固定液固定视网膜组织的效果优于10%中性甲醛固定液。  相似文献   

6.
不同波长有色光对豚鼠眼球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波长的有色光线对眼球生长发育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动物模型中RPE细胞在有色光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方法:选用出生2w、体重为100~150g的幼年健康有色豚鼠,将36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A组8只,为红光照射组;B组9只,为黄光照射组;C组10只,为蓝光照射组;D组9只,为正常对照组,置于各箱中饲养。4w后测定眼轴长度,每组中各随机选取3只动物,摘除双眼球做冷冻切片,进行原位杂交检测视网膜中TGF-β的mRNA表达。结果:红光照射组眼轴长度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双眼眼轴分别延长了(0.99±0.02)mm和(1.01±0.01)mm,P<0.05。豚鼠视网膜各层均表达TGF-β,红光照射组视网膜各层TGF-β的mRNA表达量较高,蓝光照射组视网膜各层TGF-β的mRNA表达量较低,黄光照射组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眼球的生长发育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可能受多种因素调控,RPE细胞在眼球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制尚不可知,但其接受不同波长的有色光信号后所产生的生长因子不同,有可能是其在眼球生长发育中产生作用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小度数CN代偿头位效果比较。方法采用改良Anderson法、Anderson法及调整Parks法矫正CN头位扭转角在15°~25°范围内的代偿头位。结果三种手术方法在术后原在位视力、眼球震颤改善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代偿头位矫正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改良Anderson法矫正15°-25°范围内的代偿头位手术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8.
大鼠眼球标本石蜡制片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胡宏慧  曹晖 《眼科新进展》2001,21(6):403-403
眼球组织结构特殊 ,眼球壁各层组织软硬程度相差悬殊 ,且各层次间连接性差 ,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制作眼球切片在固定脱水等过程中易造成眼球变形 ,球壁各层次结构分离 ,尤其是固定液性视网膜脱离 ,因而难以制出完整的全眼球病理切片 ,进而给组织病理学诊断造成很大影响。结合眼球结构特点 ,我们在常规方法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 ,获得了满意结果。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我院中心实验室、眼科研究室实验用大白鼠眼球 2 72个。1.2 方法1.2 .1 固定液配制 无水乙醇 6 0 m L ,甲醛 10 m L ,冰醋酸10 m L,氯仿 2 0 m L。1.2 .2 取材固定 大…  相似文献   

9.
大鼠眼球标本石蜡切片的改良制作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改良固定液固定大鼠眼球的效果。方法将大鼠眼球投入到由多聚甲醛、冰醋酸和丙酮组成的改良固定液中固定后制成石蜡切片,经HE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眼球不变形,外观收缩不明显。镜下视网膜无脱落,眼球全层结构完整.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整齐,染色鲜艳。虹膜、睫状体、巩膜静脉窦和角膜等组织结构清楚。结论此改良方法明显优于其他方法,是适合大鼠眼球固定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制一种实用型显微手术教学培训眼球固定台。方法利用有机玻璃、注射器、压力表等制作一种用于显微手术教学培训的眼球固定台。结果使用方便、灵活,压力稳定性强,有利于清洁,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结论该固定台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显微手术教学与培训的眼球固定台。  相似文献   

11.
环戊通松弛豚鼠睫状肌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确定在对豚鼠进行屈光检查时应用环戊通所需的点药次数及其对睫状肌单板机痹的作用时间.方法本实验共58只豚鼠,分三组第一组比较豚鼠点药前后屈光状态的变化,第二组比较点药2次和4次时30min和60min时的调节变化,第三组研究点药四次后环戊通对睫状肌单板机痹作用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逐步确定对豚鼠检影时是否需要点药、点药次数及点药后的最佳检曩时间.结果点药和未点药时豚鼠的平均屈光度比较显示,点药后屈光度偏向正,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调节变化在点药后稳定,差异有显著性(P<0.05);点2次药和点4次药后30min时的调节变化比60min时大,且点药2次比点药4次的调节变化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点完第4次药之后60到90min时检影效果最好,并得出其相关二次议程曲线,差异有显著性(F=0.005,P<0.01).结论对豚鼠检影必须点睫状肌麻痹剂,点药次数以4次、间隔5min的效果较好,豚鼠的屈光检查需要在点药后的60至90min时检查最佳.  相似文献   

12.
李贵刚  夏瑜  胡军  张虹 《国际眼科杂志》2008,8(9):1783-1784
目的:研究Optisol中期保存液房水置换对角膜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4℃湿房保存方法保存离体兔眼球,设立房水对照组、Optisol中期保存液房水置换组,每组10只眼球。于低温保存开始前、保存后24,48及72h检测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保存后72h取下角膜行胎盘蓝-茜素红染色,检测角膜内皮细胞存活率。结果:4℃湿房保存开始前两组平均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后24h两组平均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后48h及72h两组平均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后72h房水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存活率为(55±5.81)%,Optisol中期保存液房水置换组角膜内皮细胞存活率为(87.16±3.64)%,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tisol中期保存液房水置换对角膜内皮细胞活性有保护作用,可以提高湿房保存法的效率,延长有效保存时间至72h。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胰岛素对幼年豚鼠及远视性光学离焦幼年豚鼠眼球正视化发育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将22只3周龄体重100 g左右豚鼠随机分为2组:负透镜组(-4.00 D、12只、双眼戴镜)和不戴镜组(10只)。实验开始后第1天、第6天,右眼玻璃体腔注射胰岛素12.5 μl(0.5 U)、左眼玻璃体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实验开始时和实验开始2周后分别检测其屈光度、角膜曲率半径、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以及眼轴长度变化。结果用析因分析及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开始时2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2周后,负透镜组右、左眼屈光度变化值分别为(-3.56±1.69)D和(-3.69±1.08)D,角膜曲率半径变化值分别为(0.04±0.04)mm和(0.06±0.04)mm,眼轴变化值分别为(0.22±0.11)mm和(0.20±0.16)mm;不戴镜组右、左眼屈光度变化值分别为(-2.24±1.07)D和(-2.05±0.77)D,角膜曲率半径变化值分别为(0.15±0.05)mm和(0.13±0.05)mm,眼轴变化值分别为(0.23±0.13)mm和(0.19±0.08)mm。2组屈光度均向远视度数减少的方向发展,相对于不戴镜组,负透镜组形成明显的相对性近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99,P<0.01);2组角膜曲率半径均增大,相对于不戴镜组,负透镜组增长幅度略低,角膜屈光力相对较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7.38,P<0.01)。组内左右眼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无论有无远视性光学离焦的处理,胰岛素注射眼和生理盐水注射眼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远视性光学离焦使幼年豚鼠形成相对性近视;胰岛素对幼年豚鼠及远视性光学离焦幼年豚鼠眼球正视化发育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Young and adult guinea pigs had been put in a chamber containing an 4-5 per cent addition of CO in the air. After 7 days of intoxication the authors performed a histopathological and histochem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etina. They discovered disturbances of the hist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retina, a decrease of the content of nucleic acids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and an increase of the acid phosphatase. The more pronounced intensification of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was seen in the retina of younger individuals.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建立豚鼠形觉剥夺超高度近视模型并观察其后极部各层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方法 2周龄三色豚鼠分为形觉剥夺组(12只)和非形觉剥夺对照组(8只),于形觉剥夺前,形觉剥夺后4、6、10、14周分别对各组进行检影和眼轴性参数测量。通过病理组织学光镜检查分析形觉剥夺14周后各组视网膜、脉络膜和巩膜厚度及其形态学的变化。结果豚鼠形觉剥夺后随时间延长近视度数逐渐增高,10周后可达-10.00 D以上的超高度近视,14周后近视度数更高、个别个体可达-20.00 D。眼轴性参数相应延长。形觉剥夺超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脉络膜和巩膜较对照组均明显变薄并有病理性改变。结论应用遮盖法对豚鼠施行长期单眼形觉剥夺会形成超高度近视,10周后可达-10.00 D以上,超高度近视眼巩膜、脉络膜和视网膜明显变薄,脉络膜和巩膜结构发生紊乱。视网膜结构中感光细胞层变薄最为明显,推测其对超高度近视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