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栓素(TXB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舞钢公司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IS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高压氧治疗,观察组予以高压氧+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规律治疗14 d。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认知功能(MMSE)、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及血清TXB2水平、血浆PAF水平。结果 ①神经功能: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TXB2水平、血浆PAF水平: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XB2、血浆PAF水平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MMSE、Barthel评分:治疗后,观察组MMSE、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3.95%与对照组25.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压氧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AIS,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TXB2水平、血浆PAF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T-proBNP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5月在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7、14 d后两组患者的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血清炎症因子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NIHSS评分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14 d后,两组NT-proBNP水平、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7、14 d后,观察组的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hs-CRP、IL-6、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14 d后,两组的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的以上3个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可有效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mNGF 18 μg,肌肉注射,1支/次,1次/d,共治疗14 d。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BDNF、IGF-1和IL-33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4%)明显优于对照组(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4 d后血清BDNF、IGF-1水平升高,IL-33水平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变化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NGF可显著减轻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可有效上调BDNF、IGF-1和下调IL-33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塞通联合尼莫地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8年3月在汉中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2)。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尼莫地平片30 mg,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注射用血塞通400 mg加入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均治疗14 d。对比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1.54%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88.68%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和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不同程度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MoCA评分和MMSE评分升高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评分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更为显著,BI评分升高更为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塞通联合尼莫地平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伟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41(6):1082-1085
目的 分析活血解毒丸联合阿莫西林分散片对急性乳腺炎患者淋巴细胞、炎症因子水平及疗效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7年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29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分散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活血解毒丸联合阿莫西林分散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情况、症状消失时间、复发情况及淋巴细胞、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乳房胀痛、局部皮肤灼热、乳房结块及恶寒发热等主要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红肿消退时间、肿痛消失时间及通乳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淋巴细胞、CRP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淋巴细胞、CRP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内乳房肿块、乳房疼痛及乳房溢液的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解毒丸联合阿莫西林分散片治疗急性乳腺炎可快速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淋巴细胞、CRP、IL-6水平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6.
崔炜  屈永才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12):2332-2336
目的 研究奥拉西坦联合胞磷胆碱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0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分为替格瑞洛联合胞磷胆碱组(对照组)和奥拉西坦联合胞磷胆碱组(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胞磷胆碱注射液,0.5 g加入到1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1次/d;同时口服替格瑞洛片,90 mg/次,2次/d。治疗组患者静脉滴注胞磷胆碱注射液,0.5 g加入到1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1次/d;同时静脉滴注奥拉西坦注射液,5 g加入到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MoCA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NSE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TNF-α、IL-6水平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胞磷胆碱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认知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郑颖炜  徐竞  李美英  周曾 《安徽医药》2019,40(9):1006-1009
目的 评估急性脑卒中(ACI)患者静脉溶栓早期应用丁苯酞改善认知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2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64例ACI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按指南予以静脉溶栓,研究组静脉溶栓即刻予以丁苯酞。两组患者均以14 d为1个疗程,出院后随访1年。分别评估治疗前与随访1年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溶栓治疗后第2天,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MMSE评分、NIHSS评分及MoC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第2天的Barthel指数、MMSE评分、NIHSS评分及MoCA评分与1年后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患者复发脑卒中、血管性痴呆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静脉溶栓早期应用丁苯酞能有效改善认知功能以及短期预后结局。  相似文献   

8.
颜艺  马莉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43(9):1840-1843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对缺血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治疗的缺血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内酯注射液,10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稀释,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血清抗氧化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能力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认知能力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OD、GSH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SOD、GSH水平均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内酯注射液体不仅可以在短期内改善智能状态,而且可以显著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机制可能是与银杏内酯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带来的神经损伤修复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清抗氧化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4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0.9 mg/kg注射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先将阿替普酶溶于生理盐水配成1 mg/mL的溶液,然后在60 s内将10%的混合液静脉推注,再将余下的混合液在60 min内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内酯注射液,10 mL加入到250 mL生理盐水中,1次/d,连续用药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Rankin量表(mRS评分)、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6.7%和68.9%,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p-PLA2、NSE、GFA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Lp-PLA2、NSE、GF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ET-1、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VEGF、ET-1、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不仅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近期疗效,而且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抗炎能力的作用,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2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1例。对照组晨起空腹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输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L中稀释,1次/d。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半乳糖凝集素-3(GLA-3)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3.4%和75.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L-6和GLA-3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IL-6和GLA-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刘潇  闫瑞斌  李敬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40(11):1631-1634
目的 探讨氢溴酸西酞普兰片联合丙戊酸钠对复发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复发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氢溴酸西酞普兰片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情绪状态、认知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等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BPM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BPM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HAMD评分、BP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TMT-A、TMT-B时间比较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两组患者的TMT-A、TMT-B时间均明显短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MT-A、TMT-B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MIF、IL-1β、IL-6的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两组患者血清中MIF、IL-1β、IL-6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中MIF、IL-1β、IL-6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有助于缓解复发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认知功能,可能与抑制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斑、控制血压、血糖等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静脉滴注,0.13 g/次,1次/d,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采用简式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治疗前后患者肢体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0%,较对照组73.91%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FMA、NIHSS、ADL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14 d后,两组FMA、ADL评分显著升高,NIHSS评分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FMA、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有效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瑞飞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44(11):2443-2447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6)。对照组患者根据其具体的情况采取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调控血压、营养脑神经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所有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认知功能、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黑龙江省第二医院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100 mg,1次/d静滴,疗程14d。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丹参多酚酸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多巴丝肼片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以入榆林市星元医院就诊的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为研究治疗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多巴丝肼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治疗,治疗20 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体征,采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共搜集患者60例,每组各30例,各组在年龄、性别、分级、UPDRS评分、危险因素等方面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精神情绪行为、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治疗后患者日常生活、行为精神情绪、运动检查等UPDRS评分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UPDRS评分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一般体格检查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独使用多巴丝肼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魏酸哌嗪分散片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2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阿魏酸哌嗪分散片100 mg,3次/d,同时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给予氯吡格雷75 mg/d和150 mg/d。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心功能指标(CO、LVEF、LVDD和SV)变化更为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 vs 8.33%)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 大剂量(150 mg/d)氯吡格雷联合阿魏酸哌嗪分散片可有效提高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复明片与卵磷脂络合碘片联合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取中部地区总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眼科收治的80例玻璃体混浊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复明片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及玻璃体混浊程度变化情况,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均有提高,观察组的视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体混浊程度评分治疗前两组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明片与卵磷脂络合碘片联用治疗玻璃体混浊,在改善患者视力及玻璃体混浊程度方面作用突出,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防芷鼻炎片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6月于鄂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1片/次,1片/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防芷鼻炎片,5片/次,3次/d,饭后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28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鼻功能评分、肺功能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68%和9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鼻痒、鼻塞、喷嚏、流涕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鼻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最大呼气流速(PEF)、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明显升高,PEF变异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 E、Ig G4、白细胞介素(IL)-4、IL-5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芷鼻炎片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并减轻机体变态反应和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血清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20 mg/次,3次/d。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心功能指标水平、MIF、IL-10水平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LVEF、CO水平显著升高,LVEDD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C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观察LVED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MIF和血清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MIF和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能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MIF和IL-10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及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达康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就诊的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将分为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5)。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恩替卡韦片,1片/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肝达康胶囊,8粒/次,3次/d。两组均治疗4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的肝功能水平、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和48周后,观察组HBV 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7和IL-23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7和IL-2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肝达康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