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肥胖腹股沟疝患者(≥70岁)围手术期是否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在临床路径(CP)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CP中控制好合并症的76例非肥胖高龄腹股沟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试验组患者不使用抗菌药物,对照组患者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情况及相关指标。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7.89%,对照组为5.2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白细胞计数[(5.52±1.28)×109/L vs(5.73±1.59)×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63.91±6.55)% vs(63.77±9.18)%]、C反应蛋白(CRP)[(3.35±0.80)mg/L vs(3.30±0.79)mg/L]及最高体温[(36.59±0.44)℃ vs(36.62±0.36)℃]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白细胞计数[(5.98±1.37)×109/L vs(6.11±1.66)×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65.22±6.49)% vs(64.98±9.09)%]、CRP[(7.47±0.85)mg/L vs(7.13±0.86)mg/L]及最高体温[(36.84±0.45)℃ vs(36.81±0.34)℃]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CRP及最高体温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CP中控制好合并症的非肥胖高龄腹股沟疝患者,围手术期可以不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缓释片治疗血脂异常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安徽省立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心内科门诊血脂异常合并高血压患者120例,每晚分别给予氟伐他汀缓释片80 mg,治疗12周,最终有115例患者纳入统计。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监测24 h动态血压,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幅度与患者动态血压变化值进行比较。结果 氟伐他汀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胆固醇[(5.40±0.85) mmol/L vs(4.10±0.95) mmol/L]、LDL-C[(3.58±0.61) mmol/L vs(2.49±0.64) mmol/L]均下降,同时,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得到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平均血压值、24 h平均脉压差[(104.96±10.98) mmHg vs(97.4±9.88) mmHg]、白昼收缩压变异性[(17.39±4.08) mmHg vs(14.31±5.09) mmHg)]及夜间收缩压变异性[(15.50±4.08) mmHg vs(12.89±8.09) mmHg)]、hs-CRP[(2.65±10.55) mg/L vs(4.45±8.61 mg/L)]水平也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C下降幅度在一定程度上与24 h平均血压变化值、白昼收缩压变异性、夜间血压变异性均有关。结论 氟伐他汀缓释片降脂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同时具有一定抗炎作用,并参与血压节律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浓度(CHE)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氯氮平治疗,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并检测治疗后7、14、28 d的CHE浓度。结果 ①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PANSS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对照组PANSS得分显著低于观察组[阳性症状:(15.3±4.7)vs(22.4±4.8),P<0.01;阴性症状:(14.6±4.5)vs(21.8±5.2),P<0.01;一般精神症状:(13.3±3.4)vs(19.2±3.9),P<0.01)]。②齐拉西酮或氯氮平治疗均能明显降低CHE的浓度;两种药物分别治疗28 d后,对照组CHE浓度较观察组明显降低[(8 339±2 106)vs(7 366±2 024),P<0.01]。③治疗中两组均有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34.9%,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71.4%,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6 862,P<0.001)。结论 齐拉西酮能对CHE活性有抑制作用,其抑制强度较氯氮平弱,从而可能使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低于氯氮平,但其安全性明显高于氯氮平。  相似文献   

4.
范晓东  赵新国  张敬堂 《安徽医药》2016,37(8):1026-1028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入院的年龄≥75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FNA内固定组与股骨头置换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及术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差异。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6~18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85.3±15.5)min vs(69.5±15.3)min]、下地负重时间[(11±3.3)周 vs(5±1.2)周]及术后ADL评分[(70.3±3.1)分 vs(81±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出血量[(79±15.9)mL vs(80.1±10.7)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29% vs 16.67%)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85.7% vs 88.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头置换及PFNA都是有效重建髋关节功能的手术方案,但股骨头置换手术较PFNA治疗具有明显优势,符合关节部位快速康复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快速解剖标测方式构建肺静脉在环肺静脉电隔离术中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心内科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60例房颤患者,依据肺静脉造影方式分为快速解剖标测组30例和非选择性肺静脉造影组30例。评价两组患者总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预定消融径线外消融点数、肺静脉隔离率等方面差异。结果 快速解剖标测组与非选择性肺静脉造影组相比:曝光时间减少[(16.18±4.26) min vs(45.64±6.48) min,P<0.05],总手术时间降低[(122.34±13.82) min vs(180.19±12.56) min,P<0.05)],预定消融径线外消融点数减少[(3±1)个vs(16±4)个,P<0.05],肺静脉隔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67%vs 93.33%,P>0.05)。结论 快速解剖标测方式构建肺静脉能明显提高肺静脉隔离术的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6.
陈瑞红  王银虹  梁强 《安徽医药》2017,38(2):229-232
目的 观察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GEVB)患者行内镜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液对患者再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于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行内镜术的GEVB患者10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所有行内镜治疗患者12 h后进食。治疗组于内镜治疗后12 h进食常规流质饮食,同时口服补充营养液,对照组常规流质饮食无营养液补充,内镜治疗后14天比较两组患者再出血率、营养不良情况、感染情况以及肝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观察期14 d内无出血情况发生,对照组有7例患者再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两组患者在观察期内感染情况,包括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及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两组患者肝生化指标比较,治疗组中前清蛋白和清蛋白高于对照组[(161.5±27.6)mg/mL vs(150.1±29.9)mg/mL,(31.6±4.9)g/mL vs(27.2±4.7)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转氨酶和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20.1±4.6)μmol/L vs(26.9±4.9)μmol/L,(41.8±5.9)U/L vs(54.7±5.4)U/L;P<0.05)],治疗组患者营养不良情况较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结论 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液可降低行内镜治疗的GEVB患者早期再出血的风险,改善患者营养不良情况,促进其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药益气活血方配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血清NT-proBNP、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7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26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沙库巴曲组(61例)和益气沙库组(65例),沙库巴曲组均给予常规抗慢性心衰基本治疗和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益气沙库组在沙库巴曲组基础上加以益气活血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心率变异性指标、血清NT-proBNP、MMP-9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益气沙库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沙库巴曲组(89.23%vs 72.13%)(χ2=5.979,P=0.031);治疗后,2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pNN50)及NT-proBNP、MMP-9比较均较治疗前改善和降低。益气沙库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pNN50显著高于沙库巴曲组[(129.53±34.26 vs 114.28±31.84)ms、(112.31±36.02 vs 101.44±29.59)ms、(8.71±7.64 vs 6.37±5.80)%](P<0.05);益气沙库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MMP-9显著低于沙库巴曲组[(207.45±51.71 vs 268.62±74.15)pg·mL-1、(561.79±64.03 vs 688.19±87.94)pg·mL-1](P<0.05)。结论 中药益气活血方配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疗效显著,该治疗方案可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NT-proBNP、MMP-9指标的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吗啡皮下注射在晚期肝癌介入术后疼痛护理应用中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166例晚期肝癌介入治疗后疼痛治疗护理的临床资料,对89例芬太尼联合吗啡治疗组和77例吗啡治疗组在疼痛评分、缓解率两方面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记录各组治疗中的副反应。结果 与吗啡治疗组比较,芬太尼联合组疼痛评分,在12 h(1.97±0.56 vs 3.23±1.49,P<0.05)以及24 h(1.63±0.44 vs 4.19±1.68,P<0.01)均有显著降低。与吗啡治疗组比较,芬太尼联合组介入治疗后疼痛总缓解率,在介入后12 h(92.1% vs 76.6%,P<0.05)以及24 h(97.8% vs 70.1%,P<0.05)均有显著缓解。结论 晚期肝癌介入治疗后联合使用吗啡皮下注射+芬太尼透皮贴剂外贴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介入术后72 h内的疼痛缓解率。  相似文献   

9.
王瑞 《安徽医药》2018,39(8):936-939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采取同时保留股骨及胫骨残端方式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技术应用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住的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52例,术前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同时保留胫骨及股骨韧带残端重建ACL组(保残组)与不保留任何韧带残端重建ACL组(对照组)并按照单束重建ACL方法完成手术,每组26例。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客观功能及行为能力,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主观评分评估主观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8个月上述评分标准评估的患者膝关节功能。所有患者于术后6个月复查磁共振,观察移植肌腱与骨隧道的愈合情况及有无其他关节异常信号。结果 保残组患者膝关节术前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低于术后[(57.21±5.05)分vs(89.43±4.12)分;(52.18±7.61)分vs(91.43±4.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低于术后[(54.72±4.06)分vs(86.21±3.89)分;(56.24±6.59)分vs(83.56±5.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KDC主观评分保残组优于对照组[(91.43±4.52)分vs(83.56±5.02)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下同时保留胫骨及股骨侧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术术后效果良好,无不良并发症,有利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闫芳  梁利民  李筠竹  俞舒  裴欢欢 《安徽医药》2017,38(11):1459-1461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部分成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2012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合肥市滨湖医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载量,并进行基因分型;同时分析各基因型与患者年龄、HBeAg、病毒载量(HBV DN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之间的关系。结果 208份血清标本,B基因型144例(69.23%),C基因型64例(30.77%),未检出其他基因型;C基因型的病毒载量和HBeAg阳性率明显高于B基因型[(7.13±1.21) log10copies/mL vs(6.61±1.48) log10 copies/mL,P<0.05;93.75%vs 77.78%,P<0.05];2种基因型ALT、AST均明显升高,B基因型的ALT、AST与C基因型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535.58±477.45) U/L vs(430.69±259.00) U/L,P<0.05;(305.08±345.59) U/L vs(260.06±175.90) U/L],P<0.05)。结论 合肥地区部分成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未见其他基因型;患者HBeAg阳性率、肝功能(ALT、AST)等指标可能与基因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姜文丽  黄才国 《药学实践杂志》2016,34(3):219-222,274
目的 探讨小分子化合物Wentilactone A (WA)抑制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细胞系NCI-H1688细胞迁移的机制。方法 采用划痕实验、噻唑蓝[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实验检测小分子化合物WA对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的影响。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化合物WA作用后SCLC细胞系NCI-H1688细胞中ATF3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验证ATF3/Nrf2/AKR1C1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结果 小分子化合物WA抑制SCLC细胞系NCI-H1688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加入化合物WA 24 h组与48 h组的IC50分别为(1.03±0.30)和(0.46±0.18) μmol/L。WA作用组NCI-H1688细胞的相对迁移距离为(8.73±1.06) mm,低于对照组的(15.63±3.11) mm,过表达AKR1C1基因后NCI-H1688细胞迁移距离为(24.37±0.90) mm,过表达AKR1C1基因并且WA作用后NCI-H1688细胞的迁移距离为(14.17±1.3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F3是AKR1C1基因的负性调节因子,化合物WA作用后,ATF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抑制Nrf2与ARE结合,从而抑制AKR1C1蛋白的表达。结论 WA通过ATF3/Nrf2/AKR1C1信号通路抑制SCLC细胞系NCI-H1688细胞的迁移和增殖。  相似文献   

12.
刘莎  孙国平  王芳  付希阳 《安徽医药》2019,40(11):1189-1193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浆中热休克蛋白90a (Hsp90a)、血清中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胃癌诊断及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初治胃癌患者为胃癌组,选取同期体检中心9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Hsp90a、CEA和CA199的表达水平,分析对比单一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并按临床病理特征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胃癌组患者的Hsp90a、CEA和CA199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00.38±74.68)vs(60.70±15.62)、(24.11±96.95)vs(2.24±1.51)和(167.96±1 085.37)vs(11.16±15.23)],表达阳性率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Hsp90a、CEA和CA199的单一检测胃癌的灵敏度分别为51.16%、30.23%和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检测达到最高灵敏度,总体特异度有所下降;CEA、CA199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数目及临床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Hsp90a与有无胸腹水、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等临床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Hsp90a、CEA和CA199呈高表达,三者联合检测具有一定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3.
王伟民  王涵  李征 《安徽医药》2017,38(8):1016-1019
目的 探究比伐卢定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术后内皮损伤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行PCI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肝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比伐卢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内皮损伤指标[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炎性指标[白介素-18(IL-18)、白介素-10(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变化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内皮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ET-1及vW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8.37±6.17)ng/L vs(101.83±10.24)ng/L、(514.33±86.57)U/L vs(588.92±98.46)U/L],观察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72.42±7.06)mmol/L vs(58.26±6.4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18水平(53.84±23.67)pg/mL、hs-CRP水平(7.22±2.74)mg/L、LVEDV水平(88.63±10.24)mL、LVESV水平(32.47±4.26)mL及BNP水平(74.82±7.94)ng/L均低于对照组IL-18水平(73.58±26.79)pg/mL、hs-CRP水平(8.67±3.56)mg/L、LVEDV水平(95.16±9.58)mL、LVESV水平(44.83±5.72)mL及BNP水平(163.51±15.44)ng/L,IL-10水平(43.61±6.08)pg/mL及LVEF水平(51.82±10.19)%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33.56±4.18)pg/mL及LVEF水平(39.14±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术后采用比伐卢定治疗可有效缓解内皮损伤,同时可降低炎性反应,恢复心功能,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microRNA-34a (miR-34a)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胶质瘤组织标本30例和重症脑外伤需行手术者正常脑组织标本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34a在胶质瘤组织表达情况。体外实验,将人工合成的miR-34a模拟物miR-34a mimic转染至U251细胞系,采用荧光定量PCR、MMT、Transwell法检测miR-34a在U251细胞系中表达以及对U251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依据细胞转染情况,分为Control组(不转染任何基因)、Mock组(转染miRNA-neg序列)和miRNA-34a mimic组(转染miRNA-34a mimic序列)。结果 miRNA-34a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相对表达水平为(0.35±0.07),低于正常人脑组织的(1.0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ontrol组、Mock组、miRNA-34a mimic组miRNA-34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8)、(0.98±0.11)和(6.19±0.34),miRNA-34a mimic组与Control、Mock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T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点,miRNA-34a mimic组U251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Control组、Moc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Control组、Mock组、miRNA-34a mimic组侵袭细胞数分别为(90.53±5.84)个、(88.21±5.04)个和(27.46±2.76)个,miRNA-34a mimic组与Control、Mock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34a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下调,上调miR-34a表达可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及侵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 探讨其在IT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ITP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结果 ITP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绝对值、CD3+、CD4+、CD8+、CD4+CD25+T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分别为(0.83±0.16)vs(1.74±0.36)、(71.71±1.07)% vs(72.69±1.35)%、(41.78±0.71)% vs(42.46±1.20)%、(29.67±0.97)% vs(28.56±1.75)%、(8.76±0.56)% vs(9.39±1.26)%、(1.42±0.07)vs(1.49±0.13), CD8+T淋巴细胞比例治疗后显著降低, 其余均显著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改变, 破坏自身免疫, 与病情相关, 可指导临床治疗, 并作为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剖宫产手术时娩出胎儿前膀胱下推法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收治凶险性前置胎盘孕产妇89例,根据剖宫产时下推膀胱的时机不同,分为A组(47例)与B组(42例),A组为娩出胎儿前膀胱下推组,B组为娩出胎儿后下推膀胱组。比较两组孕产妇一般情况(年龄、孕次、产次、孕周、胎盘植入率)、平均手术出血量、平均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产褥病率、子宫切除、膀胱损伤和新生儿窒息方面的差异。结果 A、B组孕产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 927.76±356.31)mL、(2 859.55±477.80)mL,输血量分别为(861.72±91.58)mL、(1 285.73±162.69)mL,手术时间分别为(1.83±0.87)h、(2.71±0.94)h,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37±1.72)d、(6.83±1.56)d,产褥病率分别为10.64%、28.57%,子宫切除率分别为14.89%、35.7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4.26%、19.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凶险性前置胎盘娩出胎儿前膀胱下推法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雷波  詹傲  张召  张孝礼  万晓强 《安徽医药》2018,39(10):1189-1193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ATB (lncRNA ATB)调控miR-144对胶质瘤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采用qPCR检测lncRNA ATB在胶质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慢病毒si-ATB对胶质瘤细胞的转染效率情况;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进行检测lncRNA ATB和miR-144之间的关系;通过平板克隆实验检测lncRNA ATB对胶质瘤细胞株U87和U251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lncRNA ATB对胶质瘤细胞株凋亡行为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lncRNA ATB对细胞株侵袭能力的影响;裸鼠体内实验检测lncRNA ATB对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和质量的影响情况。结果 胶质瘤lncRNA ATB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高水平lncRNA ATB患者的生存率低于低水平lncRNA ATB患者;使用si-ATB1和si-ATB2分别转染胶质瘤U87和U251细胞后,lncRNA ATB的表达水平降低;过表达miR-144后,野生型lncRNA ATB的荧光素酶活性受到抑制,对突变型lncRNA ATB的荧光素酶活性影响不明显。转染si-ATB 24、48和72小时后,U87[(186.4±12.4)个比(73.6±8.6)个比(62.6±5.6)个,P<0.05]和U251细胞[(192.2±15.3)个比(63.6±6.3)个比(68.3±7.6)个,P<0.05]和U251细胞的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lncRNA ATB的下调提高了U87和U251凋亡百分比(P<0.05);抑制lncRNA ATB后,U87细胞和U251细胞的细胞侵袭能力降低;与对照组相比,si-ATB组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均小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lncRNA ATB通过调控miR-144的表达促进胶质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