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11C-胆碱(11C-choline)与18氟去氧葡萄糖(18FDG) PET/CT显像对肺癌的对比研究,探讨11C-胆碱PET/CT显像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并对其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21例肺癌患者行11C-胆碱及18FDG PET/CT显像,分别分析11C-胆碱及18FDG PET/CT图像,计算标准摄取值(SUV)、瘤/非瘤(T/N)组织,对11C-胆碱及18FDG PET/CT显像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例肺癌患者中,17例11C-胆碱及18FDG PET/CT显像表现为代谢增高(80.9%).11C-胆碱PET/CT显像中病灶SUV、T/N值明显低于18FDG PET/CT显像结果(P<0.05);11C-胆碱PET/CT显像中病灶SUV、T/N值与18FDG PET/CT显像呈正相关关系(r=0.57和0.52,P=0.007和0.016); 11C-胆碱PET/CT显像中SUV、T/N与病灶大小呈正相关关系(r=0.99、0.45 ,P=0.008 4、0.039),18FDG PET/CT显像中SUV与病灶大小呈正相关关系(r=0.68 ,P=0.000 7),而18FDG PET/CT显像T/N与病灶大小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1C-胆碱反映肿瘤细胞细胞膜的合成情况,在肺癌的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法在18F-FDG PET/CT显像中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 乳腺内肿物患者63例,其中乳腺癌33例38个原发病灶,乳腺内良性病变30例36个病灶。所有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目测法分析以肝脏的摄取做对比。半定量分析法测量乳腺肿物的SUVmax,采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确定SUVmax诊断阈值。结果 目测法分析病灶高于肝脏摄取者为乳腺癌,其诊断的灵敏度为94.7%、特异性为75%、准确性为85.1%,阳性预测值为80.0%、阴性预测值为93.1%。半定量分析选取SUVmax≥3.35为最佳阈值,诊断的灵敏度为89.5%、特异性为80.6%、准确性分为85.1%、阳性预测值为82.9%、阴性预测值为87.9%。两种方法在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没有显著性差异(χ2=0.724,P=0.395;χ2=0.321,P=0.571;χ2=0.000,P=1.000)。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在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中,目测法足以准确的做出定性诊断,半定量分析并不能提高诊断效能。由于目测法相对简单、便捷、直观,因此18F-FDG PET/CT显像在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中,目测法可能是更为实用的图片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与99m 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sestamibi,99mTc-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和超声检查比较,评价99mTc-MIBI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HPT)患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确诊PHPT的101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78例,年龄14~74岁)的99mTc-MIBISPECT/CT显像结果,并与双时相平面显像和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3种检查方法诊断PHPT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χ2检验,对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同时,对SPECT/CT与双时相平面显像的阳性和阴性病灶大小行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101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共有120枚甲状旁腺病灶、93例为单发病灶,8例为多发病灶。120枚甲状旁腺病灶含89枚腺瘤(其中8枚为异位腺瘤)、5枚非典型腺瘤、24枚增生病灶(含异位3枚)、2枚甲状旁腺癌。99mTc-MIBI SPECT/CT显像对PHPT病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0%、99.64%、96.78%、99.08%和95.93%,平面显像对应的结果分别为76.67%、99.30%、92.57%、97.87%和90.97%,超声检查对应的结果分别为82.50%、99.64%、94.55%、99.00%和93.09%,其中99mTc-MIBI SPECT/CT显像的灵敏度(χ2=14.062,P<0.001)、准确率(χ2=15.059,P<0.001)和阴性预测值(χ2=6.034,P<0.05)均高于平面显像,而与超声检查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CT/CT和平面显像阳性病灶的最大径分别为(1.90±0.98)cm和(2.01±0.99)cm,明显大于其显像阴性病灶(1.36±0.54)cm和(1.25±0.67)cm (t值分别为2.311和3.827,均P<0.05)。 结论 99mTc-MIBI SPECT/CT显像诊断PHPT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率和阴性预测值,对PHPT术前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放射性核素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晴(99Tcm-MIBI)双时相显像结合PTH术中快速测定,评价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PHPT患者进行99Tcm-MIBI双时相定位显像,采用ROI技术对病灶进行量化分析,计算摄取比值,并在术中测定PTH进行比对。结果:11例PHPT患者核素显像均为阳性,术中切除甲状腺肿物15 min后测血PTH平均下降66%。结论:利用放射性核素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晴对甲状旁腺进行病灶术前定位显像,是术前定位的重要方法,结合PTH术中快速测定,可增加颈部单侧探查的可行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法在18F-FDG PET/CT显像中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 乳腺内肿物患者63例,其中乳腺癌33例38个原发病灶,乳腺内良性病变30例36个病灶.所有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目测法分析以肝脏的摄取做对比.半定量分析法测量乳腺肿物的SUVmax,采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确定SUVmax诊断阈值.结果 目测法分析病灶高于肝脏摄取者为乳腺癌,其诊断的灵敏度为94.7%、特异性为75%、准确性为85.1%,阳性预测值为80.0%、阴性预测值为93.1%.半定量分析选取SUVmax≥3.35为最佳阈值,诊断的灵敏度为89.5%、特异性为80.6%、准确性分为85.1%、阳性预测值为82.9%、阴性预测值为87.9%.两种方法在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没有显著性(2=0.724,P=0.395; 2=0.321,P=0.571; 2=0.000,P=1.000).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在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中,目测法足以准确地做出定性诊断,半定量分析并不能提高诊断效能.由于目测法相对简单、便捷、直观,因此18F-FDG PET/CT显像在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中,目测法可能是更为实用的图片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Peng ZM  Liu Q  Liu QW  Yao SZ  Meng L  Liu Q  Chen J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7):3317-3320
目的 探讨^11C-胆碱PET.CT双时相显像技术在纵隔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普通影像学检查难以确诊的35例中纵隔病灶患者4周内进行CT、PET-CT及电视纵隔镜检查。应用^11C-胆碱作为PET示踪剂,应用标准摄取值(SUV值)及两次显像的变化(ASUV)作为PET检测指标,并与电视纵隔镜活检病理结果对照。注射^11C-胆碱5~10min后初次采集发射图像,25~30min再次采集发射图像。结果35例纵隔病灶经电视纵隔镜活检,诊断为结节病的患者11例,结核6例,淋巴瘤5例,纵隔原发或转移癌11例(肺癌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8例,另3例无原发灶证据),肺癌纵隔淋巴结肿大病理为反应性增生2例。根据良、恶性分类,19例良性病灶早期显像的SUV值为5.11(2.9~8.3),延迟显像后为4.99(2.2~9.3),ASUV为-0.12(-0.9~1.0)。16例恶性病灶早期显像的SUV值为6.17(3.2~9.8),延迟显像后为6.48(3.0~11.2),ASUV为0.31(-0.4~1.4)。良恶性病灶早期显像的SU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05,P:0.09);两者的ASU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39,P=0.04),ASUV为负值倾向于良性疾病,正值倾向于恶性疾病。CT、初次PET-CT、双时相PET显像及电视纵隔镜对纵隔肿物良恶性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54.3%(19/35)、74.3%(26/35)、82.9%(29/35)及100%(35/35)。纵隔镜检查优于双时相PET显像(χ^2=6.563,P=0.010);双时相PET显像优于CT(χ^2=6.629,P=0.010)。结论 对纵隔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电视纵隔镜准确可靠,单纯CT及单次PET(SUV值)显像有较高误诊率,PET-CT两次显像可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对良、恶性病灶的鉴别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99锝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technetium-99m methoxy isobutyl isonitrile,99Tcm-MIBI)断层及同机CT融合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HPT)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1例PHPT,静脉注射99 Tcm-MIBI 370 MBq后15 min行颈胸部平面显像,90 min行延迟平面显像,然后开始核素断层与CT融合显像。31例同期均行超声检查。所有显像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9 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99 Tcm-MIBI 核素断层及同机CT 融合显像对PHPT的检出率分别为87.1%和93.5%,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超声对PHPT的检出率6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039和7.884,P均<0.05)。99 Tcm-MIBI核素断层及同机CT融合显像对甲状旁腺增生的检出率均为80.0%,高于超声和99 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的40.0%。同机CT融合显像可提供详细的解剖定位,为手术医师提供更多的信息。结论99 Tcm-MIBI断层及同机CT融合显像较单纯的双时相平面显像对PHPT病灶的检出率有所提高,可提供更多的解剖信息,在PHPT的术前定位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 CT 延迟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42例临床疑为胰腺恶性肿瘤患者通过组织病理学、影像学和临床随访,最后证实27例为胰腺癌,15例为慢性胰腺炎。所有患者均于静脉注射^18F-FDG 40~60min 后进行 PET/ CT 早期显像和注射2h 后进行 PET/ CT 延迟显像,测定两次显像病灶的标准摄取值(SUV)和^18F-FDG 的储留指数(RI)来评估诊断价值。结果胰腺癌组延迟显像 SUV 较早期显像明显增高(P 〈0.01),胰腺炎组延迟显像 SUV 较早期显像明显降低(P 〈0.01),胰腺癌组的 RI 明显高于胰腺炎组(P 〈0.01);以早期显像 SUV 〉2.5作为标准,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3.3%、76.2%、81.0%;以延迟显像 SUV 〉2.5作为标准,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8.1%、81.0%、85.7%;以 RI 〉15%作为标准,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0.5%、85.7%、88.1%;结合延迟显像 SUV 〉2.5和 RI 〉15%两项标准,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5.2%、88.1%和92.9%。结论^18F-FDG PET/ CT 延迟显像有助于胰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结合应用延迟显像 SUV 及RI 两项指标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双时相显像对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PHPT)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5例正常对照者和51例临床表现及生化检查提示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患者,行99Tcm-MIBI双时相甲状旁腺平面显像(患组于术前1周内安排检查),部分患者安排SPECT断层显像,同时采用ROI技术计算摄取比值.结果:①与手术结果对比,99Tcm-MIBI双时相甲状旁腺显像在早期相和延迟相对腺瘤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8.3%(36/46)和91.3%(42/46),对增生灶的诊断灵敏度分别23.8%(5/21)和47.6%(10/21).有6个病灶通过SPECT断层显像得以确诊(包括1个异位腺瘤病灶).②术后证实甲状旁腺病灶重量大于1500 mg者99Tcm-MIBI双时相显像均为阳性,小于500 mg者均为阴性,重量在500~1500 mg者阳性率为82.4%.③阳性腺瘤组摄取比值,延迟相明显高于早期相(P<0.01),两个时相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99Tcm-MIBI双时相显像对于定位诊断PHPT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摄取比值测定和断层显像有利于提高阳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双时相显像在高甲状旁腺素(PTH)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 对73例手术确诊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行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必要时行全身显像、CT、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检测患者术前PTH、血清钙、磷离子浓度以及术后血清钙、磷离子浓度,其中60例患者检测术后1周内PTH水平。 结果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患者29例,其中27例病理证实甲状旁腺瘤28处,99Tcm-MIBI显像阳性病灶27处(诊断敏感性为96.4%,27/28);另2例患者病理证实甲状旁腺增生病灶共3处,99Tcm-MIBI显像阳性病灶1处(诊断敏感性为33.3%,1/3);99Tcm-MIBI显像对PHPT总的诊断敏感性为90.3%(28/31)。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患者44例,病理确诊甲状旁腺组织增生154处,99Tcm-MIBI发现118处浓聚病灶,诊断敏感性为76.6%(118/154)。大部分甲状旁腺瘤放射性浓聚程度高于甲状旁腺增生组织。PHPT以高钙低磷血症为主,SHPT往往血钙升高不明显,但血磷升高明显。患者术后1周内可见PTH不同程度降低。 结论 99Tcm-MIBI双时相显像对甲状旁腺瘤的诊断敏感性高于甲状旁腺增生组织;该检查方法能够对功能异常的甲状旁腺组织进行术前定位,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PET/CT(integrate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ized tomography)对肺癌的诊断及分期价值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其对肺癌预后及疗效评估的价值还存在争议.文中探讨全身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aung cancer, NSCLC)预后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从2005年1月17日至2007年1月17日期间收治的86例NSCLC患者,均经病理诊断为NSCLC,其中腺癌41例,鳞癌37例,混合型腺癌5例,大细胞癌3例.收集所有患者的PET/CT资料,并随访至2008年3月31日止.用Kaplan-Meier 法和Cox回归分析法分析本组生存资料,探讨标准摄取值(standarized uptake value, SUV值)和PET/CT分期对NSCLC患者生存判断的价值.同时比较PET/CT与常用预后评价因子(ECOG PS评分、体重变化、性别、病理类型及化疗次数)对该组患者的预后判断的意义及差异. 结果 至研究终止日死亡59例,存活27例.SUV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SUV值切分点设为3、3.5、5、7、10时生存分析显示,SUV在3.5以上时,小于或等于切分点和大于切分点的2组之间生存天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44、0.047、0.034、0.34.PET/CT分期、ECOG PS评分、体重下降及化疗次数与生存期也显著相关.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ET/CT分期是有意义的生存预测因子,P=0.020,优于ECOG PS(P=0.058)和化疗次数(P=0.078). 结论 PET/CT的SUV值是判断NSCLC患者预后的良好的生存预测因子,SUV值越高,生存风险越大.PET/CT的TNM分期也是良好的独立生存预测因子,分期越高,生存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R G Feldman 《JAMA》1977,238(22):2367-2368
  相似文献   

16.
PET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与CT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术前应用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PET)、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8例胃癌患者术前行PET全身显像,23例行CT检查,将以上结果和病理分期对照。结果:PET和CT对胃癌局部病灶的显示率分别为92.9%和82.6%,PET对淋巴结的检测准确性(87.5%)高于CT(61.9%)。PET检测出8例远处转移患者,CT漏诊3例。结论:PET相对于CT能更准确检测原发和复发胃癌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灶,对胃癌的临床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在颞叶癫癎术前的定位作用.方法:对53例临床诊断为颞叶癫癎患者行EEG检查及Discovery LS PET/CT扫描仪显像,其中的38例在皮质脑电图(ECoG)监测下行手术治疗,比较EEG、术中ECoG及病理结果与18F-FDG PET/CT显像定位的一致性.结果:53例患者均获得清晰的脑解剖与功能双重显像;颞叶癫癎的PET/CT显像敏感性为94.3%(50/53); PET结果阳性的50例中,多种EEG检查发现有明确癫样放电者为42例(85.0%),其中明确有定侧意义32例与PET/CT结果完全或基本一致的占93.8%(30/32),定侧结果相反2例.38例接受手术者,PET/CT结果与术中ECoG定位完全或基本相符的32例,相反6例,所有患者病理结果均证实为海马硬化或萎缩;以ECoG监测结果为标准,PET/CT对癫癎灶检出的特异性为84.2%(32/38).结论:18F-FDG PET/CT可以实现颞叶癫癎的解剖与功能双重显像,是颞叶癫癎灶术前定位较为灵敏有效的一种无创检查,但其显像结果的解释必须慎重,尤其应强调PET/CT结果与EEG结果的一致性是病灶定侧定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体表定位的二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T)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异机图像的精确融合.方法:输入PT/CT原始数据后采用数字化格式转换,设计“9点3面”立体定位法进行配准,在实时工作站Mimics按照信息交互自动融合模式,通过讯号叠加技术完成图像融合.结果:以肺癌患者的躯干冠状面为实例试验[PT+CT]二维图像的异机融合,生成了同时呈现躯干结构和代谢状况的互补影像,快捷而清晰.结论:图像融合具有明确放射诊断以及量化治疗方案的临床意义;在[PT+CT]联机设备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异机融合是同机融合功用的技术补充.  相似文献   

19.
电阻抗断层功能成像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安源  任超世 《医学争鸣》2001,22(1):90-92
电阻抗断层图像技术是继形态、结构成像之后出现的新一代功能成像技术,在多个临床领域,阻抗继层成像与现有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作者综述功能成像。虚部成像、参数成像、频谱成你和三维成像等EIT技术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