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海马色氨酸羟化酶2(TPH2)与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表达的变化并探讨逍遥散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是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氟西汀组,每组6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制备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造模持续21 d。通过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TPH2与IDO1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TPH2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其余3组大鼠(P0.05),逍遥散与氟西汀对TPH2 mRNA的表达有一定的上调作用;模型组大鼠海马IDO1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逍遥散与氟西汀对IDO1 mRNA表达的下调作用明显(P0.01),且逍遥散对IDO1 mRNA的下调作用更明显。模型组、逍遥散组、氟西汀组大鼠海马TPH2的蛋白的表达低于正常组(P0.01),逍遥散组TPH2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IDO1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1)。结论: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海马TPH2的表达减少,IDO1的表达增多,逍遥散可能通过调节海马TPH2与IDO1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5-HT的含量,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孙琪  郭维  陈晓梅  江东 《新中医》2020,52(23):21-24
目的:探讨逍遥散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组织双特异性磷酸酶 14 (DUSP14) mRNA 表达及对 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c-Jun 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5(ERK5)等四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s) 信号通路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将 80 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及逍遥散组。空白组大鼠常规饲养,每天灌胃 2 mL 生理盐水;模型组大鼠每天灌胃 2 mL 生理盐水后进行慢性应激刺激;氟西汀组和逍遥散组分别灌胃氟西汀和逍遥散后进行慢性应激刺激;剂量均为 10 mL/(kg · d)。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 DUSP14 mRNA 表达及p38、磷酸化 p38 (p-p38)、JNK、磷酸化 JNK (p-JNK)、ERK、磷酸化 ERK (p-ERK)、ERK5、磷酸化 ERK5 (p-ERK5) 的相对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 DUSP14 mRNA 表达显著上调 (P<0.01),p-p38/p38、p-JNK/JNK、p-ERK5/ERK5 均显著升高 (P<0.01),p-ERK/ERK 显著降低 (P<0.01)。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 DUSP14 mRNA 表达均下调 (P< 0.01);逍遥散组 p-p38/p38、p-JNK/JNK 显著降低(P<0.01),p-ERK/ERK 显著升高(P<0.01);氟西汀组 p-p38/p38、p-JNK/JNK、p-ERK5/ERK5 均显著降低 (P<0.01),p-ERK/ERK 显著升高 (P<0.01)。与氟西汀组比较,逍遥散组 p-JNK/JNK、p-ERK5/ERK5 均较高(P<0.05,P<0.01)。结论:逍遥散和氟西汀对慢性应激引起的 DUSP14 mRNA 表达变化及 MAPK 各信号通路活性变化的调节作用趋势基本一致,对 p38 MAPK 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相当,但在 ERK5 MAPK 通路中逍遥散未表现出活性调节作用,在 ERK、JNK MAPK 通路活化状态调节过程中氟西汀更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av1/Notch1/Hes1通路在小鼠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增殖中的作用及补阳还五汤促神经再生机制。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 MCAO)法复制小鼠脑缺血模型,将野生型(wild type, WT)和小凹蛋白-1基因敲除(caveolin1 gene knockout,Cav1 KO)小鼠分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组,每组12只,腹腔注射BrdU标记增殖细胞,干预7d后,采用免疫荧光BrdU/ Nestin双标法检测小鼠缺血侧海马NSCs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NICD、Hes1蛋白表达,Real time PCR法检测Notch1、Hes1mRNA表达。结果 MCAO法成功复制了小鼠脑缺血模型;WT模型组、补阳组和KO模型组、补阳组缺血侧海马BrdU/Nestin双标阳性细胞,Notch1、NICD、Hes1蛋白表达及Notch1、Hes1mRNA表达均增加,与相应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或P <0.05),同时,WT模型组要高于KO模型组(P <0.05),WT补阳组要高于WT模型组和KO补阳组(P< 0.01或P <0.05)。 结论Cav1/Notch1/Hes1通路在小鼠脑缺血后海马NSCs增殖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通过上调Cav1/Notch1/Hes1通路活性是补阳还五汤促进缺血海马神经再生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灸对抑郁症模型大鼠大脑海马组织钙调蛋白信号通路中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的影响,以阐释艾灸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72只雄性Wistar大鼠,体质量(150±20)g。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模型组、艾灸预防组、氟西汀预防组、艾灸治疗组和氟西汀治疗组,每组12只。适应性喂养后,进行抑郁症造模。氟西汀预防组和艾灸预防组从第7天~18天在造模前1 h给予预防治疗;氟西汀治疗组和艾灸治疗组在成模后即19天~31天进行治疗。取大鼠海马组织,q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MKⅡ基因表达,WB检测大鼠CaMKⅡ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CamkⅡ的基因表达、蛋白含量及磷酸化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氟西汀预防组、艾灸预防组、氟西汀治疗组和艾灸治疗组基因表达、蛋白含量及磷酸化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艾灸治疗组CamkⅡ基因及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明显低于艾灸预防组。结论:艾灸可以特异性增高肝郁脾虚模型大鼠海马CaMKⅡ基因表达,促进CaMKⅡ蛋白磷酸化,在治疗与延缓抑郁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均起到显著的作用,且基于"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艾灸在抑郁症预防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av1/Notch1/Hes1通路在小鼠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中的作用及补阳还五汤促神经再生的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复制小鼠脑缺血模型,将野生型(wild type,WT)和小凹蛋白-1基因敲除小鼠(caveolin1 gene knockout,Cav1 KO)分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组,每组12只,腹腔注射Brd U标记增殖细胞,干预7 d后,采用免疫荧光Brd U/Nestin双标法检测小鼠缺血侧海马NSCs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NICD、Hes1蛋白表达,Real time PCR法检测Notch1、Hes1m RNA表达。结果 MCAO法成功复制了小鼠脑缺血模型;WT模型组、补阳组和KO模型组、补阳组缺血侧海马Brd U/Nestin双标阳性细胞,Notch1、NICD、Hes1蛋白表达及Notch1、Hes1m RNA表达均增加,与相应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同时,WT模型组要高于KO模型组(P0.05),WT补阳组要高于WT模型组和KO补阳组(P0.01,P0.05)。结论Cav1/Notch1/Hes1通路在小鼠脑缺血后海马NSCs增殖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通过上调Cav1/Notch1/Hes1通路活性是补阳还五汤促进缺血海马神经再生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胞外ATP特异性P2X2受体的表达与肝郁脾虚证发生之间的关系,为深入了解胞外ATP的释放现象与肝郁脾虚证的发生机制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48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接受复合应激21 d,建立肝郁脾虚证小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小鼠前额皮质P2X2受体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前额皮质P2X2受体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而P2X2受体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存在一定的下降趋势(P0.05);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小鼠前额皮质P2X2受体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氟西汀组小鼠前额皮质P2X2受体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复合应激的肝郁脾虚证小鼠前额皮质P2X2受体的表达存在减少的趋势,其可能是诱导肝郁脾虚证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内质网应激调控因子的表达及β-细辛醚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CUMS)大鼠模型,将10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10 mg·kg-1),β-细辛醚低剂量组(25 mg·kg-1)和高剂量组(50 mg·kg-1),每组20只,从造模第8天开始每天灌胃1次给药,连续21 d。于实验的第0天和第29天进行旷场实验;采用Nissl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尼氏体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钙网蛋白(CRT)mRNA表达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PERK,CHOP,CRT蛋白表达。结果:经28 d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后,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明显减少(P0.05);β-细辛醚低、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明显增加(P0.05)。尼氏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浆着色变浅,尼氏小体颗粒明显减少;β-细辛醚低、高剂量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形态相对较好,尼氏小体颗粒较模型组增多。模型组与正常组大鼠比较,PERK,CHOP,CRT mRNA表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β-细辛醚低、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中PERK,CHOP,CRT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ERK,CHOP,CRT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氟西汀组、β-细辛醚低、高剂量组PERK,CHOP,CRT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β-细辛醚可能是通过调节海马内质网功能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模型海马组织中钠尿肽B受体(NPR-B)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蛋白表达的关系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方法每天通过慢性不可预知性的轻微刺激建立肝郁脾虚型FD大鼠模型;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记、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海马组织中NPR-B和BDNF的表达变化。结果 BDNF和NPR-B在大鼠海马组织中均有表达。与正常组相比,肝郁脾虚型FD模型组中NPR-B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升高(n=9;P <0. 01),而BDNF则降低(n=9;P <0. 01)。逍遥散干预明显影响肝郁脾虚型FD大鼠海马组织NPR-B和BDNF的表达水平。与肝郁脾虚模型FD组相比,高剂量和中剂量逍遥散组大鼠的海马组织中呈现较低的NPR-B表达(n=9;P <0. 01),而BDNF则有较高的表达(n=9;P <0. 01)。此外,低剂量逍遥散组大鼠海马组织NPR-B的表达及BDNF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中相比没有显著差异(n=9,P> 0. 05)。结论钠尿肽B受体表达与BDNF表达有相关性,且成负相关,进一步推测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海马中钠尿肽B受体表达上调可能抑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且逍遥散对二者表达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炎性反应信号通路中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氟西汀组,每组9只。采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结合孤养的方法建立抑郁模型。针刺组穴位选取"百会"和"内关",隔日针刺1次,共14次;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10mg/kg灌胃治疗,每日1次,共28次。采用蛋白印记法检测大鼠海马NF-κB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海马COX-2、PGE2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NF-κB表达及COX-2、PGE2含量显著上升(P0.01)。针刺和氟西汀治疗显著下调NF-κB、COX-2和PGE2(P0.01,P0.05),两个治疗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下调炎性反应因子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保护海马神经元,这可能是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测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中Jagged1/Notch1/Hes1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二陈汤加味通过Jagged1/Notch1/Hes1信号通路对COPD抗炎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二陈汤加味低、中、高剂量(5、10、20·kg-1)和γ-分泌酶抑制剂(DAPT)组,每组10只。以烟熏联合气管滴注脂多糖(LPS)的方法制备COPD大鼠模型。二陈汤加味各干预组灌胃(ig)给药;DAPT组ig DAPT(0.02 g·kg-1);正常组及模型组ig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中Notch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活化黏附分子(ALCAM)和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1(sVCAM-1)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中Jagged1、Notch1和Hes1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Jagged1、Notch1、Notch1胞内段(NICD1)和Hes1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1.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古本草文献中全蝎、蜂房的有关记载和现代临床对该药对的配伍应用,探讨并阐释该药对祛风攻毒增效的作用机制,认为全蝎配蜂房,药力迅捷,内走脏腑,外达肢节,透骨搜风,既可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攻毒散结消痈.尤其适宜于治疗风湿顽痹、痈疽恶疮、癌肿等.  相似文献   

13.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云:“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在《伤寒论》中,仲景应用人参共40次,入  相似文献   

14.
血液的生成与五脏关系密切,据此确立五脏补血法:养心补血法、健脾补血法、润肺补血法、滋肝补血法、益肾补血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14组,正常对照组、原方组及各组分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测定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采用戊巴比妥钠延长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镇静催眠协同作用实验观察丹栀逍遥散原方及各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结果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均无改变小鼠自主活动的功能,表明均无中枢兴奋性作用;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液高、中剂量具有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P<0.01或P<0.05),石油醚提取液高剂量能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小鼠个数(P<0.01)。结论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部位可能为丹栀逍遥散的中枢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内经》及相关医家关于阴阳升降的论述,探讨阴阳升降的内容及阴阳升降的不同内涵。从阐述人体生理变化和脏腑特点、阐述疾病的病机、解释治则治法和方药配伍应用等方面分析阴阳升降对临床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从山豆根中精制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并以此为化学对照品对山豆根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的方法分离纯化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经理化数据和光谱解析等方法鉴定结构,采用TLC和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检查其纯度,并利用TLC的方法对不同来源的山豆根商品药材进行鉴别研究。结果 从山豆根中分离纯化得到纯度98%以上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照品各1.7 g和2.0 g,并以此为对照品有效地鉴别了正品山豆根药材及其混淆品。结论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作为山豆根的定性指标是合理的,采用TLC方法鉴别山豆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院临床各个科室消毒灭菌的工作情况,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以降低我院医院感染的几率。方法对我院临床25个科室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与分析,主要监测对象包括各个科室的空气、正在使用的消毒液、高压蒸汽灭菌装置、医务人员的手以及需要消毒的物体等。结果2009年一年中,各个科室空气中消毒合格率为93%,高压灭菌物体以及消毒液的合格率为100%,医务人员的手和经过消毒的物体消毒灭菌的合格率分别为90%和89%。结论动态监测显示大部分科室消毒灭菌的效果良好,但是消毒灭菌是医院临床科室的一件大事,因此对于没有达到要求的应该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保证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