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白介素-35(IL-35)、核因子-κB (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使用药物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51例)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通过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IL-35、NF-κB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不同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TG、TC、LDL-C水平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T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HDL-C水平均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两组血清IL-35、NF-κB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35水平均升高,血清NF-κB水平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IL-3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NF-κ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均具有较好的调脂作用,瑞舒伐他汀对LDL-C的降低效果更明显,此外,瑞舒伐他汀能更好地控制体内炎症反应,不良反应少,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NT-proBNP水平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7年2月非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10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阿托伐他汀组(n=51)。对照组实施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20 mg/d。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6MW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等指标。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阿托伐他汀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SOD明显增高,MDA、MPO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CHF患者的NT-proBNP水平和抑制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和丹参酮联用对慢性肾病(CKD)患者肾功能和糖脂代谢参数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伴有白蛋白尿和血脂异常非透析性CKD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在CKD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d。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脂代谢功能及肝肾功能。结果 治疗半年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增加,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阿托伐他汀均耐受,两组患者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肌酸激酶(CK)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高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他汀类药物联合丹参酮改善了CKD患者的血脂异常状态,表现出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调脂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诊治的高脂血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都治疗观察4周。比较两组糖脂代谢指标,血脂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值对比无明显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TG、TC、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和97.1%,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随访调查6个月,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6%,对照组为27.1%,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应用具有更好的调脂效果,从而减少随访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延安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按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55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贝那普利治疗,1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20 mg/次,1次/d,在晚餐后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9.09%(4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4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LVEF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LVEDD、LVESD的变化不显著,而观察组的显著降低(P<0.05),且两组间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9.09%,观察组是5.4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血脂异常患者载脂蛋白(ApoE、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家族成员1B1(SLCO1B1)基因多态性与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后血脂、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就诊于沧州市人民医院的128例高脂血症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至少4周,检测ApoESLCO1B1基因和血脂、肝功能指标,分析其因型与调脂疗效、肝功能指标关系。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后,ApoE基因表型E2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E3组总胆固醇(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E4组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poE基因表型各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E3组谷氨酰转移酶(GG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后,SLCO1B1基因表型I型的TC、TG、HDL-C、LDL-C均较治疗前改善,Ⅱ型HDL-C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LCO1B1基因表型各组ALT、GG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使用阿托伐他汀时,可检测ApoESLCO1B1基因多态性评估降脂疗效,实现阿托伐他汀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7.
蒋玉兰  王相明 《安徽医药》2018,39(2):178-181
目的 观察银杏叶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及阿托伐他汀钙片三药联用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用药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银杏叶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血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P=0.045)。结论 银杏叶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三药联用可使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降低,减缓粥样斑块的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及颈动脉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杨凌示范区医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50 mL,1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及颈动脉血流参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液平均流速(Vmean)与收缩期血液峰值流速(PSV)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颈动脉血流参数,从而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70例C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68.6%),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TG,TC,LDL水平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HDL水平明显上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CAS临床疗效好,具有改善脂质代谢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次20 mg,每日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每次5.2 g加入250~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用药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及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NP、TC和LDL-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LVEF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各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脂,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9月上海市长宁区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于晚餐后30 min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丹参酚酸盐,200 mg/次,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溶解.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25%、93.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LDL-C、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TG、LVEDD、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降低,治疗组HDL-C、EF、CO、C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血脂、心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芪蛭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和依折麦布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片/次,1次/d;同时口服依折麦布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芪蛭胶囊,2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冠心病总有效率分别为78.18%、89.09%;两组血脂总有效率分别为72.73%、87.27%,两组冠心病总有效率和血脂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9.09%、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蛭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和依折麦布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降低患者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心衰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3月在西安市第五医院诊治的心衰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119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9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伐他汀治疗,都治疗观察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管内皮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值低于治疗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反应性充血内径变化率显著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肱动脉基础内径与反应性充血时内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组的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靶病变血管重建等MACE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18.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伐他汀在心衰伴ACS患者中的应用可起到调节血脂与抑制OX-LDL的双重作用,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治疗中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心绞痛改善情况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2月就诊的149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1)和观察组(n=78)。对照组患者口服曲美他嗪20 mg、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8 d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血脂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和运动持续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电图ST段下移1 mm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T段下移1 mm时间、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和运动持续时间等平板运动试验项目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MDA和SOD水平与各自治疗前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且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7.6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5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冠心病治疗中,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可明显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改善心电图平板试验、改善血脂代谢,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120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4.27±0.42)mmol/L、TG(2.14±0.59)mmol/L、LDL-C(0.93±0.52)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5.43±0.94)、(2.44±0.71)、(3.27±0.34)mmol/L,HDL-C(1.44±0.54)mmol/L高于对照组的(1.24±0.44)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缺血事件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型冠心病有助于改善患者血脂指标,降低缺血事件发生率,为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心血瘀阻证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6月西安北车医院收治的68例心血瘀阻证患者,按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通过口服曲美他嗪片治疗,每次20 mg,每天3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20 mg/次,1次/d。两组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的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OD活力、MDA含量的变化,比较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是94.12%(32/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5%(2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心血瘀阻证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能与有效提高血清SOD活力、降低血清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并分析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航天中心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仅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联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脂变化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脂水平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优,两组各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用治疗冠心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体征,降低血脂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