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摘 要:[目的] 应用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探讨两种不同固定方式对老年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中摆位误差的影响,并分析分次间及分次内摆位误差的变化趋势。[方法] 老年食管癌患者30 例,A组15例采用热塑体膜固定,B组15例采用负压真空气垫固定。每例患者在摆位纠正前及治疗后进行KV-CBCT扫描,将获取的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相匹配,得到分次间及分次内摆位误差,分别比较和分析A、B两组的摆位误差及外放边界(MPTV)。[结果] 通过对480张CBCT扫描图像分析,A组在X(左-右)、Y(头-脚)、Z(前-后)轴上的分次间和分次内的相对平移误差分别为(-1.31±2.21)mm、(-1.13±2.10)mm、(-0.50±2.15)mm和(-0.13±0.80)mm、(0.12±0.97)mm、(-0.10±0.93)mm,B组分别为(-1.12±1.95)mm、(1.21±2.30)mm、(-0.59±2.16)mm和(0.43±1.10)mm、(0.57±1.26)mm、(-0.45±1.08)mm。A、B两组在X、Y、Z轴上分次间的平移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在X、Y、Z轴上分次内平移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两组在X、Y、Z轴上分次间的外放边界分别为6.8、6.8、5.3mm和6.4、6.6、5.8mm;分次内的外放边界分别为3.1、3.5、2.7mm和4.5、4.6、3.9mm。[结论] 在老年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中,采用热塑体膜固定可以有效减小X、Y、Z轴上分次内平移误差。前三次连续KV-CBCT扫描出分次间摆位误差总结的记录,能较好地降低后续位移误差。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 评价碳离子治疗系统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时摆位误差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精确放疗摆位实施过程中的精度控制方法。[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6日至2021年2月23日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重离子中心100例恶性肿瘤患者。头颈部30例、胸部30例、腹部17例、盆腔17例、四肢6例。所有患者在分次间碳离子放疗前行DR 0°和90°正交位DR拍片,利用Registration软件将DR拍摄正交图像和计划CT生成的DRR图像进行配准,分析靶区中心在X、Y、Z轴方向上误差值及误差分布。[结果] 不同部位肿瘤患者摆位误差为头颈部X轴(0.62±0.67) mm,Y轴(0.38±0.43) mm,Z轴(1.03±1.45) mm;胸部X轴(1.13±1.25) mm,Y轴(2.21±1.76) mm,Z轴(1.62±1.68) mm;腹部X轴(1.20±1.22) mm,Y轴(2.91±2.33) mm,Z轴(1.51±1.65) mm;盆腔X轴(0.31±0.77) mm,Y轴(0.88±1.31) mm,Z轴(1.62±1.21) mm;四肢X轴(1.91±1.45) mm,Y轴(1.06±1.09) mm,Z轴(1.12±1.11) mm。[结论] 碳离子治疗中摆位重复性存在一定误差,头颈部运动器官不明显,治疗体位重复性明显优于胸腹、盆腔、四肢部位。选择正确的体位固定技术及DR位置验证对于碳离子放射治疗的精确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甘勇  林珠  林正忠 《肿瘤学杂志》2016,22(12):1009-1013
摘 要:[目的] 通过对比传统真空垫固定法与腘窝固定法在宫颈癌外照射放疗中摆位误差的优劣,探索一种简单有效的体位固定方法。[方法] 两组宫颈癌患者分别采用传统真空垫固定法(传统组)和腘窝固定法(改进组),通过Varian TrueBeam治疗系统的锥形束CT(CBCT)在治疗过程中定期采集摆位误差数据用于比较分析,并依据Van Herk外扩边界计算公式计算两种固定法的计划靶体积(PTV)外扩值。分别以两种外扩值建立新的PTV并计算危及器官照射体积。[结果] 传统组与改进组X/Y/Z轴向上PTV外扩值分别为0.63cm、0.65cm、0.76cm 和0.61cm、061cm、0.58cm。依据改进组外扩值建立靶区可以显著减少PTV及膀胱、直肠、小肠、骨盆的照射体积(P值均为0.000)。改进组降低了Y轴上误差的倾向性(P值为0.029),缩小了向左,向头、向腹部及向背部的误差大小,传统组及改进组在上述4个方向上的误差分别为:(0.29±0.20)cm、(0.25±0.23)cm、(0.27±0.18)cm、(0.30±0.26)cm和(0.22±0.16)cm、(0.17±0.13)cm、(0.18±0.17)cm、(0.23±0.17)cm,P值分别为0.001、0.000、0.001和0.001。[结论] 腘窝固定法缩小了宫颈癌外照射放疗所需PTV外扩值,减少了PTV及正常器官照射体积,是一种有效的体位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冯玺  吴德全  彭珂 《肿瘤学杂志》2016,22(8):663-666
摘 要:[目的] 探讨Tomotherapy图像引导下多发性骨转移治疗中的单计划多靶区(A组)与多计划单靶区(B组)的配准精确度对比。[方法] 采集在Tomotherapy治疗的15例多发性骨转移患者分次治疗中的配准数据,其中单计划多靶区患者(A组)8例,多计划单靶区患者(B组)7例。每次放疗前行MVCT扫描,均采用Bone Technique(骨性技术)为配准条件并结合人工校对,通过统计学软件的运用分析比较患者分次治疗中左右(X轴)、头脚(Y轴)、上下(Z轴)、旋转(Roll)方向的配准误差值。[结果] A组8例共200次在线配准数据与B组7例175次在线配准数据对比,摆位绝对误差只有在头脚方向(Y轴)A组大于B组,分别为(5.24±4.01)mm、(3.72±3.67)mm(P=0.041)。摆位相对误差只有在左右方向(X轴)A组大于B组,分别为(2.81±2.07)mm、(1.87±1.83)mm(P=0.008)。[结论] 两种计划方法对多发性骨转移分次放疗的配准精度各有优劣,但均在可控范围内,可根据临床实际选用合适的计划方法。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 探讨分次内CT扫描联合Fraxion体位固定系统在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疗(SRT)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25例行SRT的颅内肿瘤放疗患者,应用Fraxion框架固定后行CT扫描,扫描图像与计划参考图像配准,得到左右(LR)、头脚(SI)、前后方向(AP)的平移误差和绕左右(Roll LR)、绕头脚(Roll SI)、绕前后方向(Roll AP)的旋转误差。用六维治疗床校正摆位误差,行SRT治疗同时行分次内CT扫描。再次配准,并记录结果逐弧配准,重复此步骤直到治疗结束。[结果]该组患者首次配准LR、SI、AP方向的平移误差和Roll LR、Roll SI、Roll AP的旋转误差分别为(0.35±0.12)cm、(0.39±0.10)cm、(0.33±0.10)cm和(1.56±0.26)°、(0.53±0.29)°、(0.48±0.28)°,平移误差均在4mm以内,旋转误差<2°,分次内CT扫描误差分别为(0.19±0.05)cm、(0.18±0.07)cm、(0.14±0.06)cm、和(O.32±0.13)°、(O.31±0.10)°、(0.31±0.14)°,平移误差减小,控制在0.2cm以内,旋转误差在0.4°以内,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分次内CT扫描联合Fraxion框架在颅内肿瘤SRT中是行之有效的,在治疗时间稍长的情况下保证治疗精度。建议在行SRT时,采用分次内CT扫描逐弧体位验证以减少治疗中的误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分析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使用热塑体模和负压真空垫两种体位固定方式治疗肺癌患者分次间的摆位误差,并比较两种摆位的时间。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间浙江省肿瘤医院121例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分为热塑体模组(A组)43例,真空负压垫组(B组)78例。在每次治疗之前使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进行扫描,再进行手动配准得出患者左右(X轴)、上下(Y轴)、前后(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两组的摆位误差大小,并记录其摆位时间。  结果  A组和B组X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6 0.09/0.25 0.11 cm,(P<0.05),在Y轴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0.27 0.13/0.25 0.15 cm,(P>0.05),在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9 0.13/0.26 0.12 cm,(P<0.05),A组和B组平均摆位时间分别为57.66 s/58.09 s,(P>0.05)。  结论  在X轴和Z轴方向上A组优于B组,在Y轴方向上无明显差异,A组摆位时间低于B组。在使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肺癌患者时在不考虑患者年龄、心肺功能时热塑体模无疑是最好的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7.
左莉  肖何  李建  何轩  胡南  陈川  牟志坚  王阁 《癌症进展》2016,14(9):929-932
目的:应用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评估热塑体模加真空垫固定技术在鼻咽癌放疗中的作用,以期寻找最优的固定辅助装置,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治疗精度。方法选取60例行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热塑体模组(n=30)和热塑体模+真空垫组(n=30),两组患者均在放疗第一周每天1次,此后每周进行1次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治疗过程中用实时图像与定位CT图像进行自动灰度配准,计算出当前患者在X、Y、Z轴方向的误差。结果在治疗第1、第2周,热塑体模+真空垫组患者X轴误差绝对值均明显小于热塑体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第3、第4周两组X轴误差绝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Y轴和Z轴误差绝对值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的推移,热塑体模+真空垫组X轴上的误差不断升高,而热塑体模组X轴上误差不断降低。结论热塑体模加真空垫固定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放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有助于提高放疗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Varian ix加速器机载影像(OBI)系统研究盆腔肿瘤精确放疗摆位误差,为临床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对适形调强放疗的15例盆腔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测量患者左右(X)、头脚(Y)、前后(Z)3个方向的线性误差以及分别以X、Y、Z轴旋转形成的相应U、V、W旋转误差,在线校正摆位误差并记录误差值。统计校正前后的误差,采用二参数法计算临床靶体积(CTV)到计划靶体积(PTV)的外放边界(MPTV)。结果 15例患者共行146次首次摆位后和治疗后锥形束CT扫描,在X、Y、Z方向上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分别为(1.23±0.134)、(-2.02±7.96)、(-1.87±3.13)mm,治疗后分别为(0.49±1.14)、(-0.98±2.28)、(-1.87±3.13)mm。X方向的锥形束CT扫描摆位床值在首次摆位后及校正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Y和Z方向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校正后的摆位误差在Y和Z方向低于首次摆位后(P<0.05);U、V、W 3个方向上摆位误差分别为(0.72±1.23)°、(0.06±1.12) °、(0.12±0.97)°,旋转误差一般不超过3°。由于在线校正只对平移误差进行了校正,U、V、W校正前后无差异。纠正前X、Y、Z方向的MPTV分别为2.55、9.61、5.93 mm,纠正后分别为1.78、3.55、2.74 mm。结论 使用OBI系统在线或离线指导摆位误差的修正可以提高摆位的精度,减少摆位的不确定性,在维持或提高局控率的同时,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从而达到提高治疗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牛娜  孙丽  明学中 《肿瘤学杂志》2021,27(12):1006-1010
摘 要:[目的] 研究乳腺癌放疗中联合体位固定方式的摆位准确性以及在控制患者体位习惯性方面的性能。[方法] 选取96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不同的联合体位固定技术:真空体膜联合一体平板组(A组)、真空垫联合乳腺托架组(B组)和发泡胶联合乳腺托架组(C组)。每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行CBCT扫描获取体位影像并与参考CT影像作刚性配准,得到各组分次间(治疗前)和分次内(治疗后)的三维平移位置偏差。[结果] 患者坐标系下,在左右(L-R)和腹背(A-P)方向上,C组分次间的位置偏差分别为(0.13±0.07) cm和(0.23±0.13) cm,均小于A组的(0.22±0.12) cm和(0.34±0.16) cm(t=2.71,P=0.009;t=2.41,P=0.018)。A组分次内的位置偏差分别为(0.06±0.04) cm和(0.11±0.05) cm,明显小于B组的(0.09±0.05) cm和(0.16±0.08) cm(t=2.24,P=0.028;t=2.35,P=0.022)。分次间位置偏差小于0.5 cm的占比数为B组>C组>A组;分次内位置偏差小于0.1 cm的占比数为A组>C组,B组不确定性较大,且A组随着疗程的推进分次内的位置偏差逐渐减小,明显优于B组和C组。 [结论] 乳腺托架通过与真空体膜或发泡胶联合后,患者分次间的位置偏差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与发泡胶联合,其在左右和腹背方向上显著优于真空体膜;真空体膜与一体平板联合应用后可更好地控制患者分次内的体位习惯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头颈肩真空固定袋和透明头枕在头颈部肿瘤三维适形及调强放射治疗中固定体位时的摆位误差。方法:将2008年至2009年的调强放疗患者随机选取200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均使用头颈肩热塑膜固定体位。第一组患者头枕头颈肩真空固定袋,第二组患者头枕透明头枕。每例患者第一次治疗前均在加速器上拍摄正、侧位等中心验证片各一张,与治疗计划中的DRR片比较,分别计算出X、Y、Z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头颈肩真空固定袋组X、Y、Z方向平均误差分别为:X(0.1±0.68902)mm,Y(-0.03±0.73106)mm,Z(-0.99±1.08707)mm,透明头枕组X、Y、Z方向平均误差分别为:X1(-0.16±0.78779)mm、Y1(0.06±1.09931)mm、Z1(-0.4±1.12815)mm。其中头颈肩真空固定袋组X、Z方向的误差均明显小于透明头枕组(P〈0.05),Y方向误差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头颈肩真空袋可明显降低头颈部肿瘤三维适形及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11.
12.
我院1975年6月~1990年7月共收治食管平滑肌瘤10例,占同期食管肿瘤总数的0.192%(10/1092)。位于食管上段2例,中段5例,下段3例。X线食管钡餐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行食管粘膜外肿瘤摘除9例,食管部分切除1例,效果良好。本文就其诊断与手术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 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 材料与方法: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 结果: 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 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Chronic experiments on CBA and C57B1 mice and acute experiments on CBA mice established: (a) carcinogenic effect of sodium nitrite given continuously with drinking water (0.1; 1.0 and 10.0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morpholine fed with bread, and (b) endogenous synthesis of nitrosomorpholine as a result of simultaneous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same doses of sodium nitrite and morpholine. Also, nitrosomorpholine and N-nitrosodimethylamine synthesis was observed in vitro following addition of low-dose sodium nitrite, morpholine and amidopyrine to human gastric juice. Carcinogenic hazard associated with low-dose nitrite consumption in human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材料与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晚期贲门癌148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贲门癌手术治疗影响生存率的因素 ,提供今后工作参考。方法 对 14 8例经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绝对生存率的X2 检验。结果 本组切除率为 94.5 9% ,近半胃切除占 72 .14 %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7.9%、45 %和 2 4.3 %。病期、外侵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 5年生存率有显著影响 (P <0 .0 1)。术后并发症以吻合口瘘及肺癌并发症为多见 ,其发生率为 3 .6% ,手术死亡率 1.4%。结论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根治手术和术后积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胆囊癌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9例胆囊癌病人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术前诊断明确者21例,剖腹探查发现已属晚期,9例为Ⅳ期行根治术,12例为Ⅴ期未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术前怀疑胆囊癌者5例,剖腹探查冰冻切片证实为Ⅴ期及Ⅳ期者各1例,Ⅴ期未行根治术,Ⅳ期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Ⅲ期者3例,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10月、13月、17月死亡。2例术中冰冻切片发现的Ⅱ期胆囊癌,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23月、26月死亡。1例意外胆囊癌属Ⅰ期胆囊癌,术后5年半死亡。结论要减少胆囊癌危害,重在及时治疗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通过总结胰头癌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影象学检查结果来评价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方法总结32例胰头癌病人的临床表现和CT、磁共振(MRI)检查结果,判断肿瘤是否已发生邻近浸润或远处转移,以此来评价其手术切除的可能性。结果在22例作CT检查的病例中,判断正确的为17例,准确率为77.3%。作MR检查9例,全部判断正确,准确率为100%。结论某些特殊的临床表现和CT、MR检查对判断肿瘤是否发生邻近浸润或转移有较大价值,为术前评价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