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耳内镜下鼓室内注射甲强龙治疗听力损失60dB及其以上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听力损失在60dB及其以上的28例突聋患者于耳内镜辅助鼓室内注射甲强龙40mg(0.55ml)+0.15ml2%利多卡因混合液。每周2次共6次。治疗结束1月后复查纯音测试及观察鼓膜情况。结果:28名患者中平均听阈下降15dB以上有18例,治疗有效率达64.3%,其中5例听力基本恢复,仅有轻度耳鸣或闷塞感,且均为发病7天内。开始治疗时间越晚听力改善越差。未发现鼓膜穿孔导致继发中耳炎及听力下降的病例。结论:耳内镜下鼓室内注射甲强龙治疗听力损失在60dB及其以上突发性耳聋有较好疗效。安全性高,宜尽早开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鼓室内注射甲强龙在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发病在1周内的老年(>60岁)突发性耳聋患者107例,随机分成两组,54例作为实验组给予鼓室内注射甲强龙治疗,53例作为对照组未予鼓室内注射,两组同时还给予扩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对患者治疗21 d后的纯音听阈测试结果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鼓室内注射甲强龙对老年突发性耳聋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纯音听阈为(42.56±15.21)d B,B组治疗后纯音阈为(49.64±17.57)d 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甲强龙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4.
5.
6.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行鼓室内注射与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听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81例(87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对照组(n=40,43耳)用药方式为口服,观察组(n=41,44耳)为鼓室内注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听力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42/44),高于对照组的72.09%(31/43)(P<0.05);对比治疗前,两组治疗后中耳共振频率提高,听阈值水平降低(P<0.05),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中耳共振频率更高,听阈值水平更低(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总有效率高于口服用药,且更能改善患儿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研究耳后骨膜注射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与地塞米松对突聋患者听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次所选研究病例均来源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突聋患者,选取资料完整的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采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给药治疗的57例作为对照组,另采用耳后骨膜注射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治疗的63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听力、生活质量等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6.83%)明显增高(P<0.05);研究组各听力阈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内皮素(ET)、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明显降低(P<0.05),SF-36各维度评分明显增高(P<0.05)。结论 与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给药治疗突聋患者比较,应用耳后骨膜注射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且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听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地塞米松对前庭神经炎患者前庭功能及眩晕残障程度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DHI]评分的影响,为该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02~2020-04于我院就诊的前庭神经炎患者62例,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基于此,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钴胺,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前庭功能[日常活动前庭功能障碍等级量表(VADL)评分]和DHI评分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失眠、头痛、乏力、面部烘热)情况。结果:治疗4周,两组患者VADL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变化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两组DH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钴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前庭神经炎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前庭功能恢复,缓解患者的眩晕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患者联合采用前庭康复训练和抗焦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双盲法分组标准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2021年11月—2023年3月72例BPPV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常规组予常规前庭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予前庭康复训练配合抗焦虑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焦虑与抑郁状态进行对比,并评估前庭功能,调查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22%,高于常规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焦虑评定量表(SAS)及抑郁评定量表(SDS)评分为(48.67±1.21)分和(51.37±1.08)分,均低于治疗前和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前庭症状指数(VSI)及日常活动前庭功能障碍等级量表(VADL)评分为(16.49±2.16)分和(30.93±3.36)分,均低于治疗前和常规组,BBS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2.78%)低于常规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与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如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6例,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各43耳。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0.8 mg/kg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滴注时间30 min,连续用药5 d后逐日递减8 mg至第10天停药。治疗组鼓室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与稀释液混合,1次/2 d,治疗5次。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听力平均阈值和并发症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46%、83.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0.25、0.5、1、2、4、8 k Hz的听力平均阈值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耳鸣有效率分别为58.62%、83.87%,耳闷有效率分别为52.63%、83.34%,眩晕有效率分别为61.11%、89.47%,两组并发症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注射与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疗效,鼓室注射给药在提高听力阈值、治疗并发症方面优于静脉滴注给药,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纤溶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纤溶酶,100 U加入到生理盐水100 mL中,30 min内滴完,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相关指标、平均听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35%、8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明显下降,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延长,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蛋白酶激活受体(PAR)、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CD61)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VWF、PAR、CD62p、CD61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听阈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平均听阈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纤溶酶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和微循环,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耳聋左慈丸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患者鼓室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溶于适当生理盐水,1次/2 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耳聋左慈丸,1丸/次,2次/d。两组患者接受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听力阈值、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96.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1、2、4 kHz的听力阈值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1、2、4kHz的听力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hs-CRP、IL-10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聋左慈丸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听力阈值,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注射用蝰蛇巴曲酶对家兔体内、外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兔肝脏创伤止血实验观察注射用蝰蛇巴曲酶对家兔体内凝血功能的影响;通过测定血液凝血系统相关参数指标观察注射用蝰蛇巴曲酶对家兔体外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注射用蝰蛇巴曲酶(0.05~0.20kU·kg^-1)可明显减少家兔肝脏切口的失血量,缩短切口出血时间;并可明显缩短全血凝血时间(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结论注射用蝰蛇巴曲酶有明显的止血作用,能加强体内凝血系统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听力曲线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采集本院2010年3月~2011年10月收治的7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病史资料,所有患者给予血液流变学检测及治疗前后纯音测听,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平坦型组)、2组(高频下降型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53、0.08、0.42、0.00,P>0.05);1、2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高于3组(Q=3.97、4.25、3.47、4.58,P<0.05;Q=3.86、3.62、3.33、3.97,P<0.01)。1、2、3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7.14%、66.67%、100.00%,1、2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05);1、2组的总有效率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的疗效优于1、2组(χ2=8.84、5.74,P<0.05)。结论听力曲线为平坦型及高频下降型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其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高于低频下降型者。低频下降型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余两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凝血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某院治疗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之后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凝血功能及妊娠结局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24 h尿蛋白(24 h UP)、尿氮素(BUN)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24 h尿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AP、24 h UP、BUN及ALT水平分别为(90.93±2.97) mmHg、(341.58±27.64) g·d-1、(3.45±0.11) mmol·L-1及(19.64±1.46) U·L-1,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4 h尿量为(2 324.11±189.82) mL,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显著升高,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g)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PT及APTT水平分别为(13.67±0.38)s及(35.23±0.95)s,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D-D及Fg水平分别为(1.28±0.04) mg·L-1及(2.31±0.18) g·L-1,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分娩孕周、阴道分娩率及新生儿体质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产后24 h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妊娠结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丹参滴注液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液流变学与凝血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12月选择西安大兴医院收治的脑供血不足患者13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同时给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0.5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滴注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观察14 d。比较两组疗效及患者脑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和86.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分别为(33.29±7.35)cm/s和(33.59±8.14)cm/s,对照组分别为(30.22±8.02)cm/s和(30.78±7.19)cm/s,都显著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都显著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以上指标数值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滴注液辅助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能改善脑血液流变学与凝血功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对临床应用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罗科辉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20,(1):20-2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剂对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及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内皮素-1(ET-1)、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剂30 mg+0.9%氯化钠注射剂100 mL,iv gtt,q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剂20 mL+0.9%氯化钠注射剂250 mL,iv gtt,bid。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精神状态(MMSE)评分、凝血功能、NSE、ET-1、CRP和PCT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t=9.845、5.961,P<0.05)。观察组治疗后D-二聚体和Fib水平低于对照组(t=12.153、11.412,P<0.05),脑脊液NSE、ET-1、CRP和PCT水平低于对照组(t=14.849、15.476、20.122、15.915,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预后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剂对颅脑损伤患者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脑脊液NSE、ET-1、CRP和PCT水平,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癌术后对免疫细胞水平、凝血功能和IL-6和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50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开腹组采用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凝血指标、免疫细胞水平和IL-6和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失血量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腹组;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腹腔引流液中IL-6浓度明显高于术前,但腹腔镜组显著低于开腹组;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腹腔引流液中IL-10浓度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腹组;两组患者术后48 h CD4+,CD8+,CD4+/CD8+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开腹组明显低于腹腔镜组;术后48 h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PT、APTT、INR较术前无明显改变(均P>0.05),且术后48 h两组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术后48 h内,两组患者的FIB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腹组(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较之开腹手术治疗胃癌,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机体的创伤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等优点,是治疗胃癌的有效术式。但其易造成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增加术后血栓的发生率,故应做好围术期的血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丁苯酞对后循环缺血病人前庭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后循环缺血病人前庭功能的影响。方法:58例以眩晕为主诉的后循环缺血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予低分子右旋糖苷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胶囊0.2 g,po,tid,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前庭功能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痊愈率62%(20/32),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率19%(5/26),总有效率77%(20/26),2组疗效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眼视动系统检查(扫视试验、平滑跟踪试验)、自发性眼震和位置性眼震有所改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后循环缺血疗效显著,对改善前庭功能亦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