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是研究静息状态下自发脑功能活动的重要手段。近期许多研究成果表明,对患有神经内科疾病的患者利用rs?fMRI进行检测,可发现其多个脑区的自主神经活动性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性等脑功能属性与正常人不同,对其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非常有帮助。本文主要介绍rs?fMRI技术在神经内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rfMRI)是基于静息态下血氧水平依赖检测功能相关脑区低频波动信号,用于静息态网络的研究,rfMRI比任务相关fMRI更简单易行,一致性更高。本文将综述rfMRI的网络基础、特点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失眠障碍(ID)患者多个脑区存在异常活动,且这些异常与认知功能改变存在一定的联系。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的技术,可直接评估ID患者大脑功能及结构变化。本文就静息态fMRI在ID患者脑功能评估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讨ID导致认知功能受损的发生机制研究提供思路,为临床早期识别、精准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应用低频振荡幅度(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观察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静息态脑功能改变。方法 选取50例M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5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所有被试均进行fMRI检查,采取ALFF后处理方法,比较MCI与正常对照组静息态脑功能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组患者双侧海马旁回、双侧尾状核、左侧壳核和左侧岛叶ALFF减弱。未检测出ALFF增强的区域。结论 MCI患者静息态fMRI显示海马旁回等脑区活动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5.
失眠是影响人体身心健康的生理心理性疾病,严重失眠可导致相关脑区的功能改变。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是目前脑功能研究的主要手段,其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局部脑区数据分析法(局部一致性、低频振幅、比率低频振幅)和脑区之间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法(独立成分分析、种子点功能连接分析、向中心度分析、体素镜像同位分析、图论分析)。该文总结了rs-fMRI分析方法在失眠脑功能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失眠脑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6.
强迫症(OCD)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的慢性精神障碍, 以反复闯入性的强迫观念及难以控制的强迫行为为特征, 终生患病率为2%~3%, 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 磁共振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OCD发病的神经机制探索, 其中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通过局部脑区血氧水平变化来反映神经元活动, 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 成为研究脑功能的重要手段。fMRI主要包括任务态fMRI和静息态fMRI(Rs-fMRI)两种模式。任务态fMRI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实验任务和实施要求更高;Rs-fMRI能反应个体大脑在静息状态下的自发神经元活动, 和任务态fMRI相比, 可排除因实验任务特异性及患者认知水平差异所产生的不一致, 还适用于难以配合任务态fMRI的儿童OCD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王建萍  汪涛  戚乐 《医学研究杂志》2020,49(11):161-163,20
轻微型肝性脑病(MHE)是严重肝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不明显,容易进展成为显性肝性脑病。目前,临床上尚无诊断这一疾病的“金标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是一项基于静息态功能网络研究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主要反映自发神经活动,研究方法包括局部功能、功能连接和复杂脑网络。rs-fMRI技术因其检查方便、患者配合度高等优势,在MHE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已成为热点。本文就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发展及其在MHE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袁珊  谢席胜  冯胜刚  张红玉  郭志伟 《西部医学》2019,31(11):1730-1735
【摘要】目的 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尿毒症失眠患者的疗效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 fMRI)下大脑自发神经活动低频振幅(ALFF)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失眠患者31例,分为rTMS治疗组(n=21)与空白对照组(n=10)。rTMS治疗组接受rTMS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进行评分及rs fMRI图像采集。空白对照组不接受rTMS治疗,不采集rs fMRI图像,其余与rTMS治疗组相同。对比分析rTMS治疗组治疗前后睡眠量表评分及低频振幅(ALFF)的差异。结果 rTMS组治疗15d后,与治疗前及空白对照组入组15d后相比,尿毒症失眠患者睡眠情况明显改善。rTMS组治疗前后ALF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双侧眶额叶、双侧杏仁核、左侧海马、左侧前扣带回的ALFF值增高,双侧脑岛的ALFF值降低。结论 低频可rTMS通过影响大脑相关脑区神经活动强弱来治疗尿毒症患者的失眠,改善睡眠结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和低频振荡振幅(ALFF)方法,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给予氟比洛芬酯后的脑功能变化特点。方法 用1.5T磁共振成像仪采集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给予氟比洛芬酯治疗前、后的静息态fMRI数据。采用统计参数图和数据处理工具箱脑成像分析软件对静息态fMRI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用ALFF分析比较氟比洛芬酯治疗前后大脑自发性活动的低频振荡振幅的差异。结果 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后的患者疼痛强度视觉模拟评分低于给药前,疼痛有明显缓解(P=0.000)。在静息状态下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后的患者与给药前相比,其右背外侧前额叶、双侧内侧前额叶和右中扣带回区域的ALFF值均降低(P=0.000)。结论 氟比洛芬酯的镇痛作用存在中枢作用机制,抑制因为慢性疼痛刺激引起的脑功能活动异常部位,从而减低疼痛,但具体的中枢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脑肿瘤是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肿瘤之一,常需手术治疗,功能磁共振成像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术方案的制定。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是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已成为脑功能区定位的常用方法。主要分为任务态(task-state, ts-fMRI)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rs-fMRI)。ts-fMRI可以有针对性观察肿瘤所在特定区域的脑功能情况,但操作复杂,重复性不够理想,而rs-fMRI因其操作简便,且可能更接近大脑的真实运作方式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静息态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rs-fMRI)在脑肿瘤术中的应用及进展。  相似文献   

11.
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l为探索脑工作机制和规律提供了一新思路和方法.其中联合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与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在探讨研究精神障碍性患者静息态功能连接与解剖连接的关系方面有一定临床价值.本文就功能磁共振在常见精神障碍性疾病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和自然灾害的增多,创伤性脑损伤(TBI)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CT和普通MRI检查常表现为临床症状重与影像学表现轻或阴性等非匹配现象,从而发生误诊和误治等问题.目前,弥散张量成像(DT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等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已较成熟地应用于大多数脑疾病诊断中,fMRI可更加敏感、早期和准确地评估与诊断TBI,这将在临床的精准诊断、有效治疗与改善预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Lu GM  Zhang ZQ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1):1441-1442
大脑功能活动的原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和研究:一是功能分化(functional segmentation),即寻找对应各脑功能的具体脑区,主要手段是功能定位研究,任务刺激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已得到了广泛应用[1];二是功能整合(functional integration),认为脑功能活动是由多个脑区协同作用完成,主要手段则通过脑连接分析技术研究脑区间的联系.近十年来出现的静息态fMRI技术,更倾向于对脑功能整合网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韦宇飞  黄幸  常静玲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0):2380-2384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是一种无创性脑功能成像技术,能以高时空分辨率呈现大脑不同区域神经元活动的变化。而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rs-fMRI)简单易行,尤其适用于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研究。大脑执行功能依赖于多个脑区间的广泛交互,形成复杂的功能网络。脑功能连接分析方法为探究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提供了新视角,不仅对其发生和康复机制的探讨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而且有助于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早期诊断、预后康复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未用药强迫症患者基础状态下的自发脑活动特征,探讨强迫症静息状态下的脑神经功能改变.方法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检测静息状态下14例未用药强迫症患者(病例组)、以及14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患者相匹配的对照(对照组)的自发脑功能活动,并对两组分别进行两比较.利用REST软件分析fMRI数据,计算其全脑Reho值,用SPM2软件进行两样本t检验(P<0.000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在右额叶、右侧顶叶、右侧岛叶、左侧扣带回、左侧顶叶局部一致性显著增强(P<0.0002,未校正;k≥10).结论 强迫症静息状态下局部脑区存在较高的神经元活动一致性,这些脑区可能在强迫症的发病机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针刺穴位、非穴位对大脑静息态功能网络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阐释针刺的神经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健康大学生20名,随机分为穴位组和非穴位组,穴位组针刺百会、双侧风池、双侧内关,非穴位组针刺上述各穴位旁开1.5~2.0 cm非穴位处.针刺30 min后,受试者即刻接受磁共振扫...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失眠患者(PI)在失眠时各脑区功能部位会有所改变,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是神经影像学一种新兴的方式,因其具有无创性、高分辨、直观、可对单个被试和病人进行重复的研究等优点,在大脑功能活动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本文拟从分析PI患者各脑区功能部位的变化来探讨fMRI脑功能成像对治疗原发性失眠的诊断意义,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成像(MRI)研究近年来发展迅猛。静息态脑功能MRI是基于静息态下血氧水平依赖检测功能相关脑区低频波动信号,研究静息态脑网络,静息态脑功能MRI(rs-f MRI)比任务相关脑功能磁共振更简单易行,一致性更高。目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研究方法较多,包括低频振幅、比率低频振幅法、局域一致性、种子点相关分析、独立成分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及复杂脑网络研究等。该文对rs-f MRI的不同研究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的静息态fMRI影像,分析脑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012年2月-2012年12月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及深圳市人民医院心理门诊确诊为抑郁症患者28例进行磁共振检查,使用西门子公司1.5T磁共振,分别于抗抑郁药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进行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并分析信号变化情况。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颞叶、双侧楔前叶、右侧眶额叶、右侧扣带回前部、扣带回后部皮质、双侧背外侧额叶及右侧枕叶视区的增高信号能够恢复到正常信号水平。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脑功能异常变化是可逆的,静息态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可以很好地评价抗抑郁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失眠症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发性失眠症(PI)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会影响人的认知、情绪调节等功能。多项研究表明PI涉及广泛的脑区异常。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结合不同的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PI的研究,它可以客观、间接地分析大脑功能活动的改变,有助于阐明PI的神经病理学机制,并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和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在PI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