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 )的手术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接受治疗的100例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手术治疗50例(手术组),内科保守治疗50例(非手术组),比较经过治疗后2组患儿实验室相关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及生存率的差异,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实验室各项指标(大便潜血试验、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构.05),治疗后,手术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均好于非手术组;治疗前2组患者炎性因子(IL-1β、TNF-α、IL-6、IL-10)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2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手术组患者较非手术组下降更为明显( P <0.05);手术组患儿的病死率较非手术组低,预后情况明显好于非手术组;Logist回归分析法显示患儿是否合并呼吸衰竭、肾功能损害、肠穿孔或腹膜炎、WBC<5×109/L或>20×109/L、血小板减少和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对合并NEC的低出生体重儿采取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肠道功能和血常规相关指标,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进而提高患儿的存活率;同时,有合并症的患儿预后往往较差,提示此类患儿应及早选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影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NEC患儿82例,统计其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出生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发病日龄、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出生窒息、羊水污染、合并症或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方式、预后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NEC患儿转归与是否早产、出生体重与胎龄的关系、NEC分期等有关,早产儿、小于胎龄儿、NEC分期高患儿病死率较高.NEC患儿多合并败血症、腹膜炎、酸中毒、呼吸衰竭、休克、肺炎、肺透明膜病、窒息、黄疸、肾功能衰竭等.结论 对有围产期室息、严重感染、肺透明膜病、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等高危因素新生儿,在治疗基础疾病时应密切注意NEC的发生,监测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将有助于改善NEC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75例患儿按出生胎龄分为足月儿和早产儿组,回顾性分析研究两组患儿的围产期因素及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儿的发病与母亲围产期相关因素以宫内窘迫、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发生率较高。新生儿以在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窒息缺氧、感染、喂养不当均为NEC的危险因素。结论重视围产期保健,减少早产儿发生率,防止窒息及控制感染,合理喂养是预防NEC的关键;对可疑NEC或确诊NEC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定期监测实验室指标,监控疾病的发展,对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积极干预,必要时予外科手术治疗,出院后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量吸吮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0月至2011年10月入住我院的129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n=63)不给予患儿微量吸吮,观察组(n=66)患儿在每次鼻饲奶之前加用微量奶液(约为3mL)吸吮,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体质量增长与喂养耐受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体质量增长与喂养耐受性要明显地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将微量吸吮法应用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喂养过程中,能够较为明显地促进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胃肠道的发育与功能成熟、促进患儿体质量增长、缩短胃管留置时间、利于患儿从静脉营养过渡至全肠道营养,应该在临床喂养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之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自2010年成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以来,低出生体重儿(LBWI)、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体重<2500 g)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1月—2018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NICU收治LBWI、VLBWI共计2291例患儿,根据NEC诊断标准将这些新生儿分为NEC组和非NEC组,收集两组患儿及其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之后按照相近胎龄和体重1∶1配对NEC组和非NEC组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NEC组中低胎龄,低出生体重,RDS,肺炎,PDA,布洛芬治疗PDA比例明显高于非NE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NEC组产妇产前使用抗生素治疗明显高于非NE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S(OR=4.32,95%CI:2.41~16.24),肺炎(OR=7.54,95%CI:3.74~24.41),PDA(OR=2.94,95%CI:1.87~6.23)是LBWI、VLBWI发生NEC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胎龄,低出生体重,肺炎,RDS,PDA,布洛芬治疗PDA,产妇产前使用抗生素治疗,这些因素对LBWI、VLBWI诱发NEC起到重要的作用,增加了LBWI、VLBWI发生NEC的风险,其中RDS,肺炎,PDA是发生NEC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质量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治疗的低出生体质量儿医院感染患儿14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9例低出生体质量儿中,共有46例患儿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0.87%。不同出生体质量的低出生体质量儿,随着体质量的增加,医院感染发生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随着胎龄的增加,低出生体质量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随着住院天数的增加,低出生体质量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而进行侵入性操作(使用呼吸机、脐静脉置管、PICC等)的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没有进行侵入性操作的低出生体质量儿(P<0.05)。结论低出生体质量儿中,出生时体质量较低、胎龄较小、住院时间较长、具有侵入性操作的患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需要采取严格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现状、影响因素及结局.方法:选取某院NICU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369例,依据是否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分为NEC组(123例)和非NEC组(246例).比较2组一般情况、妊娠母亲资料、新生儿出生情况、新生儿并发症情况、患儿出生后喂养情况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新生...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一种以肠道坏死为病理表现的危重症。近年来,医学技术不断更新、发展,早产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存活率显著上升[1]。NEC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全世界约2%-5%的新生儿因NEC收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2],其中85%以上发生在胎龄<32周早产儿[3],病死率为20%-30%,而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或经手术治疗的患儿中,病死率可高达40%~45%[4~5]。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脂肪乳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质量增长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收治的96例治疗好转出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开始应用脂肪乳时间的不同,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住院,生后4日应用脂肪乳的患儿分为A组48例;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住院,生后24h内应用脂肪乳的患儿分为B组48例,观察两组极地出生体重儿体质量增长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平均每日增加体质量、住院时间均优于A组相应指标(P<0.05).B组患儿在NEC、ROP、BPD、高脂血症、胆汁淤积、医院感染方面与A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早期更积极的应用脂肪乳治疗能够缩短极低出生体重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促进体质量的增长,减少住院时间,同时不会增加患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朱峰  黄启凌  李莹莹 《医药导报》2013,32(5):614-615
目的探讨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0.25 g,tid,连用21 d。结果治疗组患儿NEC发生率(6.98%)较对照组(23.26%)低,达完全肠内营养时间[(24.3±3.9) d]明显较对照组短[(26.8±4.7) 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严重NEC发生率(2.33%)及病死率(2.33%)均较对照组(9.30%,6.98%)低。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以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NEC发生率,缩短其达完全肠内营养时间,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输血与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 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 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 数据库等收集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输血相关性NEC 的病例研究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 库至2021 年12 月。由2 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 3 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17 篇文献,其中3 篇为队列研究,14 篇为病例对照研究。17 篇文献中,3 篇研究结果提示输血可增加极低出生 体质量新生儿发生NEC 的风险,14 篇提示输血并未显著增加极低体质量新生儿发生NEC 的风险。在合并纳入17 篇文献研究 结果后,发现输血并未显著增加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发生NEC 的风险(OR= 1. 44,95%CI 0. 87~2. 37,P>0. 05)。结论:输血 并未显著增加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发生NEC 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产儿与足月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2018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新生儿NEC的325例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胎龄分为足月儿与早产儿,分别从发病日龄、临床表现、主要合并症等方面分析.结果:足月儿组多表现为便血、呕吐(P<0....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患儿营养支持方案的优化干预和药学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在营养支持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对患儿初始肠外营养支持方案进行优化,在患儿并发NEC及出现肠外营养相关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时,及时对营养支持方案的调整进行干预。结果出生后24h内给予氨基酸是安全的。当患儿出现NEC时予以禁食,全肠外营养支持;当出现高甘油三酯血症时应减少脂肪乳用量。结论患儿营养支持方案的制定与调整做到了个体化,使营养支持治疗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手术疗效的临床及代谢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5年间收治的NEC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比较各种临床资料及代谢指标对NEC手术患儿预后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气腹、血小板降低、CRP升高、腹膜炎、肠梗阻等5个因素P≤0.2,将此5个因素作为待选变量引入到回归方程,结果显示血小板降低及CRP升高是NEC手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RP与血小板计数,可作为预测NEC手术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 is a multifactorial worldwide problem, representing the most frequent gastrointestinal emergency in neonates. Extremely common in preterm infants, it is also registered in fullterm low birth weight neonates. Despite extensive research, its etiopathogenesis is not completely understood and this neonatal disease remains associated with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ates. This review proposes an interdisciplinary focus o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NEC etio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给予早产儿谷氨酰胺及无乳糖配方乳后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防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40例住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分为A组、B组、C组、对照组各60例,喂养方式:A组:谷氨酰胺+早产儿配方奶,B组:无乳糖配方奶,C组:谷氨酰胺+无乳糖配方奶,对照组:早产儿配方奶。观察至出生后30 d,计算每组发生腹胀超过2 d的发生率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结果 A组、B组、C组、对照组早产儿腹胀超过2 d的发病率分别为5.00%、6.67%、3.33%、8.33%,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分别为3.33%、3.33%、1.66%、5.00%。结论通过早产儿的合理喂养,可降低早产儿腹胀超过2 d的发病率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益生菌培菲康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的有效性。方法125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62)及治疗组(n=63),对照组给予微量喂养,治疗组在微量喂养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观察治疗期间两组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情况。结果对照组62例,发生NEC9例,治疗组63例,发生NEC2例。结论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可减少NEC的发生,补充益生菌能降低早产儿的NEC发生率及NEC的病情,两者联合可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口服益生菌对纯配方奶喂养极低出生体重儿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生后24h内入住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胎龄<34周、出生体重<1 500 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birth weight infant,VLBWI)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益生菌组(n=20)和对照组(n=20),采用多通道流式细胞术分别于生后24 h内、14d、28 d、纠正胎龄36周4个时间点检测血清IL-2、IL-4、IL-6、IL-8、IL-10、GM-CSF、IFN-γ、TNF-α、MIG等9种细胞因子水平,比较两组在临床并发症和细胞因子表达方面的差异.结果 在临床合并症方面,益生菌组患儿合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晚发性败血症、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血细胞因子表达方面,NEC或死亡组VLBWI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非NEC或死亡组(94.9l pg/ml比5.71 pg/ml,P< 0.05);在VLBWI合并败血症患儿中,口服益生菌生后14 d时血清IL-8、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7.83 pg/ml比40.58 pg/ml、7.68 pg/ml比9.45 pg/ml,P<0.05);在住院期间相对稳定VLBWI中,口服益生菌患儿在纠正胎龄36周时,血清IL-2、IL-4、GM-CS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7.33 pg/ml比6.0pg/ml、0.37 pg/ml比0.31 pg/ml、12.53 pg/ml比8.85 pg/ml,P<0.05).结论 益生菌可下调促炎因子和上调抑炎因子水平,保持抗炎和抑炎因子的动态失衡,在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死亡并发症方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 120 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60 例,治疗组 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每次 0.25-0.50 g。 每天 2 次。 结果:治疗组在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全胃肠喂养时间、日平均体质量增长、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有显著疗效,药物安全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