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印堂”和“百会”对抑郁模型大鼠大的行为学及海马突触相关蛋白mTOR、GSK-3β(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正常组15只Wistar大鼠,45只WKY(Wistar-Kyoto)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假针组、模型组,治疗前后对所有大鼠进行糖水偏好试验(Sugar Preference Test, SPT)、旷场试验(Open Field Test, OFT)和体重测量。电针组取大鼠“百会穴”“印堂穴”电针治疗,假针组进行假针刺干预,模型组和正常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电针组、假针组每天干预1次,干预21天。治疗结束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mTOR、GSK-3β的表达。结果:和Wistar大鼠相比,干预前WKY大鼠的体重、OFT和SPT评分明显降低(P<0.01)。干预21次后,与模型组及假针组相比,电针组大鼠的体重、OFT和SPT评分明显升高(P<0.01);电针组海马mTOR的表达量要比模型组和假针组更高(P<0.05),且正常组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电针组海马GSK-3β的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及其预处理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CUMS)大鼠海马中5-羟色胺(5-HT)及5-羟色胺转运体(5-HTT)表达的影响,探讨5-HT、5-HTT在大鼠实验性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电针干预的影响。方法:将60只清洁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脉冲电针组、电针预处理组及百忧解组,每组12只。孤养结合CUMS 21天复制抑郁症模型,通过开野试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HT、5-HTT在大鼠海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开野实验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明显减少,脉冲电针组、电针预处理组及百忧解组均可改善此变化;模型组大鼠海马内5-HT、5-HTT表达均明显降低,脉冲电针组、电针预处理组及百忧解组可逆转此病理变化,在5-HT方面,两组电针治疗及百忧解治疗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5-HTT方面,电针预处理有上调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较脉冲电针与百忧解组疗效稍逊色。结论:抑郁大鼠的5-HT、5-HTT含量低于正常,电针治疗抑郁症可能通过升高5-HT、5-HTT的含量而发挥抗抑郁作用。电针预处理与脉冲电针治疗抑郁症效果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智三针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CA1区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和突触囊泡膜蛋白(Syp)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智三针调控神经元突触可塑性从而改善VaD学习记忆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VaD模型组、尼莫地平组、电针智三针组,每组16只,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4-VO)制作VaD大鼠模型,另取12只未造模大鼠为假手术组。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Psd-95和Syp阳性细胞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Psd-95和Sy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VaD模型组大鼠在2 d后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而第三象限游泳时间和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VaD模型组比较,电针智三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跨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VaD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Psd-95与Syp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与VaD模型组比较,电针智三针组与尼莫地平组大鼠海马CA1区Psd-95与Syp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电针智三针可能通过增加海马CA1区Psd-95和Syp的表达,调控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减少神经元突触丢失,从而达到改善VaD大鼠学习记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突触可塑性促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电针对缺血性脑损伤后突触可塑性促进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热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研究缺血2周(2w)和5周(5w)后缺血区皮层突触超微结构、突触素P38、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变化规律和电针对其影响。结果两个缺血组缺血脑区皮层突触的面数密度(Nv)、突触连接带面密度(Sv)、突触的体密度(Vv)和突触后致密物质(PSD)、缺血脑区皮层突触素P38的表达均较假手术组同期明显减少和下降(P〈0.01)。在缺血组和治疗组中,5w组的Nv和Sv均多于2w组(P〈0.01);两个治疗组缺血区皮层Sv均较同时段的缺血组显著上升(P〈0.01),而PSD在治疗5w时明显高于缺血5w组和治疗2w组(P〈0.01).电针对Vv和突触界面曲率影响较小。缺血5w组与缺血2w组比较,突触素P38表达明显升高(P〈0.01),治疗2w组与缺血2w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5w组与缺血5w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缺血2w组和治疗2w组缺血区周围皮层GAP-43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显著增加(P〈0.0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缺血5w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5w组与假手术5w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两个缺血组缺血脑区周围皮层NGF、BDNF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P〈0.01),治疗组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与同时段缺血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缺血组和治疗组随时间的推移表达均呈下降趋势(P〈0.01)。结论提示电针可能通过保护与改善MCAO模型大鼠缺血脑区皮质的突触超微结构,提高突触素P38、GAP-43、NGF和BDNF的表达,促进脑缺血后突触可塑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5-HT1A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的基础上,采用3H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分析法,测定大鼠海马5-HT1A受体特异性结合量,探讨电针抗抑郁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5只。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刺激结合孤养的方法造模。造模同时给予电针治疗。穴位:选取百会穴、太冲穴,频率2Hz,电流强度为0.6mA左右,留针20min,每日1次,连续针剌21d。结果: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海马匀浆粗膜的[^3H]8-OH—DPAT特异性结合分别为(30.16±3.34)fmol/mg protein和(19.42±2.12)fmol/mgprotein。抑郁大鼠海马匀浆粗膜的[^3H]8-OH—DPAT特异性结合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电针组大鼠经电针治疗21d后,海马匀浆粗膜的[^3H]8-OH—DPAT特异性结合为(28.53±1.66)fmoL/mgprotein,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抑郁大鼠海马5-HT1A受体的结合位点明显下降,电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抑郁大鼠海马5-HT1A受体的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酸枣仁汤对对氯苯丙氨酸(PCPA)失眠大鼠行为学,海马突触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突触素Ⅰ(SynⅠ)的影响,探讨酸枣仁汤改善PCPA失眠大鼠行为学的机制。方法 取72只SD大鼠,每组12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生理盐水),PCPA(0.35 g·kg-1·d-1)组,艾司唑仑(2.7×10-4 g·kg-1·d-1)组,酸枣仁汤低、中、高剂量(3.25、7.5、15 g·kg-1·d-1)组。腹腔注射PCPA建立失眠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各治疗组分别给与酸枣仁汤和艾司唑仑共7 d,采用Moriss水迷宫和Y迷宫检测学习记忆功能,旷场检测焦虑样行为。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IHC)检测海马GAP-43、PSD-95、SynⅠ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PCPA组大鼠Moris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时间显著延长,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显著下降,Y迷宫交替正确率显著下降,旷场运动距离、平均速度和中心区停留时间显著提高(P<0.01),海马病理损伤明显,海马GAP-43、PSD-95、SynⅠ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PCPA组比较,酸枣仁汤低、中、高剂量组及艾司唑仑组大鼠Moris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时间降低,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提高,Y迷宫交替正确率提高,旷场运动距离、平均速度和中心区停留时间明显降低(P<0.05,P<0.01),海马病理损伤有所改善,海马GAP-43、PSD-95、SynⅠ mRNA和蛋白表达提高(P<0.05,P<0.01)。结论 酸枣仁汤可能通过上调海马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GAP-43、PSD-95、SynⅠ mRNA和蛋白表达改善PCPA失眠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和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电针"曲池""阳陵泉"、加味芍药甘草汤及针药结合三种疗法缓解脑卒中肢体痉挛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药组、中药组、电针组,每组9只.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内囊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制备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模型.造模后电针组大鼠行双侧"阳陵...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建立肾阳虚型抑郁症大鼠模型,观察温阳解郁汤对大鼠海马组织结构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0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4.17 mg·kg-1),逍遥散组(1.88 g·kg-1)及温阳解郁汤低、中、高剂量组(1.25,2.50,5.00 g·kg-1),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采用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9.
卢弢  许隽  俞斐 《中草药》2018,49(20):4844-4850
目的研究厚朴酚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可塑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SD大鼠采用慢性温和不可知应激(CUMS)制备抑郁模型,ig给予不同剂量的厚朴酚(20、40 mg/kg),阳性对照组给予氟西汀(20 mg/kg),共给药28 d。观察各组大鼠自发活动、强迫游泳时间、糖水偏好程度3项行为学指标;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脑内海马、皮质、纹状体区域的微管相关蛋白-2(MAP-2)、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突触素(SYP)的m 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区域MAP-2、GAP43、SYP蛋白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海马区域MAP-2、p-MAP-2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自发活动减少、糖水偏好降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延长,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厚朴酚各剂量可以显著提高大鼠自发活动能力,增加慢性应激大鼠糖水消耗量,减少慢性应激大鼠在强迫游泳中的不动时间(P0.05、0.01);提高慢性应激所致的大鼠海马区MAP-2 m RNA及蛋白水平的降低(P0.05);促进大鼠脑内海马区p-MAP-2蛋白表达(P0.05),显著提高p-ERK的表达(P0.05)。结论厚朴酚可以通过ERK通路影响MAP-2的磷酸化,增加MAP-2的表达,从而影响神经元的可塑性,发挥其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电针百会、印堂对抑郁样小鼠社交与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各12只,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性应激制备抑郁样小鼠模型,电针组给予电针百会穴、印堂穴(连续波,2 Hz,1 mA,30 min/d),氟西汀组给予10 mg/kg氟西汀,每日干预1次,连续干预10 d。使用糖水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三箱社交实验、Y迷宫实验评估各组小鼠抑郁行为、社交能力及空间记忆,使用离体电生理技术记录小鼠海马场电位,评估各组小鼠突触可塑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糖水消耗、社交时间、Y迷宫新奇臂进入次数与探索时间、fEPSP斜率均明显降低(P<0.01),强迫游泳与悬尾实验不动时间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氟西汀组小鼠糖水消耗、社交时间和Y迷宫新奇臂进入次数及探索时间、fEPSP斜率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强迫游泳与悬尾实验不动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或P<0.01)。与氟西汀组比较,电针组小鼠糖水消耗、悬尾实验不动时间、fEPSP斜率均明显降低(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社交时间和Y迷宫新奇臂进入次数及探索时间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电针能够改善小鼠抑郁样行为,并且可以改善海马突触可塑性,改善小鼠社交能力与空间学习记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液质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究电针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24只雄性WKY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针组,每组8只。Wistar雄性大鼠8只设为对照组。电针组于“百会”“足三里”进行电针治疗,每次20 min,1周5次,连续治疗3周。假针组取穴同电针组,毫针不刺破皮肤,毫针与电针仪导线相连,但无电流通过。最后通过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评价行为学改变;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粪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系统分析代谢物及组成的变化,探究抑郁症核心生物标记物的代谢途径差异,以评价电针的抗抑郁作用机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在旷场试验中的直立次数减少(P<0.001),中央运动距离减少(P<0.05);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延长(P<0.001);新奇抑制摄食潜伏摄食时间增加(P<0.001)。与假针组相比,电针组在旷场试验中的直立次数增加(P<0.001),中央运动距离增加(P<0.05);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减少(P<0.001);新奇抑制摄食潜在摄食时间减少(P<0.001)。通过模式识别分析发现,WKY大鼠代谢产物发生显著差异,电针后的代谢产物也出现明显差异。对显著性差异代谢产物分析发现,甜菜苷在模型组中升高,在电针组中降低;环己基氨基磺酸酯、10-氢过氧-H4-神经前列腺素、15(S)-羟基二十碳三烯酸、地奥司明在模型组中降低,在电针组中升高。KEGG通路结果发现显著差异代谢产物主要参与了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生物素降解与代谢等代谢途径。结论 电针能改变抑郁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可能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生物素降解与代谢等代谢途径发挥抗抑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突触可塑性观察电针曲池、足三里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运动障碍的改善。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穴位组、非穴组,每组15只。采用Zea Longa线拴法制备MCAO大鼠模型,电针曲池、足三里,干预14 d。通过神经功能评分判断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CatWalk步态分析比较各组大鼠运动功能,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透射电镜观察突触超微结构和数量,免疫荧光检测缺血侧运动皮层突触相关因子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突触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干预14 d后,与模型组比较,穴位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步行速度提高、双足支撑时间缩短(P<0.05);脑梗死体积减少(P<0.05);突触超微结构改善明显,突触数量增加(P<0.05),突触相关因子突触蛋白、PSD-95表达上调(P<0.05)。Catwalk步态参数、脑梗死体积与突触超微结构改善有一致性。结论: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可改善MCAO大鼠运动障碍,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突触相关因子的表达,改善突触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防治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预处理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VD模型。电针预处理"百会"肾俞"后三里"穴,连续波,频率为100次/min,强度1 mA,每日1次,连续进行10 d。用比色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谷氨酸(Glu)含量的变化,原位杂交法测定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 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海马Glu含量、NMDAR 1 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电针预处理组海马Glu含量、NMDAR 1 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可降低VD鼠海马组织Glu含量,下调海马NMDAR 1的表达,因而有可能通过减轻Glu-NMDAR信号路径诱导的细胞凋亡发生,保护脑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NO-cGMP)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抑郁症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刺激结合孤养的方法制造抑郁模型。造模同时针刺治疗电针组动物,选取"百会"印堂"穴,电针20min,每日1次,连续针刺21d。治疗结束后取大鼠海马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细胞性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cGMP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的nNOS免疫反应阳性颗粒数目减少,电针组nNOS免疫反应阳性颗粒数目较模型组增多。各组测得的nNOS灰度值,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电针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中cGM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大鼠海马中cGM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结论:电针"百会"印堂"穴能够提高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nNOS的表达水平,同时提高海马中cGMP的含量,维持NO-cGMP信号转导通路的信息传递功能,从而起到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抑郁症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刺激结合孤养的方法造模,造模同时电针组选取百会、印堂穴进行治疗。于实验前1d、实验第7、14、21天进行开野实验及糖水消耗实验,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的表达。结果:电针组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次数始终高于模型组,第21天电针组相对糖水消耗量高于模型组,电针组的BDNF mRNA杂交阳性信号明显高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电针百会、印堂穴能够干预抑郁症状的出现,与其提高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BDNF mRNA的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氟西汀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不可预知的温和应激方法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电针组给予电针"百会""印堂"穴,每次20min,每日1次,共治疗21d;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3.3mg/kg灌胃治疗,每日1次,共21d。实验第1、7、14、21天检测大鼠体质量,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动物行为学,HE染色检测海马的组织结构,透射电镜观察海马超微结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水迷宫实验的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显著延长(P0.01),海马神经元严重损伤,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电针治疗可以显著增加大鼠体质量(P0.05),缩短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P0.01),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结论:电针可以改善慢性应激引起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这可能是针刺缓解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蔡丽  刘毅  李文涛  陈敏 《世界中医药》2021,16(4):597-602
目的:研究神经复元方对卒中后抑郁(PSD)模型大鼠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表达及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探讨其改善抑郁症状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经典的线栓大脑中动脉加用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结合孤养法,建立PSD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PSD模型组、氟西汀组、神经复元方低、中、高剂量组...  相似文献   

18.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的抗抑郁作用。方法将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模型组、抑郁模型加电针组和抑郁模型加氯丙咪嗪组,每组8只。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诱导大鼠抑郁模型,于实验前1天和实验第14、28天用敞箱实验法(Open-field test)测定大鼠行为,观察电针对模型大鼠行为改变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抑郁模型组大鼠的水平穿越格数、直立次数和体重增长数均减少;与抑郁模型组相比,电针和氯丙咪嗪能明显增加大鼠的水平穿越格数和直立次数,而对体重增长的减少没有明显改变。结论电针能明显改善抑郁大鼠的抑郁状态,具有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