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单侧翼状胬肉患者90例90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45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对照组45例45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不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对比两组患者角膜愈合时间,术后1、3、5、7d角膜刺激症状评分,术后 24、48h两组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翼状胬肉复发率。

结果:对照组角膜愈合时间(5.38±1.67d)长于观察组(3.10±1.12d); 术后角膜刺激症状评分、VAS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翼状胬肉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可减少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角膜刺激症状,同时对胬肉复发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角膜绷带镜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角膜上皮愈合、疼痛程度评分和角膜表面规则度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将2015-09/2017-09就诊于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并行手术治疗的64例64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根据术后是否使用角膜绷带镜分组,A组34眼术后配戴1wk角膜绷带镜,B组30眼术后不使用角膜绷带镜。采用荧光素钠角膜染色法评价翼状胬肉患者术后1d和1wk时角膜上皮愈合程度; 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2h,1d,1wk时疼痛程度; 采用角膜地形图系统分析术前及术后1mo时角膜表面规则指数、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和角膜散光情况。

结果:A组患者术后1d,1wk时角膜上皮愈合评分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术前角膜表面规则指数、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及角膜散光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mo时角膜表面规则指数、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及角膜散光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配戴角膜绷带镜,有助于角膜上皮愈合,减轻术后刺激症状,改善角膜表面规则度,降低术后角膜散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翼状胬肉术后配戴治疗性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术后反应和角膜创面的修复情况。

方法:将原发性单侧翼状胬肉患者88例100眼随机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眼),两组均实施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试验组术后直接予以配戴治疗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照组术后2d加压包扎术眼,两组术后均给予抗生素滴眼液和促进角膜创面修复眼药水点眼,观察术后患者角膜创面恢复情况及眼部刺激症状。

结果:试验组术后角膜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角膜刺激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且持续时间缩短。

结论:治疗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能加速翼状胬肉术后角膜创面的修复,有效缓解患者的眼部刺激症状,并能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后应用角膜绷带镜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2017-11/2018-10在我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92例92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角膜绷带镜组和弹性绷带组,每组各46眼。两组患者均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术毕角膜绷带镜组患者配戴角膜接触镜,弹性绷带组患者在术毕结膜囊内涂红霉素眼膏,弹性绷带包眼。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术后第1、4、7d角膜上皮创面,对角膜上皮愈合情况进行评分; 运用评价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术后7d疼痛情况; 运用问卷评分法评价术后7d舒适情况(包括异物感、流泪)。

结果:术后第1d和第7d两组患者角膜上皮愈合情况无明显差异,而术后第4d角膜绷带镜组患者角膜上皮愈合优于弹性绷带组(P<0.05)。此外,角膜绷带镜组患者术后7d疼痛感评分低于弹性绷带组,眼部舒适度评分高于弹性绷带组(P<0.05)。

结论:角膜绷带镜不仅可以有效促进角膜上皮愈合,还可以有效减轻疼痛,提高眼部舒适感。  相似文献   


5.
叶汉元  曹恒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9):1720-1722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移植联合治疗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在治疗翼状胬肉中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1-06在我院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患者200例220眼,其中100例110眼联合配戴治疗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试验组),其余患者作为对照组(100例110眼),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对照组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为2~7(平均3.8)d,术后随访观察6~18mo,有9眼复发,复发率为8.2%; 试验组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为1~5(平均2.5)d,随访观察6~18mo,其中有5眼复发,复发率为4.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我们也发现配戴角膜接触镜后术后早期刺激症状明显减轻。

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并配戴治疗性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术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配戴治疗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可缩短术后角膜上皮的修复时间,可有效降低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术后因角膜上皮缺损而导致的畏光、流泪、异物感及眼痛等术后刺激症状。  相似文献   


6.
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术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劼  赵恳  孙明  张厚洪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9):1815-1816
目的:评价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33例40眼,采用上部自体结膜植片,转位并覆盖手术区巩膜表面,20眼术后角膜加用角膜接触镜5d(A组,试验组),另外20眼常规包盖(B组,对照组),观察患者术后上皮愈合速度,角膜刺激症状程度。结果:试验组术后第1,3d角膜刺激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上皮愈合速度较对照组更快。结论: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使用角膜接触镜可以明显减轻术后患者的角膜刺激症状,减少患者的术后不适感,缩短角膜上皮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较大翼状胬肉,采用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全角膜羊膜覆盖术,或胬肉切除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进行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侵及瞳孔区的较大翼状胬肉40眼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全角膜羊膜覆盖术(羊膜组),另一组行胬肉切除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绷带镜组),每组各20眼。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第1、3d,1、3wk眼部舒适程度和角膜愈合情况与随访复发情况等。

结果:平均手术时间:羊膜组为61.4±5.2min,绷带镜组为34.5±2.7min,绷带镜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眼部舒适度在术后第1d无明显差异,但在术后第3d和术后1wk,绷带镜组患者的眼部舒适度明显优于羊膜组(P<0.01),至术后3wk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wk时两组患者的角膜愈合率评分分别为0.85±0.18分和1.15±0.18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羊膜组有1眼胬肉复发。

结论:在侵及角膜的较大翼状胬肉治疗中,胬肉切除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联合全角膜羊膜覆盖或术后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均有助于缓解眼部不适症状和促进角膜创面修复,使用绷带型角膜接触镜患者更舒适,治疗更便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基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影响。

方法:对186例372眼近视患者施行LASEK手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激光切削后分别配戴-1.0D基弧为8.7,8.5mm的软性角膜接触镜。术后1,3,5d比较两组术后角膜刺激症状,术后5d比较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裸眼视力,术后1mo比较两组裸眼视力,术后3mo比较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程度。

结果:术后1,3,5d观察组角膜刺激症状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裸眼视力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两组裸眼视力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两组haz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LASEK术后应适当增加需配戴的软性角膜接触镜的基弧,可以减轻角膜刺激症状,促进角膜上皮愈合和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降低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的有效方法。

方法:将126例126眼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56例,采取翼状胬肉上结膜反向移植联合生物羊膜遮盖术; B组70例,采取生物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6~24mo。

结果:A组术后5~7(平均5.62±1.38)d角膜上皮修复; B组角膜创面7~10(平均7.38±1.12)d愈合,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4.307,P<0.05)。A组56例患者中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5.4%; B组70例患者中有12例复发,复发率为17.1%。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翼状胬肉上结膜反向移植联合生物羊膜遮盖术能有效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相似文献   


10.
李灵  岳辉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2):2424-2426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前后视力及眼屈光度的情况。

方法:将翼状胬肉患者120例120眼随机分为A和B组,每组各60眼。A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B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术。术后1wk内每天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结膜和角膜创缘的愈合情况、移植片的生长情况、有无感染、角膜上皮修复情况及角膜新生血管生长情况等。术前2wk及术后3wk均进行裸眼视力、角膜曲率、角膜散光的检测。

结果:两组术后3wk的裸眼视力、角膜曲率和角膜散光与术前2wk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两组之间比较,术后3wk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种翼状胬肉手术方式均可使角膜屈光改变,提高术眼视力,降低散光。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3g/L玻璃酸钠联合角膜绷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早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收集2017-03/2018-03行手术治疗的单眼原发性鼻侧翼状胬肉患者90例90眼,分为A、B、C三组。A组角膜绷带镜+3g/L玻璃酸钠治疗;B组角膜绷带镜+1g/L玻璃酸钠治疗;C组:3g/L玻璃酸钠+包盖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眼表刺激症状评分、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和结膜植片水肿消退时间。结果:术后A组各观察时间点眼表刺激症状评分均低于C组(P<0.001);A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2.08±0.78d)、结膜植片水肿消退时间(4.62±1.17d)均较C组(5.13±2.34、6.42±1.51d)明显缩短(P=0.001、0.002)。A组与B组术后各时间点眼表刺激症状以及结膜植片水肿消退时间均无差异(P>0.05),但A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18)。结论:3g/L玻璃酸钠联合角膜绷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早期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有效缩短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缓解刺激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大泡性角膜病变、翼状胬肉术后以及丝状角膜病变患者,通过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观察其在改善角膜刺激症状和促进角膜修复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9例90眼入选住院患者采用临床对照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治疗、用药和局部包眼;治疗组在按常规给予治疗、用药的同时加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角膜刺激缓解症状和角膜愈合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眼角膜刺激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26.801,P<0.001),可以认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缓解情况的总体分布不同;在促使角膜上皮愈合方面:术后1d总体治疗组和对照组角膜创面愈合情况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7.347,P<0.05),可以认为术后1d总体治疗组和对照组角膜创面愈合情况的总体分布不同,其中翼状胬肉术后1d治疗组和对照组角膜创面愈合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3.495,P<0.001),而大泡性角膜病变术后1d治疗组和对照组角膜创面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006,P>0.05),同样丝状角膜炎术后1d治疗组和对照组角膜创面愈合情况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245,P>0.05);术后1wk总体治疗组和对照组角膜创面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708,P>0.05),尚不能认为术后1wk总体治疗组和对照组角膜创面愈合情况总体分布不同。结论:合理使用治疗性角膜接触镜可减轻上述角膜疾病患者的痛苦,能有效的促进角膜的修复,缩短愈合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带来方便等优点,但对于大泡性角膜病变,目前主要根治方法仍是穿透性角膜移植。  相似文献   

13.
高凡  顾莉莉  王彦荣  王琦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2):2359-2362
目的:探讨3g/L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软性角膜接触镜对翼状胬肉术后早期角膜上皮愈合及局部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90眼原发性单眼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毕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A组(研究组)术毕立即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次日给予3g/L玻璃酸钠滴眼液及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4次/d),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1次/晚),术后7d取下角膜接触镜;B组(常规用药组)常规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4次/d),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1次/晚);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3g/L玻璃酸钠滴眼液(4次/d).观察并比较各组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及不同时间点的眼部疼痛评分情况.结果:A组术后6h,1、3d疼痛评分均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7d,三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1d,三组均无完全愈合者;术后2d,A组的角膜上皮愈合率显著高于B组(P=0.015),而A组和C组及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A组的角膜上皮完全愈合率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术后早期应用3g/L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可以加快角膜上皮缺损修复,减轻局部疼痛,显著改善患眼局部舒适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对翼状胬肉患者角膜屈光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将2018-01/2019-12拟在本院行翼状胬肉扩大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翼状胬肉患者116例116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58眼行翼状胬肉扩大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组58眼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地形图表面不对称指数(SAI)、表面规则指数(SRI)、角膜屈光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3mo时BCVA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3mo时的角膜水平曲度、角膜垂直曲度较术前均显著上升,角膜散光度较术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术后1、3mo时的角膜散光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3mo SAI、SRI较术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SAI、SR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均未见感染、植片愈合不良、结膜下囊肿等并发症发生,但观察组眼部刺激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2wk时眼部刺激症状发生率较术前1wk时均有下降,且观察组术后2wk时的眼部刺激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翼状胬肉扩大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及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更利于翼状胬肉患者角膜屈光改善,并能降低眼部刺激症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角膜修复情况及术后不适症状的差异。方法:选取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47例60眼分为两组, A组24例30眼,B组23例30眼。 A组应用2.5mm巩膜隧道刀锐性切除角膜上翼状胬肉头部,B组应用有齿镊钝性分离撕除角膜上翼状胬肉头部。分别在术后1、3d,1wk,1 mo观察角膜上皮修复情况及不适症状。结果:术后1、3d,B组的角膜修复优于A组。术后1d睁眼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A组较B组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5、0.015、0.012);术后3 d睁眼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A组较B组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0.018、0.015);术后1wk,1mo不适症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与锐性分离相比较,翼状胬肉手术最好选用钝性分离胬肉头部与角膜粘连。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1g/L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分析我院2009-01/2012-04行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的76例104眼患者的数据。分为试验组(术后使用1g/L双氯芬酸钠眼液)和对照组,对两组术后角膜刺激症状、角膜创面愈合时间、角膜瘢痕情况、结膜伤口愈合时间和翼状胬肉复发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3,5d,试验组和对照组角膜刺激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观察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g/L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控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引起的眼部刺激症状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鲁江  贺经  刘云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6):1188-1190
目的:探讨老年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硬性角膜接触镜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03/2016-03经我院诊断为单侧翼胬肉老年患者90例90眼进行分组对比研究.观察组45例45眼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跑移植术后硬性角膜接触镜,对照组45例45眼行单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包括:角膜愈合时间和术后1、3、5、7d时两组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胬肉复发几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角膜刺激症状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角膜愈合时间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显示,术后1、2d时对照组患者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胬肉愈合复发几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结合硬性角膜接触镜对老年翼状胬肉效果明显,患者愈合较快,还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同时不会增加胬肉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