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中药材在种植、采收、加工、运输及贮藏过程中容易受到真菌污染,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检测地龙饮片的黄曲霉毒素,经查阅文献发现国内外目前尚未有学者对地龙饮片的表面真菌进行研究。该实验从北京市零售药店收集地龙饮片8批,采用传统的平板法培养地龙饮片表面的真菌,顶端纯化法获得单一菌株,通过真菌的菌落形态、显微结构特征、DNA条形码3种方法鉴定真菌。同时,基于Illumina Hi S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地龙饮片表面真菌的多样性。结果显示,平板法共分离鉴定得到287株9种真菌,结合3种真菌鉴定方法,9种真菌中的8种可以鉴定,分别为黑曲霉菌、青霉菌、链格孢菌、黄曲霉菌、草酸青霉菌、腐质霉菌、Talaromyces purpurogenus和Aspergillus insuetus,1种真菌未得到结果。其中,青霉属、曲霉属真菌为主要污染菌。高通量测序结果于不同分类水平分属2个界、6个门、19个纲、44个目、98个科、127个属、121个种,优势真菌属为节担菌属、曲霉属和虫草属,相对丰度分别为63. 33%,15. 28%,10. 28%。通过对北京市零售药店的地龙饮片表面真菌进行多样性研究,可以为其安全贮藏和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真菌感染的类型与药敏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多种标本用多种方法检测真菌,并对其它病原体进行检测,取得纯培养真菌做药敏试验.结果:多种标本均检出真菌,其检出率与细菌或其它病原体的检出率基本一致(P〉0.05),极少数有差异,(P〈0.05);取得纯培养的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最多占73.5%,其对多种抗真菌药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各种真菌都能找到敏感的抗真菌药,为临床提供用药的依据和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张丽春  郭顺星 《中国药学杂志》2009,44(20):1540-1542
 目的 对我国云南产 5 种石斛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研究其抗菌活性 ,以获取 5 种石斛内生真菌的资源及分布情况,获得具有良好抗菌活性的菌株,同时为深入地了解石斛与内生真菌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提供参考。 方法 以平板分离法分离内生真菌;用琼脂块法对获取的菌株进行抗菌活性筛选。 结果 从 5 种石斛中共分离获得 155 株内生真菌;其中共有 48 株真菌对至少 1 种供试验菌株有抗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 30.97% 。 结论 5 种石斛中内生真菌种类丰富,分离和筛选具抗菌内生真菌是获取天然抗菌活性物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北京市零售药店姜厚朴饮片进行质量分析,以期为其质量评价和市场监管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样品54批,采用性状鉴定法进行观察描述和感官评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并对性状、酚含量、价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酚含量在1.55%~6.39%之间。厚度与酚含量呈正相关,形状和外表面颜色与酚含量呈负相关。价格与性状、酚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酚含量的合格率为98.1%,且厚度越高,酚含量越高。价格高低并不能反映出饮片质量好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4种药用半红树植物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旨在获得有良好抗菌活性的菌株,以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方法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为试验菌株,用琼脂块法对分离的真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从4种植物中共分离到52株内生真菌,其中有18株真菌对至少1种试验菌株有抗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34.6%。结论海洋植物的内生真菌中存在着丰富的抗菌天然活性物质,这可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云南地区绞股蓝上污染真菌的主要类群,分析该药材上潜在的真菌毒素污染的可能性.方法 采集来源于云南昆明、玉溪市售的绞股蓝药材,使用稀释平板法分离药材表面真菌,依据形态学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主要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昆明、玉溪地区绞股蓝样品中的主要污染菌为曲霉属真菌,其他分离到的有木霉属、毛霉属及拟青霉属真菌,此外,在昆明样品上存在数量较多的枝孢属和散囊菌属真菌.结论 绞股蓝药材在云南地区容易受到曲霉属真菌污染,由此可能造成黄曲霉毒素、胶霉菌素、伏马菌素以及赭曲霉毒素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强药事管理提升零售药店中药服务质量,保证中药用药安全问题,为零售药店中药药学服务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和CFDA官网数据,对零售药店里中药药学服务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执业药师准入制度相对滞后、执业中药师数量少且整体素质不高、中药药学服务标准及评价体系空白、中药饮片流通环境监管不足、零售药店经营者忽略执业中药师的社会责任等问题突出。结论:零售药店中药药学服务质量亟待提高,建议通过完善执业药师相关制度、转型升级中药药学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中药药学服务评价体系与考核监督管理机制,全面实施零售药店分级管理制度等提升中药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部真菌的分离情况和耐药状态。方法:对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深部真菌菌株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分离出的200株真菌共有10种,以假丝酵母菌为主,占分离菌株总数的98.5%。药敏结果显示除氟胞嘧啶、两性霉素耐药率较低(1.5%、3.0%)外,其余七种药物耐药率均较高(51%-100%)。结论:提示临床应及时进行真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掌握深部真菌的感染及耐药情况,不要盲目的经验性使用抗真菌药物,正确评价真菌药敏试验的价值,从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高临床治愈率和降低真菌耐药菌株的产生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儿咳嗽处方应用精品饮片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0年2月-2010年8月中医科小儿咳嗽的草药处方,以精品饮片与普通饮片从服药时间、主要成分使用量、主要成分单价、全处方价格四个方面统计分析。结果:在用中医治疗小儿疾患时,从小儿身体发育及治疗成本两方面考虑均应该选择道地、安全、有效的精品饮片。  相似文献   

10.
3种仙人掌植物内生真菌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秦盛  邢珂  吴少华  张琦  陈有为 《中草药》2006,37(6):917-921
目的从墨西哥仙人掌、元江仙人掌、绿仙人掌的肉质茎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鉴定及活性筛选。方法选择30种病原微生物作为指示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从3种仙人掌的茎中分离出111株内生真菌,其中49株内生真菌对一种或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来自墨西哥仙人掌、元江仙人掌、绿仙人掌的抗菌活性菌株比例分别为48.4%、42.9%及42.3%,其中平板抑菌直径大于15mm的高抗菌株有20株。抗菌活性菌株主要分布于青霉属、曲霉属等19个属中。结论首次从仙人掌中分离和鉴定出111株内生真菌,仙人掌内生真菌中广泛分布着活性菌株。  相似文献   

11.
15种中药材表面污染真菌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中药材受真菌污染的状况,探索中药材表面污染真菌的快速鉴定方法.利用PDA培养基进行中药材污染真菌的分离与纯化.根据真菌基因组ITS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通过PCR扩增和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从15种湖北市售中药材上分离得到50株真菌,污染率为93.3%.利用分子鉴定方法成功鉴定了其中的27株.中药材受真菌污染现象较为普遍,各菌属污染中药材情况不同,其中以曲霉属真菌的污染较严重,存在潜在的风险.该实验所设计的引物通用性较好,可用于中药材表面污染真菌的鉴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可培养内生真菌的菌群结构、多样性、分布规律及其活性,为内生真菌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毛花猕猴桃3个部位(根、茎、叶)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与ITS分子鉴定,分析其菌群结构、多样性与分布规律;采用拟南芥共培养、病原菌平板对峙的方法,对内生真菌进行促生与病原菌拮抗活性筛选。结果 共分离得到2 446株内生真菌,分为156个形态型,ITS分子鉴定为49个分类单位,归属于真菌界3门5纲10目14科18属,其中子囊菌门真菌数量最多,占比94.89%;根、茎、叶共有菌30种,其中Trichoderma spirale是根的特有种,Bionectria ochroleuca是茎的特有种;Shannon-Wiener(H’)以茎多样性指数最高,Simpson指数(D)以叶多样性指数最高;筛选得到显著促拟南芥生长活性的内生真菌AE16,鉴定为Clonostachys sp.,其共生拟南芥鲜质量增长率为(37.13±10.35)%;具有显著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11株(木霉属10株,白僵菌属1株),其中AE175(Trichodermasp.)抑制效果最好,相对抑菌率为(87.59±9.36)%。结论 畲药毛花猕猴桃内生真菌资源丰富,筛选得到的活性菌株为毛花猕猴桃内生真菌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药用真菌白僵菌固体发酵中药马钱子,使马钱子毒性下降,同时保持其镇痛作用。方法:选用对马钱子基质适应性较强的白僵菌,在一定条件下对马钱子进行双向固体发酵,获得白钱菌质;观察马钱子发酵前后小鼠急性毒性(LD50)的变化情况,并比较它们对醋酸腹腔刺激所致小鼠扭体的抑制作用和对小鼠热板致痛的影响。结果:发酵组的LD50为167.3mg/kg,与马钱子生品相比,LD50上升率为33.8%,各发酵组均可明显延长小鼠舔后足的潜伏期(P0.001),发酵组的高、中剂量组可明显减少小鼠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次数(P0.05或P0.01),但低剂量组对减少扭体次数未见明显效果。结论:马钱子经白僵菌发酵后毒性明显降低,并保持了其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和鉴定濒危藏族药桃儿七茎部产鬼臼毒素类成分的内生真菌,为保护桃儿七植物资源和发现新的天然活性菌株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对桃儿七茎部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利用TLC和HPLC检测其代谢产物中的鬼臼毒素类成分,检测波长254 nm,流动相乙腈-水(40∶60)。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产鬼臼毒素类成分的内生真菌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9株内生真菌,其中菌株J-1,J-2,J-3的发酵液中含有鬼臼毒素类成分,分别鉴定为Chaetomium globosum strain MF564,C.sp.4RF3和Pseudallescheria sp.T55。结论:从桃儿七茎中分离到3株产鬼臼毒素类成分的内生真菌,分别来源于2个新属的不同种菌株,为开发新绿色生物能源和实现内生真菌工业发酵生产鬼臼毒素类成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广藿香内生真菌类群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藿香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72株内生真菌,根据ITS序列分析鉴定为25属40个种,其中拟茎点霉属Phomopsis、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镰刀菌属Fusarium为优势种群;广藿香内生真菌的分布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以茎中内生真菌的分布最多,占分离菌株总数的78%;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共有15个属34株内生真菌至少对1种供试菌具有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广藿香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部分菌株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荒漠植物牛心朴子内生真菌类群在不同器官中分布的多样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并初步筛选牛心朴子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内生真菌.方法:采用PDA培养基,分别对陕西、宁夏野生牛心朴子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根据菌落的形态特征并结合真菌的ITS序列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稻瘟酶模型,初步筛选活性菌株..结果:从牛心朴子中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94株,鉴定为6目9科13属9种,其中宁夏产地47株,根5株,茎14株,叶28株,鉴定为4目5科9属8种;陕西产地47株,其中根16株,茎18株,叶13株,鉴定为4目6科8属5种;18株真菌代谢产物能完全抑制稻瘟霉孢子萌发,其中N4和S17菌株的发酵液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均比较强.结论:荒漠植物生心朴子内生真菌具有多样性,不同地理环境和组织类型对内生真菌的数量和种群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宁夏牛心朴子菌株分布于叶中较多,陕西牛心朴子菌株分布于茎、叶中较多;牛心朴子内生真菌具有显著的抗稻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冬虫夏草菌的动态产孢量及抗异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菌的生长速度和动态产孢量,揭示产孢规律和条件,探索人工繁殖的可能及评估其在对虫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测定它的抗异活性和抗菌谱,为对其活性产物的性质研究打下基础。方法:测量虫草菌株在真菌培养基生长时的菌落直径变化,用孢子计数法跟踪测定普通培养基和水琼脂上单菌落的动态产孢量并与相近虫草菌进行对比分析,用琼脂块法测定培养菌丝对致敏菌的抗异活性,测量比较抗菌圈大小和总结抗菌谱。结果:在PDA等3种常规真菌培养基上,CY-8202的菌落扩展与进时间呈线性关系。动态产孢量的测定表明,该菌株在适宜培养基上的单菌落产孢量可达10^7以上,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长,大约200h后增长趋于平缓。对22个致敏菌株的抗菌实验显示,CY-8202培养菌丝对革兰氏阳性的枯草杆菌、四联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以及革兰氏阴性的普通变形杆菌、伤寒杆菌、产气杆菌和沙门氏菌等7株细菌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对3株霉菌和1株放线菌有轻微抑制,对酵母菌未见抑制影响。结论:虫草菌丝的生长和产孢力是有效侵染寄主的两个重要因素,但菌丝生长速度不宜作为生长力强弱的唯一判断指标,菌丝的穿透力更加重要;具有超量产孢能力是虫草菌株强侵染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抗异活性表明冬虫夏草菌具有分泌比虫草菌素更广谱的抗生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仙草资源的分子标记和仙草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克隆测序法,测定仙草3个品系的核糖体DNA-ITS序列。结果 3个仙草品系的ITS序列存在2个碱基差异,分别在ITS1区段的第355位和在ITS2区段的第578位。结论 3个仙草品系间既有差异又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序列结果已登录到NC-BI。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ndophytic fungi in the seeds of Gardenia from different regions, identy the strains carried by the seed surface and interior, and 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different fungicid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ntibacterial treatment before gardenia seed sowing and fungal disease control. METHODS Plate method was used for the surface and internal detection of Gardenia seeds from 15 countries in China, method of seed dressing was used for seed treatment and disinfection effects of 6 kinds of fungicides is done. RESULTS Main flora in surface of the seed are genus Fusarium, Mucor, Penicillium, Aspergillus and Rhizopus, Penicillium and Aspergillus are the dominant specie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is 5 species of the seeds from different places, b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solation frequency. Load capacity of the spore range from (6.7 ?? 11.5) to (1 333.3 ?? 230.1) per seed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pore load from different places. Endophytic fungi inside the seeds are mainly Aspergillus, Penicillium, Mucor, Rhizopus and etc.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eds of these fungi, it ranges from (1.7??2.9)% to (58.3??17.6)%. Carrier rate and species of fungal among different habitat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iscrete frequency of Aspergillus is the highest. CONCLUSION The six antiseptics provided all have kill and inhibition to Gardenia seed fungus in some extent. Bactericidal effects of carbendazim fernasan and carbendazim are the poorest, and fernasan ziram and oxadixyl mancozeb and evil frost are the best, which can achieve above 95.0%. Suggestion is made to choose fernasan ziram and oxadixyl mancozeb as inhibiting fungus agents of Gardenia seed disinfection treatment.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13例急性肠炎患者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对常见的病原菌进行药敏检查,对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3例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出203例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51例(74.38%),革兰氏阳性菌46例(22.66%),真菌6例(2.96%)。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0.66%)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30%)的耐药率低,对氨苄西林(86.09%)、头孢唑啉(78.81%)和复方新诺明(90.73%)等高度耐药;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最低(0.00%),其次呋喃妥因(2.17%)和利奈唑烷(4.35%)对克林霉素及苯唑西林耐药性较高,达到100.00%;真菌的药物敏感性均较高。结论: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以革兰氏阴性菌占主导地位,且病原菌分布较广,耐药性增加,临床医师需要加强病原菌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