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肝癌血清中含有已知和未知的标志物,可以作为SELEX筛选的靶标,获得一组已知和未知肝癌血清标志物的适配体,为肝癌早期诊断提供新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方法:收集50例经诊断证实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以及50例体检无异常的正常人血清,并分别等比例混合制备成肝癌混合血清和正常人混合血清,作为筛选的靶标分子,磁珠作为分离载体。先将磁珠-正常人血清复合物与ssDNA文库结合,取上清再与磁珠-肝癌血清结合,经过洗脱、分离与肝癌血清结合的特异性ssDNA,并进行扩增,链霉亲和素磁珠法制备次级ssDNA,进行9轮筛选,将9轮筛选获得的饱和文库与PMD18-T载体连接进行转化、挑选单克隆团送上海生工进行测序,同时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肝癌血清肿瘤标志物适配体的亲和力(Kd值)。结果:经9轮筛选,成功分离出200个核酸序列,其中序列不同的有10个。结论:特异性检测表明,筛选得到的肝癌血清肿瘤标志物适配体与肝癌血清的结合解离常数均在纳摩尔级水平,其中Seq-1、Seq-16、Seq-17、Seq-56、Seq-72号适配体能高特异性结合肝癌血清,与正常人血清不结合,再通过200例肝癌血清和200例正常人血清进一步鉴定5条肝癌血清肿瘤标志物适配体检出肝癌的阳性率,阳性检出率达91%以上,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羧基化琼脂磁珠为筛选介质,利用RT-PCR和靶标替换消减SELEX技术从胃癌血清中筛选得到高特异性?强亲和力的适配体?方法:以离心超滤(50 000超滤管)法处理后的胃癌血清作为靶分子,羧基化琼脂磁珠为载体,先将寡核苷酸文库与反筛磁珠(结合正常血清)结合,取上清再与筛选磁珠(结合胃癌血清)结合,洗去未结合的寡核苷酸分子,对结合在磁珠上的寡核苷酸分子进行分离和扩增,λ酶切法制备ssDNA次级库,进行10轮筛选,将第10轮的文库扩增得到dsDNA,利用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纯化目的片段的dsDNA,并与pMDTM18-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挑取阳性克隆,测序获得适配体序列,同时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胃癌血清适配体的Kd值?结果:经过10轮筛选后,得到20条与胃癌血清结合的适配体?结论:特异性检测表明,筛选得到的胃癌血清适配体与胃癌血清的结合解离常数均在纳摩尔级水平,其中5?7?16?17?18号适配体能高特异性?强亲和力结合胃癌血清,与正常人血清不结合?该研究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Anti-CEA)的核酸适配体(aptamers),为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利用羧基化琼脂磁珠作为筛选介质,以Anti-CEA为筛选的目标靶分子,通过消减SELEX技术及实时定量PCR技术,从随机ssDNA文库中筛选出与Anti-CEA特异性结合的aptamers,并通过凝胶阻滞实验(EMSA)鉴定筛选到的Anti-CEA-aptamer复合物,然后将得到的第10轮富集文库扩增为双链DNA,通过切胶纯化后,连接PMD18-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同时利用交错PCR技术鉴定阳性克隆,经测序,获得aptamers的序列?结果:经过10轮筛选得到了4条与Anti-CEA结合的aptamers,测序结果显示均为不同序列?结论:验证筛选出的与Anti-CEA结合的aptamer,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2号aptamer与靶分子结合的特异性很高,且与非特异蛋白无明显吸附,筛选出的aptamers用于识别Anti-CEA,将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消减SELEX技术筛选得到高特异性、强亲和力的HIV gp41抗原适配体,为HIV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技术.方法 以琼脂磁珠为载体,HIV gp41抗原为靶标分子,利用消减SELEX技术和实时定量-PCR技术,筛选得到HIV gp41抗原适配体.结果 通过6轮筛选,筛选得到的次级ssDNA库通过PCR扩增得到dsDNA,dsDNA与pMDTM 18载体链接,进行克隆、测序,获得4条HIV gp41抗原适配体.获得的4条适配体亲和力(Kd)均在纳摩尔水平,其中15号适配体的亲和力最强,特异性检测表明筛选得到的适配体几乎只与HIV gp41抗原结合,不与其他非特异性蛋白结合.结论 利用随机单链寡核苷酸文库成功获得与HIV gp41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适配体,所获得的适配体具有拮抗HIV gp41抗原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癌胚抗原特异性寡核苷酸适配子的体外筛选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体外筛选获得癌胚抗原(CEA)特异性适配子,为高表达CEA肿瘤的靶向奠定基础。方法:构建长度为81 bp的随机ssDNA文库,体外筛选、富集CEA特异性适配子,通过配体介导的靶蛋白纯化实验检测经筛选的适配子与纯化蛋白结合;提取LS174T细胞总蛋白,免疫共沉淀检测经筛选的适配子与细胞总蛋白的结合。结果:经体外7轮筛选富集及筛选条件的优化,配体介导的靶标分离实验证实了筛选出的适配子与纯化CEA蛋白的结合;免疫沉淀及Westem blot证实了其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天然状态的CEA。结论:经过体外7轮筛选,证实了所获得的CEA适配子可特异性地与纯化CEA和天然状态的CEA蛋白结合,为后续高表达的CEA肿瘤的靶向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初步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人重组S100A8蛋白特异性的适配体。方法:采用配体指数级富集系统进化(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技术,以人重组S100A8蛋白为靶蛋白,以微孔板为筛选介质,从体外合成的随机单链DNA文库中筛选其适配体。利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酶系统检测每轮单链DNA文库与靶蛋白的亲和力直至亲和力的上升趋于饱和,将最后一轮筛选产物克隆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经过11轮筛选,单链DNA文库与人重组S100A8蛋白的亲和力趋向稳定,将第11轮筛选产物克隆测序,对获得的30个适配体进行分析。一级结构分析显示30个适配体并无共同的保守序列,但有3对适配体序列完全一致。二级结构预测分析表明,茎环和口袋结构为主要的结构形式,提示其可能是适配体与人重组S100A8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基础。根据茎环和口袋的相对比例可将30个适配体分为4组,其中第1组中35号适配体与人重组S100A8蛋白亲和力最高。结论:获得了与人重组S100A8蛋白特异性结合的适配体群,为后续适配体的应用研究以及S100A8蛋白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用配基指数富集的系统进化技术(SELEX)技术筛选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3的DNA适配子.方法 构建随机ssDNA文库,两端为固定序列,中间为39 nt的随机序列,总长度为85 nt,将NS3蛋白包被在96孔板上,ssDNA与NS3蛋白进行亲和反应,洗去未结合的ssDNA,洗脱回收与NS3蛋白结合的DNA,PCR扩增后,磁珠法分离成单链.重复以上筛选步骤,直至筛选出高特异性和亲和力的核酸适配子.将核酸适配子连接质粒载体克隆转人大肠杆菌,挑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外送到公司进行测序.结果 通过8轮筛选,成功筛选出DNA适配子,并获得其中6条克隆的DNA一级序列.6条适配子序列长度相同,均为85 nt,两端固定序列与设计相符,中间为随机序列,随机序列无共同保守系列.所有寡核苷酸适配子的二级结构以茎环和凸环为主.结论 以NS3蛋白作为药物研究的靶点,结合SELEX筛选技术研究其核酸适配子,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和鉴定重组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转肽酶区蛋白的核酸适配体。方法利用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以重组 PBP2a 转肽酶区蛋白为靶标,从单链 DNA 文库中筛选能与之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筛选产物克隆测序后,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和特性鉴定。结果经过11轮筛选,单链 DNA 文库与靶标蛋白的亲和力趋向稳定,将第8、10轮筛选产物克隆测序,对获得的40个适配体进行分析,一级结构分析显示40个适配体并无共同的保守序列,二级结构预测分析表明,其可分为3个家族。其中13号适配体与重组 PBP2a 蛋白亲和力最高,并能与之特异性结合。结论利用 SELEX 技术成功筛选出特异性结合重组 PBP2a 转肽酶区蛋白的核酸适配体,为探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诊疗新途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大肠埃希菌外排泵tolC蛋白的核酸适配体.方法:重组表达大肠埃希菌外排泵外膜蛋白tolC,利用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从单链DNA文库中筛选出一组能够特异性与其结合的核酸适配体.利用FITC荧光素标记技术检测每轮单链DNA文库与靶蛋白的亲和力,直至亲和力的上升趋于饱和,将最后一轮筛选产物克隆测序,并用DNAman软件分析其二级结构.结果:经过12轮筛选,单链DNA文库与靶标蛋白的亲和力趋向稳定,将第12轮筛选产物克隆测序,对获得的23个适配体进行分析.一级结构分析显示23个适配体并无共同的保守序列,但分别有3对和2对适配体序列完全一致.二级结构预测分析表明,茎环结构为适配体主要的结构形式,提示其可能是适配体与tolC蛋白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基础.根据二级结构特点可将23个适配体分为4个家族,其中20号适配体与靶标蛋白亲和力最高.结论:成功利用SELEX技术筛选获得了特异结合tolC的高亲和力的核酸适配体,为大肠埃希菌耐药干预及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人重组S100A8蛋白特异性的适配体。方法:采用配体指数级富集系统进化(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技术,以人重组S100A8蛋白为靶蛋白,以微孔板为筛选介质,从体外合成的随机单链DNA文库中筛选其适配体。利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酶系统检测每轮单链DNA文库与靶蛋白的亲和力直至亲和力的上升趋于饱和,将最后一轮筛选产物克隆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经过11轮筛选,单链DNA文库与人重组S100A8蛋白的亲和力趋向稳定,将第11轮筛选产物克隆测序,对获得的30个适配体进行分析。一级结构分析显示30个适配体并无共同的保守序列,但有3对适配体序列完全一致。二级结构预测分析表明,茎环和口袋结构为主要的结构形式,提示其可能是适配体与人重组S100A8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基础。根据茎环和口袋的相对比例可将30个适配体分为4组,其中第1组中35号适配体与人重组S100A8蛋白亲和力最高。结论:获得了与人重组S100A8蛋白特异性结合的适配体群,为后续适配体的应用研究以及S100A8蛋白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通用的细胞-指数式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Cell—SELEX)技术平台,用于筛选特异性结合于肿瘤细胞的DNA适配子。方法采用PCR法建立随机双链DNA(dsDNA)寡核苷酸文库,用卵白素包被的琼脂糖珠从dsDNA库分离单链DNA(ssDNA)文库;以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作为正筛选的靶标,以相同组织来源的正常对照细胞作为负筛选的靶标,消减法进行Cell—SELEX筛选和PCR扩增以获取DNA适配子;流式细胞仪监测适配子的富集效率(亲和力);采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适西亡子的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ssDNA库,经过12轮Cell—SELEX筛选,获得了特异性结合于肿熘细胞的DNA适配子;挑选120个阳性克隆送测序,鉴定出21个适配子,采用NCBI网站提供的B]astn程序进行精确比对末发脱相似序列。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技术平台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取特异性结合于特定肿瘤细胞的DNA适配子。  相似文献   

12.
SELEX筛选LPS寡核苷酸适配子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清武  文爱清  吕凤林  陈彩宇 《重庆医学》2008,37(16):1773-1775
目的 建立SELEX筛选LPS的适配子方法,为后续大规模筛选奠定基础.方法 在成功构建含40个随机序列的单链DNA(ssDNA)文库的基础上,优化了扩增为双链DNA(dsDNA)文库的PCR反应条件;同时对液相筛选与固液相筛选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确定最优的筛选方法并进行4轮筛选.结果 确定了扩增为双链DNA(dsDNA)文库的PCR反应的最佳条件,采用液相筛选方法经过4轮筛选,随机单链DNA(ssDNA)文库与内毒素(LPS)的结合率明显上升,CPM值与初始库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建立了SELEX筛选LPS寡核苷酸适配子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和鉴定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7肽,并分析其实际意义。方法采用30例正常人混合血清和30例RA患者混合血清作为筛选配基对噬菌体随机7肽库进行亲和筛选、扩增,获得RA血清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克隆。用患者混合血清进行Dot-ELISA实验鉴定获得的噬菌体克隆,进一步用RA患者及正常人血清各12例筛选阳性噬菌体的混合克隆。对鉴定的噬菌体克隆进行测序,并分析其同源性。结果获得17个与RA患者混合血清特异性结合的阳性克隆。阳性噬菌体混合克隆与RA患者个体血清反应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与正常人血清的反应率。序列分析显示阳性噬菌体克隆的抗原表位之间无共有序列,但与杆菌、球菌等有一定的同源性。结论 RA患者血清中存在与病原体抗原表位结合的抗体成分,提示RA的发病可能与病原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不同致龋性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差异ssDNA配基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利用完整细胞为靶子的消减SELEX技术筛选不同致龋性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差异ssDNA配基,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流式细胞术、基因克隆测序、MEME在线软件和RNA structue分析软件分析配基的一、二级结构并对筛选得到的配基进行鉴定。结果经过9轮消减SELEX筛选,放射性同位素检测文库已富集;流式细胞术检测经过测序和分析得到12条配基中的H1、H16、H4、L1、L10和H19与高致龋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特异结合,不与低致龋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特异结合,其中,H19的特异性结合程度最强,解离常数为69.45±38.53 nmol/L。结论筛选获得特异识别高致龋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ssDNA配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并鉴定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K562细胞的寡核苷酸适体.方法:体外合成长度为88个碱基的随机单链DNA(ssDNA)文库,采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磁珠法制备次级文库,以正常人血液中提取的中性粒细胞为反筛细胞,利用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SELEX)技术筛选出与CMLK562细胞特异结合的适体.将筛选得到的适体回收纯化后连接pGEM-T质粒载体,经蓝白筛选后,随机挑选24个克隆子进行序列测定.采用荧光标记引物法检测ssDNA文库与K562细胞的亲和力,并用Clustal 2.05和DNA sis V2.5软件对适体序列进行一级结构同源性分析和二级结构预测.结果:经过13轮循环筛选,CML K562细胞适体的A值从0.12上升到1.25,至第13轮A值无明显增高.一级结构分析无同源序列,但可分为6个家族,其中5个家族各自具有保守序列,家族6无保守序列.二级结构分析表明,适体形成的茎环、凸环结构可能是与K562细胞特异性结合的结构基础.结论:利用SELEX技术成功筛选出高亲和性的CML K562细胞适体.  相似文献   

16.
李莉  谌宏鸣  李甜  胡晓慧 《医学争鸣》2009,30(8):733-737
目的:研究胃癌、肝癌和正常人的血清差异蛋白表达,寻找具有潜在诊断意义的血清标志物,以利于胃癌、肝癌的早期诊断.方法:收集胃癌患者20例和肝癌患者10例以及正常人20例血清样本,经ClinProt磁珠纯化、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及ClinPro-Tools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其血清蛋白表达谱.结果:质荷比(m/z)为2863u和4965u的蛋白峰能较好地鉴别胃癌和非癌组.m/z为1618u和4965u的蛋白峰能较好地鉴别肝癌和非癌组.m/z为4965u的蛋白峰在胃癌、肝癌中较正常人均异常高表达.结论:液体蛋白芯片飞行时间质谱系统作为研究蛋白表达谱的工具,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与精度,筛选得到的m/z为2863,1618,4965u的蛋白可能为潜在的胃癌、肝癌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获得一种高亲和力的能特异性结合高转移性肺癌细胞Anip973的单链DNA适配子.方法:体外合成全长88 nt的单链DNA文库,通过反复的SELEX筛选获得特异性结合Anip973细胞的单链DNA适配子,并通过生物素-辣根过氧化物酶-链霉亲和素系统初步测定筛选的适配子与细胞的亲和力,将结合力最高的适配子库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陈文学  张焜和  邹学森  陈岳青  李金高 《重庆医学》2013,42(19):2198-2200,2203
目的利用指数富集的配套系统进化技术(SELEX)筛选人类疱疹病毒(EB病毒)阳性鼻咽癌细胞核酸适配子。方法体外合成长度为78个核苷酸的随机DNA文库,通过SELEX技术,以正常鼻咽上皮细胞为靶标进行消减筛选,以EB病毒阳性低分化鼻咽癌细胞为靶标进行10轮的筛选,克隆、测序,并对适配子进行鉴定。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亚文库与靶细胞的结合能力随着筛选轮数的增加荧光强度增强。聚类分析显示,适配子可以分为3个家族,1、2家族具有保守序列。结论初步建立EB病毒阳性鼻咽癌细胞适配子库,筛选到具有亲和力和特异性的核酸适配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和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对于肿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诊断系统测定和人工智能SVM(支持向量机)软件分析50例肝癌患,50例乙型肝炎患和/或肝硬化患及50份正常对照人群血清的12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AFP,CEA,NSE,CA125,CA153,CA242,CA19.9,PSA,free-PSA,Ferritin,β-HGG and HGH)。结果:50例肝癌患血清有46例血清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92%),50例乙型肝炎和/或肝硬化患血清中18例血清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36%),50份正常对照血清中有2例血清出现肿瘤标志物(阳性率为4%)。实验还发现在部分肝癌患血清中NSE、HGH、PSA和free-PSA也升高。结合SVM软件分析:无正常人被判断为肝癌患,16%(8人)炎症思被判断为肝癌,而肝癌的正确判断率为88%(44人)。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诊断系统结合人工智能软件分析系统,能提高肿瘤标志物诊断肿瘤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识别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 M2 subtype,AML-M2)CD33+/CD34-细胞的核酸适体(aptamers)。方法:以AML-M2型白血病CD33+/CD34-细胞为靶细胞,正常人CD33+/CD34-细胞为反筛选细胞,采用细胞-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cell-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C-SELEX)技术,体外反复筛选单链DNA(single strand deoxyribonucleic acid,ssDNA)文库的适体,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扩增产生次级文库。然后将最终轮次的次级ssDNA文库克隆、测序并分析各适体的一级和二级结构。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每轮筛选出来的次级ssDNA文库PCR扩增产物均可见到清晰的DNA条带。经过13轮的反复筛选,次级ssDNA文库与细胞结合的荧光强度从2.14%上升到51.12%,至第13轮趋于稳定状态。对30个克隆子序列测定结果显示:22个适体一级结构分别含有AAGTA,TATCT,AGATG和AAATT 4个保守序列,另8个适体无此保守序列。二级结构模拟结果显示:30个适体含有4种不同的茎环、凸环模拟结构。结论:C-SELEX技术可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原代细胞适体的筛选,筛选到的AML-M2型白血病CD33+/CD34-细胞适体有望用于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