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的低极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以及反相C_(18)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益母草的醋酸乙酯提取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包括叠烯类化合物2个:(-)-十九碳-5,6-二烯酸甲酯(1)、十八碳-5,6-二烯酸甲酯(2);饱和脂肪族化合物4个:二十一烷酸(3)、花生酸(4)、二十七烷酸(5)和肉豆蔻酸甲酯(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益母草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益母草叠烯酸酯A,化合物2为首次从益母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益母草的化学成分及其抗人白血病K562细胞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益母草的化学成分,评价益母草化学成分体外抗白血病K562细胞活性.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聚酰胺柱色谱和大孔树脂等色谱方法对益母草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技术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通过测试体外最低抑制浓度评价有关物质的抗肿瘤活性.结果:分离、纯化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O-洋槐双糖苷(quercetin 3-O-robinobioside,1),芦丁(rutin,2),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3),金丝桃苷(hyperoside,4),槲皮素(quercetin,5),芹菜素(apigenin,6),芫花素(genkwanin,7)和苯甲酸(benzoic.acid,8).结论:化合物1,3,4,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7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8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人白血病K562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5,(11)
目的对细叶益母草Leonurus sibiricus的化学成分和血小板聚集活性进行研究。方法细叶益母草提取液采用大孔树脂、MCI、反相C18、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波谱分析和TLC来鉴定,然后对其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筛选。结果从中分离鉴定出9个化合物,分别为益母草碱(1)、丁香脂素(2)、梣皮树脂醇(3)、蒙花苷(4)、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5)、丁香酸乙酯(6)、对羟基苯甲酸乙酯(7)、对羟基苄乙醚(8)、β-胡萝卜苷(9)。结论化合物2~4、6、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3和6为首次从益母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而且,化合物1、4和5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鉴定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分。方法:药材粉碎浸提,大孔吸附树脂、反复硅胶柱、Sephadex LH-20层析色谱分离纯化,理化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地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地黄苷A、地黄苷D、地黄苷E、梓醇及益母草苷等。结论: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鉴定了12个化合物,其中地黄苷D、密力特苷、地黄苷A、地黄苷E及益母草苷为首次得到,并提供了^13CNMR、^1HNMR数据。  相似文献   

5.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益母草中益母草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高速逆流色谱(HSCCC)技术高效快速地分离制备益母草中益母草碱的方法。方法单因素实验优化益母草碱的提取工艺,而后考察不同的HSCCC溶剂体系,根据分配系数(K),确定溶剂体系为醋酸乙酯-正丁醇-水(3∶2∶5),以其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转速850 r/min,体积流量2.2 mL/min,检测波长为277 nm,对益母草样品进行HSCCC分离。结果益母草正丁醇萃取部位通过HSCCC可分离得到益母草碱,该方法成功应用于益母草粗提物中益母草碱的分离:1次HSCCC运行可从2.48 g益母草70%乙醇粗提物(益母草碱质量分数为3.01%)中分离得到68 mg益母草碱,质量分数为96.2%,得率为2.74%。结论建立的方法可高效分离纯化益母草中的益母草碱,为得到高纯度的益母草碱提供了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6.
郑玉清  闫合  韩婧  谭宁华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4):2088-2091
目的:研究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果实茺蔚子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茺蔚子乙酸乙酯部位经硅胶,RP-18,Sephadex LH-20和HPLC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2个具有特殊骨架的28位去甲基齐墩果烷型螺环三萜。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茺蔚子三萜A(leonujaponin A),化合物2为已知化合物,鉴定为phlomistetraol B,均为首次从益母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工栽培盐生肉苁蓉中的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活性碳、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2个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表马钱子苷酸(8-Epiloganic acid,Ⅰ)、益母草苷(Leonuride,Ⅱ)。结论首次对人工栽培盐生肉苁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2个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8-表马钱子苷酸含量较高,可以作为肉苁蓉生药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蒙药白益母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产于中国内蒙古地区白益母草(Panzeria alaschanica Kupr.)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聚酰胺柱、大孔树脂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NMR和MS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益母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豆甾醇(2),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3),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4),胡萝卜苷(5),芦丁(6),槲皮素(7)。结论:除化合物6外,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茺蔚子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NMR和MS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通过测定化合物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RAW 264.7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的抑制能力来评价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 从茺蔚子正丁醇提取部位中共分离得到4个萜类化合物,含1个新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5R,6S,8R)-5,6-二羟基-二氢猕猴桃内酯(1)、蜜柑苷A(2)、淫羊藿次苷C3(3)、益母草宁素K(4)。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4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NO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化合物1是新化合物,化合物3是首次在益母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4是首次从茺蔚子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NO释放,具有潜在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HPLC-ELSD测定益母颗粒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母草为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Leonurus japonicu Houtt.)的地上部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味辛、微苦,性微寒,人心包肝经,具有活血调瘀、利尿消肿之功效,是中医妇科良药。对益母草中化学成分进行大量研究后发现,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类、二萜类、甾醇、黄酮类、有机酸、多种微量元素及脂肪酸类等。  相似文献   

11.
麦冬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婉  马骁  王建  曾南  董泰玮  李雷  李敏 《中草药》2018,49(2):477-488
麦冬在中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是一种利用价值很高的药用植物,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麦冬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甾体皂苷类、高异黄酮类、多糖类等;具有降血糖、保护心血管系统、增强免疫力、抗皮肤衰老、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对麦冬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麦冬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川麦冬内生真菌分离和鉴定及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雷  潘峰  杨远兵  姜立春  邓伶  邓珍  刘群 《中草药》2016,47(8):1382-1391
目的深入研究川麦冬内生真菌分布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并考察其抑菌活性。方法分别对野生川麦冬和大田栽培川麦冬的根部和叶部利用组织块法分别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形态学和ITS序列聚类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所得内生真菌进行鉴定,利用菌饼法对其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从川麦冬中共分离得到27株内生真菌,其中野生麦冬内生真菌(22株)明显较大田栽培麦冬内生真菌(5株)丰富,根部内生真菌(17株)明显较叶部内生真菌(10株)丰富。此外镰刀菌属和曲霉菌属为麦冬优势菌属,且镰刀菌属有根部专一定植特性,曲霉菌属却广泛分布于根部和叶部。同时,40%的麦冬内生真菌对白色念珠菌具有抑制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抑制菌株较少。结论川麦冬具有丰富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并且其内生真菌分布具有明显的环境和部位特异性。所分离的内生真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H5、031p和H8 3株菌表现出较强抑菌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山豆根Sophorae Tonkinensis Radix et Rhizoma用药历史悠久,为临床常用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功效。目前已从山豆根中鉴定出200多种化合物,主要含黄酮类、生物碱类、三萜类等,其中生物碱为山豆根主要活性成分。山豆根作用广泛,对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均有调节作用,具有抗肿瘤、抗炎、护肝、降压、提高免疫、解痉止泻、升血糖等诸多药理作用。综述了山豆根的化学成分和主要药理作用,为山豆根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秋茄(Kandelia candel)属于红树科(Rhizophoraceae)秋茄属(kandelia),是一种生长于滨海滩涂的海洋植物,在广西沿海地区被民间用作药物使用。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萜类、酚酸类、有机酸、甾醇、含氮化合物、多糖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秋茄具有抗肿瘤、抑菌、抗氧化、降血糖和血脂、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深入总结秋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现状,为该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和产品开发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重楼替代药材丫蕊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合科(Liliaceae)丫蕊花属植物具有和重楼属十分相似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丫蕊花和重楼活性成分主要为甾体皂苷,具有抗菌、止血、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因此丫蕊花具有替代重楼的药效物质基础,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重楼资源危机。综述丫蕊花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加快丫蕊花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于浩  杜建玲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24):4694-4699
穿山龙属于薯蓣科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华北、东北、青海等地区,其根茎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我国具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据中医学记载,该药材具有止咳化痰、祛风止痛、舒筋活血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该药材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皂苷,具有抗肿瘤、抗炎、降血脂、抑菌和抗病毒等作用。鉴于其诸多的生物学活性及药理作用,针对其开发和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该文对穿山龙皂苷的药理活性、治疗作用及机制的研究现状加以总结,为进一步研发穿山龙皂苷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赵雪艳  蔡霞  胡正海 《中草药》2014,45(20):3029-3033
甘遂Euphorbia kansui为我国传统中药,常用于治疗水肿、腹水等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甘遂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在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方面陆续有新的发现。针对甘遂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甘遂以后的研究及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甘草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芳  李羽涵  杨志刚 《中草药》2018,49(19):4662-4669
甘草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作为临床常用大宗药材之一,不仅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而且在食品、化妆品等行业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与甘草有关的科学研究被大量开展。代谢组学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总结代谢组学在甘草的基原鉴定、炮制、药理作用及生态因子等方面的应用,将有助于更加深入系统地研究甘草,并揭示其药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藏族药兔耳草属药用植物资源充足,品种丰富,具有行血解毒,清热调经的功效,在藏族医药体系中应用广泛,是藏族药中常用的上品药材,在多种方剂中作为主药。但目前兔耳草属药用植物的研究报道较少,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革叶兔耳草Lagotis alutacea,短穗兔耳草L.brachystachya,短管兔耳草L.brevituba,圆穗兔耳草L.ramalana,云南兔耳草L.yunnanensis这几个种的兔耳草属植物的药理和化学成分的研究,其他种的兔耳草属植物罕见报道。目前研究表明,兔耳草属药用植物含有黄酮类、环烯醚萜苷类、苯丙素苷类、甾体类、三萜类等多种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肿瘤、抗肝损伤、抗炎、抗痛风等多种药理活性。兔耳草属药用植物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但对其的研究开发较少。本文搜集了对近年来兔耳草属植物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在藏族医药体系的应用进行系统的文献综述,以期为其临床合理应用和深入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龙胆属环烯醚萜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董丽萍  倪梁红  赵志礼  吴靳荣 《中草药》2017,48(10):2116-2128
龙胆属Gentiana L.是龙胆科(Gentianaceae)中最大的属。该属植物中含有大量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学成分,尤其富含环烯醚萜类成分,这类成分具有较好的保肝、抗炎解热、抗病毒等药理作用。对龙胆属植物中环烯醚萜类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类综述,以期为龙胆属化学成分研究及药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