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宋岗  蒋凤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4):1193-1196
目的 探讨卵磷脂络合碘胶囊联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每个月玻璃体腔内每次给药0.5 mg/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卵磷脂络合碘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眼压(IOP)、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0%、9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OP、BCVA和CRT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EGF和ET-1水平显著降低,NO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VEGF、ET-1和NO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磷脂络合碘胶囊联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视力,改善机体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复方樟柳碱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给药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14年4月-2017年10月,采用随机抽样与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在渭南市中心医院眼科就诊的湿性AMD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给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记录两组预后与视力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和84.7%,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过治疗后视力都显著提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的视力提高比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荧光素渗漏消失40例,减少30例,无变化2例;对照组分别为25例、30例与17例,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复方樟柳碱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给药治疗湿性AMD能提高视力,减少荧光渗漏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分析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相关文献,为临床AMD指导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及万方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有关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风险评估,提取文献中相关指标,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异质性,同时绘制漏斗型图,检测发表偏倚。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文献15篇,合计940例患者。康柏西普组和雷珠单抗组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of retinal thickness,CRT)[WMD=-4.78,95%CI(-11.63,2.07),P=0.17]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WMD=-0.02,95%CI(-0.03,0.00),P=0.07]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康柏西普组在脉络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渗漏面积上优于雷珠单抗组[WMD=-0.98,95%CI(-1.22,-0.73),P<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对AMD疗效相当,均可改善患眼BCVA,降低CRT以及抑制CNV渗漏,此外,康柏西普在控制渗漏面积方面均有一定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康柏西普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医学网,收集康柏西普与对照组比较对黄斑水肿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相关资料并按照Jadad评分量表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1项RCTs,合计1 3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康柏西普显著提高患者随访1个月[MD=0.08,95% CI(0.05,0.12),P<0.001],3个月[MD=0.09,95% CI(0.06,0.13),P<0.001]和6个月[MD=0.07,95% CI(-0.02,0.17),P=0.12]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治疗有效率[RR=2.15,95% CI(1.29,3.57),P=0.003];显著降低患者随访1个月[MD=-79.71,95% CI(-107.52,-51.91),P<0.001]、3个月[MD=-61.12,95% CI(-82.42,-39.81),P<0.001]和6个月[MD=-67.95,95% CI(-201.37,65.46),P=0.32]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除随访6个月的CMT和BCVA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12、0.32),其余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剔除治疗方案差异(单次玻璃体腔注药)的一项研究再做Meta-分析后,两组6个月CMT和BCVA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0.001)。不良反应方面,两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黄斑水肿患者,康柏西普短期内(3个月)比对照组更好的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改善患者视力、提高治疗有效率,疗效可靠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康柏西普和曲安奈德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月濮阳市眼科医院收治的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4 mg/次。治疗组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05 mL/(眼·次)。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力和视野调查结果,眼压、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盘水肿消退时间,及玻璃体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视力和视野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90.00%,均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00%和10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眼压及神经纤维层厚度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眼压、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盘水肿消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最后1次治疗时,两组患者玻璃体腔中VEGF-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显著提高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视力和视野,有效改善治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康柏西普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黄斑变性患者,按照随机抽样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组在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后第2天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3粒/次,3次/d,连续用药3个月。两组患者康柏西普注射每月1次,连续3次,并进行每月定期随访1次。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眼血液动力学指标和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显著升高,但阻力指数(RI)、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眼底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RP、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康柏西普治疗老年黄斑变性具有较为理想的疗效,可有效改善血清CRP、VEGF水平及眼底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医院自2015年6月-2017年1月纳入的C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使用康柏西普治疗的A组50例(50眼),使用雷珠单抗治疗的B组52例(52眼),观察治疗后1、3、6个月时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和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变化情况,评价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6个月后A组患者视力提高率(52.00%)高于B组(3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黄斑部视网膜厚度的改善A组优于B组,且各个复诊时间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0%和1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柏西普治疗C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优于雷珠单抗,但二者的安全性差异不显著,有待于进一步长期大样本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
谢红  骆艺  张景  王艳  魏波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37(7):1560-1564
目的 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0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共130只患眼。将7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5 mg/眼,1次/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1.5 g/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眼部体征、最佳矫正视力、血流动力学、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的视野灰度值、出血斑面积、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低于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视野灰度值、出血斑面积、CMT比对照组低,最佳矫正视力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视网膜中央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峰值血流速度比治疗前高,搏动指数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视网膜中央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峰值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血清ICAM-1、PEDF、VEGF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确切,能减轻眼底症状,改善视力和血流动力学指标,调节ICAM-1、PEDF、VEGF的分泌,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观察通脉睛明汤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对患者房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水平的影响。方法:125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5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05 ml玻璃体腔内注射,每月1次,连续用药3个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脉睛明汤治疗,每日1剂,bid,共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房水VEGF、bFGF、SDF-1水平和血清IL-6、IL-8水平,以及眼部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变化情况,观察两组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67%,高于对照组的88.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房水VEGF、SDF-1水平和血清IL-6、IL-8水平及眼部BCVA、CM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P<0.05)。结论:通脉睛明汤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疗效较好,可降低患者房水VEGF、SDF-1水平和血清IL-6、IL-8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80岁以上高龄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药物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眼科自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药物治疗的80岁以上高龄AMD患者48例,记录玻璃体腔注药术后眼部不良反应以及全身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记录其治疗前基线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末次随访时BCVA,记录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比较治疗前后BCVA、CMT的变化。48例高龄AMD患者在治疗前后填写中文版视功能相关生活质量量表-25,比较治疗前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及日常视觉功能差异。结果 48例高龄AMD患者中,男女分别为26、22例,共55眼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药物治疗,无视网膜脱离、眼内出血、眼内炎发生,无全身心脑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55眼玻璃体腔注射次数累积202次,平均注射次数3.67次/眼。所有患者治疗前视力≥0.05以上者比例为49.1%(27/55),治疗后为65.5%(3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治疗前,平均黄斑CMT为(310.44±34.76)μm,治疗后黄斑CMT为(267.04±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芪明颗粒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0.5 mg/次,1次/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芪明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MT)和玻璃体液中细胞因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降低,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CVA显著升高,CMT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BCVA和CMT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明颗粒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视力,促进黄斑水肿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 PPV)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合并Ⅰ、Ⅱ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NVG)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4年6月眼科确诊为PDR合并Ⅰ、Ⅱ期NVG患者60例(60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有无注射雷珠单抗分为观察组34例(34只眼)和对照组26例(26只眼),均行23G PPV,观察组术前注射雷珠单抗,对照组术前未注射雷珠单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新生血管平均出血次数、电凝使用次数、术中及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1个月测定最佳修正后视觉灵敏度( BCVA)、房水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PEDF)及术后1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CRT)值。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血管出血次数、电凝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房水VEGF、PEDF低于对照组,术后BCVA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术中大量出血及术后一过性高眼压、玻璃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PPV治疗PDR合并NVG,可降低房水VGEF、PEDF,提高BCVA水平,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益脉康胶囊联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2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河南省总队医院眼科就诊的106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无菌针管将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注入角膜缘后4mm睫状体平坦部位,0.05 mL/次,1次/月,共治疗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益脉康胶囊,0.6 g/次,3次/d。两组在治疗3个月统计疗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最佳矫正视力值(BCVA)。检测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MI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13%,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显著降低,BCVA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比对照组低(P0.05),BCVA比对照组高。治疗后,两组的IL-6、MIP-1、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IL-6、MIP-1、hs-CRP水平降低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益脉康胶囊联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视力,减轻炎症反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中应用神经节苷脂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患儿共54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n=27)和对照组(n=27)。两组患者均应用同样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注射用胞磷胆碱钠0.5 g/d,观察组患者则应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20 mg/d,疗程均为2周。分别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气分析结果、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NBNA评分。结果 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8.9%)显著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H值、血氧分压(pO2)、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有显著的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pO2pCO2和SaO2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IL-2的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IL-6、hs-CRP和TNF-α的水平对比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IL-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更高,而IL-6、hs-CRP和TNF-α的水平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HIE患者的疗效确实,对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美金刚联合茴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血清雌二醇(E2)、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8年07月在许昌市立医院进行诊治的35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茴拉西坦,每次0.2 g,每天3次;观察组联合服用美金刚5 mg/d,每周将给药剂量递增5 mg,到第4周的20 mg/d时维持给药剂量。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MMSE评分、病理行为评分和血清E2、VEGF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85.14%)明显高于对照组(6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认知功能MMSE评分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幻觉、偏执妄想、行为紊乱、昼夜节律紊乱、攻击行为、焦虑恐惧以及情感障碍评分值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E2、VEGF水平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金刚联合茴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具有确切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E2、VEGF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疾灵胶囊联合乳腺增生口服液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100例乳腺增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治疗组(n=50)。对照组口服乳腺增生口服液,20 mL/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乳疾灵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于经期停药,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块直径、乳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血清性激素[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孕酮(P)]、促血管新生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4.0%(P0.05)。治疗后,两组肿块直径、乳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但PCS评分、MCS评分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肿块直径、乳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PCS评分、M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_2、LH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但血清P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bFGF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血清VEGF、bFGF水平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乳疾灵胶囊联合乳腺增生口服液治疗乳腺增生可取得确切疗效,患者肿块大小及乳痛症状得以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可使患者体内异常表达的性激素和促血管生成因子得到纠正,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双丹明目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43例,随机分成对照组(71例)和治疗组(7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羟苯磺酸钙分散片,1片/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双丹明目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低视力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CLVQOL)评分、视野平均缺损程度和证候积分、血清脂联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4.51%,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LVQOL评分显著升高(P0.05),视野平均缺损程度和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CLVQOL评分、视野平均缺损程度、证候积分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脂联素和PEDF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IGF-1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脂联素、IGF-1及PEDF水平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6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丹明目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尿酸、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96例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晨服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睡前口服瑞舒伐他汀钙10 mg,均治疗4周。治疗后评估疗效,记录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尿酸(UA)和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和NO水平升高,而UA水平降低,观察组的VEGF和NO水平均升高,而ET-1、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和NO水平均升高,而ET-1、UA、TC、TG和LDL-C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横纹肌溶解,转氨酶升高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可有效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反应、降低血脂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