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NP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生存质量影响。 方法: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N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个化疗周期,每个周期28 d。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6.14%,生存质量提高率为71.9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癌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 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阿帕替尼联合NP化疗治疗疗效明显,且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EA和CYFRA21 1水平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奥希替尼辅助DP方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抗菌肽人类阳离子抗菌蛋白18(hCAP18)及POK红细胞髓性致癌因子(POK)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DP方案治疗,在第1、8天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60 mg/m2与250 mL的0.9%氯化钠溶液进行充分的混匀,1次/d;第1~4天静脉滴注注射用顺铂,30 mg/m2,1次/d。所有患者均以3周为1个化疗周期,连续2个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甲磺酸奥希替尼片,80 mg/d,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等指标的评价。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的水平,血清中的hCAPI8、Pokemon表达情况,远期的生存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62.9%和85.7%,对照组的ORR和DCR分别为28.6%和60.0%,观察组的ORR和D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EA、VEGF、CYFRA21-1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EA、VEGF、CYFRA21-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CAP18、Pokemon的水平有明显的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hCAP18、Pokemon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希替尼辅助DP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EA、VEGF、CYFRA21-1水平,高效改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情况,且治疗过程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瘤消积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痰瘀互结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痰瘀互结型晚期NSCLC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50)。对照组患者口服吉非替尼片,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肺瘤消积方,以21 d为1个治疗周期,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期。对比分析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无进展生存期(PFS)、中医症状分级、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PFS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症状分级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68.00%、84.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2.00%、62.00%)(P<0.05);治疗组皮肤反应、腹泻总发生率(22.00%、5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2.00%、74.00%)(P<0.05)。结论 肺瘤消积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痰瘀互结型晚期NSCLC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CYFRA21-1、CA19-9、CEA、IL-1、IL-6、TNF-α水平,改善患者病情,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紫杉醇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血清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8年3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肿瘤诊疗中心治疗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即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紫杉醇注射液单药化疗,按175 mg/m2将紫杉醇溶于生理盐水中稀释,静脉滴注3 h,每周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850 mg/次,1次/d。3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化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化疗前后的血清因子水平,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MMP-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血清癌胚抗原(CEA)和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VEGF、MMP-9、CYFRA21-1和CEA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学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化疗期间均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关节痛等不良反应,且无显著差异,给予对症治疗后均缓解。结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紫杉醇注射液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脾多肽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500 mg/次,1次/d,治疗过程中若出现不良反应,则根据受试者耐受情况减量或暂停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脾多肽注射液,每次将10 mL脾多肽注射液加入500 mL 5%葡萄糖液中充分稀释后给药,1次/d,连用1周后停药3周。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和修订版Piper疲乏量表(RPFS)评分。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客观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20.00%、70.00%;均高于对照组的12.50%、50.0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25)和CA19-9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较对照组同期均显著更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外周血血小板(PLT)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显著提高,RPFS评分则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RPFS评分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观察组乏力发生率为3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多肽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能有效提高近期疗效,并有助于减少单用阿帕替尼所产生的乏力等毒副作用,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和CA19-9水平,有效维持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PLT稳定,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克唑替尼联合PC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6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每天静脉滴入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静滴时间超过10 min,并静脉滴入卡铂注射液,AUC5静滴时间超过30 min。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克唑替尼胶囊,250 mg/次,2次/d。1个周期为21 d,两组共治疗2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人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以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和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量表(KPS)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7%(P<0.05)。两组治疗后的NSE、CEA、SCCAg和CYFRA21-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恶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克唑替尼联合PC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癌四项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初诊确诊为肺癌的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来院就诊的85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中SCC、NSE、CYFRA21-1、CEA表达水平,同时分析观察组不同病理类型、分期上述指标的差异,分析肺癌血清四项单独及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SCC、NSE、CYFRA21-1、C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鳞癌患者血清CYFRA21-1、SCC水平较肺腺癌及小细胞肺癌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NSE水平较肺腺癌及肺鳞癌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患者血清CEA水平较肺鳞癌及小细胞肺癌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NSE水平明显低于Ⅲ~Ⅳ期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EA、SCC水平在不同分期肺癌患者中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SCC、NSE、CYFRA21-1、CEA单独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60.0%、57.0%、37.0%和59%,而4种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达75.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发现,4种指标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43。结论 肺癌血清四项指标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早期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0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卡培他滨片,1 000 mg/m2,2次/d,治疗2周后停药1周,21 d为1个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500 mg/次,1次/d,治疗2周,21 d为1个周期。患者需维持用药3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l9-9)、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血清Th1/Th2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8%(P<0.05)。治疗后,两组CA724、CAl9-9、CA125和CE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FN-γ、IL-2水平显著升高,IL-4、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胃癌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机体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调节机体中的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同时没有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9.
孟旭辉  刘龙发 《肿瘤药学》2021,11(6):724-731
目的 研究阿昔替尼单药或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舒尼替尼治疗失败的伴肝转移肾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26例肾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3例接受阿昔替尼单药口服治疗,观察组13例接受阿昔替尼口服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客观缓解率(61.5%)显著高于对照组(30.8%)(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血清CEA、Cyfra21-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CD3+、CD8+、NK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甲状腺功能异常、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皮疹、乳酸脱氢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除皮疹外,两组其余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昔替尼单药或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均能为舒尼替尼治疗失败的伴肝转移肾细胞癌患者带来疗效获益,且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的疗效和免疫功能获益均显著优于单药治疗,但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造成了不良反应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顺铂对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RM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顺铂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1次/周,4周为1疗程,每次用药前放空胸腔积液。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胸腔积液RRM1表达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RRM1表达水平无差别;治疗后,两组RRM1表达水平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观察组RRM1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肿瘤标志物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EA)、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CYFRA 21-1)、癌抗原19-9(CA19-9)和癌抗原125(CA125)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观察组患者的CEA、CYFRA21-1、CA19-9和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血液系统和消化道毒性,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与顺铂对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和RRM1表达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三孔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的CEA、CYFRA21-1、SCC、CA12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02.64±4.29)min、引流管留置时间(3.49±1.30)d、住院时间(7.80±0.56)d短于对照组的(120.39±5.31)min、(5.88±1.21)d、(9.94±0.87)d,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0,P=0.0377<0.05)。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34例采用放疗进行治疗,观察组37例给予口服吉非替尼250mg/次,1次/日,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糖蛋白型肺癌标志物(CA125)、粘蛋白型糖抗原(CA242)及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χ2=3.903,χ2=4.21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25、CA242及CEA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P〈0.01),观察组CA125和CEA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从miR-204-5p、miR-1269表达变化方面观察埃克替尼联合TP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NSCLC患者82例,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法分为对照组(n=41)、试验组(n=41)。对照组给予TP化疗,紫杉醇剂量1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卡铂剂量300 mg·m-2,第2天静脉滴注。4周为1个周期,治疗4个周期。试验组在对照组TP方案治疗基础上加用埃克替尼,TP化疗方案及操作同对照组,同时口服埃克替尼,每次125 mg,每天3次,当患者出现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时,可暂停(1~2周)服用,待症状缓解或消失再次恢复每次125 mg,每天3次。4周为1个周期,治疗4个周期后进行效果评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周期、治疗4个周期检测两组患者肺功能[第1秒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容积(FVC)]、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l25)、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miR-204-5p、miR-1269水平。结果 治疗4个周期后,试验组客观缓解率(ORR)为43.90%,疾病控制率(DCR)为82.93%,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4.39%、63.4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周期、4个周期后两组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同时间点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A125、CEA、CYFRA2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周期、4个周期后两组CA125、CEA、CYFRA21-1较治疗前降低,且同时间点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iR-204-5p、miR-1269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周期、4个周期后两组miR-204-5p较治疗前升高,miR-1269较治疗前降低,且同时间点试验组miR-204-5p高于对照组,miR-1269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克替尼联合TP化疗治疗晚期NSCLC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调节miR-204-5p、miR-1269表达,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消癌平口服液联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4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TC方案(卡铂+紫杉醇)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第1天静脉滴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7.5 mg/kg;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消癌平口服液,10 mL/次,3次/d。21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持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Karnofsky(KPS)评分、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疾病控制率(DCR)(78.12%vs 67.19%)和客观缓解率(ORR)(64.06%vs 51.5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25、CEA、NSE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CA125、CEA、NSE水平降低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显著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KPS评分升高较多(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OS和PF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胃肠道反应、血小板降低、白细胞降低和肝功能异常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癌平口服液联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盐酸埃克替尼片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武警特色医学中心门诊收治的82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区组设计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埃克替尼片,125 mg/次,3次/d,直到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时停止。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第1天静脉滴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7.5 mg/kg用0.9%氯化钠100 mL稀释。以21 d为1个化疗周期,两组患者治疗2个化疗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同时比较两组FACT-L 4.0评分、肿瘤标志物水平、毒副作用发生情况和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41.5%、8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3%、63.4%,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状况评分、社交/家庭状况评分、情感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肺癌附加关注评分和总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位无进展时间(PFS)、中位生存时间(OS)、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盐酸埃克替尼片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癌基因分型与血清肿瘤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的106例乳腺癌患者,免疫组化检测ER、PR、c-erbB-2,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单因素方差分析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 细胞角蛋白十九片段、铁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724在Luminal A型乳腺癌组血清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3种基因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类抗原125、糖抗原153在Luminal A型和Basal-like型乳腺癌组血清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明显高于另2种基因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肿瘤标志物在不同基因分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细胞角蛋白十九片段、铁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724、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水平与乳腺癌基因型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纳武利尤单抗联合DP方案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187例,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92例)和观察组(95例)。对照组使用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灌注化疗治疗,输注2 000 mL 0.9%氯化钠溶液或糖盐水水化,0.9%氯化钠溶液100 mL分别稀释多西他赛注射液及顺铂注射液,37.5 mg/m2,先缓慢注入稀释后多西他赛,间隔30 min再注入稀释后顺铂。灌注化疗间隔3周,共4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输注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3 mg/kg,每2周用药1次,直至患者不耐受或病情进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肿瘤标志物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以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5.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较化疗前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KPS评分增加程度明显较对照组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癌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CYFRA21-1水平较化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CD3+、CD4+和CD4+/CD8+均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患者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DP方案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灌注治疗对晚期NSCLC患者近期疗效良好,且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资料和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化疗联合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CIK)免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9例(紫杉醇+顺铂化疗联合DC-CIK细胞免疫治疗)和对照组39例(单纯紫杉醇+顺铂化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IK细胞及Treg细胞的数量和比例,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临床疗效,采用卡氏功能状态评分评估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CYFRA211、CEA和CA125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CD8+、CIK细胞的阳性细胞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Treg细胞的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CIK细胞的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Treg细胞的阳性细胞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提高率、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疗联合DC-CIK细胞免疫能提高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