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缓释片治疗血脂异常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安徽省立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心内科门诊血脂异常合并高血压患者120例,每晚分别给予氟伐他汀缓释片80 mg,治疗12周,最终有115例患者纳入统计。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监测24 h动态血压,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幅度与患者动态血压变化值进行比较。结果 氟伐他汀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胆固醇[(5.40±0.85) mmol/L vs(4.10±0.95) mmol/L]、LDL-C[(3.58±0.61) mmol/L vs(2.49±0.64) mmol/L]均下降,同时,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得到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平均血压值、24 h平均脉压差[(104.96±10.98) mmHg vs(97.4±9.88) mmHg]、白昼收缩压变异性[(17.39±4.08) mmHg vs(14.31±5.09) mmHg)]及夜间收缩压变异性[(15.50±4.08) mmHg vs(12.89±8.09) mmHg)]、hs-CRP[(2.65±10.55) mg/L vs(4.45±8.61 mg/L)]水平也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C下降幅度在一定程度上与24 h平均血压变化值、白昼收缩压变异性、夜间血压变异性均有关。结论 氟伐他汀缓释片降脂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同时具有一定抗炎作用,并参与血压节律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熊丽  张连红  孙婷 《安徽医药》2017,38(4):460-46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珂立苏在治疗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方面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晚期早产RDS患儿,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每组40例。大剂量组患儿给予首次剂量为70 mg/kg的国产珂立苏进行治疗,小剂量组患儿给予首次剂量为40 mg/kg的国产珂立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经不同剂量珂立苏治疗24 h后的血气指标、氧合指数(OI)、呼吸机参数、用药后机械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肺部X线改变及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治疗前大剂量组PaO2(46.84±19.41)mmHg,PaCO2(49.80±8.15)mmHg,OI(12.97±2.58),X线评分(2.28±0.71)分;小剂量组PaO2(45.82±21.69)mmHg,PaCO2(50.82±8.19)mmHg,OI(12.11±2.4),X线评分(2.54±1.58)分;治疗后大剂量组PaO2(64.75±4.12)mmHg,PaCO2(41.77±4.15)mmHg,OI(4.61±0.87),X线评分(1.09±0.33)分;小剂量组PaO2(63.83±6.12)mmHg,PaCO2(44.82±5.16)mmHg,OI(7.23±2.17),X线评分(1.86±0.67)分。与治疗前比较,经珂立苏治疗24 h后两组患儿的PaO2、PaCO2、氧合指数及肺部X线评分均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患儿经治疗后PaCO2、氧合指数、辅助通气时间、珂立苏应用次数、肺炎发生率、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小剂量组患儿,且肺部X线评分也较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愈率和住院费用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70 mg/kg)珂立苏在治疗晚期早产儿RD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在瑞芬太尼全身麻醉中,地佐辛预防患者苏醒期痛觉敏化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淮南新华医院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的全身麻醉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BIS监测下,使用瑞芬太尼快通道全身麻醉。气腹开始时,观察组患者给予地佐辛5 mg静脉推注,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生理盐水2 mL。观察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气腹时间、拔管前(T0)、拔管即刻(T1)、拔管后1 min(T2)、拔管后3 min(T3)、拔管后5 min(T4)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同时,观察记录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痛觉敏化的发生率和术后咽痛、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T1、T2的MAP[(72.58±10.33、76.65±10.57)mmHg]和HR[(66.64±8.28、67.48±9.36)次/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的MAP[(88.15±9.35、85.89±7.99)mmHg]和HR[(79.28±11.46、77.43±10.65)次/分]较T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痛觉敏化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咽痛、恶心呕吐和瘙痒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快通道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于气腹开始时使用地佐辛5 mg静脉推注,可降低苏醒期痛觉敏化的发生率,减轻拔管反应,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同时并不增加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4.
江剑  徐晓栋 《安徽医药》2017,38(4):433-436
目的 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剖宫产术中寒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60例ASA I-II级剖宫产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Dex0.1组、Dex0.3组、对照组,各20例,3组患者均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阻滞完善后,Dex0.1组和Dex0.3组分别从静脉缓慢输注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0.1 μg/kg和0.3 μg/kg,输注时间10 min,对照组输注生理盐水。观察各组产妇麻醉前(T0)、给药后5分钟(T1)、给药后10分钟(T2)、给药后30分钟(T3)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自主呼吸、氧饱和度、及寒战发生情况和新生儿1、5、10 min的Apgar评分。结果 3组患者自主呼吸和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在T0、T3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在T1、T2时组间比较如下:Dex0.1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0.3组与Dex0.1组、生理盐水组比较,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下降,其中T1时Dex0.3组MAP(82±9)mmHg,HR(83±10)次/分,Dex0.1组MAP(86±8)mmHg,HR(86±9)次/分,生理盐水组MAP(87±6)mmHg,HR(89±8)次/分;T2时Dex0.3组MAP(81±7)mmHg,HR(82±10)次/分,Dex0.1组MAP(86±8)mmHg,HR(88±10)次/分,生理盐水组MAP(85±7)mmHg,HR(90±10)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0.3组与生理盐水组和Dex0.1组比较,寒战发生率及寒战时长显著降低:Dex0.3组、Dex0.1组、生理盐水组寒战发生率分别为15%、45%和50%,寒战时长Dex0.3组、Dex0.1组、生理盐水组分别为(7.8±3.0)min、(10.0±2.9)min和(10.2±3.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可以安全且有效预防剖宫产术中寒战的发生,0.3 μg/kg为一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地佐辛与舒芬太尼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给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116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n=58)和舒芬太尼组(n=58),两组患者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使用均相同,术毕给予PCIA,地佐辛组药物为0.8 mg/kg地佐辛和6 mg托烷司琼用生理盐水配制成100 mL,舒芬太尼组药物为舒芬太尼2.5 μg/kg和托烷司琼6 mg用生理盐水配制成100 mL。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PCIA按压次数和镇痛药物累积消耗量,计算有效按压率;分别于术后6h (T2)、12 h (T3)、24 h (T4)和48 h (T5)评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分别于术前(T0)、T1、T3、T4和T5时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地佐辛组患者术后48 h内按压次数和镇痛药物累积消耗量分别为(5.1±2.2)次和(60.6±11.2) mL,低于舒芬太尼组(7.2±2.6)次和(88.8±9.1) mL (P<0.05);地佐辛组患者T2~5时安静时VAS评分[(2.1±0.9)、(1.9±0.6)、(2.0±0.5)、(1.7±0.4)分]和活动时VAS评分[(2.6±1.1)、(2.2±0.8)、(2.3±0.7)、(1.9±0.8)分]均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与舒芬太尼组相比,地佐辛组患者T3~5时CD3+细胞[(57.8±9.2)%、(62.3±7.8)%、(66.3±9.5)%]均升高,T3时CD4+[(27.8 ±6.8)%]升高,T3~4时CD4+/CD8+比值[(1.15±0.62)、(1.24±0.52)]和NK细胞[(20.2±6.9)%、(21.3±4.9)%]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患者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2.4%,显著低于舒芬太尼组的39.7%(P<0.05)。结论 与舒芬太尼相比,地佐辛应用于食管癌患者术后镇痛,可提高镇痛效果、改善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荭草苷(orientin,Ori)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电流(INa)的影响,探讨Ori在离子通道层面的抗心律失常机制。方法 使用Langendorff恒温恒压灌流装置、单酶解消化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观察不同浓度Ori作用前后大鼠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电流(INa)的变化。结果 低于2 μmol·L-1的Ori对INa无明显影响,3,10,30 μmol·L-1的Ori使INa的I-V曲线显著上移,峰值钠电流(INa-Peak)由给药前的(-81.49±3.9)pA/pF依次变为(-74.38±4.1)pA/pF,(-63.05±2.8)pA/pF和(-55.35±3.2)pA/pF;Ori使激活曲线右移、失活曲线左移,失活后恢复曲线显著右移,最大半数激活电位(V1/2-ac)由给药前的(-53.66±4.12)mV分别变为(-44.64±1.9)mV,(-38.95±1.7)mV和(-30.21±1.5)mV;最大半数失活电位(V1/2-in)由给药前的(-51.68±0.76)mV分别变为(-60.17±1.5)mV,(-68.51±1.4)mV和(-75.22±1.37)mV,恢复时间(τ)由给药前的(18.38±0.84)ms分别变为(24.53±1.4)ms,(35.25±1.3)ms和(68.75±1.58)ms。结论 Ori能浓度依赖性抑制大鼠心室肌细胞的INa,并能显著影响其激活、失活及失活后恢复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王鸣燕  魏琳萍 《安徽医药》2016,37(10):1262-1264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CPS)联合甲状腺素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HHD)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在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HHD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甲状腺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CPS治疗。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变化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心率(HR)变化,并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TSH、FT4、FT3、LVEF、LVEDD、LVESD和H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T4、FT3高于对照组(P<0.05),TSH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LVEDD、LVESD和HR分别为(54.2±3.9)%、(47.2±4.1)mm、(37.3±6.4)mm和(66.5±5.8)次/min,对照组为(43.8±5.4)%、(52.6±3.5)mm、(42.5±5.6)mm和(71.8±6.4)次/min,观察组LVEF大于对照组(P<0.05),LVEDD、LVESD和H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5.0%(51/60),对照组为73.3%(44/6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PS联合甲状腺素治疗HHD,能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及心功能,疗效显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用于股骨干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9月到2018年5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手术患者30例,采用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超声定位后注入0.5%罗哌卡因15 mL阻滞股神经和0.375%罗哌卡因5 mL阻滞股外侧皮神经。观察患者神经阻滞前(T0)、阻滞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30 min(T4)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感觉及运动阻滞的起效和持续时间;同时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及术后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 30例患者T0、T1、T2、T3、T4收缩压分别为(144.67±14.81)、(141.53±14.32)、(141.67±13.88)、(142.00±12.40)、(145.00±11.65)mmHg,不同时间点收缩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1、T2、T3、T4舒张压分别为(79.73±4.39)、(77.90±4.29)、(79.87±3.87)、(78.77±4.29)、(79.17±3.48)mmHg,不同时间点舒张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1、T2、T3、T4心率分别为(80.00±4.98)、(78.90±3.21)、(78.33±3.92)、(79.33±3.02)、(78.07±3.38)次/分,不同时间点心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平均为(6.77±0.90)min,持续时间为(339.90±65.67)min;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平均为(12.23±2.28)min,持续时间为(213.00±39.08)min。30例患者均无恶心、呕吐及术后尿潴留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应用于股骨干骨折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时间长,术后并发症极少,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肥胖腹股沟疝患者(≥70岁)围手术期是否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在临床路径(CP)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CP中控制好合并症的76例非肥胖高龄腹股沟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试验组患者不使用抗菌药物,对照组患者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情况及相关指标。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7.89%,对照组为5.2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白细胞计数[(5.52±1.28)×109/L vs(5.73±1.59)×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63.91±6.55)% vs(63.77±9.18)%]、C反应蛋白(CRP)[(3.35±0.80)mg/L vs(3.30±0.79)mg/L]及最高体温[(36.59±0.44)℃ vs(36.62±0.36)℃]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白细胞计数[(5.98±1.37)×109/L vs(6.11±1.66)×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65.22±6.49)% vs(64.98±9.09)%]、CRP[(7.47±0.85)mg/L vs(7.13±0.86)mg/L]及最高体温[(36.84±0.45)℃ vs(36.81±0.34)℃]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CRP及最高体温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CP中控制好合并症的非肥胖高龄腹股沟疝患者,围手术期可以不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周焰  韩亮 《安徽医药》2017,38(4):476-478
目的 分析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高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黄冈市黄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血脂变化,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糖蛋白(HbAlc)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FBG(7.12±2.05)mmol/L、HbAlc(8.21±1.26)%、2 h PG(9.52±2.34)mmol/L]均低于对照组[FBG(9.36±2.05)mmol/L、HbAlc(8.27±1.69)%、2 h PG(13.10±2.3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得到改善,观察组分别为(18.62±1.84)kg/m2、(13.25±2.36)mU/L,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1.65±2.05)kg/m2,(11.20±2.64)m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2.2%,低于对照组的17.8%(P<0.05)。结论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肯定,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刘静  刘晓莺 《安徽医药》2017,38(8):998-1001
目的 探讨71型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1型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患儿1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轻症组80例以及重症组90例,另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同龄健康儿童7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儿童细胞免疫(免疫表型及炎性因子)以及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各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 重症组患儿CD3+ T细胞数量为(59.41±6.08)%、CD3+CD4+T细胞数量为(17.44±4.20)%,CD3+CD8+T细胞数量为(26.25±4.58)%;均低于轻症组[分别为(66.33±7.52)%、(20.01±3.86)%、(39.66±4.93%]及对照组[(73.58±7.94)%、(23.75±3.11)%、(51.32±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CD19+ B细胞数量为(19.24±8.05)%,高于轻症组(14.68±6.71)%及对照组(12.03±5.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儿童CD4+/CD8+以及CD16+CD56+ NK细胞数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IL-6、IL-10以及TNF-α表达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表达水平高于轻症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71型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临床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适当开展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2.
范晓东  赵新国  张敬堂 《安徽医药》2016,37(8):1026-1028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入院的年龄≥75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FNA内固定组与股骨头置换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及术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差异。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6~18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85.3±15.5)min vs(69.5±15.3)min]、下地负重时间[(11±3.3)周 vs(5±1.2)周]及术后ADL评分[(70.3±3.1)分 vs(81±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出血量[(79±15.9)mL vs(80.1±10.7)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29% vs 16.67%)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85.7% vs 88.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头置换及PFNA都是有效重建髋关节功能的手术方案,但股骨头置换手术较PFNA治疗具有明显优势,符合关节部位快速康复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吴陈新  徐萍  强铭  魏方  蔡树华 《安徽医药》2016,37(10):1217-1221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肿瘤中心就诊的72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患者。观察组在接受3D-CRT后3个月内给予CIK细胞治疗2次。治疗后3个月,依据肝脏CT、甲胎蛋白(AFP)、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3D-CRT联合CIK细胞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3个月后,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0.6%,高于对照组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肿瘤直径和AFP指标监测数据显示,观察组[(4.17±1.65)cm和(348.5±127.2)ng/mL]明显优于对照组[(5.32±1.63)cm和(464.9±134.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T细胞、CD4+CD8+T抑制/细胞毒性细胞及CD16+CD56+NK细胞均不同程度增加(P<0.05)。结论 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三维适形放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可以提高疾病的控制率、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可行性,可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安徽省儿童医院门诊收治的43例慢性荨麻疹患儿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采用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治疗2个月;选择本院同期健康体检儿童20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瘙痒程度、风团数目、风团大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对象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瘙痒程度[(0.62±0.33)分vs(2.12±0.67)分]、风团数目[(1.26±0.41)分vs(10.97±2.64)分]和风团大小[(0.54±0.31)分vs(1.92±0.65)分]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儿血清中TNF-α水平(22.98±16.82) pg/mL高于对照组(8.3±3.6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NF-α水平(7.07±3.38) pg/mL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仅2例患儿出现轻微的嗜睡反应。结论 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机体的免疫异常,TNF-α可能参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药益气活血方配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血清NT-proBNP、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7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26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沙库巴曲组(61例)和益气沙库组(65例),沙库巴曲组均给予常规抗慢性心衰基本治疗和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益气沙库组在沙库巴曲组基础上加以益气活血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心率变异性指标、血清NT-proBNP、MMP-9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益气沙库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沙库巴曲组(89.23%vs 72.13%)(χ2=5.979,P=0.031);治疗后,2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pNN50)及NT-proBNP、MMP-9比较均较治疗前改善和降低。益气沙库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pNN50显著高于沙库巴曲组[(129.53±34.26 vs 114.28±31.84)ms、(112.31±36.02 vs 101.44±29.59)ms、(8.71±7.64 vs 6.37±5.80)%](P<0.05);益气沙库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MMP-9显著低于沙库巴曲组[(207.45±51.71 vs 268.62±74.15)pg·mL-1、(561.79±64.03 vs 688.19±87.94)pg·mL-1](P<0.05)。结论 中药益气活血方配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疗效显著,该治疗方案可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NT-proBNP、MMP-9指标的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16.
周静  徐袁丁 《安徽医药》2016,37(10):1297-1298
目的 探讨藻酸盐银离子联合泡沫敷料加压力辅助治疗下肢静脉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116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科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新型敷料加适当的压力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愈合时间、换药次数[(22±10)d、(13±2)次]优于对照组[(36±15)d、(26±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浸渍、疼痛程度、创面再损伤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新型敷料加压力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李琴  徐凤玲  吴怀玲  王娜 《安徽医药》2020,41(2):208-210
目的 探讨改良浓度配比口腔护理液联合冲洗法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口腔的护理效果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淮南新华医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浓度配比口腔护理液联合冲洗法实施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实施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清洁度、牙菌斑指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7 d后,观察组患者口腔清洁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牙菌斑指数评分为(1.62±0.21)分,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18.60%)低于对照组(88.37%)、机械通气时间[(5.29±1.68)d]低于对照组[(8.21±2.04)d]、ICU住院时间[(8.31±4.72)d]低于对照组[(11.80±6.13)d],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改良浓度配比口腔护理液,可提高口腔清洁度、降低VAP发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考察联用人参对伊立替康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研究伊立替康与人参的相互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3组:长期组、单剂量组和对照组。长期组人参提取液连续灌胃给药7 d,单剂量组人参提取液灌胃给药1次,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3组均最后1次给药0.5 h后尾静脉注射伊立替康,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采用UP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伊立替康以及活性代谢产物7-乙基-10-羟基喜树碱的浓度,并以DAS 3.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用SPSS 21.0做统计分析。结果 伊立替康长期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0.933±0.080)h、AUC0-t(3.337±0.341)μg.h.L–1、MRT0-t(0.541±0.013)h、MRT0-∞(0.572±0.016)h;单剂量组:t1/2(5.527±1.156)h、AUC0-t(2.078±0.118)μg.h.L–1、MRT0-t(0.462±0.023)h、MRT0-∞(1.405±0.212)h;对照组:t1/2(0.296±0.011)h、AUC0-t(2.161±0.146)μg.h.L–1、MRT0-t(0.360±0.026)h、MRT0-∞(0.391±0.026)h。7-乙基-10-羟基喜树碱长期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1.240±0.094)h、AUC0-t(7.810±0.252)μg.h.L–1、MRT0-t(2.141±0.031)h、MRT0-∞(2.250±0.057)h;单剂量组:t1/2(1.398±0.045)h、AUC0-t(9.073±0.109)μg.h.L–1、MRT0-t(2.337±0.081)h、MRT0-∞(2.408±0.089)h;对照组:t1/2(0.928±0.050)h、AUC0-t(8.933±0.434)μg.h.L–1、MRT0-t(1.869±0.061)h、MRT0-∞(1.935±0.066)h。与对照组相比,长期组伊立替康的t1/2、MRT0-t、MRT0-∞显著延长(P<0.05);7-乙基-10-羟基喜树碱则单剂量组的t1/2显著延长(P<0.05)。结论 人参使用1周后联用伊立替康,大鼠体内伊立替康的血浆半衰期、平均滞留时间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刘祥法  刘鹏 《安徽医药》2020,41(3):327-329
目的 观察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在阜阳市太和县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的1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8例。治疗组患者接受TLIF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TLIF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32%vs 88.64%),VAS评分、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4.75±0.98)分vs(3.47±1.04)分,(10.59±2.54)分 vs(5.81±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治疗组患者无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 TLIF联合补肾活血方可以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功能活动,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薄晓红  范吉利 《安徽医药》2020,41(10):1186-1188
目的 分析左回旋支(LCX)为罪犯血管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征。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太和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MI并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LCX闭塞或狭窄程度>90%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征。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术前的急诊心电图表现,将患者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组(42例)与NSTEMI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不同冠状动脉分布类型患者的心电图特征。结果 两组患者二尖瓣反流的发生率(38.10%vs 16.67%)、左室射血分数[(43.04±4.96)vs(47.85±5.07)]、左室舒张末径[(48.98±5.04)mm vs(43.06±4.93)mm]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X阻塞引起的AMI患者心电图具有多样性,不同冠状动脉分布类型心电图表现不同,其中右优势型心电图的改变以ST Ⅱ、Ⅲ、AVF(75.38%)抬高为主;均衡型以STV1-V3(77.78%)下移为主;左优势型以STⅡ、Ⅲ、AVF抬高(75%)、STV7-V9(50%)抬高为主。结论 LCX阻塞引起的AMI患者心电图具有多样性,在不同的冠状动脉分型中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