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比较我国胃镜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和内镜下切除病理诊断胃上皮内瘤变的可靠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胃上皮内瘤变的98例患者,包括2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6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和13例早期胃癌(EGC)。患者均行内镜下切除,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对活检病理与内镜下切除病理差异率、临床特征和差异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20例活检病理为LGIN的患者,内镜下切除后有12例病理结果较活检病理进展,其中7例HGIN(差异率35.0%,7/20),5例EGC(25.0%,5/20)。活检病理诊断HGIN的65例患者,内镜切除后38例诊断为EGC(58.5%,38/65),4例诊断为LGIN(6.2%,4/65)。13例活检诊断为EGC者切除后病理维持原诊断。活检病理和内镜切除病理诊断的总体差异率为55.1%(54/98)。病变直径>2 cm,病变表面充血是活检和内镜切除病理差异的主要因素(P<0.05)。 结论 内镜活检病理诊断胃上皮内瘤变的可靠性欠佳,内镜下切除不仅是治疗胃上皮内瘤变的主要手段,也是明确组织学诊断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术前活检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出现病理差异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并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经江苏省中医院住院行ESD治疗、术前活检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的342例患者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导致差异的影响因素。 结果342例患者中,187例为LGIN、155例为HGIN。LGIN组中病理一致者占61.5%,升级为HGIN、早期胃癌及以上者分别为21.4%、12.8%,总升级率34.2%,降级为慢性炎症者4.3%。HGIN组病理维持一致者占40.6%,升级为早期胃癌及以上者占52.9%,降级为LGIN者6.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位于胃上1/3、表面充血、结节、放大内镜下DL(+)、MV(+)是LGIN组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病灶表面结节是HGIN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 结论白光内镜下活检与ESD后病理存在差异,病灶在胃上1/3、表面充血、结节、DL(+)、MV(+)是LGIN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病灶表面结节是HGIN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前后胃黏膜病理诊断的差异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接受ESD治疗的118例胃黏膜病变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比分析术前活检和ESD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 118例术前活检与ESD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9. 6%(94/118),胃黏膜活检病理与ESD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 694,P=0. 000)。其中胃黏膜活检病理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者诊断符合率为80. 4%(41/5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者诊断符合率为68. 9%(31/45),早期癌者诊断符合率为100%(22/22)。ESD术后病理诊断级别升高20. 3%(24/118),其中术前为LGIN的病例ESD术后级别升高比例为19. 6%(10/51),术前为HGIN的病例ESD术后级别升高比例为31. 1%(14/45)。38例ESD术后诊断为早期癌的病例,其中3例进行补充手术,1例术后15个月出现局部复发。其余34例早期癌和39例HGIN的病例,未见复发。结论胃黏膜活检对HGIN和早期癌诊断不足,应提高对HGIN和早期癌的结构异型性认识。术前活检不能完全代表胃黏膜病变的性质,对内镜怀疑的HGIN和早期癌的病例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上皮内瘤变或早期食管癌(early esophageal cancer,EEC)患者内镜活检与内镜切除术后病理差异。[方法]收集经内镜活检诊断的182处食管上皮内瘤变或EEC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术前后病理结果,分析患者临床及内镜特点,探索发生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结果]活检提示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43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112例,EEC27处。术前活检与金标准比较总体符合率为68.7%(125/182),病理升级率为31.3%(57/182);LGIN组符合率为37.2%(16/43),HGIN组为73.2%(82/112),EEC组为100%(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变表面有结节、联合碘染色或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 imaging,NBI)或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的靶向取检以及标本最长径与术后病理升级有关(P0.05)。[结论]内镜活检对于食管上皮内瘤变及EEC的病理诊断存在局限性,活检诊断LGIN发生术后病理升级较为多见,因此对于表面有结节及长径较长的病灶,联合碘染色或NBI或EUS进行靶向取检对提高术前评估准确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P504S对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病理升级的预测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3月华东医院消化内镜室活检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行ESD的117例(119个病灶)患者资料,收集活检和ESD标本。根据病理升级情况分为LGIN组(术后病理未升级)和升级组(术后病理升级)。比较LGIN组活检病理、LGIN组术后病理、升级组活检病理、升级组术后病理的P504S阳性率。检测LGIN组和升级组活检病理和术后病理P504S表达的一致性。绘制活检病理P504S染色预测病理升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免疫组化染色评分的cutoff值。 结果P504S阳性率LGIN组活检病理为46.8%(36/77),低于升级组活检病理73.2%(3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504S阳性率LGIN组术后病理为51.9%(40/77),低于升级组术后病理82.9%(3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在LGIN组内,P504S阳性率活检病理低于术后病理[46.8%(36/77)比51.9%(40/77),P=0.289]。LGIN组活检和术后病理表达存在一致性,一致性好(K=0.793,P<0.001)。在升级组内,P504S阳性率活检病理低于术后病理[73.2%(30/41)比82.9%(34/41),P=0.219]。升级组活检和术后病理表达存在一致性,一致性一般(K=0.579,P<0.001)。根据活检病理P504S染色预测病理升级的ROC曲线,免疫组化染色评分cutoff值为100,阳性结果发生病理升级的灵敏度为0.659,特异度为0.740。结论ESD术后病理行P504S染色,有助胃黏膜瘤变程度的鉴别诊断。染色评分cutoff值为100时,活检组织P504S染色对病理升级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差异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或手术切除,且术后病理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期胃癌(包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235例患者资料,按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是否有显著差异分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索病理结果发生显著差异的危险因素。结果 235例患者中33例(14.0%)发生病理显著差异。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隆起型病变、病变表面不发红、病变不伴糜烂或溃疡、组织学类型为弥散型及活检块数与病理差异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活检块数少(OR=0.574,95%CI:0.363~0.908,P=0.018)是发生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差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不符的情况临床上较多见,多块活检能提高活检的准确性,降低病理不符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背景:普通白光内镜检查及其指导的活检存在局限性,可能造成早癌漏诊或误诊。目的:探讨内镜精查对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患者早癌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2月在常州市中医医院经普通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胃LGIN的患者50例,于3个月后进行复查,对其中30例有典型Ⅱa、Ⅱc或Ⅱa+Ⅱc形态改变者行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ME-NBI)精查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果:根据VS分类标准,30例行内镜精查者中15例提示早癌,15例提示非癌病变。精查活检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或胃癌10例,LGIN或慢性炎症改变20例。最终ESD病理显示14例为HGIN或胃癌,16例为LGIN或慢性炎症改变。以ESD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内镜精查诊断胃早癌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显著高于普通内镜活检病理和精查活检病理(P0.05)。结论:对于普通内镜活检病理提示胃LGIN者,ME-NBI精查可提高早癌检出率,防止漏诊。  相似文献   

8.
<正>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是在内镜活检中常常遇到情况,而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是胃癌非常重要的癌前病变。据文献报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的癌变率为70%~85%~([1-6]),临床上大多数患者最终选择行外科手术或者内镜下治疗。而对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者,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黏膜上皮内瘤变(GIN)的自然转归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经胃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GIN的468例患者,收集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内镜形态学和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GIN主要见于年长者(≥55岁占72.86%),病灶主要位于胃窦和胃角(81.41%)。内镜下表现: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组主要表现为Ⅰ型隆起型(86.03%),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组主要表现为Ⅲ型凹陷型(57.27%)。LGIN组随访后290例消退(81.01%)。HGIN组最终检出胃癌64例(58.18%),HGIN组胃癌检出率显著高于LGIN组(P0.05)。病灶≥15mm、伴有黏膜肠化是影响GIN转归的因素(P均0.05)。结论 LGIN的患者建议保守治疗为主,HGIN(尤其是凹陷型病灶)患者建议行内镜下治疗、腹腔镜或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镜活检诊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与胃镜下形态特征及术后病理结果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经胃镜下活检被诊断为HGIN,并在1个月内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术前胃镜下形态特征以及术后病理检查资料,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胃镜下26例表现为早期胃癌样形态改变,58例表现为进展期胃癌Borrmann形态改变。术后病理诊断为HGIN 13例(15.5%),胃癌70例(83.3%),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1例。浅表样病灶组(n=26)中,术后病理诊断HGIN 9例(34.6%),早期胃癌15例(57.7%),进展期胃癌1例,LGIN 1例;镜下Borrmann病灶组(n=58)中,术后病理诊断HGIN4例(6.9%),早期胃癌8例(13.8%),进展期胃癌46例(79.3%),且有6例患者伴有淋巴转移。镜下浅表病灶组在术后被确诊为HGIN和早期胃癌的比例高于镜下Borrmann病灶组,两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镜下Borrmann病灶组在术后被确诊为进展期胃癌的比例高于镜下早期胃癌组,两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1.48,P<0.05)。结论大部分胃镜下活检诊断为HGIN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胃癌,胃镜下病灶形态特征和胃镜活检HGIN诊断结果符合率低;提示在临床中应结合胃镜形态特征与活检结果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