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对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福建省宁德市医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治疗;治疗一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变化、临床疗效(以治疗前后NYHA分级改善情况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 BNP和MPI均较治疗前下降,SV和LVEF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钾、钠、钙、氯化物、肌酐、尿素氮、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能有效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且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托伐普坦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伴中重度低钠血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诊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伴中重度低钠血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方法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托伐普坦治疗,连续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肺动脉压(PAP)、心输出量(CO)、血钠、血渗透压及24 h尿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和CO显著升高,而LVEDP和PAP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LVEF和CO显著高于对照组,而LVEDP和PA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钠、血渗透压及24 h尿量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钠、血渗透压及24 h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托伐普坦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伴中重度低钠血症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血钠值,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新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中数字奇偶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泵注左西孟旦注射液,12 μg/kg,维持10 min后静脉滴注,剂量为0.2 μg/(kg·min),滴注24 h,1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心功能、心肌损伤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cTnI、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提高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吴文婷  张格  刘小艳 《安徽医药》2016,37(11):1425-1428
目的 探究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功能与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安岳县中医院心内科经心脏超声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72例为肥厚型心肌病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2名为对照组,两组参与者均行血清学及心脏超声测定,记录血清GGT、三酰甘油、血糖、胆固醇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左心房容积(LAV)、二尖瓣瓣环组织多普勒速度(E'')、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值)、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值),计算左房容积指数(LAVI)以及E/E''和E/A。对比分析两组间各指标差异,采用Pearson分析超声测定的相关指标与血清GG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肥厚型心肌病组与对照组相比,其GGT、LVD、LAV、LAVI、E/E''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VEF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GT水平与E/E''、E/A、LAVI、LAV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与LVEF、LVD不存在线性关系(P均>0.05)。结论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室舒张功能与血清GGT水平存在密切的相关性,采用血清GGT水平与超声联合测定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病程评估及早期诊断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三六三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分钟约40滴,每日1次,疗程14 d。两组均于治疗2周后评估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两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血清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LVESD、LVEDD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LVEF显著提高(P<0.05),LVEDD显著降低(P<0.05),LVE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NT-proBNP、hs-CRP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降低NT-proBNP和hs-CRP,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崔娟  张娜  邹静怡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44(12):2657-2663
目的 探究桂哌齐特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19年6月—2020年9月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收治的80例HFr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初始剂量为50 mg/次,口服,2次/d,之后根据患者情况每2~4周剂量倍增1次,最大剂量不超过200 mg/次。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240 mg,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与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心衰标志物、左室重构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两组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增加(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胱抑素C (Cys C)、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6MWT显著延长(P<0.05)。治疗后试验组CO、LVEF高于对照组(P<0.05),LVEDD低于对照组(P<0.05),6MWT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sST2、NT-proBNP、CysC、TIMP-1、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ACE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HFrEF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及心功能,降低心衰标志物水平,逆转心室重构,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低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郑州市中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2月心内一科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并低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针对原发病进行一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2.6~5.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 mL中静滴,1次/d,连续使用7~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率、生活质量评分和血压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显著升高,NT-proBNP、心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NTproBNP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有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压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轻临床症状,而且能进一步提升低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疗效对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总结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漯河市中医院诊治的PH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给予左西孟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H-FABP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为72.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收缩末径(LVSD)、左室舒张末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LVEF、LVSD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D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SP均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FAB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PH能抑制H-FABP的释放,降低PASP,促进改善心功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1例),2组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 min步行距离(6MWD)、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LVPWd、LVEDd、LVEF、6MWD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sCRP、IL-6、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扬  陈良余 《安徽医药》2017,38(11):1413-1416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钠肽(BNP)、心功能及心脏结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7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71例CHF患者(慢性心衰组)和36例心功能正常的心脏病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慢性心衰组按照心功能诊断和分级标准(NYHA分级)分Ⅱ级(n=24)、Ⅲ级(n=31)、IV级(n=16)3个亚组。分别测量各组血浆Hcy、BNP水平、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各组血浆Hcy水平的差异及其与心脏功能和结构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①慢性心衰组血浆Hcy和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随着心功能级别升高,Hcy、BNP水平升高,不同心功能级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慢性心衰组内,血浆Hcy水平与BNP和LVEDD呈正相关(r=0.394、0.449,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383,P<0.05)。结论 CHF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心脏病心功能正常者,且与BNP、LVEDD、LVEF密切相关,是影响心脏功能和结构的重要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慢性心衰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血尿酸(SUA)水平与HF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诊断为高血压合并HF患者52例为HF组[并按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组(18例)、Ⅲ级组(21例)、Ⅳ级组(13例)],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门诊就诊单纯高血压患者65例和体检中心体检正常者50例分别为单纯高血压组、对照组。比较3组对象入院时SUA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分析HF组患者SUA、LEVF值与入院时心功能分级的关系;HF组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记录其终点事件(终点事件发生组)发生情况,比较终点事件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入院时SUA水平、LVEF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SUA、LVEF与高血压合并HF的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HF组入院时,SUA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对照组,LVEF低于单纯高血压组、对照组(P<0.05),单纯高血压组与对照组SUA、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分级Ⅱ级组患者入院时SUA水平低于Ⅲ、Ⅳ级组,LVEF高于Ⅲ、Ⅳ级组(P<0.05),Ⅲ级组与Ⅳ级组SUA、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入院时SUA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r=-0.512,P<0.05);心功能分级与入院时SUA呈正相关关系(r=0.631,P<0.05),与入院时LVEF呈负相关关系(r=-0.792,P<0.05)。终点事件发生组入院时SUA高于未发生组,入院时LEVF低于未发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时SUA、LEVF是高血压合并HF患者近期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合并HF患者入院时SUA水平与心功能分级有关,且SUA水平升高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参附强心丸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4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参附强心丸6 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服药持续性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疗效、心力衰竭疗效、心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中医症候疗效方面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心力衰竭疗效方面总有效率分别为87.5%、71.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增加,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较治疗前缩小,血浆脑钠素(BNP)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强心丸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是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李健  卢慧  刘萍  张家庆  许家岭 《安徽医药》2019,40(2):129-132
目的 探讨手术前左室收缩功能对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吻合术后头静脉内径及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零五医院收治并拟建立AVF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54例,根据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54例患者分为LVEF正常组33例(LVEF >50%)和LVEF降低组21例(LVEF ≤ 50%)。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头静脉内径及术后2周、4周、6周、8周头静脉内径和血流量,比较两组患者头静脉内径及血流量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术前LVEF与术后头静脉内径和血流量变化值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8周内头静脉内径及血流量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正常组术后4周、6周、8周头静脉内径均大于LVEF降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正常组术后6周、8周头静脉血流量均大于LVEF降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LVEF与术后2~4周、4~6周及6~8周头静脉内径变化值成正相关(r=0.270、0.305、0.308;P均<0.05),术前LVEF与术后4~6周及6~8周头静脉血流量变化值成正相关(r=0.318、0.299;P均<0.05)。结论 AVF吻合术前LVEF影响术后头静脉内径及血流量的变化,高LVEF有利于术后头静脉的扩张及血流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刘杲  伊争伟  张鹏博 《安徽医药》2019,40(6):683-685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对顽固性心力衰竭(HF)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心肌损伤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咸阳市中心医院心脏内科收治的90例顽固性H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托伐普坦治疗)与观察组(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每组45例。观察两组患者丙二醛(MDA)、总抗氧化物(TAS)、过氧化脂质(LPO)、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 (cTnT)、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MDA、LPO降低幅度、TAS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TnT、NT-proBNP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LVEF、SV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6例(13.33%)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5例(11.11%)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4,P=0.747)。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可明显减轻顽固性HF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有效改善心肌损伤和心功能,药物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托伐普坦联合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6月在内蒙古包钢医院治疗的60例难治性心力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米力农注射液,0.5 μg/(kg·min)持续泵入72 h,继续以每次泵入4 d,共7 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托伐普坦片,15~30 mg/次,共7 d。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脑钠肽(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白细胞介素-6(IL-6)、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径(LVEDD)、平均肺动脉压(mPAP)与肺毛细血管楔压(PCWC)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显著升高,LVEDD值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而LVED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PAP和PCW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mPAP和PCW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NP、NT-proBNP、PRA、AngⅡ、ALD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学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托伐普坦联合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能改善患者心功能、mPAP和PCWC及相关血清学指标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王彬  顾磊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46(8):1747-1752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高灵敏度肌钙蛋白(hs-cTnT)、氨基端前心钠肽(NT-proBNP)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每天2次,初始剂量每次50 mg,后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剂量,每天最多不超过200 mg。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接受持续2周的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hs-cTnT、NT-proBNP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低血压、皮疹、高血钾症、血管性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TnT、NT-proBNP、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TnT、NT-proBNP、TGF-β1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室功能指标LVESD、LVEDD、LVEF、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SD、LVEDD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LVEF及FS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总发生率为3.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降低心肌受损;还可降低hs-cTnT、NT-proBNP水平,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增强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房颤动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2020月12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房颤伴慢性心衰患者203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97)和联合组(n=106)。所有入组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心衰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首次给药剂量为0.15 μg/kg、iv给药,后以0.075 μg/(k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72 h。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药液溶至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4 d。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及脑利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6MWT)检测。结果 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NP、LVEF、6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各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BNP下降更为明显(P<0.05),LVEF升高更明显(P<0.05),6WMT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房颤动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对患者LVEF、6MWT及BNP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芬  杨承健 《安徽医药》2019,40(2):195-198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7年10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抗心衰(美托洛尔、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NYHA分级),心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6M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心率(HR)、血压(BP)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6MWD水平较治疗前上升,LVESD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LVEF、6MWD提高水平,LVESD降低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NP、hs-CRP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BNP hs-CRP降低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SBP、DB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HR降低水平,SBP、DBP提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曲美他嗪应用于DCM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稳定血压,改善心功能,降低BNP、hs-CRP水平,临床可进一步拓展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脑钠素N端前体肽(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1月-2016年6月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和血清NT-proBNP、Hcy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LVEF、SV显著高于对照组,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清NT-proBNP、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NT-proBNP、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及血清NT-proBNP、Hcy水平,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夏训和  阮丹燕  程运涛 《安徽医药》2017,38(10):1343-1345
目的 研究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SDC4)、正五聚体蛋白-3(PTX-3)及脑钠肽(BNP)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临床价值及其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CHF患者172例。其中,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级51例、Ⅲ级63例、IV级58例。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功能和结构指标,同时检测血清SDC4、PTX-3、BNP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各指标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NYHA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CHF组患者的血清SDC4、PTX-3、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F患者的NYHA分级升高,血清SDC4、PTX-3、BNP水平和LVEDD均升高,LVEF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DC4、PTX-3、BNP与LVEF呈负相关(r=-4.063、-4.438、-4.917,P<0.05),与LVEDD和NYHA分级呈正相关(r=5.907、4.855、5.426、0.812、0.694、0.783,P<0.05)。结论 SDC4、PTX-3、BNP水平可判断CHF发生,对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