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检测中国前列腺癌患者ETS相关基因(ERG )重排及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2014年前列腺穿刺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482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ERG 基因重排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ERG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ERG 基因重排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采用χ2检验分析ERG 基因重排和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ERG 基因重排和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87例(18.0%)患者检出ERG 基因重排,其中 45例 (51.7%)为转位重排,42例(48.3%)为缺失重排。74例(15.4%)患者表达ERG蛋白。ERG蛋白表达与基因重排正相关( r=0.849, P=0.000)。368例获得随访资料,ERG 基因重排状态及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Gleason评分、初诊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无关( P>0.05),但发生远处转移及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病例中ERG蛋白表达率下降( PERG 基因重排及蛋白表达均不能提示预后。结论 ERG 基因重排状态与蛋白表达情况均不能作为前列腺癌进展为CRPC及总生存率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夏中友 《西部医学》2017,29(2):187-191+195
【摘要】 目的 探讨生长抑制因子4(ING4)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前列腺癌中表达及其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sionTM Plus二步法检测ING4及VEGF在28例前列腺癌及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的表达,比较其在不同前列腺组织中表达差异,并将结果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PSA值进行分析。结果 ING4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前列腺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PSA值增加,ING4表达降低或缺失。VEGF在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并无差异(P>005),但其强阳性表达率在前列腺癌中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且随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PSA增加而升高。前列腺癌中ING4表达与VEGF呈负相关(r=-0655,P<005)。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中ING4基因的异常表达是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能通过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发挥促癌作用;ING4可能成为前列腺癌诊断及治疗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张姝越  刘吉文  蒋鑫  黄婷  文杨 《西部医学》2021,33(2):240-243+248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VEGF、CXCL5和MMP 9水平对浸润性肌层膀胱癌(MIBC)根治术后生存率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2015年11月在本院行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术的82例MIBC患者,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T分期、分化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采用ELISA检测血清样品中VEGF、CXCL5和MMP 9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生存分析Kaplan Meier绘制生存曲线;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VEGF、CXCL5与MMP 9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MIBC患者术前血清中VEGF、CXCL5和MMP 9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术前血清VEGF、CXCL5和MMP 9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分期以及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生存分〖JP2〗析显示,VEGF低表达患者生3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显著高于VEGF高表达患者(7317% vs 5122%,Log rank2=〖JP〗4548,P=0033;5610% vs 3415%,Log rank2=4701,P=0030);CXCL5低表达患者3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显著高于CXCL5高表达患者(7561% vs 4878%,Log rank2=6639,P=0010;5854% vs 3171%,Log rank2=7212,P=0007);MMP 9高表达患者生3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显著低于MMP 9低表达患者(7561% vs 4878%,Log rank2=6340,P=0012;5610% vs 3415%,Log rank2=5037,P=002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VEGF、CXCL5水平均与MMP 9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94,P<0001;r=0658,P<0001)。 结论 术前血清VEGF、CXCL5或MMP 9高表达MIBC患者3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明显降低,有望应用于临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讨PBK基因表达对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并寻找膀胱癌诊治的新靶点。方法 在GEO数据库中下载膀胱癌样本资料GSE13507及相关临床信息。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PBK在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运用2检验研究PBK的表达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应用Kaplan Meier法和对数秩检验进行生存分析,最后运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寻找PBK调控膀胱癌细胞的相关通路。结果 与正常膀胱组织比较,PBK在膀胱癌细胞中高表达(P<0001);PBK的高表达与膀胱癌患者性别(P<0001),年龄(P=0027),侵袭性(P<0001),高分级(P <0001),T分期(P=0001),N分期(P=0015),M分期(P<0001),疾病进展(P<0001)和疾病复发(P<0001)显著相关。PBK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P=00023)和肿瘤特异性生存期(P=00003)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GSEA的结果显示PBK可能通过调节MYC信号通路、G2M检查点、精子发生、E2F转录因子、未折叠蛋白反应等影响膀胱癌的发生发展。结论 PBK在膀胱癌中高表达,与膀胱癌的多个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可能成为膀胱癌新型肿瘤标志物或者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CRS)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在辅助化疗选择中的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接受21基因检测的Luminal分型乳腺癌患者162例。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1基因的表达并计算其复发风险评分。据复发风险评分分为低危组(n=51)、中危组(n=80)和高危组(n=31)三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评分等级对辅助化疗选择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大小(2=11528,P=0001)、Ki67表达水平(2=8273,P=0016)、分子分型(2=8864,P=0003)、CK5/6表达水平(2=30915,P<0001)及组织学分级(2=19513,P<0001)均影响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大小(β=1175,SD=0467,Wald=6322,P=0012,OR=3238,95%CI:1296~8093)以及组织学分级(β=0671,SD=0315,Wald=4541,P=0033,OR=1957,95%CI:1055~3629)是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危险度分组的影响因素。与低危组比较,中、高危组接受化疗的患者更多(2=46048,P<0001)。相较于21基因检测之前,低危的浸润性癌有较为明显的治疗决策改变。结论 21基因检测可为早期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的选择提供参考;分子分型与组织学分级是影响21基因RS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基因多态性及血浆水平与昆明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T2DM AS)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81例单纯T2DM患者、171例T2DM AS患者和186例正常对照(NC)者,运用 PCR和单向基因测序检测GAS6基因多态性,ELISA检测血浆GAS6水平,并分析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血浆GAS6水平和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T2DM组分别与NC组、T2DM AS组相比,三种基因型频率的分布无差异(2=8031,P=0018;2=1762,P=0414);T2DM AS组GG基因型频率高于NC组,GA、AA基因型频率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9286,P=0010)。T2DM组和T2DM AS组的A等位基因频率低于NC组,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7493,P=0006;2=8718,P=0003);T2DM AS组和T2DM组相比,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无差异(2=0069,P=0793)。T2DM组和T2DM AS组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空腹血糖(FBG)均高于NC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和GAS6水平低于NC组(P<001);T2DM AS组的病程、SBP和血管内中膜厚度(IMT)均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GAS6水平与T2DM组相比无差异(P>0.05)。T2DM病程、饮酒、SBP是AS发生的危险因素(OR: 1072、2625、1019;95% CI:1024 1122、1241 5552、1003 1035)。HDL C是AS的保护性因素(OR=0253;95% CI:0071 0902);而GAS6基因rs8191974多态性及其血浆水平可能与AS无关联。结论 本研究尚未发现GAS6基因rs8191974多态性及其血浆水平与昆明地区汉族AS之间的关联。T2DM病程、饮酒、高血压是AS发生的危险因素,HDL C是AS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邢锦  张丹  孟焱  翟林  张岚 《实用全科医学》2010,8(9):1183-1184
目的对比分析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与血清PSA和PSA密度的关系。方法 2006-2008年对105例因PSA升高、肛诊及超声检查阳性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对血清PSA和PSAD与前列腺活检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05例患者,检出前列腺癌患者36例(34.3%),前列腺增生伴或不伴慢性炎症69例(65.7%)。前列腺癌组PSA及PSAD高于良性病变组(P〈0.01);血清PSA浓度〈4ng/ml者有1/11例(9.1%)为前列腺癌。随着血清PSA浓度升高,前列腺活检阳性率升高(r=0.912,P〈0.01);当PSAD〈0.15时,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而当PSAD≥0.15时,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升高(χ^2=16.377,P〈0.01)。结论血清PSA及PSAD对前列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前列腺穿刺结果的相关预测因素,构建前列腺穿刺结果的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0—2017年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穿刺结果将患者分为非肿瘤组与前列腺癌组。依据病理分化程度,将前列腺癌组进一步分为低级别前列腺癌亚组(low-grade prostate cancer,LGPCa,Gleason≤3+4)与高级别前列腺癌亚组(high-grade prostate cancer,HGPCa,Gleason≥4+3)。比较不同组别间临床特征的差异,分析不同参数对穿刺结果的预测价值。将所有患者的80%随机列入建模组,另20%列入验证组。建立多参数预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人群验证。结果 选取穿刺患者共1 585人,排除研究数据缺失者、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100 ng/mL者,最终纳入统计1 331人。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共计519人,其中LGPCa患者249人,HGPCa患者270人。在非肿瘤组与前列腺癌组、LGPCa组与HGPCa组的比较中,患者PSA、前列腺体积、直肠指检和经直肠前列腺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前列腺癌预测模型纳入年龄(OR=1.056)、PSA(OR=1.063)、前列腺体积(OR=0.960)、直肠指检(OR=5.991)和TRUS(OR=1.717),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达到0.895,显著高于PSA密度(PSA density,PSAD)和PSA。HGPCa预测模型纳入PSA(OR=1.032)、前列腺体积(OR=0.983)、直肠指检(OR=4.803)和TRUS(OR=1.987),其预测效力AUC达到0.872,亦显著高于PSAD和PSA。据此绘制穿刺预测列线图。验证组AUC同样提示对前列腺癌(0.846)和HGPCa(0.819)具有较高预测效力。结论 本研究发现年龄、PSA、前列腺体积、直肠指检和TRUS均为前列腺穿刺结果的独立预测因素,据此建立前列腺癌和HGPCa的多参数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预测效力。列线图的应用有助于医患直观高效沟通,为科学制定个体化穿刺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超声导向经会阴穿刺冷冻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我院22例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实施经会阴穿刺液氮冷冻前列腺肿瘤组织,对比穿刺前后 PSA、前列腺及肿瘤体积的影像学结果。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的瘤体已经基本消失,仅残留少量的瘢痕组织。前列腺体积由术前的(64.3±4.8)ml降至(25.6±3.2)ml,PSA 术前为(39.1±10.7)ng/ ml,术后12个月、24个月时分别为(3.9±1.7)和(3.1±1.4)ng/ml。患者于术后6个月之前进行前列腺多点穿刺进行活检,2例患者为阳性。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相关的冷冻并发症。结论超声导向经会阴穿刺冷冻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效果比较理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组织学慢性前列腺炎在前列腺癌上皮间质转化(EMT)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前列腺癌及25例组织学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Gleason 评分和转移情况,免疫组化法分析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粘附蛋白(N-cadherin)、β-链蛋白(β-catenin)、波形蛋白(Vimentin)在两组患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Gleason 评分和转移率均明显低于前列腺癌合并组织学炎症患者(P <0.01);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组患者 E-cadherin 和β-catenin 的表达显著高于前列腺癌合并组织炎症组患者(P <0.01);前列腺癌组患者 N-cadherin 和 Vimentin 的表达显著低于前列腺癌合并组织炎症组患者(P <0.01)。结论组织学慢性前列腺炎对前列腺癌的 PSA、Gleason 评分和转移率均有显著的影响,促进前列腺癌 EMT 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β-七叶皂甙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的影响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分治疗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每组包括缺血再灌注后1、6、12h,24、48和72h。每组5只。治疗组给予β-七叶皂甙钠腹腔内注射,缺血再灌注组不予处理。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时期视网膜中的MCP-1的表达。在不同时间段擞大鼠视网膜ERG检测。结果 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各期MCP-1的表达低于缺血再灌注未治疗组,而EKGb波波幅明显高于未治疗组(P〈0.05)。结论 β-七叶皂甙钠能下调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MCP-1的表达而对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田琦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4):242-242
目的:力求视网膜电流图(ERG)测定的准确性。方法:从临床实际操作中,不断总结经验,规范检测过程。结果:护理配合到位,方法得当,测定结果准确。结论:ERG测定过程的护理配合对整个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联合应用VER和ERG对伪盲进行医学鉴定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VEP、ERG对伪盲进行法医学鉴定。方法:对18例单眼盲或单眼低视力患者进行视觉诱发电位(VEP)、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结果:联合应用VEP、ERG可排除伪盲,并可推算出伪盲者的实际视力。结论:联合应用VEP、ERG可以客观评价视功能障碍的类型和程度,为法医学在鉴定伪盲方面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色滤光片对窄谱蓝光照射大鼠视网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只雄性健康SD成年大鼠,左眼给予黄色滤光片蓝光过滤后照射1h,右眼给予窄谱蓝光照射1h,分别记录照射前及照射后1、2、7d左、右眼视网膜电图(ERG),并测定相应的a、b波峰值,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照射前后左眼的ERGa、b波峰值并无明显变化(均P〉0.05);照射后1、2、7d右眼的ERGa、b波峰值均明显低于照射前(均P〈0.05),而照射后1、2、7d右眼的ERGa、b波峰值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窄谱蓝光照射可以引起大鼠视网膜功能不可恢复性下降,而黄色滤光片对视网膜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正常猕猴与人视网膜电图异同,为进一步利用猕猴建立动物模型研究视网膜疾病打下基础。方法健康成年猕猴7只(14只眼)与8例(16只眼)正常人进行视网膜电图检测,对两者Rod-ERG中的b波,Max-ERG的a、b波,Cone-ERG的b波峰时值及波幅和OPs的O2值,Flicker-ERG的P值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猕猴与人的视网膜电图波形结果较为相似,各指标与人的结果相比,潜伏期短,幅值低,但Cone-ERG和Flicker-ERG两者幅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视网膜电图检测从功能上证明猕猴较其他常用实验动物更接近人,尤其表现在视锥细胞及黄斑区功能,可用作人类视网膜疾病尤其是黄斑区病变的良好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复位视网膜功能恢复作用。方法: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达到解剖复位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500mg/日,对照组静脉滴注奥多肽蛋白水解物注射液20ml/日,10天~15天。治疗前后检测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评价视网膜的功能。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视网膜脱离象限mERG各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脱离象限mERG值显著增加(p<0.05)。结论:葛根素有促进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复位网膜功能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视网膜电图 (ERG)对二硫化碳 (CS2 )毒性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的意义 ,观察复方山楂饮对CS2 中毒兔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作用。方法 :对某化纤厂不同程度接触CS2 者 113人 2 2 6眼进行了视功能和ERG检测 ,根据空气中CS2 含量将他们分为ABC三组 ,与非接触组 (D组 )进行比较。依据临床检测结果制备复方山楂饮药物对CS2 染毒兔进行动物实验性防治研究 ,并与口服生理盐水组染毒兔进行对照。ERG检测按国际标准化提议进行。结果 :①接触CS2 不同浓度组之间视力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②接触不同浓度CS2 各组视野缩小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③接触中、低浓度组ERGb波下降患病率明显高于非接触组(P <0 0 1,P <0 0 1) ;④接触CS2 各组ERGa波幅与非接触组相比明显下降P <0 0 5~ 0 0 1) ;5 接触CS2 各组ERGb波幅明显低于非接触组 (P <0 0 5 ,P <0 0 5 ) ,而高浓度组与非接触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6接触CS2 中低浓度组ERG异常患病率明显高于非接触组 (P <0 0 1,P <0 0 1)。动物实验结果发现①服用复方山楂饮组兔实验后 1,2 ,3周所测ERGa波幅均值与实验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对照组实验后各周所测ERGa波幅与实验前相比明显下降 (P <0 0 5 ,P <0 0 1,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视网膜电流图(简称ERG)检查法对116只正常人眼和56例眼内铜异物患眼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16只正常人眼暗适应ERGb波波幅正常值范围为:0.17~0.26mv,平均值为:0.215mv,标准差为±0.022,正常值下限为:0.171mv。眼内铜异物可使ERGb波波幅下降甚至呈熄灭型的变化。56例眼内铜异物患眼中,ERG正常和接近正常者,眼内铜异物摘出术后视力较好,ERGb波下降者及ERG熄灭型者视力较差。ERG对眼内铜异物摘出术后的视力预后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分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葛根素治疗组.每组按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分为缺血再灌注1、6、12、24、48和72 h组.每组均行细胞超微结构和EKG检测.结果 在缺血再灌注组,各组视网膜细胞在再灌注1 h后开始改变,24 h后损害最严重,以后逐渐有所恢复.在缺血再灌注+葛根素组,视网膜细胞结构也在6h后开始明显改变,24h后受损最重,但明显好于缺血再灌注未处理组.同时,缺血再灌注+葛根素组各时期ER.G a、b波波幅相对恢复率高于另两组.结论 葛根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超微结构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