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志高 《中外医疗》2014,33(2):95-95,97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9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患者,其中1例应用血管内电解脱弹簧圈(EDC)结合支架进行治疗,3例应用ECD保护球囊,15例应用EDC栓塞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Hunt—Hess分级中良好为16例,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5例成功随访患者中1例出现复发现象,其余患者无复发。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给予血管内栓塞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围手术期间进行预防出血处理可有效的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急性期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急性期显微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12例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CTA或DSA确诊为颅内微小破裂动脉瘤,其中大脑中动脉动脉瘤5例,大脑前动脉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瘤4例,hunt分级Ⅰ~Ⅲ级10例,Ⅳ级2例。在发病3d内行显微手术夹闭,其中6例手术经额锁孔入路完成。术后随访半年。结果 12例动脉瘤均顺利夹闭,8例术后复查头部CTA显示夹闭满意,所有患者随访均无再出血。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重要方式,急性期手术及个体化选择锁孔手术对减少再出血几率、减小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来我院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70例,观察组40人,进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手术。对患者应用微导管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确定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状等,放入电解可脱式弹簧圈,复查血管照影保证动脉瘤全部消失,不再显影,载瘤动脉保持畅通,缓慢拔出导管,结束手术治疗。对照组30人,进行传统的夹闭治疗手术。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21.2±4.8)ml,创口直径为(16.2±3.3)mm,平均手术时间为(16.5±5.3)min,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多于观察组,创口直径大于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手术在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上存在一定优势,可以广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泽彬 《海南医学》2011,22(12):105-107
目的探讨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伴随脑内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并在早期(3d内)接受了显微外科治疗的52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52例患者共56个动脉瘤,行瘤颈夹闭术进行治疗。结果 52例患者56个动脉瘤均成功封闭,随访4个月~5.5年,平均随访3年5个月。在术后3个月GOS评分评定手术疗效,5分35例,4分5例,3分10例,2分2例。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一经确诊,在条件允许下应尽早手术夹闭动脉瘤,早期手术能减少再出血,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6.
谭庆彬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8):1089-1091,1094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并颅内血肿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并颅内血肿患者诊断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DSA可早期明确诊断颅内动脉瘤伴颅内血肿;48例患者53个动脉瘤颈均夹闭成功,3个月后随访时,GOS评分恢复良好者32例,中残10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结论:DSA可作为该类患者术前首选检查手段,明确诊断后积极清除颅内血肿的同时夹闭动脉瘤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合并颅内血肿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诊断、急性期显微手术操作技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3年我科急性期显微手术治疗的65例合并颅内血肿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及预后。结果:本组65例患者共成功夹闭67个动脉瘤,其中2例多发动脉瘤均1期同时夹闭,术后骨瓣减压36例。按GO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5分22例,4分20例,3分10例,2分8例,1分5例。结论:合并颅内血肿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急性期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并清除血肿,能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张琦玮 《当代医学》2016,(21):67-68
目的:分析急性期及非急性期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120例,按照手术时间分为2组,观察组72例经急性期手术治疗,对照组48例经非急性期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预后恢复总有效率84.7%,对照组预后恢复总有效率7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前再出血率(1.4%)较对照组低(10.4%),术中完全夹闭率98.6%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期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术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脑动脉瘤破裂后,病情恶化或致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再出血及脑血管痉挛。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破裂脑动脉瘤的手术时机已有提早的趋势^[1-2],急性期动脉瘤夹闭手术不仅能清除蛛网膜下腔的出血,防止或减轻血管痉挛及脑积水的发生,而且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对不同形式的颅内动脉瘤及不同病情的病人的治疗适应征.方法 144例颅内动脉瘤病人,分为显微手术组72例,介入治疗组72例.根据病人人院时的Hunt-Hess病情分级结合出院时病人的GOS评分分析其治疗结果 .结果 72例显微手术者中院内死亡2例;6个月后GOS评分:5分(恢复良好)51例,4分(轻度残疾)10例,3分(严重残疾)6例,2分(植物生存)3例,1分(死亡)0例.72例血管内栓塞治疗者中院内死亡2例;随访6个月,COS评分:5分58例,4分4例,3分4例,2分4例,1分0例.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这两种治疗方法 疗效无明显差异,部分患者联合应用两种方法 效果更好.远期疗效还需要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伴颅内血肿的急性期手术治疗意义。方法对1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伴颅内血肿患者在48h内行手术治疗,术后1年以哥拉斯哥结果分级(GOS)标准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价。结果16例患者显微手术夹闭成功。预后按GOS(哥拉斯哥结果分级)评价恢复良好7例,生活自理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对颅内动脉瘤破裂伴颅内血肿患者应积极行急性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治疗,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我科2003年3月~2007年3月经早期手术治疗3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在72 h内行动脉瘤夹闭术.结果:所有动脉瘤均给予夹闭,其中瘤颈夹闭31例,瘤颈夹闭 包裹4例,出院时进行GOS评分,良好28例(84.8%),差3例(9.1%),死亡2例(6.1%).随访到20例,随访3个月~3年,良好19例,差1例.结论:CTA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早期手术的开展,颅内破裂动脉瘤应早期进行显微手术治疗.娴熟的手术技巧有利于动脉瘤的暴露、术中动脉瘤破裂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急性期及非急性期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共收集2012年5月~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176例,将患者按照治疗的不同时间分为两组,急性期手术组91例,手术治疗时间为发病后0~3 d内,非急性期手术组85例,手术治疗时间为发病3 d后。两组患者均行动脉瘤夹闭术。比较两组术前再出血率、术中完全夹闭率、术后常见并发症情况、预后情况。结果 (1)急性期手术组患者的术前再出血率(1.10%)与非急性期手术组(9.41%)比较明显较低,术中完全夹闭率(92.31%)与非急性期手术组(81.18%)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急性期手术组术后脑梗死发生率(13.19%)、术后脑积水发生率(8.79%)较非急性期手术组(5.88%、4.71%)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急性期手术组预后良好率(73.63%)与非急性期手术组(69.41%)比较较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可明显降低术前再出血率,提高术中完全夹闭率,明显降低患者由于再出血导致的死亡致残率,有利于疾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显微外科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对2004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1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开颅夹闭52例共52个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治疗62例共66个动脉瘤.结果 显微外科手术组恢复良好44例、功能障碍6例、死亡2例;血管内介入治疗组术后恢复良好56例、功能障碍4例、死亡2例.结论 临床上应根据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大小、临床分级、单发或多发以及医生经验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宋冰 《中外医疗》2013,(25):79-79,81
目的对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以期对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发展提供帮助。方法分析该院进行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疗效结果。结果 26例患者经显微手术治疗后总体效果显著。结论采用适宜的显微手术疗法可以有效缓解颅内动脉瘤的病情,其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措施而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段劲峰 《四川医学》2006,27(4):399-400
目的回顾分析36例户委内破裂动脉瘸手术治疗与以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uglidmi detachable coil,GDC)拴塞治疗的临床情况及疗效。方法入选病例均因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急诊入院,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确诊为户委内动脉瘤后。分别行手术或介入治疗,对36例患者平均住院日、头痛缓解时间。并发症、复发率、治愈率、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介入治疗平均住院日、头痛缓解时间、并发症等与手术治疗组有显著的差异。疗效好。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头痛缓解快,但费用昂贵。结论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治疗户委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开颅夹闭手术与血管栓塞介入术在脑动脉瘤破裂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依据研究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将50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列为我院研究对象,术中实施血管栓塞介入术治疗,为研究观察组。同期另外50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则实施开颅夹闭手术,为研究参照组。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的1年的GOS分值与参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5年的GOS分值与参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参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栓塞介入术以及开颅夹闭手术在脑动脉瘤破裂治疗中疗效相似,临床上需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147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低分级动脉瘤(Hunt-HessⅠ~Ⅲ)组104例,高分级动脉瘤(Hunt-HessⅣ~Ⅴ)组43例,115例行超早期手术(发病后24 h之内),32例行早期手术(发病后72 h之内)。采用格拉斯哥评分(GOS)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低分级动脉瘤组预后优良率(GOS 4~5)89.4%,明显高于高分级动脉瘤组的预后优良率(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未出血组急诊手术干预有效率显著高于术前再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合并局灶性或多灶性脑梗死组预后有效率与非梗死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合并大面积脑梗死组预后有效率与非梗死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或超早期手术可降低颅内破裂动脉瘤再出血风险,尽早缓解颅内高压,效果良好。术前再出血、术后合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往往不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脑动脉瘤破解急性期显微手术患者的循证护理要点。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脑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显微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平均分成常规组和循证组,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循证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结果循证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常规组患者,并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显微手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结局,降低死亡率,应在临床中不断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