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50例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于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hsCRP与血常规,比较两组hsCRP、白细胞(WBC)计数水平以及不同损伤程度急性脑梗死病人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hsCRP、WBC血清计数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急性脑梗死病人hsCRP水平为(5.12±2.34)mg/L,中型急性脑梗死病人hsCRP水平为(8.57±2.42)mg/L,重型急性脑梗死病人hsCRP水平为(11.64±3.68)mg/L.中型急性脑梗死病人hsCRP水平高于轻型,重型急性脑梗死病人hsCRP水平高于中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sCRP可作为特异性血清学标志物用于急性脑梗死的病情评估,其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及预后的相关性,以丰富临床经验。方法体检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各15例。对各组分别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监测,并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患者各组治疗前水平(P<0.05);同时期中度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重度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复发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复发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反映了急性脑梗死的发展情况,起到了评估病情的作用,且对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用彩超观测斑块形态及性质,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之间关系。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28例,急性脑梗死组83例,分别采集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超hs-CRP;并用彩超观测斑块形态及性质,在两组病例之间进行hs-CRP、NIHSS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NIHSS评分、hs-CRP测定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脑梗死组分为成软斑组31例(36.0%)、硬斑组26例(30.2%)、混合斑组20例(23.3%)及无斑组9例(10.5%),结果示4组之间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软斑组、硬斑组、混合斑组三者之间hs-CRP测定值比较存在差异不明显。结论患者的斑块性质的稳定性与NIHSS评分、hs-CRP有很大的相关性。斑块性质越不稳定,NIHSS评分偏高、hs-CRP浓度增高。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分为轻型脑梗死组患者60例,中型脑梗死组患者44例,重型脑梗死组22例及同期进行体检患者60例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并比较。结果脑梗塞3组与正常对照组hs-CRP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可以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疾病程度及预后中有着良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定中韵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8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结果①脑梗死患者临床病情分型与血清hs-CRP的关系:轻型脑梗死组3.83±1.31mg/L,中型脑梗死组5.95±1.68mg/L,重型脑梗死组8.38±1.85mg/L,正常对照组1.28±0.79mg/L。脑梗死各组间血清hs-CRP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脑梗死患者hs-CRP含量与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683,P〈0.01);②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含量比较:治疗前为5.81±1.78mg/L,治疗两周后为1.52±1.28mg/L。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hs.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8±0.79mg/L)(P〈0.01),治疗两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s—CRP能反映脑梗死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定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12例ACI患者(包括轻型38例、中型39例、重型35例)和4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①治疗前ACI患者hs-CRP含量为(13.28±2.39)mg/L,治疗两周后为(2.91±1.08)mg/L,正常对照组hs·CRP含量为(2.58±0.65)mg/L。经统计学处理,ACI患者治疗前hs.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叭),治疗两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②轻型脑梗死组hs.CRP含量为(6.974-3.98)mg/L,中型脑梗死组hs-CRP含量为(15.12±7.98)mg/L,重型脑梗死组hs—CRP含量为(21.31±11.27)mg/L。各组间血清hs-CRP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hs.CRP含量与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676,P〈0.01)。结论hs—CRP含量与脑梗死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病情监测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陈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7):16-1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我院住院的60例脑梗死患者与60例健康对照者采集血清进行hs-CRP检测,并比较两组hs-CRP差异。结果脑梗死观察组hs-CRP水平为(10.12±1.56)mg/L,健康对照组hs-CRP水平为(1.28±1.52)mg/L。两组相比较,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脑梗死病情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发病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5例,空腹采静脉血2ml,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治疗后血清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且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正常对照组检测前后未见明显变化。结论:hs-CRP能够更灵敏地反应炎症情况,为临床评价脑梗死病情变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梗死面积的关系.方法 测定52例脑梗死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的血清Hcy和hs-CRP含量,并分析两者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与梗死面积旱正相关(P<0.05).结论 检测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的变化对腩梗死的病情判断和疗效评价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于穆棱市中医院检验科住院的68例脑梗死患者与64例健康对照者采集血清进行hs-CRP检测,并比较两组hs-CRP差异。结果脑梗死观察组hs-CRP水平为(13.24±5.36)mg/L;健康对照组hs-CRP水平为(1.54±0.82)mg/L。两组相比较,hs-CR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其可作为预测脑梗死及其严重程度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病情发展及演变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51例)作为试验组,依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再分为轻、中、重型3个亚组;选取健康者作为对照组(151例)。试验组进行常规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250 mL连续7 d、丹红注射液4 mL连续14 d、5%碳酸氢钠250 mL连续3 d;视情况予以肝素总量不超过12500 u抗凝)。2组均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D-二聚体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监测。比较2组血清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hs -CRP 水平、D-二聚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其hs-CRP与神经系统损伤评分呈高度正相关( P<0.05);其D-二聚体水平与神经系统损伤评分也呈正相关( P<0.05)。结论 hs-CRP水平可以独立反映脑梗死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病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指南》2017,(23)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将其按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A组(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n=282)、B组(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n=261)、C组(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n=257)。以同期到本院体检的264例健康人为D组。对比分析四组研究对象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A组、B组、C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D组(P<0.05),且A组、B组、C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周、2周,A组、B组、C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8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随访12个月,复发144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17.8±4.3)mg/L;未复发656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7.0±1.8)mg/L。二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与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急性脑梗死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2009年8月~2011年3月在本院选取9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120名健康体检者,同时将9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405例)、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390例)、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105例)且与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观察与研究,然后对不同人群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监测与预后分析。结果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分别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与轻度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中度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分别在首次检测与治疗1周时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与2周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复发者与未复发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评估病情、判断预后的强有力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前清蛋白(PA)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本院急性呼吸道感染及非呼吸道感染就诊患儿进行PCT、hs-CRP及PA的检测,比较分析细菌性感染组、病毒性感染组及对照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细菌性感染组PCT及hs-CRP水平分别为(3.15±0.98)μg/L和(35.2±15.6)mg/L,均高于病毒性感染组及对照组;PA水平为(102.15±41.96)mg/L,低于病毒性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性感染组PCT及hs-CRP异常率分别为84.62%和80.00%,均明显高于病毒性感染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PCT、hs-CRP及PA,有助于区分患儿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对于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严重程度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0年2月~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同时期健康人群61例,急性脑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以及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出现意识障碍和无意识障碍hs-CRP和心肌酶谱水平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的hs-CRP、LDH、AST、CK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出现意识障碍患者的hs-CRP、LDH、AST、CK均高于无意识障碍(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可以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以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8.
江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39-40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60例脑梗死患者,所选患者经CT等影像学检查,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上述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到本院体检的健康者共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不同时间(入院后的第1天、第3天、第7天及第21天)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照组在体检当天清晨取静脉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人院后的不同时间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人院后的第1天、第3天和人院后的第7天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人院后的第21天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了解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血清、脑脊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诊疗价值.方法 选择62例ACI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6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清hs-CRP检测,其中,观察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接受治疗1周后,采集两次血清及脑脊液标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入组时血清hs-CRP水平;以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指南》2016,(30)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方法以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该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即实验组,另选100名同一时期参加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受检者都在清晨进餐前采集静脉血液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使用散射化浊法。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失和不同梗死体积分组之间的两种指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对于及早的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及早的诊断和预防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