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建立天师栗无公害精细栽培体系,保障规范化生产的娑罗子质量符合临床用药需求。方法:本规范依托推广单位自有基地多年来天师栗生产数据为主,兼顾其它单位生产和科研情况,适用于天师栗无公害基地生产。结果:本文从精准选地、品种繁育、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期确立、质量标准的建立等多方面,建立了天师栗的无公害规范化精细栽培技术体系。结论:天师栗无公害规范化种植体系的建立对天师栗的种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重要性,为天师栗的引种栽培以及合理规划生产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并建立了无公害娑罗子质量标准和树立了种植规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决白芷生产过程中盲目引种、生产无序等导致的药材品质不达标、农残超标等问题,对白芷无公害规范化种植技术进行探讨。方法:利用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MPGIS)Ⅱ对白芷栽培选地进行科学预测,得出潜在的白芷和川白芷各自生态适宜区。同时,根据白芷种质资源现状、产区考察、文献研究,建立一套无公害白芷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结果:白芷引种栽培以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西、河南一带为宜;川白芷引种栽培以湖南、江西、四川、浙江、贵州一带为宜。建立了一套从选地整地、播种、间苗定苗、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储存、良种繁育的完整无公害白芷规范化种植体系。结论:白芷无公害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的建立为白芷无公害精细栽培奠定基础,也为现阶段中药材种植产业精细、集约、高产、高品质的种植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示范总结了瓜蒌种植技术,初步制定了瓜蒌规范化操作规程,规范了瓜蒌种植技术,对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瓜蒌规范化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试验、示范总结了瓜蒌种植技术,初步制定了瓜蒌规范化操作规程,规范了瓜蒌种植技术,对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决明子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规范决明子生产,使决明子达到优质高产无公害的标准,保证其药材质量。方法:在传统栽培经验基础上,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技术要求,从决明子的植物形态与性状、生长环境、基地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开展决明子规范化种植技术的研究。结果:形成决明子的规范化种植技术,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结论:为今后决明子的规范化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规范头花蓼种植技术,提高头花蓼质量。方法:在多年研究和田间试验的基础上,总结规范了头花蓼种植技术。结果:初步制订了头花蓼规范化种植的操作技术规程。结论:规范头花蓼种植技术对提高其质量与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金荞麦Fagopyrum cymosum(Trev.) Meisn.为廖科荞麦属多年生植物,是我国传统中药材。金荞麦人工种植历史较短,栽培管理措施粗放,药材产量和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无公害种植是中药材种植产业未来发展的基础,也是金荞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金荞麦药材的研究与生产现状,利用GMPGIS-II提取采样点生态因子,提出了金荞麦栽培区域主要以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一带为宜;未来须加强原产地优质野生金荞麦驯化与优良品种选育工作,逐步扩大无公害金荞麦生产面积;生产上须注意土壤修复,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土壤病原菌,建立以农业、物理及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防治体系,减少农残及重金属污染;并建立科学采收的无公害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本文为金荞麦药材无公害规范化种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头花蓼规范化种植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规范头花蓼种植技术,提高头花蓼质量。方法:在多年研究和田间试验的基础上,总结规范了头花蓼种植技术。结果:初步制订了头花蓼规范化种植的操作技术规程。结论:规范头花蓼种植技术对提高其质量与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的规范化种植是现代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趋势,是实现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食用菌规范化种植包括技术控制、工作方法、组织管理等内容,实行食用菌的规范化种植与质量管理是确保人类健康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我国食用菌现代化、规范化的重要保证。积极推行食用菌规范化种植与质量管理,对于提高我国食用菌品质,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丹参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盆栽实验,掌握了丹参生长发育、需水、需肥和病虫害发生规律。制定实施丹参SOP,对丹参生产过程实施监控,基本可以达到“优质、安全、稳定、可控及无污染”之目标。结论:通过实施GAP和执行SOP,完全可以保证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11.
山楂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农业的、生物的、物理的方法和无公害农药等技术措施,综合防治山楂多种病虫害。防治效果一般比常规方法提高30%~60%,天敌数量增加48.23%,农药成本降低51.26%~68.51%,产量提高47.58%。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检不出或低于FAO/WHO或国家标准500~1000倍。  相似文献   

12.
木瓜无公害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瓜是我国传统中药,来源于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具有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的功效。随着可用林地的逐步限制,农田栽培将成为木瓜种植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而无公害生产是未来木瓜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多年农田种植木瓜研究数据及产区调研结果,该文制订了木瓜无公害生产标准操作规程。该规程包括木瓜无公害栽培环境选择、无公害种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质量控制等内容。该文提出培育适宜农田栽培的优质新品种,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治平台等技术措施,以促进木瓜农田种植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究肇庆地区金线莲大棚春季种植所需的最佳光照设置,更好地保护与开发利用地域特色药材金线莲。方法:以肇庆种质金线莲组培苗为材料,根据野生金线莲的自然生长习性,用遮阳网设置3种光照梯度(Ⅰ.1 200~3 500 Lux,Ⅱ.500~2 000 Lux,Ⅲ.200~1 000 Lux)培养条件,研究栽培周期为3~7月份的金线莲生长情况。结果:历经春夏季90 d的栽培过程,金线莲的叶质量指标(叶数、叶面积及叶鲜重)和植株生长质量指标(株高、茎粗、单株鲜重及干重),均以光照强度Ⅲ(200~1 000 Lux)处理的植株显著优于其他两个光照处理(P<0.05或P<0.01)。叶组织结构在光照强度Ⅲ的生长发育最好,栅栏组织中叶绿体分布浓密,金红色的叶脉网纹细胞结构发育明显,海绵组织细胞花色素苷积累丰富。总酚、类黄酮与花色素苷等次生物质的含量呈现光照强度Ⅲ>光照强度Ⅱ>光照强度Ⅰ的趋势,低光照量更有利于金线莲有效物质的积累。结论:在广东肇庆地区3~7月份人工种植金线莲时,建议覆盖2~3层遮阳网(透光率15%~25%)进行严格遮阴,使其生长环境的光照强度维持在200~1 000Lux范围,以促进金线莲健壮生长,提高植株品质的道地性。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establish multi-class bioactive constituents’ determination of ten Anoectochilus, four Goodyera and one Ludisia speci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HPLC-ELSD and phenol-sulphuric acid methods were used for the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lactone glycosides (kinsenoside and its diastereoisomer, gooderoside A) and polysaccharides, respectively, while an efficient iHPLC–MS/MS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rapid determination of other minor constituents in ten Anoectochilus species and five related species. Results: The contents of kinsenoside, goodyeroside A, polysaccharides and flavonoids varied notably almost in all tested samples, including both wild plants and tissue cultures. In particular, kinsenoside was the major lactone glycoside in A. roxburghii, A. formosanus, A. xingrenensis, A. nandanensis, A. brevilabris and A. burmannicus, whereas goodyeroside A was the predominant constituent in A. lylei, A. longilobus, A. elatus, A. zhejiangensis, G. schlechtendaliana, G. biflora, G. yangmeishanensi, G. repens and Ludisia discolor. Conclusion: Our present study suggested that A. lylei, A. longilobus, A. elatus, A. zhejiangensis, Ludisia discolor and Goodyera species cannot be used as alternatives for A. roxburghii, and goodyeroside A may be reasonably used as a diagnostic marker for distinguishing A. roxburghii from A. lylei, A. longilobus, A. elatus and A. zhejiangensis, Goodyera and Ludisia species. The established method thus could be potentially used for the quality evaluation and control of Anoectochilus and some related species.  相似文献   

15.
辛夷是中国传统药材,来源于木兰科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 Pamp.、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或武当玉兰Magnolia sprengeri Pamp.的干燥花蕾。辛夷主要具有发散风寒、宣通鼻窍之效,其野生资源少,野生资源少,市场的需求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大,种植出优质无公害辛夷栽培品已成为重要研发目标。因此,无公害辛夷的栽培将是未来辛夷产业发展的主流。本文从辛夷产地生态适宜性栽培用地的区划出发,根据栽培环境要求、科学种植技术、施肥规范、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及质量标准等内容制定了辛夷无公害农田栽培技术体系,为辛夷的栽培生产提供科学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山茱萸作为一种常用大宗中药材,其市场需求量较大。然而管理不善及滥用化肥农药等问题导致山茱萸药材质量参差不齐。为生产优质山茱萸药材,本文在常规山茱萸栽培技术基础上,对其栽培选地、优良种质选育、种植管理、合理施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山茱萸适宜生态因子及潜在种植产区,汇总了山茱萸优良品种,系统总结了山茱萸科学施肥及种植方法,并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构建了山茱萸无公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究结果以期为优质山茱萸药材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林下仿生态种植金线莲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建立林下仿生态种植金线莲的性状、显微特征、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并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有关规定对水分、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等项目进行了测定。结果林下仿生态种植金线莲在性状、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方面均具有专属性特征,经测定5个基地的金线莲水分平均为8.69%,总灰分平均为11.93%,酸不溶性成分平均为3.27%;含量测定结果槲皮素平均质量分数为0.021 0%,异鼠李素平均质量分数为0.024 7%,山柰素平均质量分数为0.027 3%。结论上述方法简便、专属性好,重现性好,可为林下仿生态种植金线莲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金线莲的生药鉴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郑纯  黄以钟 《中药材》1997,20(11):552-554
对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层析进行了生药鉴定研究,并对不同来源的品种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9.
传统医学在全球的广泛应用使其安全性越来越受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制订了一系列具有连贯性和全球性的政策和战略,以提升传统医药的安全性;根据不同时期传统医学发展的需求,陆续制订了关于植物药种植采收、生产操作、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指南,各成员国在WHO的技术支持下,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建立并实施了传统医药技术法规,在促进传统医学安全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20.
福建金线莲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的:研究福建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LH20柱色谱分离福建金线莲全草中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氯仿萃取部分分得5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醛(Ⅰ),阿魏酸(Ⅱ),槲皮素(Ⅲ),胡萝卜苷(Ⅳ),5,4′二羟基6,7,3′三甲氧基黄酮(cirsilineolⅤ)。结论:5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Ⅴ为首次从兰科植物中分得,其余为该属植物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