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9,(23):142-145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激素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用药、饮食、锻炼、护理方面的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各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激素治疗依从性,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同时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备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莉 《中国医药指南》2022,(29):174-176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需求,评价循证护理干预对患者负性情绪、激素治疗依从性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诊治的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以1∶1比例法分为对照组(n=45)、循证组(n=45)。对照组、循证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激素治疗等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状况。结果 循证组护理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锻炼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饮食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05。循证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物质生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躯体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理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期间心理负担较重,进而影响治疗依从性。落实循证护理干预可以稳定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SLE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消极情绪、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遵医服药(85.57±3.43)分、合理锻炼(84.49±4.30)分、科学意识(84.49±4.13)分和按时复查(85.95±3.57)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各项评分(P<0.05);护理后观察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7.78±1.61)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7.65±1.1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2.34±2.09)分、(11.97±1.63)分](P<0.05);护理后,观察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30.65±4.33)分,高于对照组(25.47±4.31)分(P<0.05);观察组护理后SLE患者专属生活质量量表(SLEQOL)中情绪管理(38.41±3.25)分、治疗效果(37.29±3.28)分、临床症状(38.97±3.36)分、躯体功能(41....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的死因分析 ,提高对致死原因的认识 ,为合理治疗、降低其病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1988~ 2 0 0 0年收治的 486例SLE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 ,分析计算病死率及死亡病因分布情况。结果 486例患者中死亡 88例 ,病死率 18 11%。死因依次为 :SLE 3 9例 (4 4 3 2 % ) ;感染 2 8例 (3 1 82 % ) ;心血管疾病 13例(14 77% ) ;脑血管疾病 6例 (6 82 % ) ;癌症 2例 (2 2 7% )。病程分布 ,死亡患者 3年内死亡率高。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多器官或单器官功能损害是最主要死亡原因 ,感染次之 ,心血管疾病居第 3位。SLE患者于确诊后 3年内 (病程 <3年 )的病死率明显增高 (与 3年后比较P <0 0 1) ,故对活动性SLE应积极治疗 ,但不能过度 ,以免因机体抵抗力过低诱发感染而死亡。尤其应重视并加强 3年内病人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风湿性疾病。由于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变幻莫测,诊治困难,严重危害患者,尤其是青年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SLE的发病率约0.07%,60%以上发病在11~40岁,青年女性多见,儿童  相似文献   

6.
中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文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为一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变累及多系统、多器官 ,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因其病因尚不明确 ,为本病的根治带来了困难。本文在收集祖国中医药治疗SLE处方的基础上 ,筛选出最常用的SLE治疗中药 ,以便为进一步开发治疗SLE中药提供参考。1 资料和方法通过检索清华同方光盘 (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 )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辑专栏目录》1994年至 2 0 0 2年期间有关治疗SLE的中文文献 ,收集治疗SLE的中药方剂 ,并对方剂中各种中药使用频率、剂型及配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2 .1 一般统计资料在本次检索…  相似文献   

7.
2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适宜的妊娠时机及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8年共28例SLE患者妊娠结局,选择适宜的妊娠时机及终止妊娠的时机。结果28例SEE患者分为两组:选择性妊娠组22例患者,在病情控制1年以上(缓解期)妊娠;非选择性妊娠组6例,其中3例患者在病情活动期未经医生同意自行妊娠,3例患者妊娠期首发SLE。两组患者共分娩活婴24例,无一例新生儿死亡,未发现新生儿狼疮,其中早产儿9例,胎儿生长受限3例。结论SLE患者妊娠期给予适当合理的药物治疗,并加强监护,在病情缓解期选择性妊娠,其安全性明显提高。在药物治疗无好转威胁母婴安全情况下,或胎儿已成熟时,应适时终止妊娠,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妊娠成功率及围产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损害症状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其血清具有抗核抗体为主的大量不同的自身抗体。此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1 000,高于西方国家报道的1/2 000,以女性为多,此病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治疗SLE的手段有了很大的提高,笔者主要对其治疗药物及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0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生医院感染的众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医院内感染发病率调查。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进行病例的研究,感染危险因素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特殊病原体风疹病毒,疱疹病毒等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结果:108例SLE住院120例次,有84例次发生医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发生率70%(84/120)。35例次发生多部位,多种病原体重叠感染,真菌和L型细菌占病原体的48.5%,感染部位以下的呼吸道最常累及,其次是泌尿道和消化道。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对自身因素中狼疮肾炎,狼疮脑,狼疮脑,医源性因素中应用抗菌药物,激素与免疫抑制以及住院时间3周以上的患者,应高度警惕医院感染发生的可能,结论:医院感染是SLE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加速病情恶化的因素,因此加强防治工作,可能是延长存活期,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医院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2004年12月某院住院的316例SLE患者。结果显示,SLE患者发生医院尿路感染共28例(8.86%),感染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75.00%)。强的松用量>10m g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激素用量≤10 m g组(29.68%vs 9.86%,P<0.01)。合并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用激素组(33.56%vs 13.25%,P<0.01)。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另外,住院时间越长,累及的脏器数越多,越易发生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1)。因此,尿路感染是SLE患者医院感染的常见形式之一,SLE患者医院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性别、住院天数、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是否留置导尿管、累及的脏器数等。CRP是区分SLE是否发生尿路感染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合并感染的SLE患者的病例资料、实验室检查、病情活动性和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SLE患者合并感染的发生率为51.4%,感染发生的常见部位为呼吸道和泌尿道,条件致病菌感染有增加趋势。多因素分析表明激素冲击治疗、年龄、应用广谱抗生素、住院时间延长、病情活动性与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感染是SLE患者常见合并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特殊治疗方法、病情活动以及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与感染的发生有直接关系。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感染可以改善SLE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_3(MMP_3)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正常人、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患者血浆中MMP_3的水平。结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患者血浆中 ,MMP_3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和正常对照组 (P<0.05)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患者中 ,出现临床肾损害和神经精神症状的患者血浆MMP_3水平分别明显高于无上述临床症状者 (P<0.01) ;而出现颊部红斑和 (或 )光敏感以及多发性关节炎的患者 ,与无上述症状的患者血浆中MMP_3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抗dsDNA抗体阳性、低补体C3血症、低白蛋白血症、高IgG血症以及血肌酐升高的患者血浆中MMP_3水平分别显著高于无上述症状者 (P<0.05)。结论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MMP_3呈高水平表达 ,与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全身性系统性病变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方法临床药师通过进行用药干预、监测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学服务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论临床药师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常文静  蔡辉 《安徽医药》2014,(9):1617-162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临床诊治水平的显著提高,患者预后得到明显改善,远期死亡(诊断5年后)原因得到关注。作为SLE远期主要并发症的早发动脉粥粥样硬化,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该文对SLE中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管又飞  赵秀 《天津医药》1991,19(6):349-35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易于并发栓塞性血管病变。为探讨其发生机制,本文检测了16例患者的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 SLE 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其 PAgT 明显增强(P<0.01);血浆ⅧR:Ag、Fn 浓度显著升高(P<0.01,0.05);APTT 明显延长(P<0.01)。而 ATⅢ:Ag、ATⅢ:C 及 Plg 无明显改变。3例并发血栓栓塞的患者,APTT 皆明显延长,PAgT、ⅧR:Ag 及血浆 Fn 水平都高于正常;而外周血小板计数均严重减少。本研究提示 SLE 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继发性促凝物质(血浆 Fn、ⅧR:Ag)增加而处于一种高凝状态,可能是其易于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吴晓丹  刘钢 《中国药业》2009,18(13):12-13
目的研究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住院患者33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8例用环磷酰胺每月1次静脉冲击治疗,对照组15例给予依那普利,疗程均为12周。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显著降低,6min步行距离明显改善;试验组在改善临床指标及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少数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有1例患者因发生肺部感染而退出试验。结论每月1次静脉注射环磷酰胺可有效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的肺动脉高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张健生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4):42-42,52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4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4月至2009年4月经治疗的4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抗核抗体滴度(ANA)、抗ds-DNA抗体滴度(ds-DNA)和补体C3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48例患者经冲击治疗后显效15例,有效31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5.8%;治疗后抗核抗体滴度和抗ds-DNA抗体滴度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显著(P<0.05),而补体C3水平吸附前后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效果显著,但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白芍总苷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2月—2011年10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门诊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葡萄膜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白芍总苷辅助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38例单用西药常规治疗,平均随访为6个月,比较评估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5%,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芍总苷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葡萄膜炎的效果满意,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脂变化及其与病情活动度和肾脏受累的关系。方法常规方法检测105例SLE组和60例对照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双链(ds)DNA抗体,并对SLE患者进行活动度评分和肾脏受累情况的评估。结果 SLE组血清中TG水平高于对照组,H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2组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组TG水平高于非活动组,HDL水平低于非活动组(P<0.01或P<0.05),2组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和LDL水平与SLE活动指数(SLEDAI)积分呈正相关,HDL与SLEDAI积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53、0.27及-0.62);dsDNA(+)组TG水平高于dsDNA(-)组,HDL水平低于dsDNA(-)组(P<0.01或P<0.05),2组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受累组中TG水平高于非肾脏受累组,而HDL水平低于非肾脏受累组(P<0.01),2组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的血脂异常与疾病活动度和肾脏受累有关.  相似文献   

20.
董笑影  巩路  陈且峰  周蕾 《天津医药》2006,34(3):162-16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雌二醇(E2)刺激前后TNFα和IL-6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提取SLE患者(患者组)及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PBMC,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上清液在E2刺激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患者组有或无E2刺激的PBMC分泌的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组E2刺激后PBMC分泌的TNFα水平低于无E2刺激时(P〈0.05),而对照组E2刺激前后TNFα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无E2刺激的PBMC分泌的IL-6水平患者组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有E2刺激PBMC分泌的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PBMC在E2刺激后分泌的IL-6水平均降低(均P〈0.05)。结论:TNFα和IL-6水平可以作为SLE疾病活动的监测指标,高水平的E2对SLE的PBMC分泌TNFα和IL-6都有明显抑制作用。TNFα的降低可能提示为SLE活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