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定量评价尿毒症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功能与内中膜厚度(IMT)相关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尿毒症患者36例作为尿毒症组,正常体检者36例作为对照组,在ET模式下测量颈总动脉弹性指标,参数包括硬度指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血管顺应性(AC)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同时测量颈总动脉IMT值。结果尿毒症组β、EP、PWVβ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7.74、7.325、8.341,均P〈0.01),AC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580,P=0.294)。尿毒症组的颈总动脉弹性参数β、EP、PWVβ分别与IMT呈正相关(r=0.744、0.883、0.883,均P〈0.01),AC与IMT呈负相关(r=-0.714,P〈0.01)。结论 IMT增加与颈总动脉弹性降低呈显著正相关,IMT是反映尿毒症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功能早期改变的重要形态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级别高血压对动脉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63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应用欧姆龙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脉搏波速度(PWV),并与20例健康者比较。结果高血压患者baPWV和IMT值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的健康者(P〈0.01),且3级高血压患者高于1、2级高血压患者(P〈0.05),而1级高血压患者和2级高血压之间无明显差异性,。结论高血压是血管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积极降压治疗有利于防治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在酒精性心肌损害患者颈总动脉弹性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0例正常对照人群作为A组(对照组),67例酒精性心肌损害患者根据饮酒量分为3组:B组(20例,少量饮酒组),C组(25例,中等量饮酒组),D组(22例,大量饮酒组)。比较各组间应用ET技术获得的颈动脉弹性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僵硬度(β)、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和脉冲波传导速度(PWVβ)。结果B、C、D组Ep、β、PWVβ值较A组高,AC值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饮酒量的不断增加,Ep、β、PWVβ值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值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技术能准确评价酒精性心肌损害患者颈总动脉的弹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评估颈动脉弹性和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该院超声医学科行ufPWV检查的287名志愿者,根据MHR四分位法将研究对象分为Q1组(<3.56,n=71),Q2组(3.56~<4.75,n=72),Q3组(4.75~<6.05,n=72),Q4组(≥6.05,n=72),比较各组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及ufPWV指标。结果 Q4组收缩起始脉搏波速度(PWV-BS)、收缩末期脉搏波速度(PWV-ES)、cIMT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3组PWV-BS、PWV-ES高于Q1、Q2组(P<0.05),而cIMT无明显差异(P>0.05)。Q1与Q2组间PWV-BS、PWV-ES、c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HR与PWV-BS(r=0.360,P<0.001)、PWV-ES(r=0.458,P<0.001)、cIMT(r=0.359,P<0.001... 相似文献
6.
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在肝炎后肝硬化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估血清总胆汁酸(TBA)检测在肝炎后肝硬化诊断及判定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将79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 Puph分级分3组,比较各组间血清TBA、TBil等值的差异及相关性,经治疗2月后再次Child Puph评分,根据不同预后(好转、恶化包括死亡)分组比较TBA等值。结果: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TBA异常率高,值随Child分极而递增,预后较好组TBA值较低。讨论:血清TBA值能较特异地反应肝脏摄取、合成功能和分泌状态,在肝硬化诊断及判断预后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的超声改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对50例确诊冠心病患者和25例正常人的颈总动脉作彩超检查,并将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总动脉病变检查准确、可靠;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增加、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时,预示着冠状动脉有发生粥样硬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极速脉搏波技术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颈动脉的弹性功能,探究其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4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93例SLE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临床症状分为:单纯SLE组(B组,共45例)、SLE累及多个系统组(C组,共48例),同期选取2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A组)。采用极速脉搏波技术测量所有入组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开始时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BS)和收缩期结束时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ES),并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IMT、PWVBS及PWVES与SLE不同临床分型的相关性,最后绘制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 IMT水平比较:A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WVBS水平比较:A组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水平与早期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对82例围绝经期妇女采用SSD-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日本A1oka公司)检查,根据左、右侧颈总动脉的图像资料得出其弹性系数(Eρ)、僵硬参数(β)和顺应性(AC)等参数,并依雌激素(E2)水平分为围绝经期E2正常组和围绝经期E2下降组,将2组病例双侧颈动脉IMT及弹性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E2正常组比较,E2下降组Ep、β明显增高(P<0.05),AC明显减小(P<0.05);E2下降组中E2水平与Ep、β、AC相关性分析提示,E2水平与Ep、β负相关(P<0.01),与AC呈正相关(P<0.01)。结论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可准确评价围绝经期妇女颈总动脉的弹性参数,为早期发现和防治E2水平下降的围绝经期妇女的心血管疾患提供客观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变化情况,为其周围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内-中膜正常组20例(A组)、内-中膜增厚组20例(B组)和单发斑块组20例(C组),另选正常对照组20例。将取样容积分别置于双侧颈总动脉距窦部近心端2 cm处,常规测量内中膜厚度(IMT)。采用ET技术自动跟踪颈总动脉的运动,检测以下参数: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僵硬系数(β)、顺应性(AC)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并分析这些指标在糖尿病各组之间及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性。结果糖尿病组IMT、Ep、β及PWVβ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C组的Ep、β及PWVβ又高于A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B、C三组A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B、C组又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C两组间Ep、β、PWVβ、A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技术可早期反映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弹性改变,并能在IMT增厚之前对患者颈总动脉硬化做出预测,有利于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1.
12.
13.
原发性高血压颈总动脉超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对颈总动脉(CCA)内膜—中层厚度(IMT)、中层厚度(MT)、颈总动脉内径(CCAD)和血流参数的影响,了解EH和CCA损害之间的关系。对象与方法:选择31例EH病人作为高血压组,31例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相匹配的非高血压病人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例CCA各参数有无差异;两组病例均观察双侧CCA及分叉处有无斑块,只要一处有斑块就计为有斑块,计算两组斑块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IMT及MT高于对照组(P<0.05),CCAD及血流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9%vs6.4%,P<0.05)。结论:CCA可做为EH动脉病变的超声观察窗口,高频彩色超声能直观动态地了解CCA病变程度及是否有斑块形成,对临床了解EH病人动脉硬化情况和预防脑卒中发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总动脉超声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58例冠心病患者和20例相同年龄组正常人的颈总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发生率和部分血流动力学参数,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与正常人组比较,颈总动脉IMT明显增厚(P<0.01),管径增宽(P<0.05),血流速度降低(P<0.05或P<0.01),斑块探测率(53.45%vs8.33%)明显增高。同时,根据斑块之强回声、低回声和混合性回声声像图,可明确区分硬斑、软斑和混合斑。结论;颈总动脉的IMT、斑块发生率等与冠心病相关联。超声能简便、准确地对颈总动脉进行检测,为判断动脉粥样硬化、进而为诊断冠心病提供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17.
许国琼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1,2(11):997-998
肝炎后肝硬化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以乙型肝炎后发生肝硬化多见。目前,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使肝炎后肝硬化发生率高,病程长,并发症多,难以治愈,严重地威胁着患的生命安全。如何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的生存率,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笔通过对5例肝硬化患进行有计划性、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后,获得一些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ROC曲线分析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 tracking,ET)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颈总动脉弹性的评价作用.方法 T2DM 60例,正常对照印例,应用ET技术检测颈动脉硬化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度指数(β)、顺应性(AC)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和膨大系数(AI),并对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初步确定颈动脉硬化ET参数诊断截断值.结果 T2DM组颈动脉β,Ep,PWVβ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AC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AI差别不明显(P>0.05);ROC分析β,Ep,PWVβ,A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85,0.86,0.77,建议分别以β8.50,Ep108.5 kPa,PWVβ6.65 m/s,Ac 0.76 mm2/kPa作为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的诊断截断值.结论 糖尿病动脉弹性下降发生在内中膜(IMT)增厚之前,其中以β,Ep,PWVβ作为T2DM患者颈总动脉硬化参数评价的准确性较高,AC可作为辅助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炎后肝硬化患中的临床意义。方法:6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按Child-Pugh分为A、B、C三级,采用双酶偶联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结果:TBA值随Chad-Pugh分级加重呈递增现象,各组血清TBA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BA与白蛋白(ALB)呈负相关(rs=-0、417,P<0.001),与总胆红素(TBIL)呈正相关(rs=0.482,P<0.001),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无明显相关性(rs=0.195,P>0.05)。结论:血清TBA是肝炎后肝硬化病情变化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应变和应变率成像(Xstrain)以及射频动脉僵硬度分析技术(QAS)评价早期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应变与弹性相关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高血压患者60例,全部应用Xstrain和QAS技术对颈总动脉进行检查,获得颈总动脉的最大圆周应变和应变率、顺应性系数(CC)、僵硬度系数(β),并对以上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颈总动脉最大圆周应变及应变率均与顺应性系数呈正相关,而与僵硬度系数呈负相关,而早期高血压患者表现更明显。结论早期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应变与弹性存在明显相关,最大圆周应变和应变率可作为反映大中型动脉机械运动特性的指标之一,从而指导临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