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佩兰中药颗粒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大鼠肝脏肌醇必需酶1α(IRE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造模成功的合并脂代谢紊乱的2型糖尿病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佩兰中药组、吡格列酮组,每组9只,另设空白对照组10只。佩兰中药组予佩兰中药颗粒按3 g/(kg·d)灌胃给药,吡格列酮组0.3 mg/(kg·d)灌胃,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持续给药5周,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检测肝脏IRE1α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治疗后,佩兰中药组大鼠的血清TG、TC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肝脏IRE1α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佩兰可以提高2型糖病合并脂代谢紊乱大鼠肝脏中IRE1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肥胖糖尿病(DM)大鼠胰岛β细胞的保护.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制成糖尿病动物模型.50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给予等量蒸馏水,二甲双胍治疗组给予300mg·kg-1·d-1溶于蒸馏水中灌胃,吡格列酮治疗组给予10mg·kg-1·d-1溶于蒸馏水中灌胃,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300mg·kg-1·d-1和吡格列酮10mg·kg-1·d-1溶于蒸馏水中灌胃,干预12周.观察治疗后5组DM大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胰岛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M对照组大鼠FPG,FINS,TC,TG,HbA1C及Homa-IR均明显升高(P<0.01),Homa-β明显下降(P<0.01);二甲双胍组与DM对照组比较,大鼠FPG,FINS,TC,HbA1C及Homa-IR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1),Homa-β明显升高(P<0.01),而TG无明显降低(P>0.05);吡格列酮与DM对照组比较,大鼠FPG,FINS,TG,HbA1C及Homa-IR均明显下降(P<0.01),Homa-β明显升高(P<0.01),TC无明显降低(P>0.05);二甲双胍组和吡格列酮组FPG,HbA1C均较DM对照组明显降低,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吡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比较FINS,Homa-IR明显减低,Homa-β明显升高(P<0.01);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组与吡格列酮组比较,大鼠FPG,FINS,TC,HbA1C及Homa-IR均明显下降(P<0.05),Homa-β明显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优于单用上述两种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鼠是否存在中枢胰岛素抵抗(IR)以及针刺对T2DM大鼠弓状核胰岛素受体(INS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给食源性肥胖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造成T2DM模型,随机分为针刺组、优降糖组、模型组,设正常对照组。处理4周后,用罗氏活力型血糖仪测空腹血糖(FBS)、放免法测空腹胰岛素(FINS)、原位杂交测弓状核INSRmRNA表达。[结果]治疗后针刺组FBS、FINS显著降低,与模型组差异显著,接近正常组水平;优降糖组FBS显著降低,接近正常组水平(P>0.05),FINS低于模型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弓状核INSR基因表达明显低于针刺组(P<0.01)和正常组(P<0.05),低于优降糖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针刺组、优降糖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优降糖组明显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T2DM大鼠存在弓状核INSR基因表达低下,T2DM机体存在中枢IR,针刺和优降糖均可以改善T2DM大鼠弓状核INSR基因的表达,而针刺对改善T2DM大鼠弓状核INSR基因表达的作用优于优降糖。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合应用治疗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 选取71例新诊断肥胖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2次/d,吡格列酮30 mg、1次/d联合治疗;对照组包括二甲双胍组(M组)和吡格列酮组(P组),M组24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2次/d治疗;P组22例给予吡格列酮30mg、1次/d治疗患者.所有治疗疗程12周,观察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 h胰岛素(P2h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在治疗后FPG、2hPG、HbA1C、FINS、T2hINS均明显下降.M组和P组疗效相似;治疗组在减低患者胰岛素水平、改善糖代谢紊乱方面均优于M组和P组.结论 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可作为经过单一使用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治疗血糖控制仍然不良的肥胖T2DM患者选用的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名老中医经验方栀芪降糖饮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IR)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造模。观察栀芪降糖饮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C)、胆固醇(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脂肪细胞因子包括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抵抗素、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的影响,以及对各组大鼠胰腺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 栀芪降糖饮高、低剂量组均能调节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提高ISI,降低HOMA-IR;能够调节血脂紊乱,增加血清脂联素含量,降低血清FFA、TNF-α、抵抗素水平,并且对大鼠胰腺病理改变有不同程度修复与改善,其作用水平与阳性对照药物吡格列酮相当,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栀芪降糖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合应用治疗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选取71例新诊断肥胖他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2次/d,吡格列酮30mg、1次/d联合治疗;对照组包括二甲双胍组(M组)和吡格列酮组(P组),M组24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2次/d治疗;P组22例给予吡格列酮30mg、1次/d治疗患者。所有治疗疗程12周,观察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h胰岛素(P2h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后FPG、2hPG、HbA1c、FINS、P2hINS均明显下降。M组和P组疗效相似;治疗组在减低患者胰岛素水平、改善糖代谢紊乱方面均优于M组和P组。结论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可作为经过单一使用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治疗血糖控制仍然不良的肥胖T2DM患者选用的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李蓉 《四川医学》2009,30(12):1930-1931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在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月,84例肥胖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对照者单纯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血糖、胰岛素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FPG、2hPG、FINS及P2 INS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hPG、FINS及P2 INS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TG及LDL-C水平略有下降,而HDL-C水平略有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可降低肥胖T2DM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是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与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α和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达格列净组和吡格列酮组,每组各50例。达格列净组予以达格列净+二甲双胍治疗;吡格列酮组予以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性[葡萄糖输注率(GIR)]、胰岛α和β细胞功能指标[α: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AUCglc);β: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AUCin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PG、HbAlc、TC、TG、LDL-C、HOMA-IR、AUCglc均降低(P<0.05),且达格列净组低于吡格列酮组(P<0.05);GIR、I30/G30、AUCins均升高(P<0.05),且达格列净组高于吡格列酮组(P<...  相似文献   

9.
耿坡  李琦   《中国医学工程》2014,(4):167-167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优泌乐25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将3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优泌乐25加用吡格列酮,对照组单用优泌乐25不加用吡格列酮,随访8周,观察治疗前后变化。结果优泌乐25加用吡格列酮治疗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优泌乐25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血糖,血脂及HbA1C。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气益脾组方芪茵荷叶饮对糖耐量异常大鼠糖代谢及骨骼肌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建立糖耐量受损(IGT)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M)和9组不同剂量配伍组(A、B、C、D、E、F、G、H和I)。采用正交实验设计,选取黄芪、茵陈蒿和荷叶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实验L9(34)。于干预前及干预6周、12周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观察骨骼肌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肌肉组织IκB-α和NF-κBp65基因转录水平。[结果]D组FBG在干预12周时低于给药前水平;与M组比较,各实验组FINS在干预6周、12周(除A和B组)下降明显(P<0.05),HOMA-IR在干预6周时A、D、E、F、G、H组和干预12周时D、F、G、H、I组较M组下降显著(P<0.05)。仅不同剂量的茵陈蒿对FBG影响存在统计学差异,仅不同剂量黄芪对FINS和HOMA-IR调节具有统计学差异,主次顺序为黄芪>茵陈蒿>荷叶。M组大鼠骨骼肌水肿、有炎性细胞浸润,G组NF-κBp65mRNA表达水平较M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芪茵荷叶饮中黄芪为君、茵陈蒿为臣,辅以荷叶,最佳配伍方案为半量黄芪、2倍量茵陈蒿、半量荷叶。IGT大鼠骨骼肌组织存在炎性反应,G组配伍的芪茵荷叶饮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改善IGT大鼠胰岛素抵抗,预防IGT向2型糖尿病(T2DM)演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和吡格列酮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心肌NF-κB、PPAR-α和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和MS模型组(B组),构建MS模型后将B组余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B1组)、麝香保心丸组(B2组,麝香保心丸13.5 mg·kg-1·d-1)、吡格列酮组(B3组,吡格列酮1.5 mg·kg-1·d-1)、麝香保心丸+吡格列酮组(B4组,麝香保心丸13.5 mg·kg-1·d-1+吡格列酮1.5 mg·kg-1·d-1)。比较不同药物干预对大鼠收缩压、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大鼠心肌组织NF-κB、PPAR-α和PPAR-γ表达的影响。结果:造模后B组大鼠收缩压、血脂、血糖及FINS较A组升高(P<0.05,P<0.01)。药物干预后,B2、B3、B4组收缩压、血脂、血糖及FINS较B1组改善(P<0.05,P<0.01),且B4组改善情况较B2、B3组更明显(P<0.05)。与B1组相比,B2、B3、B4组大鼠心肌组织NF-κB表达下调,PPAR-α、PPAR-γ表达增加(P<0.05),这种调控在B4组更明显(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和吡格列酮均可调控MS大鼠心肌NF-κB、PPAR-α和PPAR-γ的表达,改善MS大鼠心肌重构,两者合用时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养阴活血作用的丹蛭降糖胶囊(DJC)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炎症小体NLRP3的影响。  方法:取大鼠55只,除正常对照组9只外,其余大鼠高能量饮食4 周后加小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STZ 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大鼠分为模型组,DJC高、低剂量组和吡格列酮组。各药物组分别予DJC(1.08、.0.54 g·kg-1·d-1)、吡格列酮10 mg·kg-1·d-1,正常组、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连续8周。检测大鼠血糖及血脂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NLRP3 mRNA表达。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胰腺炎症小体NLRP3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DJC高剂量组NLRP3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DJC高、低剂量组及吡格列酮组的血糖和血脂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各用药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结论:DJC可控制NLRP3的过度表达,抑制细胞炎症反应、改善微炎症状态,从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保护胰岛B细胞。  相似文献   

13.
宁建霞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4):1084-1085
目的观察盐酸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对初诊T2DM的协同疗效。方法将50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组(A组)和单用胰岛素组(B组)各25例,每组均使用胰岛素(诺和锐30),进行3个月治疗。测定治疗前后FPG、2hPG、HbA,C、Fins、BMI、肝功能、肾功能指标。结果吡格列酮组(A组)血糖明显下降,胰岛B细胞功能明显恢复。A组优于B组(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对糖尿病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显著减少外源性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的影响,并与格列奈类药物进行对比。方法60例T2DM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口服吡格列酮(15~45mg/d)和格列奈类药物(随机给予那格列奈90mg或瑞格列奈1.0mg,tid)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PG)、胰岛素(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FFA)及糖化血红蛋白(A1c),并分别计算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AIP。结果治疗后,吡格列酮组的FPG、INS、TG、TC和A1c均有显著下降(P<0.05)。格列奈组除A1c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各项指标在治疗后的变化不明显(P>0.05)。吡格列酮组在治疗后HOMA-IR和AIP都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吡格列酮不仅可以降低T2DM患者的FPG,A1c及空腹INS水平,而且能够改善其血脂异常,降低AI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70名T2DM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安慰剂组(A组,35例)和吡格列酮组(B组,35例),治疗3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服药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治疗后吡格列酮组FBG、FINS、HbA1c、TG、PAI-1明显下降(P<0.01),HDL-C、ISI显著升高(P<0.01),t-PA无明显变化,且PAI-1与FINS、TG呈正相关(r=0.437,r=0.342,P<0.05),与ISI呈负相关(r=-0.552,P<0.01);安慰剂组各参数于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吡格列酮能够显著降低T2DM患者的PAI-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复方盐酸吡格列酮格列美脲片与格列美脲片在治疗2型糖尿病(T2DM)中的作用,评估复方盐酸吡格列酮格列美脲片治疗T2D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33例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11例).试验组予以复方盐酸吡格列酮格列美脲片,对照组予以格列美脲片治疗,治疗周期12周.评价两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治疗前后的差异,并评估两组患者BMI、血压、血脂变化情况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31例患者完成治疗随访(试验组21例,对照组10例).治疗12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HbA1c下降幅度分别为(0.99±1.87)、(-0.02±0.90)%,FPG下降幅度分别为(0.94±1.87)、(0.37±2.62)mmol/L.试验组治疗后FPG、HbA1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FPG、HbA1c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FINS和HOMA-IR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0).结论 复方盐酸吡格列酮格列美脲片治疗T2DM有效性优于单用格列美脲治疗,安全性与单用格列美脲治疗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了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为PCOS的联合用药治疗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收集笔者医院2014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PCOS患者132例,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和吡格列酮组,每组66例。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及雌二醇(E2)水平。采用比色法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稳态模型测定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FSH、LH、T和E2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SH、LH、T均显著减低和E2均显著升高(P<0.01),但治疗后两组FSH、LH、T和E2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有效率为90.9%(60/66),吡格列酮组有效率为93.9%(62/66),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C、TG、LDL-C、HDL-C、HOMA-β和HOMA-I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HOMA-β和HOMA-IR均显著减低和HDL-C均显著升高(P<0.05和P<0.01),但治疗后两组TC、TG、LDL-C、HOMA-β和HOMA-I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吡格列酮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吡格列酮组治疗后BMI为25.64±5.35kg/m2,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的21.31±4.13kg/m2P<0.05),吡格列酮组治疗期间胃肠道不良反应率为13.6%,显著低于二甲双胍组的27.3%(P<0.05)。结论 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治疗PCOS临床疗效显著,但吡格列酮可显著升高HDL-C,具有低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率,而二甲双胍可以减轻患者体重,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可以合理地选择药物联合治疗PCOS。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的作用。方法:将血糖控制不佳的64例T2DM患者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32例)和非老年组(32例),每组又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分为安慰剂组、吡格列酮单药组、吡格列酮+磺脲类组、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组,每组8例,早餐前30 min口服实验药物,疗程为3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肝功能、血常规。结果:治疗3月后,吡格列酮单药组和2个联合治疗组FBG、HbA1C、TG均显著降低,HDL-C升高,且2个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个联合治疗组分别有4例和3例减少了原磺脲类和二甲双胍的用量。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吡格列酮显著改善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血脂参数,是老年T2DM患者较理想的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Ⅱ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痛(T2DM)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取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血清RBP4、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脂联素、空腹血糖(FPG)和胰岛素(Ins)、体重指数(BMI)、血压(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再将60例T2DM并发冠心病患者分成吡格列酮治疗组28例和常规治疗组32例,吡格列酮治疗组用吡格列酮治疗8周,治疗前后均测定上述指标。结果①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RBP4水平增高(P〈0.01);吡格列酮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清RBP4无差异(P〉0.05)。②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后,患者血清RBP4水平显著降低(P〈0.01),TNpa、胰岛素水平下降(P〈0.05),脂联素水平升高(P〈0.05),IR明显改善。结论吡格列酮能降低T2DM并发心血管病患者血清RBP4水平,改善IR。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圣草酚对高脂饮食诱导的糖尿病(DM)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与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相关的机制探讨。[方法] 将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2.5 mg/kg)、中剂量组(5 mg/kg)、高剂量组(10 mg/kg),建立高脂饮食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霉素诱导的DM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试剂盒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水平,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观察肝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DM典型症状“三多一少”,病理形态炎性浸润严重,各指标提示模型组大鼠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FBG、FINS、HOMA-IR降低;肝功能指标AST、ALT、LDL水平降低,HDL水平升高;氧化应激相关指标SOD活性增强,MDA含量减少;凋亡细胞及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下降;炎症因子TNF-α阳性表达减少。[结论] 圣草酚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DM肝损伤,发挥对DM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转氨酶水平、促进脂质代谢、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减少肝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缓解肝脏组织炎性浸润等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