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塞通联合尼莫地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8年3月在汉中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2)。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尼莫地平片30 mg,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注射用血塞通400 mg加入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均治疗14 d。对比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1.54%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88.68%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和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不同程度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MoCA评分和MMSE评分升高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评分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更为显著,BI评分升高更为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塞通联合尼莫地平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奥拉西坦和吡拉西坦治疗老年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上海中冶职工医院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口服吡拉西坦片,4片/次,3次/d。治疗组口服奥拉西坦胶囊,2粒/次,3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MoCA、MMSE量表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oCA量表中执行功能、计算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组MMSE量表中即刻回忆力、注意计算力、语言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拉西坦较吡拉西坦可更好的改善老年脑出血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盐酸美金刚(简称"美金刚")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 对2016年6月至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干部诊疗科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其是否规律服用美金刚,分为美金刚组和非美金刚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随访时间及神经认知功能评分进行统计,神经认知功能评分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BMI、随访时间均无明显差异。初诊时,美金刚组MoCA评分(19.19±3.23),非美金刚组评分(18.47±3.03),P=0.651;2周时,美金刚组(21.06±2.62),非美金刚组(19.19±2.87),P=0.038;4周时,美金刚组(23.50±2.00),非美金刚组(21.30±2.16),P=0.002;末次随访时,美金刚组(24.69±2.09),非美金刚组(23.22±2.08),P=0.031。结论 美金刚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对梅毒Ⅰ、Ⅱ期患者精神障碍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于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的64例梅毒Ⅰ、Ⅱ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Ⅰ期患者36例,Ⅱ期患者2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Barthel指数量表测评分值。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SAS评分分别为(54.05±4.80)分和(52.94±5.05)分,SDS评分分别为(54.16±4.82)分和(55.43±4.13)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SAS、SDS评分分别为(49.25±3.16)分、(48.49±3.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1.90±3.07)分和(51.77±3.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Z=2.466,P=0.014),且其日常生活能力高于治疗前(Z=2.611,P=0.009)。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改善梅毒Ⅰ、Ⅱ期患者的精神障碍,同时还可以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舍曲林联合尼莫地平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6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尼莫地平30 mg,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舍曲林50 mg,每晚1次。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量表(ADAS-cog)、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指数)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MoCA评分、ADAS-cog评分、NIHSS评分和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MoCA评分和BI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ADAS-cog评分和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MMSE评分、MoCA评分和BI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DAS-cog评分和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3/34),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2/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舍曲林联合尼莫地平可有效减轻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倪虹  贾秀琴  李晖  李坤成 《安徽医药》2019,40(4):374-380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小脑静息态功能连接(rsFC)改变,并分析功能连接变化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障碍门诊就诊的22例MC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人群中与观察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正常老年人28例作为对照组(HC)。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rs-fMRI)采集数据,比较两组患者小脑认知相关亚区脚Ⅱ和小叶IX与全脑其他脑区功能连接差异,采用偏相关分析法探究MCI组脑功能连接改变与临床量表分值之间相关性。结果 与HC组比较,MCI组小脑亚区主要与额顶叶部分脑区、岛叶及小部分颞叶脑区连接减弱,同时伴有额顶枕叶及边缘叶部分脑区连接增强,但MCI组右侧小脑半球脚Ⅱ亚区无连接增强脑区。MCI组左侧小脑半球脚Ⅱ亚区与左额中回、左内侧额上回功能连接强度分别与听觉词语学习测验延迟再认(AVLT-R)存在正相关性(r=0.501、0.495,P均<0.05),右侧小脑小叶IX亚区与左额上回背外侧功能连接强度与AVLT-R存在正相关性(r=0.524,P<0.05)。右侧小叶IX亚区与右楔前叶之间功能连接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呈现相关性(r=0.462,P<0.05)。结论 MCI患者小脑半球脚Ⅱ和小叶IX亚区异常功能连接改变与认知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7.
郑颖炜  徐竞  李美英  周曾 《安徽医药》2019,40(9):1006-1009
目的 评估急性脑卒中(ACI)患者静脉溶栓早期应用丁苯酞改善认知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2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64例ACI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按指南予以静脉溶栓,研究组静脉溶栓即刻予以丁苯酞。两组患者均以14 d为1个疗程,出院后随访1年。分别评估治疗前与随访1年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溶栓治疗后第2天,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MMSE评分、NIHSS评分及MoC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第2天的Barthel指数、MMSE评分、NIHSS评分及MoCA评分与1年后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患者复发脑卒中、血管性痴呆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静脉溶栓早期应用丁苯酞能有效改善认知功能以及短期预后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中央腺体前列腺癌(CG-PCa)诊断价值及其与病理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87例前列腺疾病患者,根据病理将患者分为CG-PCa组(47例)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ADC值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DC值对CG-PCa的诊断效能。根据病理Gleason评分,CG-PCa组患者再分为低危组(Gleason评分<7分)、中危组(Gleason评分=7分)与高危组(Gleason评分>7分),并与BPH组比较ADC值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CG-PCa患者ADC值与Gleason评分相关性。结果 CG-PCa与BPH患者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3,P=0.000);ADC值对CG-PC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3,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50%和76.59%。CG-PCa低危、中危及高危组与BPH组患者ADC值比较,4组患者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321,P=0.000),其中CG-PCa中、高危组与BPH组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PCa组患者的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s=-0.619,P=0.000)。结论 ADC值对CG-PCa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对癌灶的分化程度及危险性预估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在治疗脑小血管病时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疗程均为2周,80例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后均进行MoCA评分,并观察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MoCA评分及MMSE评分无差异;对照组治疗后的MoCA评分及MMSE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MoCA评分及MMSE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oCA评分及MMSE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可有效改善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艾地苯醌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开滦总医院收治的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口服奥拉西坦胶囊,0.8 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艾地苯醌片,30 mg/次,3次/d。3个月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神经精神科量表(NPI)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MoCA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但观察组MoCA评分明显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AD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ADL评分明显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P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NP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地苯醌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效果显著,且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及行为能力,改善精神症状,同时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张祯铭  王艳晶  柳林  赵敬堃 《安徽医药》2018,22(10):1916-1918
目的 探讨腹部淋巴结病变患者采用常规磁共振(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定性诊断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确诊为腹部淋巴结病变的患者80例,分为恶性组(52例)与良性组(28例),比较与分析两组患者间MRI影像学表现特征,并对MRI、DWI及联合MRI与DWI定性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 恶性组:52例患者中,单发者16例、多发者36例,病变位置主要为肝门和肝胃间隙及门腔间隙等区域;形态:单发者主要为圆形或类圆形;多发者主要为不规则分叶状或团块状或块状,且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良性组:单发者22例、多发者6例,病变位置主要为肝门区域和门腔间隙及肠系膜根部或周围;形态:单发者主要为圆形或类圆形;多发者中4例为粘连并融合成块且周围脂肪间隙模糊,2例表现为串珠状且边界清晰。恶性组囊变率为78.85%与良性组64.29%比较,χ2=1.99,P=0.153;环形强化率48.08%,明显高于良性组14.29%,χ2=8.99,P=0.000。联合MRI与DWI定性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MRI或DWI定性诊断准确率,P<0.05。良性组淋巴结ADC值平均为(1.691±0.298)×103 mm2·s-1,明显高于恶性组(1.048±0.192)×103 mm2·s-1,t=11.71,P=0.00。 结论 联合磁共振与弥散加权成像对临床定性诊断腹部淋巴结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旨在探讨脑星形细胞瘤近瘤周、远瘤周白质区的扩散张量成像(DTI)特征。方法 37例脑星形细胞瘤术前行DTI扫描,其中Ⅰ级6例,Ⅱ级12例,Ⅲ级10例,Ⅳ级9例。重建FA图和FA编码彩色图,评价FA图像中近瘤周(IPR)白质、远瘤周(DPR)白质及对侧正常脑白质区的信号特点,并测定相应平均称散率(MD)值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Ⅳ级星形细胞瘤IPR白质的MD值高于其他三组(P<0.05),Ⅲ级星形细胞瘤IPR白质的FA值低于Ⅰ、Ⅱ级星形细胞瘤组(P<0.05)。Ⅳ级星形细胞瘤IPR、DPR的白质FA值低于Ⅰ、Ⅱ、Ⅲ级星形细胞瘤组(P<0.05)。结论 DTI能够较为直观的、准确地反映IPR及DPR白质区受肿瘤侵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研究正常成人大脑内囊的形状和结构。方法:分别对10例正常志愿者(男5例,女5例。年龄24娟5岁,平均40,9岁)进行弥散张量成像,将所得数据输入个人计算机,应用日本东京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影像计算和分析实验室所研制的软件:Volume-56和diffusion TENSOR Visualizer 1.5(dTV)进行大脑内囊成像。结果:本研究成功的在活体进行了大脑内囊的弥散张量成像。在FA、彩色FA图和弥散张量纤维束图上分别显示了内囊的形状和结构。结论:弥散张量成像可以显示正常人大脑内囊的结构,为大脑白质纤维束的研究开辟了一新的广阔领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健康志愿者10名及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83例行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检查,并于同一时间对可疑部位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必要时增强扫描,诊断结果与临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别比较两者所显示的病例数。结果 83例患者中34例经临床综合评价为骨转移瘤。常规MRI共检出33例骨转移瘤患者,漏诊1例胸骨转移瘤患者;WB-DWI共检出38例骨转移瘤患者,漏诊1例前列腺癌骨盆成骨性移瘤患者,误诊5例。结论 WB-DWI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结合常规MRI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在星形细胞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汛宁  陈宁  王德杭  沈天真  陈星荣 《江苏医药》2006,32(6):531-533,F0005
目的评价近似弥散系数(ADC)值、张量D值(trace D)值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在鉴别星形细胞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及正常组织中的作用以及评估星形细胞肿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采用GE 1.5T MR仪,对23例1~2级星形细胞肿瘤及22例3~4级星形细胞肿瘤进行了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弥散张量(DTI)成像,弥散敏感系数(b值,b=os/mm2及b=1000s/mm2)测量病变感兴趣区的数值。结果1~2级星形细胞肿瘤实质的最低ADC值(1.46±0.32)×10-3mm2/s和trace D值(0.64±0.19)×10-3mm2/s,明显高于3~4级ADC值(0.87±0.18)×10-3mm2/s和(0.48±0.15)×10-3mm2/s,(P<0.01)。低度恶性肿瘤肿瘤实质与瘤周水肿之间ADC值无显著性差异;高度恶性肿瘤肿瘤实质与瘤周水肿间有显著性差异。FA图像可清楚显示肿瘤与白质纤维的关系。结论结合常规MRI,ADC值及trace D值有助于鉴别星形细胞肿瘤良恶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量化比较不同类型脑膜瘤的侵袭性。方法脑膜瘤患者22例,其中良性脑膜瘤16例,非典型脑膜瘤6例;建立脑膜瘤的不同侵袭性病理标准,与脑膜瘤的病理类型进行相关分析;利用磁共振成像(MRI)和DTI,确定与肿瘤相关的5个兴趣区(肿瘤实体区、瘤周水肿区、水肿外区、相对正常白质区和对侧白质区),并测量其各自的分量各向异性(FA)值,比较分析各类型脑膜瘤在不同兴趣区的FA值。结果脑膜瘤的病理类型与其脑浸润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脑膜浸润程度和颅骨浸润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TI分析:在瘤周水肿区,有脑浸润脑膜瘤的FA值较无脑浸润的脑膜瘤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实体区,有脑膜浸润患者FA值较无脑膜浸润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兴趣区和其他浸润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典型脑膜瘤的脑浸润能力强于良性脑膜瘤,但其脑膜浸程度润程度和颅骨浸润能力与良性脑膜瘤相比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氨磺必利联合奥氮平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口服奥氮平片,起始剂量10 mg/d,依患者病情及症状,1周内增加至15~20 mg/d,平均给药剂量(18.75±1.13)mg/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氨磺必利片,起始剂量0.1 g/d,根据具体病情,1周内增加至0.1~0.3 g/d,平均给药剂量(0.26±0.06)g/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记忆量表(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的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和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0.01);且治疗组阴性症状分值和总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两组的正确数、完成分类数显著升高,随机错误数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WCST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W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磺必利联合奥氮平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郗金锁  徐成  贺业新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919-1921
目的 探讨MRI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显示胶质瘤与相邻脑白质纤维束解剖关系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23例脑胶质瘤患者接受术前常规头颅MRI序列检查的同时进行DTI序列扫描,应用Functool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处理,分别获得各自的部分各向异性图(FA图)、彩色编码张量图及脑白质纤维束图;并测定胶质瘤肿瘤病灶区、灶周水肿区及正常白质区的平均弥散系数(MD值)、各向异性图;进行FA图像信号强度及对比度的分析研究,分析脑胶质瘤与相邻脑白质纤维束的解剖关系.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实现包括DTI序列扫描以及FA图像生成.脑白质纤维束显示为显著的高信号结构,灰质显示为等信号,脑脊液显示为低信号,脑内肿瘤呈类圆形等低信号,灶肿瘤周围间质水肿区白质纤维束仍能在DTI的FA图上显像,DTI的FA图像对于脑白质纤维束显影的信号对比度明显优于常规的T1W图像.肿瘤病灶区和灶周水肿区与正常白质区的MD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肿瘤病灶区与灶周水肿区的M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区域的F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磁共振DTI技术可在活体清晰、无创、直观地显示脑胶质瘤与周围脑白质纤维束的关系,结合其他序列的MRI应用于脑胶质瘤的术前诊断,可以准确判断肿瘤和周围脑白质纤维束的毗邻关系,对脑胶质瘤术前诊断、手术方案设计以及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预测与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8月-2013年2月有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的60例乳腺疾病患者的MR检查资料,分析病灶的形态学特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及表观扩散系数(ADC),总结不同乳腺疾病的MRI特征及在乳腺疾病诊断的价值。结果60例患者中,良性36例,恶性24例,诊断良性34例.恶性23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95%。结论综合MR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