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科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甘草酸苷是以甘草中的活性物质甘草甜素(glycyrrhizin)为主要成分并以0.2%甘草酸苷,0.1%L-半胱氨酸和2%甘氨酸而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抗炎,抗过敏和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同时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而变态反应(包括Ⅰ,Ⅱ,Ⅲ型)常是许多皮肤病如:银屑病、儿童水痘、过敏性紫癜、带状疱疹、湿疹、慢性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玫瑰糠疹、掌跖脓疱病、白癜风等的重要的发病机制,本文综述了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科中的临床应用的近况.  相似文献   

2.
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科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甘草酸苷是以甘草中的活性物质甘草甜素(glycyrrhizin)为主要成分,以0.2%甘草酸苷,0.1%L-半胱氨酸和2%甘氨酸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抗炎,抗过敏和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同时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而变态反应(包括Ⅰ,Ⅱ,Ⅲ型)常是许多皮肤病如:银屑病,儿童水痘,过敏性紫癜,带状疱疹,湿疹,慢性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玫瑰糠疹,掌跖脓疱病,白癜风等的重要的发病机制,本文综述了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科中的临床应用的近况.  相似文献   

3.
复方甘草酸苷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施以梅 《中国药房》2008,19(3):234-236
复方甘草酸苷是以甘草中的活性物质——β体甘草酸为主要成分,辅以甘氨酸、半胱氨酸等成分制成的甘草酸胺盐制剂。复方甘草酸苷具有抗炎、抗病毒、抗变态反应、免疫调节和类激素样等作用,还具有降低氨基转移酶、保护肝细胞膜、改善肝功能和修复组织损伤的作用。基于复方甘草酸苷的多种作用,本文拟就其在临床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复方甘草甜素是最先由日本开发的以甘草酸(甘草甜素)为主要成分的静脉和口服制剂。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主要由甘草酸单铵盐、甘氨酸和L-盐酸半胱氨酸三种成分组成。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改善肝功能异常;也可用于治疗湿疹、皮炎,荨麻疹。笔者根据中国药  相似文献   

5.
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系中药甘草提取物甘草酸苷为主要成份,并含有甘氨酸、半胱氨酸的复方制剂,具有防止肝细胞损害作用,近年来此注射液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应用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复方甘草酸苷临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0):1527-1529
复方甘草酸苷是由甘草酸苷、盐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为甘草中的活性物质甘草酸.甘草酸在人体内被葡萄糖甘酸酶水解后形成两个非对映异构体18α体和18β体甘草次酸。β-甘草酸在化学结构上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相似,对肝的类固醇激素代谢(△5—β-还原酶)具有强亲和力,抑制可的松和醛固酮在体内的灭活,减缓类固醇的代谢速度.发挥固醇样作用,因此具有抗炎和类盐皮质激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法测定甘草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真空度、上样量、洗脱剂用量和洗脱流速对固相萃取工艺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各萃取液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结果甘草最佳固相萃取备件为真空度0.01MPa,上样量1.5mL,洗脱剂用量25mL,洗脱速率3mL/min;甘草苷和甘草酸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0.85%和99.67%。结论SPE—HPLC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可用于甘草及含甘草的复方制剂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贾建玲 《中国药房》2009,(20):1591-1594
1948年,由日本米诺发源(Minophagen)制药株式会社在全球首先从甘草中成功提取了甘草酸苷(Glyeyrrhizin,GL),并与甘氨酸和半胱氨酸(蛋氨酸)共同组成复方制剂——复方甘草酸苷(美能,SNMC),其具有抗炎、保护肝细胞膜、抗变态反应、免疫调节、类固醇样作用及抗氧化等作用而广泛应用于肝病、皮肤病等疾病的治疗中,并取得良效。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SNMC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干燥综合征等与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的疗效也得到逐步认可,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甘草酸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本文综述了有关甘草酸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其不良反应主要是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如水、钠潴留,低钾血症,高血压,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等。过敏反应较少,罕见的不良反应有胆汁性肝硬化、上消化道或牙龈出血、腹泻和精神症状。甘草酸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机制与该药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有关。α异构体甘草酸类药物甘利欣的安全性优于β异构体甘草酸类药物。  相似文献   

10.
复方甘草酸苷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三甫  胡姗姗 《安徽医药》2011,15(2):235-238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说明复方甘草酸苷的药理作用,临床评价。复方甘草酸苷具有抗炎、抗过敏、保护肝细胞膜、免疫调节作用、糖皮质激素样作用等,可广泛用于肝病领域,皮肤病领域,肿瘤放化疗领域等的治疗。复方甘草酸苷是用于某些肝病、皮肤病和放化疗保护方面的理想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临床表现,了解中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旨在关注用药安全.方法对84例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84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涉及中药品种有19种.药物不良反应按系统分,其中变态反应占84.52%.所有不良反应均由静脉给药引起.结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中药注射液很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应加强对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抗心律失常新药决奈达隆的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招宝 《中国新药杂志》2012,(15):1826-1830
决奈达隆是一种化学结构与胺碘酮相似的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2011年美国版和2010年欧洲版心房颤动指南均推荐决奈达隆用于心房颤动的治疗。决奈达隆的疗效虽然不如胺碘酮,但不良反应及耐受性明显好于胺碘酮,无甲状腺毒性、肺毒性和眼毒性,致心律失常的可能性也很低。决奈达隆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消化系统反应(腹泻、恶心和呕吐等)、循环系统反应(致尖端扭转型室速、心动过缓、心血管不良事件死亡率升高等)、升高血清肌酐水平及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决奈达隆与其他药物的不良相互作用主要涉及经CYP450 3A4和CYP450 2D9代谢(诱导剂和抑制剂)的药物。决奈达隆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值得心血管内科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合理用药方案,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服用药品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用药的种类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200例中有182例口服给药导致不良反应,占比91.00%;18例为注射剂导致,占比9.00%.引发不良...  相似文献   

14.
杨一帆  王美霞 《中国药房》2012,(11):1036-1038
目的:研究4种常用中西药复方制剂(消渴丸、维C银翘片、珍菊降压片和重感灵)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方法:收集1994-2010年国内文献报道的81例中西药复方制剂致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种中西药复方制剂不良反应发生年龄<60岁的占48%,>60岁的占52%;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消渴丸4.5%,维C银翘片36.8%,珍菊降压片36.8%,重感灵42.9%)、低血糖(消渴丸93.2%)及休克(消渴丸2.3%,维C银翘片9.1%,珍菊降压片5.3%);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集中在1997-1999年、2004年和2006-2010年,且2006-2010年报道的例数占63%。结论:临床应加强对中西药复方制剂的合理应用,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87例丹参及其制剂所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参及其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采用《中国医院知识仓库》进行检索并查阅原始文献,对1994~2007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有关丹参所致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丹参及其制剂所致不良反应主要多发于用药30分钟以内,且多发于50~59岁年龄组,主要表现为皮肤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心血管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等,其中过敏性休克发生的比例最高。结论:临床医生、药师及护士应重视丹参及其制剂所致的不良反应,以确保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伴随高血压发病机制解析和抗高血压药的不断进展,新型复方制剂能够增强降压效果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使患者的依从性明显改善,成为当前抗高血压治疗的主流。方法: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大量的循证医学结果证实,复方制剂显示了良好效果和安全性,在控制血压的治疗上标志着一个新里程的开始。结论:日转星移,采用优化的联合用药或复方制剂,正成为降压新趋势和研发热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差异性分析哌拉西林与哌拉西林复方制剂所致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近年来期刊公开报道的有关哌拉西林与哌拉西林复方制剂所致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哌拉西林致不良反应男女比例为1∶0.95;哌拉西林复方制剂致不良反应男女比例为1∶0.69,且主要发生在老年患者,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哌拉西林,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也存在差别。结论:重视哌拉西林复方制剂的不良反应,加强用药监护,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痰热清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痰热清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7~2009年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制剂诱发的不良反应共41例,涉及18种中药制剂,其中痰热清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为8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皮肤及附件损害等。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不是很多,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密切观察,以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中药甘草的药代动力学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草是最古老和最常用的中草药之一,药理作用多样且临床应用广泛,但甘草也会引起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了解甘草的化学成分、体内处置以及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对于它的临床安全、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并讨论了近几十年来关于甘草的药代动力学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促进对甘草的全面认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是新药研发工作的重中之重。复方制剂不但具有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药效的作用,还具有研发成本低和研发周期短的特点,因此已经成为新药研发的热点。本文综述了以克服药品不良反应为目的而设计的复方制剂,阐述了通过新的药物组合减少由于药理作用带来的个性不良反应,以及通过新的制剂技术减少血药浓度波动带来的共性不良反应2种复方制剂设计策略出发,以期为复方制剂的研发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