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以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以及卵巢呈多囊样改变为特征的病变[1]。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引起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主要原因,无排卵和稀发排卵是导致PCOS患者生殖功能障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组好发于育龄女性的以发病多因性、症状多态性,高雄激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以及卵巢多囊性增大和持续无排卵或偶发排卵为特征的内分泌与代谢紊乱症候群。中医学对PCOS无专病论述,但根据PCOS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闭经、月经后期、月经失调、不孕等疾病的范畴。根据中医学理论,结合PCOS的临床特点,其病因病机主是肾-冲任-胞宫相互之间功能的失调,其中的主因素为肾虚。  相似文献   

3.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态性的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以雄激素过多、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表现为月经稀发、甚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伴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等.导师侯丽辉教授根据诊治本病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痰瘀胞宫"新理论,认为肾虚脾弱,痰瘀互结是PCOS排卵障碍的重要病机,肾虚血瘀、脾虚痰湿、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是其临床常见证型,因此,探讨PCOS中医病因病机为中医临床从痰、瘀论治PcOS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由生殖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异常导致的排卵障碍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呈高度异质性和复杂性,以雄激素过多、持续无排卵和卵巢多囊改变为主要特征,是引起育龄妇女排卵异常与不孕的常见疾病。中医学认为PCOS的发病与肾、肝、脾关  相似文献   

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有复杂的内分泌异常及临床表现: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促性腺激素水平异常、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合并双侧卵巢增大呈多囊改变。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其中高雄激素血症是其突出的特征与其他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冲任二脉是联系脏腑、运行气血和主司经孕的信息通路。“冲任学说”理论的生殖生理基本内涵是“任通冲盛,氤氲有时”,表现促性腺激素适时、足量和周期的释放,使卵巢排卵周期和子宫的月经周期正常。多囊卵巢综合征为育龄期女性常见疾病,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是临床疑难复杂性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冲任病理为“冲任停滞、闭经不孕”,其生殖生物学基础在于促性腺激素释放失调,导致生殖一代谢信号传导障碍、卵巢多囊改变。针刺可“调畅冲任、行经助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冲任停滞,作用靶点是通过调控生殖轴促性腺激素优化卵巢内微环境。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有复杂的内分泌异常及临床表现: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促性腺激素水平异常、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合并双侧卵巢增大呈多囊改变。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其中高雄激素血症是其突出的特征,与其他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十分常见的一种内分泌和代谢紊乱综合征,病因相当复杂,临床表现呈高度的异质性,一般以高雄激素血症、无排卵、肥胖和多囊卵巢为特征。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近10 a来PCOS研究的重大突破,亦成为PCOS的基本病理生理特征。近年来研究发现,PCOS卵巢的各期卵泡包括窦前卵泡均比正常卵巢增多,原始卵泡发育到初级卵泡的早期不受垂体促性腺激素的调节,单独的黄体生成素(LH)升高并不引起高雄激素血症。这些现象提示PCOS的发病除涉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各环节外,原发障碍可能存在于卵巢。卵巢内的多因子调节系…  相似文献   

9.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以卵巢呈多囊性改变、长期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一种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好发于青春期与育龄期妇女,临床表现为闭经、不孕、肥胖、多毛与痤疮、黑棘皮症等。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PCOS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常,内源性激素不协调,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性腺激素(FSH)比值增大,雄激素分泌过多所产生的一种妇科内分泌失调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主要有闭经、月经稀发或不规则子宫出血、不孕、多毛、肥胖等症状,双侧卵巢呈多囊性增大,其确切病因尚无定论,也还没有单一的有效治疗方案。传统中医典籍中没有PCOS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可归属“月经不调”、“不孕”等范畴。补肾活血化痰法是目前中医界治疗PCOS较满意的方法,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将近5年来相关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5.
羌蓝汤解热作用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兔iv内毒素后,在体温升高的同时血浆cAMP含量与血清IL1、IL6水平显著升高。家兔ig20g/kg羌蓝汤可以抑制内毒素的致热作用,在解热的同时也抑制血浆cAMP含量以及血清IL1、IL6活性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黄芩与黄连按不同比例配伍时,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盐酸小檗碱溶出率的变化规律,以探讨传统药对黄芩配伍黄连对有效成分煎出的影响。方法:根据临床常用方剂黄芩与黄连的配伍比例,选择按1:0、1:1、1:2、1:3、2:1、2:3、3:1、3:2、0:1等9个比例分别配伍,水煎煮回流法提取,经分离精制,制得各供试品,在优化的RP-HPLC条件下进行分析,比较色谱指纹图谱,考察主要成分黄芩苷、小檗碱的相对峰面积变化与配伍比例的关系。结果:黄芩与黄连按不同比例配伍后主要成分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各有不同的影响,黄芩苷溶出率与黄芩比例成非线性关系,盐酸小檗碱溶出率与黄连比例亦成非线性关系,黄芩的最佳配伍比例是3:1,黄连的最佳配伍比例是1:3。结论:按不同比例配伍黄芩、黄连合煎过程中,黄芩苷、盐酸小檗碱溶出率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7.
运用数字化色谱指纹谱技术设计中药复方专利技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药复方是中医学的精髓,但目前专利法的设置以及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格式不利于中药复方的技术保护。数字化色谱指纹谱将色谱峰的定位和峰面积以数字化形式进行表达,不仅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一个组合物的内在总体情况,亦能较完整地反映出复杂中药复方产品的化学组成特征。作者认为,数字化色谱指纹图谱技术不仅能准确反映中药复方的整体质量状况,也可用于中药复方专利中技术特征的描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按摩对亚健康状态改善的临床效果,探索非药物治疗亚健康状态的方法。方法:将120例心理性亚健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中药治疗和心理行为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按摩调治。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为76.67%,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对疲劳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肌肉酸痛、焦虑5项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按摩可以有效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20.
不同剂型去甲斑蝥素肝脏注射急性毒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昌全  郑晓梅  李柏 《中成药》2000,22(10):715-717
目的:比较去甲斑蝥素缓释注射课题与普通注射液肝脏注射的急性毒性、为缓释剂型的临床肝脏注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0只小鼠及18只大鼠各随机分为3组,分别肝脏注射等量去甲斑蝥素缓释溶液,普通水剂及药物缓释辅料泊洛沙姆407溶液,观察小鼠行为状态、生存情况及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注射去甲斑螯素缓释溶液组小鼠死亡率低于普通水溶液组;泊洛沙姆407小鼠肝脏注射的LD50〉625mg/kg,缓释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