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承德市食品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污染状况及耐药情况,为后续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0类食品200份样品,采用细菌培养法和荧光PCR法检测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对分离出的大肠埃希氏菌株进行耐药试验。结果在承德市10类食品中共检出大肠埃希氏菌30株,检出率为15.0%。30株大肠埃希氏菌经荧光PCR毒力基因鉴定EPEC、ETEC、EIEC、EAEC、EHEC均为阴性。30株大肠埃希氏菌中,药敏结果显示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高,均在50%以上;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均在50%以上。结论承德市10类食品中生禽畜肉、熟肉制品、水产品、蔬菜水果存在大肠埃希氏菌污染状况,并且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据此,需加强食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监测,并加强对大肠埃希氏菌的致病性及检测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3-2015年淮安市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出情况和流行特征,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2015年从淮安市各哨点医院和社区医院腹泻门诊患者的795份粪便标本中分离大肠埃希氏菌,使用多重PCR方法筛查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再结合生化实验验证。结果在795份腹泻标本中共检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80株,检出率为10.06%。其中ETEC 34株,检出最高,其余依次为EAEC 18株、EPEC 16株、EIEC 7株和EHEC 5株。按季节分布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秋两季为主要流行时段。城市和农村的地域分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人群分布分析,不同性别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淮安市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主要流行型别为ETEC,夏秋两季为主要流行时段,≤5岁和6~18岁为易感人群,今后应加强对重点时段和人群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承德市食品卫生污染情况及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ETEC、EIEC、ESIEC、EHEC)的污染状况,为后续卫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采集10类食品样品200份,采用细菌培养法和荧光PCR法检测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对熟食、中式凉拌菜、水产品样品共计60份进行卫生指标污染状况分析。结果在承德市生牛乳、消毒牛乳、乳制品、生禽畜肉、肉肠、熟肉制品、水产品(包括贝类)、蔬菜(包括水果)、果汁、其它10类食品样品200份中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30株,检出率为15.0%。经荧光PCR毒力基因鉴定EPEC、ETEC、EIEC、EAEC、EHEC为阴性。熟肉、中式凉拌菜、水产品共计检测60份,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20份,超标率为33.3%。结论承德市10类食品中生禽畜肉、熟肉、水产品、蔬菜水果存在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污染情况,熟食、中式凉拌菜、水产品卫生指标污染情况严重。需加强食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监测,并加强对该菌的致病性及检测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多重荧光PCR法与细菌培养法在食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检测中的应用,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时限性、重复性。方法采集10类食品200份样品进行细菌培养法和荧光PCR法检测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结果在10类食品200份样品中细菌培养法检出普通大肠埃希氏菌30株,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未检出。多重荧光PCR法检出EHEC阳性4份。其中生禽畜肉检出2份、水产品2份。EPEC、ETEC、EAEC、EIEC均为阴性。结论与传统的细菌培养法相比,多重荧光PCR法可以为细菌分离培养提供初步信息,提示实验室在进行分离培养时应有针对地重点考虑,减轻分离培养繁杂过程,有利于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海口地区感染性腹泻患者中肠道致病菌的感染状况,为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将送检的腹泻患者肛拭子标本进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副溶血弧菌等致泻性弧菌的检测。结果 共检测281份标本,检出病原菌58株,阳性率为20.64%,其中副溶血弧菌检出40株,所占比例最大,达68.97%,其次为气单胞菌6株(10.35%),肺炎克雷伯杆菌5株(8.62%),沙门氏菌4株(6.90%),志贺氏菌、类志贺邻单胞菌、河弧菌各1株(1.72%)。结论 海口地区感染性腹泻患者肠道病原菌种类较多,以副溶血弧菌的检出率最高,应进行针对性的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08年1月~2013年9月大肠埃希菌的检出情况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送检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观察各年大肠埃希菌检出率、耐药性,不同标本来源、不同送检科室检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并观察产超广谱β-内酰氨酶(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结果:6年共分离大肠埃希菌4 607株,各年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18.2%~26.5%,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最高(>91.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3.0%),2010-2013年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和妥布霉素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所下降(P<0.05);血液标本来源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低于其他标本来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来自ICU的大肠埃希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较高,其次为外科,儿科送检标本检出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较低;2010年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37%,2012年为70.9%,2010-2012年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逐年上升。结论:6年内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增多,耐药情况严峻,ESBLs产酶率较高,应加强本地区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监测并分析我院泌尿外科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尿路感染、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间尿培养标本中分离菌的菌种分布和药敏率。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MicroScan WalkAway系统并辅以手工方法。结果:共分离出35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45株,占69.4%;革兰阳性菌96株占27.2%;真菌12株,占3.4%。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163株,占46.2%;粪肠球菌39株,占11.0%;肺炎克雷伯氏菌20株,占5.7%;产酸克雷伯氏菌15株,占4.2%;屎肠球菌14株,占4.0%。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97例,检出率为59.5%,肺炎克雷伯氏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7例,检出率为35.0%;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株。结论:泌尿道感染病原菌仍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可作为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经验用药。细菌耐药率较高,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0-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致泻大肠埃希菌(DEC)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来自腹泻病人和健康人群的1 714份粪便或肛拭子标本,对其进行DEC的分离培养,生化及PCR鉴定与分型,再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对DEC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共检出DEC阳性160人,检出率为9.3%,其中感染性腹泻病人中检出率为9.7%(117/1 204);健康人群中检出率为8.4%(43/510)。人群中DEC的检出类型以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为主,占45.0%,其次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和黏附性大肠埃希菌(EAEC),分别占32.5%、18.7%;腹泻人群和健康人群中检出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以ETEC为主(59.8%),后者以EPEC为主(60.5%)。135株DEC样本菌株共分为123种PFGE带型,其中70株ETEC共分为60种PFGE带型,37株EPEC分为36个带型,23株EAEC分为22个带型,病人和健康人群之间检出了带型一致的EAEC菌株。结论研究地区DEC的基因型多样,人群感染类型以ETEC为主。ETEC可能存在优势克隆菌株的感染流行,存在暴发感染的可能;腹泻人群和健康人群之间可能存在同源克隆菌株的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未取得病原微生物药敏报告之前,如何指导临床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某中西医结合三甲医院2015—2017年微生物实验室的标本分布及检出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用WHONET5.6软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年间检出下呼吸道痰标本1 854株,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的革兰阴性杆菌1 565株,革兰阳性球菌检出222株。尿标本1 218株,革兰阴性杆菌965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检出230株,以肠球菌为主。脓液及伤口拭子935株,革兰阳性球菌检出567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368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56.2%,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0.6%;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为4.6%。鲍曼不动杆菌对相应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肺炎克雷伯菌相应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30%;脓液及伤口拭子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MRSA检出率为5.8%,未检出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结论:下呼吸道标本中主要检出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经验用药时可首先考虑革兰阴性杆菌敏感药物;尿标本中主要检出细菌为大肠埃希菌,占56.1%,头孢类耐药率高,可以考虑选择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和碳青霉烯类。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发生率低,未检出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疑似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不一定首选糖肽类和利奈唑胺。  相似文献   

10.
四种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实验室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肠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HEC)四种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是引起人体以腹泻症状为主的全球性疾病的常见病原菌,也是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引起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这四种病原菌对预防和控制由其引起腹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这四种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实验室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细菌分离培养、免疫学检测、多重PCR、实时荧光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不同年龄组和用药时间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湖北省不同年龄组和用药时间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 ,探讨其发展趋势。方法 :根据年龄将10 90例肺结核患者分为 15~ ,2 5~ ,35~ ,4 5~ ,5 5~和≥ 6 5岁 6组 ;采用比例法进行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测定。结果 :6组的初始和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 13.9% ,16 .4 % ,10 .4 % ,13.4 % ,30 .1% ,35 .7%和 30 .4 % ,4 5 .8% ,4 1.0 % ,5 5 .6 % ,4 8.8% ,36 .8%。各年龄组初始和获得性耐药频度从高到低依次分别为S、H、R、E和H、R、S、E。其中初始耐多药最高的组为≥ 6 5岁组 (35 .7% ) ,获得性耐多药最高的组为 15~ 2 4岁组 (30 .4 % )。既往未用药者耐药率为 16 .7% ,与用药不足 1月和 1~ 3月者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与用药时间大于 3月者均有显著性差异。此外 ,不规则用药时间越长 ,耐药发生率越高 ;在各年龄组中中青年病人 (2 5~ 5 4岁 )耐药发生率较高。结论 :不同年龄组无论初始和获得性耐药率均有所不同 ,且耐药率随着用药史的延长而增高 ,建议应加强重视对中青年初始结核病人的治疗 ,避免该组病人高耐药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某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的种类、耐药情况及耐药菌变迁,为医院感染的防控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统计某医院2017—2019年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MDRO检测情况和药敏试验数据,分析MDRO的标本种类,耐药情况及其耐药菌变迁。结果 2017—2019年该医院共检出MDRO 933株,标本主要来源是痰液(30.12%),其次为尿液(30.01%)、分泌物(28.51%)、血液(10.40%)等。革兰氏阴性菌占83.49%,革兰氏阳性菌占16.51%,前5位共923株分别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ESBLs阳性的MDRO对青霉素类、头孢曲松、头孢唑林耐药率超过90%,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都达到90%以上,尤其是对厄他培南敏感性较高(99.4%~100%)。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亚胺培南、呋喃妥因耐药率均达到70%以上,但对妥布霉素敏感性达92.9%。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类、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常见抗菌药物高度耐药,耐药率高达95%以上,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为90.2%。MRSA对青霉素类耐药率为100%。结论 近三年来该医院MDRO感染日益严重,革兰氏阴性菌中产ESBLs大肠杆菌呈逐年下降趋势,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革兰氏阳性菌MRSA呈逐年上升趋势。MDRO感染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应该加强对MDRO的监控,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腹泻病例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的流行特征,为顺义区DEC引起的腹泻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3至2018年北京市顺义区2家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采集粪便标本进行DEC检测,数据采用SPSS 25.0和Excel 2010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 068例腹泻监测病例中检出DEC 182例(8.80%),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coli, ETEC)(111例,5.37%)、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45例,2.18%)、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 E.coli, EAEC)(27例,1.31%)(各类型DEC检出数相加大于阳性例数是由于混合感染者分别计算到各类型引起),且不同户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C的季节性发病特征明显,各菌型的流行高峰均在夏季,主要表现为ETEC(χ2=76.591,P<0.001)和EAEC(χ2=10.204,P<0.05);本市患者EPEC(χ2=12.243,P<0.001)和EAEC(χ2=7.947,P<0.01)阳性检出率高;不同年龄EAEC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71,P<0.05)。发热、恶心、腹痛、脱水症状对DEC检出率无影响,但无呕吐症状病例DEC检出率高(χ2=7.099,P<0.01),主要体现为ETEC(χ2=15.073,P<0.001);伴发热与无发热组EAEC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1,P<0.05)。结论 北京市顺义区DEC流行的优势菌型主要为ETEC、EPEC和EAEC,季节性发病特征明显,夏季应加强DEC引起腹泻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3):1-4
目的研究重症医学病房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提供适当参考。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1月重症医学科分离的22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进行统计分析,对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并根据分布情况分别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分布主要为痰液、引流液、血液。痰液中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最高,多重耐药菌株占比56.3%,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及亚胺培南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4.7%和51%,对丁胺卡那、替加环素耐药率分别为6.3%和2.6%。而其他部位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对丁胺卡那、替加环素无耐药。结论重症医学科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是由痰液标本中分离得到,耐药性较高,临床需高度重视,而引流液、血液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低。严格做好院感防控,才能有效地控制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和传播。  相似文献   

15.
彭明远  王娜芳  李展妹 《海南医学》2016,(15):2482-2484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发生院内感染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所有发生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的1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217株铜绿假单胞菌,详细记录送检标本感染分布情况,做细菌药敏试验,观察并比较铜绿假单胞菌对各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和敏感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在呼吸科送检标本中分布率最高,占38.25%,其次为神经科和感染科,分别为15.67%和13.36%。铜绿假单胞菌在痰液中分布较广,共检出144株,占66.36%,其次在创面分泌物和穿刺液中,分别为13.82%和8.76%。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仅占7.83%,对头孢噻肟耐药率最高,占48.39%。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约91.91%,对头孢噻肟敏感率最低,仅9.68%。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院内感染多为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且对多种药物耐药率较高,敏感性低,临床治疗难度加大,治疗时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提高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16.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帮才  袁飞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6):3490-3492
目的:调查我院临床分离常见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年至2007年我院住院患者各类标本分离的832株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原菌阳性检出率32.6%。其中革兰阴性细菌占45.7%,革兰阳性细菌占25.4%,真菌占28.9%;药敏结果分析显示:病原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多重耐药呈上升趋势。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其次为苯唑西林;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其次为头孢唑啉。结论:各类抗生素耐药性在逐年上升,院内感染的细菌耐药情况不容乐观;我们应加强医院院内感染管理并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这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云南省HIV/AIDS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艾滋病科住院的HIV/AIDS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278例进行痰液,肺泡灌洗液标本涂片、培养,阳性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8例痰液及肺泡灌洗液标本共分离出细菌127株(45.7%),真菌53株(19.1%),白色假丝酵母菌50株,曲霉菌3株.分支杆菌49株,结核分枝杆菌44株,其余为非典型分支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占64.6%,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属、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占15.4%.真菌占19.1%,常见为白色念珠菌.结核分枝杆菌占17.6%.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胞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较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亚胺培南较敏感.结论云南省HIV/AIDS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真菌感染比例逐年增高,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对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结核杆菌感染发病率高,存在耐多药结核菌,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延缓病原菌耐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ICU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细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ICU病房所有临床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ICU医院感染中,以G-杆菌为主占86.8%,其次为G+菌占13.2%。G-杆菌中,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肠杆菌科细菌为主占G-杆菌的23.9%,占肠杆菌科细菌总数的71.3%;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22.6%。G+菌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以耐苯唑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主占86.5%。G-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最高为90%,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最低为15%,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9%;ESBL及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呱酮、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棒酸、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均为100%,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也高达88%;ESBL对所有3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均耐药,对含酶抑制剂的复合药阿莫西林/棒酸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80%以上,同时对多种抗生素呈交叉耐药。G+菌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16%,只对万古霉素无1例耐药。结论合理使用及严格限定抗生素的应用指证,对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以及个别多重耐药菌株的传播与流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1):25-28+32
目的分析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常见致病菌和药敏结果,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头颈部恶性肿瘤合并医院感染患者220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结果 22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中培养阳性者113例,共培养出病原菌1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24株占78.5%,革兰阳性菌25株占15.8%,真菌9株占5.7%。G-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比最高(24.7%),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高,为17.9%。G+菌以金葡菌为主(8.9%),对青霉素G耐药率最高,为85.7%。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61.8%),其次为手术切口感染(33.2%)。结论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时以G-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不同年龄复治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复治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情况,探讨当前结核病耐药性发展趋势。方法将691例痰结核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的复治肺结核患者分为青年组149例、中年组255例和老年组215例,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INH、SM、EMB和RFP等4种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测定。结果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73.8%、58.4%和45、1%,中年组高于老年组(P〈0.01),青年组高于老年组(P〈0.001);获得性耐多药率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分别为44.1%、31.4%和19.5%,青年组高于中年组(P〈0.01)和老年组(P〈0.001),中年组高于老年组(P〈0.005);对RFP的获得性耐药率青年组和中年组均高于老年组(P〈0.001)。结论不同年龄组获得性耐药率差异较大,建议应重视不同年龄组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率的监测,为修订结核病控制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