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应用欧洲医药保健网(PCNE)分类系统对内科患者开展药学监护。方法 采用PCNE(9.0)分类系统对某院5个典型的内科患者实施药学监护中药物相关性问题(DRPs)进行分析。结果 5个病例发生DRPs6个,药物相互作用、重复用药、药物剂量过高是导致DRPs的主要原因,临床药师引入PCNE分类法进行药物治疗的干预。结论 PCNE分类法可以使药学监护更加严谨和规范,提高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是中国临床药师首次将欧洲医药保健网分类系统(PCNE)应用于COPD和脑卒中患者的药学监护,探索解决药物相关问题(DRPs)的闭环管理模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结果)。方法:前瞻性收集某院2017年8月1日-2017年11月11日诊断为COPD或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简单反馈组和药师主导的信息干预组(简称信息干预组),依据PCNE分类,分析DRPs的数量、问题类别、原因、干预、转归和涉及药物等因素的差异。结果:(1)纳入病例791例(简单反馈组379例,信息干预组412例);(2)DRPs发生数:信息干预组125例,简单反馈组25例,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DRPs易发生于肝、肾功能不全(41.6%)及住院天数>15 d(26.5%)患者;(3)DRPs问题主要涉及治疗安全性(71个)和治疗有效性(46个);原因主要为药物选择错误(80个);药师干预中:医生层面147个(118个为药师主动干预);药物层面131个;患者层面30个。干预接受率92.6%,其中88.1%干预完全执行。(4)DRPs涉及药物主要为质子泵抑制剂和辅助用药。结论:建立在信息系统基础上的PCNE分类系统可帮助临床药师更有效地发现COPD和脑卒中患者的DRPs,实现药学服务数据系统化的收集、分类、归纳和评估,有助于药学监护记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也将为DRPs数据库建设提供模块化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9,(19):2685-2690
目的:在药物治疗管理(MTM)实践中引入欧洲医药保健网(Pharmaceutical Care Network Europe,PCNE)分类系统,探讨其在解决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相关问题(DRPs)中的作用及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2018年7月10日-10月31日住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临床药师主导("医-药-护"模式)的药学干预组和仅接受传统医疗服务("医-护"模式)的对照组。药师在药学干预组中依据PCNE分类,分析并评价发现的DRPs的数量、问题类型、发生原因、干预类型、干预方案的接受及结果等;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或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时用药依从性(最高分为8分)、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7%)情况等指标。结果:纳入病例76例,其中药学干预组40例,对照组36例。药学干预组在住院期间共发现51个DRPs,问题类型主要涉及治疗有效性(42个),问题发生原因主要是用法用量不当(23个),干预类型主要是针对患者层面(24个),接受干预38个(接受率达74.51%),有32个问题(占62.75%)完全解决;与入院时相比,3个月随访时药学干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低(<6分)的患者从26人降至8人(P<0.000 1),评分中等(6~8分)的患者从10人增加至22人(P=0.006 2),评分高(8分)的患者从4人增加至10人,用药依从性提高显著;对照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无显著性变化;与出院时比较,出院3个月随访时,药学干预组患者HbA1c达标率从25.00%提高到77.50%,对照组从25.00%提高到5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且药学干预组患者随访时的HbA1c达标率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在MTM服务实践中,临床药师利用PCNE分类系统,可实现DRPs的系统收集、分析、干预、解决和评价;建立的MTM服务模式可为规范药学服务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罗敏  刘丛海  赵春梅  彭绍贤 《北方药学》2022,(6):112-114+117
目的:评估麻醉药品镇痛药处方点评在肿瘤疼痛患者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就诊的肿瘤疼痛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10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处方管理,给予观察组麻醉药品镇痛药处方点评管理,将两组肿瘤疼痛患者的管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肿瘤疼痛患者不合理处方(疗程过长、处方未审核、诊断不全、用法用量不合理等)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8.00%),(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麻醉药品镇痛处方平均金额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药品镇痛药处方点评在肿瘤疼痛患者镇痛中具有重要价值,不仅可以降低不合理处方发生率,还可以降低麻醉药品镇痛处方的平均金额。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欧洲医药保健网(pharmaceutical care network of Europe,PCNE)分类系统了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调取2021年1月—4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合并CKD患者的出院病历120份,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病例中的医嘱进行回顾性审核,依据PCNE分类系统对发现的药物相关问题(drug-related problems,DRPs)进行分类汇总。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120例患者中共发现101个DRPs,其中治疗有效性、治疗安全性和其他问题分别有51,38,12个。引起DRPs前3位的原因依次是药物选择、剂量选择、药物使用过程。结论 在T2DM合并CKD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内分泌临床药师可针对性加强干预手段,如加强根据肾功能情况进行药物的选择、用药剂量与频次的调整、药物相互作用的分析等,从而预防类似DRPs的再次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2003年癌痛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发现癌痛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真正实现"让癌症病人无痛"的基本目标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03年我院癌痛患者麻醉性镇痛药处方412张,以DDD值作为药物利用情况的客观指标,以DUI值作为药物评价的判断指标,分析其使用情况.结果:我院2003年癌痛患者麻醉性镇痛药处方占总处方量的4.39%,常用药物有哌替啶、可待因、硫酸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吗啡、芬太尼贴片(多瑞吉)5种,它们的DUI都小于1.其中药物消耗量、金额量最多的均为吗啡制剂.结论:我院麻醉性镇痛药治疗癌痛患者,其剂量偏小,尚未严格执行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欧洲医药保健网(PCNE)分类系统评价心脏内科医药联合门诊中药师识别与解决药物相关问题(DRPs)的情况.方法:纳入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我院心脏内科病区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且术后到我院"冠脉介入+药物治疗管理联合门诊"复诊的患者,分析DRPs的问题类型、原因分型、干预类型、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欧洲医药保健网(PCNE)分类系统在血液科医药联合门诊药物相关问题(DRPs)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PCNE(9.0版)分类系统对血液科医药联合门诊3个病例实施药学监护,对发生的DRPs的类别、原因、干预、干预接受程度以及DRPs最终状态等进行分析。结果 3个病例各发生DRPs 1~2个,选药不适宜、不适当的组合和患者用药不当是导致DRPs的主要原因。临床药师借助PCNE分类系统进行系统地分析及干预,DRPs得到全部或部分解决。结论 PCNE分类系统适用于血液科医药联合门诊的药学监护。PCNE分类系统有助于实现药学监护模式的快捷化、标准化和精准化,提高用药合理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2015年某院癌痛患者麻醉性镇痛药使用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 目的:分析某院癌痛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存在问题,促进癌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调取某院2015年所有住院癌痛患者含麻醉性镇痛药的处方,对麻醉性镇痛药使用的合理性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7 789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34张,处方不合格率为1.7%,处方问题主要表现在给药频次错误、医师签字与签章不符、修改未签章、用法错误等。结论:某院住院癌痛麻醉性镇痛药使用基本合理,为确保处方合格率应加强药事管理,药师监管,及时与医师沟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治疗中药物相关问题(DRP)的特点,为药师干预术后镇痛治疗提供依据,促进镇痛药的合理应用。方法:收集2021年4—6月该院骨科患者术后医嘱,利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结合人工审核对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点评,运用欧洲医药保健网(PCNE)分类系统对发现的DRP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272例骨科手术患者,共发现186个DRP,涉及124例患者(占45.59%);DRP的主要问题类型为可能发生药品不良事件(90个,占48.39%)和治疗效果不佳(76个,占40.86%);引起DRP的原因主要为相互作用(35个,占18.82%)、疗程过长(35个,占18.82%)、药物重复使用(28个,占15.05%)和选药不适宜(27个,占14.52%)等。结论: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治疗过程中仍存在诸多DRP,药师利用PCNE分类系统可以有效发现问题和进行原因分析,为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加速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使用欧洲医药保健网络(PCNE)分类系统V9.0分析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药物相关问题(DRPs)的特征,并评估临床药师干预的作用。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单臂干预试验,受试者为2021年9~10月我院神经内科病区新收治的13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药师在多学科诊疗团队(MDT)中提供全程化药物治疗管理(MTM)服务。PCNE分类系统V9.0用于相关DRPs类型、原因、干预措施、接受度和结果的描述。结果:DRPs的发生数为47例,其主要涉及安全性问题(48.94%)和有效性问题(29.79%)。共确定73个DRPs的原因,导致DRPs的主要原因是药物选择(26.03%)和患者本身及其行为不当(23.29%)。根据DRPs的特征,临床药师提供了170项干预措施,169项(99.41%)干预措施被医生或患者接受,共解决44个(93.62%)DRPs。结论:PCNE分类系统具有帮助临床药师有效发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DRPs并帮助实现药学服务数据系统化的收集、分类和评价的潜力,能帮助临床药师更好地提供标准化的MTM服务。  相似文献   

12.
杨静  宋超  张晓丽  杨传英 《中国药房》2014,(34):3178-3180
目的:调查分析临床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统计2013年我院麻醉性镇痛药应用情况,包括使用量、销售金额、使用科室及用途等,同时进行处方点评,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我院以硫酸吗啡缓释片、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用药频度(DDDs)最大。芬太尼注射液及盐酸布桂嗪注射液主要用于手术镇痛;硫酸吗啡缓释片则主要用于癌症等中重度疼痛患者的口服止痛。多数药物销售金额/DDDs排序比接近于1,表示同步性良好。麻醉性镇痛药的主要用途是手术麻醉辅助用药及术后镇痛、癌症镇痛、普通外伤镇痛等。使用科室主要以外科、肿瘤科、妇产科、急诊科为主。在用药合理性方面,用药剂量、频次等方面仍存在问题,还需改进。结论:对于癌痛患者的镇痛治疗,还需临床医师严格按照《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使用麻醉性镇痛药,提高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免疫调节药物的使用情况,规范肿瘤患者辅助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调查2012-2013年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肿瘤并开具免疫调节药物的患者病历632份,填写肿瘤患者免疫调节药物处方点评表658份,分析医嘱中免疫调节药物的使用情况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合格病历医嘱为512份,合格率为77.81%,不合格医嘱为146份,不合格率为22.18%。不合理用药主要为适应证和给药剂量不适宜。结论:肿瘤患者免疫调节药物的使用有待规范;处方点评有利于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刘静 《中国药师》2018,(5):911-933
摘 要镇痛治疗是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尚无神经外科术后镇痛的标准方案。强阿片受体激动药可导致瞳孔缩小、呼吸抑制及颅压升高等,在神经外科患者中应用受限。弱阿片受体激动药可待因为优选方案,但也可能因代谢差异导致镇痛不足。曲马多、地佐辛、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及其他辅助镇痛药物各有利弊。本文整理、分析并总结相关研究报道,详细阐述全身镇痛药物与局部麻醉镇痛在神经外科术后应用的特点,促进镇痛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菌药物与麻醉药品的处方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庆源  赵雁鸿  谷凯  王延鹏 《中国药房》2008,19(22):1719-1720
目的:切实将抗菌药物分线管理、分级使用与麻醉药品的处方权监管落到实处。方法:依托医院信息系统实现抗菌药物与麻醉药品处方监管的信息化。结果:实施近半年来收到了显著的管理效果,抗菌药物分线管理分级使用制度的执行情况较过去得到了明显的改观,且麻醉药品处方权的管理更加简捷、可靠。结论: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菌药物与麻醉药品的处方监管是一种从源头上对处方过程中各种超常规行为进行有效提示、及时控制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2006~2007年我院门诊麻醉处方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门、急诊11 963张麻醉药品处方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11种麻醉药品中,2006年7种药品DUI〈1,2007年9种药品DUI〈1。结论:我院门诊麻醉药品2007年的使用情况明显较2006年合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5~10月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处方7386张,采用WHO药物使用研究小组建议的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及结论:用药频度最大的为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主要用于手术镇痛;用于癌症疼痛治疗以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用药频度最大,吗啡缓、控释制剂次之。  相似文献   

18.
李然  张艳华 《中国药师》2014,(4):654-657
目的:评价全国9家肿瘤专科医院2012年镇痛药单次剂量及给药频次,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全国9家肿瘤专科医院2012年镇痛药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9家医院常用15种镇痛药单次用药剂量的统计结果表明,多数镇痛药的单次用量符合说明书推荐用量,仅布桂嗪口服制剂和哌替啶口服制剂超过说明书推荐剂量比例在50%以上。对21种镇痛药给药频次的统计结果表明,多数镇痛药的给药频次符合说明书推荐,仅羟考酮/对乙酰氨基酚、双氢可待因/对乙酰氨基酚、地佐辛给药频次不符比例在30%以上。结论:镇痛药物单次用量和给药频次多数符合说明书规定,也存在个别不合理现象,需引起临床注意。临床医师应用镇痛药时应合理选择药物剂量和给药频次,做好用药监测,使更多患者得到更规范、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ICU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0年8月ICU出院患者160份病历作为基线调研组,2010年10月-2011年11月出院患者161份病历作为药学服务组,研究药学服务对镇静、镇痛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合理性的影响。结果:以镇痛为基础的系统镇静是重症患者镇静、镇痛充分获得的有利方案。系统镇静采用率由药学服务实施前的15.00%上升到实施后的44.72%。ICU患者镇静、镇痛药应用比例由实施前的72.50%上升到实施后的92.55%;镇静、镇痛不足比例由实施前的15.62%下降到实施后的5.58%。结论:恰当的药学服务措施能有效提高重症监护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姚旌  王林  陆魏 《中国药房》2012,(1):31-33
目的:研究多塞平对骨癌疼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方法:取大鼠90只,其中10只为正常组,另80只胫骨注射含人乳腺癌Walker256细胞株的大鼠细胞液建立骨癌疼痛模型,待模型成功稳定后分为模型组、吗啡组(1000μg·kg-1)、多塞平(3、10、30、100、300、1000μg·kg-1)组,鞘内给予相应药物,考察给药后0.5、1、2、4h时各组大鼠的双侧脚痛阈值,并计算多塞平的最大镇痛效应。结果:多塞平与吗啡在给药后0.5h即产生镇痛作用,给药后1h镇痛作用达到高峰;多塞平各剂量组大鼠造模对侧脚痛阈值无明显变化,造模同侧脚痛阈值升高与剂量呈正相关;多塞平1000μg·kg-1的最大镇痛效应为67.7%,半数有效量为46.6μg·kg-1,与吗啡1000μg·kg-1的镇痛效应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多塞平对骨癌疼痛模型大鼠具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