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18氟?2?脱氧葡萄糖(18fluoro?2 ?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tuerized tomography,PET/CT)对癫痫术前定位和疗效预测的价值。方法:收集行18F?FDG PET/CT检查并手术治疗的46例癫痫患者临床资料,PET/CT图像行视觉和半定量分析,结合手术病理及预后,比较 18F?FDG PET/CT 与同期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VEEG)定位的阳性率和定位准确率,以及脑代谢异常分布范围及位置与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18F?FDG PET/CT及VEEG阳性率分别为91.3%(42/46)和100.0%(46/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阳性率为67.4%(31/46),低于18F?FDG PET/CT检查(P<0.05)。25例术后预后良好患者,18F?FDG PET/CT定位准确率达56.0%(14/25),VEEG和MRI分别为40.0%(10/25)和32.0%(8/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 PET/CT检查显示局灶性脑代谢异常的患者较弥漫性代谢异常患者或无异常代谢患者的预后好(P<0.05),脑代谢异常局限于单侧颞叶患者与累及颞叶外脑区患者的预后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检查对致痫灶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定位准确性,局灶性代谢异常的患者预后较好,可为临床手术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 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e 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PET/CT)在乳腺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7例乳腺包块的女性患者,PET/CT全身显像行鉴别诊断和分期。PET/CT结果由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病理证实15例为乳腺癌,12例为良性包块。15例中PET/CT诊断阳性14例,漏诊1例,其它影像学方法(CT、乳腺钼靶、超声)诊断11例;12例中PET/CT诊断阴性10例,误诊2例,其它影像学方法诊断阴性7例。PET/CT在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4/15(93.3%)、10/12(83.3%)、24/27(88.8%)、14/16(87.5%)、10/11(90.1%)。病理证实15例乳腺癌中的12例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18F-FDGPET/CT诊断阳性10例,假阴性2例。结论 18F-FDGPET/CT显像是鉴别诊断乳腺癌的较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4.
^18F—FDG—PET、EEG、MRI用于术前癫痫灶定位价值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癫痫发作间期^18F-FDG-PET显像、EEG、MRI在手术前癫痫灶定位中的价值。方法 对2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行发作间期^18F-FDG-PET脑显像、EEG、MRI检查,术中行皮层脑电图(ECoG)检查,术后送组织病理检查,比较其结果。结果 24例术前发作间期^18F-FDG-PET脑显像23例出癫痫灶,而EEG、MRI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83.3%、16.7%,PET与ECoG阳性检出符合率为83.3%,EEG与ECoG阳性检出符合率为41.7%,PET和EEG均阳性与ECoG阳性符合率为100%。结论 发作间期^18F-FDG-PET脑显像是诊断和定位癫痫灶灵敏而有效的方法,对制定癫痫的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其对癫痫灶定位的价值优于EEG和MRI。 相似文献
5.
^18氟标记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脑显像对癫痫患者致痫灶的定位和手术疗效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18氟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PET)脑显像皮质代谢改变与癫痫患者致痫灶的关系,及其对手术方式选择和疗效预测的价值。方法:经手术治疗的72例癫痫患者(男49例,女23例,平均年龄24岁)术前行^18F-FDG PET脑显像并与同期磁共振(MRI)、视频脑电图(VEEG)结果进行比较,全部进行了疗效随访(3-24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20例术后复查了^18F-FDG PET脑显像。结果:72例患者术前PET显像均有皮质代谢改变,1例表现发作期高代谢,71例表现发作间期低代谢。^18F-FDG代谢改变检出率高于MRI,其定位定侧准确性高于VEEG,但多发低代谢灶不一定全是致痫灶。术后FDG显像有助于判断低代谢灶性质。皮质低代谢灶合并同侧丘脑和/或对侧小脑代谢减低,术前术后显像对比表明系功能性变. 前FDG PET图像分型与手术方式和术后疗效相关。结论:手术前后FDG PET图像对比有助于评价代谢改变与癫痫灶的关系,代谢改变图型可帮助临床医生选择手术方式和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致痫灶定位方法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脑电生理、MRI、PET-CT等方法对致痫灶综合定位,多种术式处理致痫灶和/或相应传导通路,并评价其疗效.结果75例病人通过多种方法定位,单纯病灶切除23例,前颞叶切除5例,颞叶切除+海马切除12例,选择性海马切除8例,病灶(或脑叶)切除+胼胝体切开5例,病灶切除+软膜横行纤维热凝8例,单纯软膜横行纤维热凝3例,单纯胼胝体切开10例,迷走神经刺激术1例等.术后发作完全消失或1~2次/年30例(40%),发作减少75% 22例(29.33%),发作减少50% 14例(18.66 %), 发作减少25%~50% 6例(8%),发作减少<25% 3例 (4%).结论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以对致痫灶精确定位,应用手术方法处理致痫灶或/和相应传导通路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难治性癫痫致痫灶定位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致痫灶定位方法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脑电生理、MRI、PETCT等方法对致痫灶综合定位,多种术式处理致痫灶和/或相应传导通路,并评价其疗效。结果75例病人通过多种方法定位,单纯病灶切除23例,前颞叶切除5例,颞叶切除+海马切除12例,选择性海马切除8例,病灶(或脑叶)切除+胼胝体切开5例,病灶切除+软膜横行纤维热凝8例,单纯软膜横行纤维热凝3例,单纯胼胝体切开10例,迷走神经刺激术1例等。术后发作完全消失或1~2次/年30例(40%),发作减少75%22例(29.33%),发作减少50%14例(18.66%),发作减少25%~50%6例(8%),发作减少<25%3例(4%)。结论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以对致痫灶精确定位,应用手术方法处理致痫灶或/和相应传导通路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ET-CT、MRI、EEG对发作间期难治性癫痫患者致痫灶的定位诊断,评估3种检查方法对致痫灶定位诊断的灵敏度及定位定侧准确率,比较3种检查方法对致痫灶定位价值的优劣。方法 对4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在发作间期进行MRI、EEG、PET-CT 3种无创伤性检查,结合术中皮质脑电图(ECoG)对比,观察3种检查方法对致痫灶的阳性检出率及定位定侧准确率。结果 PET-CT显像结果:40例患者中35例表现为放射性摄取较对侧减低,阳性率为87.5%。35例患者中准确定位30例,准确定位率为85.7%。EEG检查结果:40例患者中32例EEG异常,阳性率为80.0%。其中20例患者较准确定位,准确定位率为62.5%。MRI检查结果:MRI检查异常14例,阳性检出率为35.0%。除1例脑萎缩病例不能定位外,其余病灶均能较准确定位,准确定位率为92.8%。19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ECoG示,17例与PET-CT术前定位大致范围一致,定位阳性符合率为89.4%;11例与MRI术前定位相符,阳性符合率为57.8%;10例与EEG定位相符,阳性符合率为52.6%。PETCT和EEG的阳性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MRI(均P<0.05);MRI病灶准确定位率明显高于PET-CT、EEG(均P<0.05)。3种检查定侧定位准确率依次为MRI、PET-CT及EEG。结论 PET-CT对发作间期难治性癫痫病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相对于MRI、EEG具有很大的优势。MRI对致痫灶的定位准确率较高,PET-CT次之,3种检查方法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致痫灶的定位。 相似文献
9.
FDG—PET脑显像在小儿难治性癫痫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对小儿难治性癫痫发作期及发作间期癫痫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3例癫痫患儿于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行^18F-FDG PET检查,并与MRI及FEG比较,男10例,女13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14岁。结果 23例中91.3%(21例)PET显像有异常代谢性,低代谢灶19例,高代谢灶2例,2例正常。2例高代谢灶中1例检查时癫痫正发作。24h后复查仍为高代谢灶。另1例于检查前3h癫痫发作1次。有2例行手术切除癫痫灶,术中发现病灶及头皮,深部电极癫痫灶与PET异常代谢灶部位相符。另年龄小患儿异常代谢灶呈弥漫改变较年龄大的患儿多。MRI异常率65%(15例),EEG异常率86.9%(20例)。结论 ^18F-FDG PET对发作间期或发作期对癫痫灶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MRI和头皮EEG。尤其在发作间期可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及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18FDG PET显像用于恶性淋巴瘤诊治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应用前景。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2003年5月在本中心检查的44例病理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病(HD)患者共73次^18FDG PET显像。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1)受淋巴瘤侵犯的各组淋巴结和多种脏器均能摄取^18FDG,呈现放射性增高阳性显像;(2)6例诊断前做PET显像患者中5例在PET帮助下得以确诊,l例脑显像假阴性可能因激素治疗影响显像结果。另6例治疗前显像的患者,PET使其中4例改变了原分期。16例其他检查显示可疑残存或复发病灶,经^18FDG PET显像5例证实、9例除外复发、2例发现新病灶;(3)3例治疗前后PET显像对比及16例治疗后随访,均对早期治疗反应及疗效做出正确评价。结论 ^18FDG PET可用于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分期、观察治疗反应,评价疗效,鉴别复发或有无残存病灶,以及预测预后等。 相似文献
11.
近20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脑电生理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方法被应用于神经科,使得癫痫致痫灶定位和准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外科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成为一种重要手段[1]。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手术成功的关键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18F-FDG PET/CT)在鼻咽癌放疗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结果 70例患者中,有12例鼻咽部软组织增厚并摄取FDG增高,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均≥2.5,18F-FDG PET/CT诊断为局部复发,复发灶的SUVmax为6.51±2.83,周围纤维组织SUVmax值为1.43±0.52.PET/CT对鼻咽癌原位复发诊断灵敏度为91.66%,特异性为98.27%,淋巴结转移灶的准确性为77.94%.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监测鼻咽癌放疗后局部是否复发及有无转移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与CT显像在乳腺癌治疗后随访的价值.方法 40例乳腺癌治疗后患者均行PET/CT与CT全身显像,应用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法(标准摄取值,SUV)判断PET/CT结果,并将PET/CT结果与同期的CT结果进行双盲比较.结果 40例患者中,PET/CT显像结果阴性8例,局部复发3例,4肺转移例,肺炎1例,胸膜及胸壁转移3例,多发骨转移6例,肝脏转移4例,脐周软组织转移1例,双侧腋窝、双侧肺门、纵隔、锁骨上窝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3例(共发现40个转移的淋巴结).CT检查结果:阴性13例,局部复发2例,肺转移5例,胸膜及胸壁转移2例,多发骨转移3例,肝脏转移2例,双侧腋窝、双侧肺门、纵隔、锁骨上窝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3例(共发现28个转移的淋巴结).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在乳腺癌治疗后病灶的复发和(或)转移的监测优于C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癫痫发作间期18F-FDG PET显像、EEG、MRI在手术前癫痫灶定位中的价值.方法对2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行发作间期18F-FDGPET脑显像、EEG、MRI检查,术中行皮层脑电图(ECoG)检查,术后送组织病理检查,比较其结果.结果24例术前发作间期18F-FDG PET脑显像23例检出癫痫灶,而EEG、MRI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83.3%、16.7%,PET与ECoG阳性检出符合率为83.3%,EEG与ECoG阳性检出符合率为41.7%,PET和EEG均阳性与ECoG阳性符合率为100%.结论发作间期18F-FDGPET脑显像是诊断和定位癫痫灶灵敏而有效的方法,对制定癫痫的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其对癫痫灶定位的价值优于EEG和MRI.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和经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比较32例初诊患者CT与PET-CT在临床分期上的差别.(2)观察肿瘤大小与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相关性.(3)比较30例经治患者XCT和PET-CT发现残留、新发病灶数的差异.结果 (1)PET-CT上调及下调分期各7例,分期改变率43.8%(14/32).PET-CT改变NM分期例数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SUVmax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rs=0.426,P<0.05).(3)PET-CT较CT多发现残留病灶3个(Z=0.520,P>0.05),新发病灶数19个(Z=-2.871,P<0.05).结论 18F-FDG PET-CT对确定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具有优势;有助于对经治患者新发病灶的检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脑转移的18F-FDG PET/CT显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头部18F-FDG PET/CT显像资料,观察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脑转移瘤病灶的18F-FDG摄取情况及其与CT表现类型的相应关系。结果:肺癌脑转移瘤的发生部位与原发灶病理类型无关联性(χ2=6.319, P=0.984,CC=0.174);肺癌脑转移瘤的18F-FDG 摄取与原发灶病理类型均无关联性(χ2=11.977, P=0.448,CC=0.330),而与CT表现类型密切相关(χ2=37.689, P=0.000, CC=0.420)。结论:肺癌脑转移瘤的18F-FDG PET/CT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掌握其18F-FDG PET/CT显像特点,有助于提高脑转移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18)氟去氧葡萄糖PET/CT显像对胃癌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18氟去氧葡萄糖(18FDG)PET/CT对胃癌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临床怀疑胃癌的32例患者(男25例,女7例,年龄31~82岁)行18FDG PET/CT显像,显像前饮水600ml扩张胃腔,PET图像对目测阳性病灶勾画感兴趣区(ROI),并测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CT图像测量胃壁增厚的最大厚度,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或胃镜取得病理结果. 结果:经18FDG PET/CT检查的32例患者中,发现胃癌24例.18FDG PET/CT对胃癌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2.3%、100%和93.8%.胃癌患者的SUVmax与胃壁厚度呈正相关,有无淋巴结转移与SUVmax及胃壁厚度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根据PET/CT检查结果对24例胃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期:Ⅰ期9例,Ⅰ~Ⅱ期1例,Ⅱ期3例,Ⅲ期1例,Ⅳ期10例. 结论:18FDG PET/CT显像对胃癌的诊断、生物学行为评价及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中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01/2020-12月在作者医院经病理活检确诊为MM患者的18F-FDG PET/CT检查资料,统计分析18F-FDG PET/CT对MM病例的检出率,通过骨病变、髓外浸润性病变在显像中的形态、分布特点及病变的代谢特点,对MM的18F-FDG PET/CT表现进行分型。结果 18F-FDG PET/CT显像对MM病变的检出率为95.24%,57.50%的病例累及20个以上局灶性病变或呈弥漫性病变,常见累及部位依次为脊椎35例(87.50%),骨盆31例(77.50%),肋骨30... 相似文献
19.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指鼻咽黏膜上皮发生的癌肿,其恶性度高,发病部位隐蔽,特别是在咽隐窝和鼻咽顶部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因而难以早期发现,误诊误治率较高,可达12.2%[1].鼻咽癌发病率较高,占全部头颅恶性肿瘤的78.29%,男性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2.6 :1.高发年龄多在40~50岁,因颈部肿块而首诊者高达36.5%.鼻咽癌以低分化鳞癌居多,约占90%[2].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广东、广西为高发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在骨转移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0年间,经随访临床诊断为骨转移癌的15例患者,全部行18F-FDGPET/CT检查,分析患者的影像资料和化验检查,结合病理结果,探讨18F-FDGPET/CT在确定骨转移癌诊断中的作用。结果:14例患者18F-FDGPET/CT明确诊断为骨转移癌,其中11例明确诊断原发病灶,另2例结合化验检查和病理活检明确病变来源,1例经多次活检,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最终确诊,1例经临床随访证实骨转移癌。MRI诊断骨转移癌8例,CT诊断骨转移癌6例,核素显像5例明确诊断为转移癌,平片仅诊断2例;确诊转移的病例中,MRI找到原发灶3例,CT找到原发灶5例,核素显像和平片均未显示原发病灶。结论:充分发挥18F-FDGPET/CT的优势,不仅可以诊断骨转移癌,还可以寻找原发灶,是骨转移癌患者确诊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