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属功能成像技术,分别通过表观扩散系数(ADC)和时间-信号曲线(TIC)定量或半定量灌注参数评估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本文就上述MR功能成像技术在子宫内膜癌的检出、诊断、分期和治疗反应的监测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妇女健康.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能多方位、多层面成像,因此成为妇科肿瘤的重要检查方法.常规MRI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分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也存在局限性.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MRI已从单纯的形态解剖学成像发展为功能成像,以动态增强MRI和扩散加权成像为代表的功能成像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分期方面有着巨大的潜能.就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及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邝菲  任静  宦怡   《放射学实践》2012,27(4):466-468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是女性第4位常见的恶性肿瘤.MRI因其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及高质量的三维成像,在子宫内膜癌的探测、定级及分期等许多方面都优于CT及超声(US),成为评价子宫内膜癌最为可靠的影像方法[1,2].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MR已从单纯的形态解剖学成像发展为功能成像,弥补了常规磁共振扫描的不足[3],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方面有着巨大的潜能.目前用于子宫内膜癌的磁共振功能成像方法主要包括: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及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癌磁共振成像诊断和分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癌的磁共振(MRI)表现和手术病理结果,探讨MRI诊断和分期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8例子宫内膜癌诊断和分期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术前MRI检查采取冠状面和矢状面的T1WI和T2WI成像,双盲法MRI阅片,子宫内膜癌MRI分期基本按FIGO分期原则。结果:病灶区在T1WI像上为等信号(不伴出血),T2WI呈现5种表现。MRI分期准确率达83.8%,分辨工期的准确率达90.9%。结论:子宫内膜癌MRI表现多样化,有44.4%病例表现不典型。MRI对子宫内膜癌(尤其对占多数的Ⅰ期病例)的分期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癌术前准确分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尤其是手术方案的选择有很重要的影响,MRI是目前最准确的术前分期方法之一。综述MR动态增强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并就其各自的适用范围、技术优势和局限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MR功能成像在子宫内膜癌的术前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癌术前准确分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尤其是手术方案的选择有很重要的影响,MRI是目前最准确的术前分期方法之一.综述MR动态增强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并就其各自的适用范围、技术优势和局限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生殖系统肿瘤,肿瘤肌层浸润深度、宫颈间质受累及淋巴结转移是决定内膜癌分期及预后的重要因素。MRI是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的重要检查方法,多种功能成像技术的应用提高了MRI对内膜癌的术前评估准确性。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的修订、成像技术、常规MRI表现和功能MRI的补充作用,以及宫颈间质及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对子宫内膜癌的MRI术前评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探讨MRI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术后病理基础分析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所有患者术后经病理证实。结果子宫内膜癌MRI表现为宫体增大,内膜增厚,可准确判断肿瘤部位、大小、侵犯范围及有无转移等。结论MRI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肿瘤分期判断有较高价值,与术后病理分期相比较,准确率较高,对临床上制订治疗方案及术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吕广洁  姜蕾 《放射学实践》2019,34(7):817-821
【摘要】新辅助化疗(NACT)已成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评估化疗效果对于调整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评估治疗反应方面要优于单纯形态学评价,定量功能成像会提供更多量化的信息。本文总结了目前应用较多的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灌注加权成像(P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磁共振波谱(MRS)技术的主要进展及优缺点,并探讨了结合纹理分析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MR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是指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前准确估计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助于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具有多方位、多角度、多序列成像、组织分辨力高及软组织对比度好等特点,可准确显示盆腔及子宫的解剖结构,并且对病变范围、肌层浸润深度较准确定位,从而可指导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本研究对42例子宫内膜癌行高场强MRI检查,并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探讨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普通子宫肌瘤与变性肌瘤的区分,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术前病灶的检出、淋巴结转移的判定等,这些直接影响肿瘤的术前分期、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案和预后管理完全不同,对两者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MRI是诊断子宫肿瘤的重要影像方法,尤其是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扩散峰度成像(DKI)、灌注加权成像(PWI)、MR波谱成像(MRS)、增强梯度回波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等功能MRI及影像组学,在子宫良恶性肿瘤鉴别、病理分型分级和分子变化等方面可以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就MRI在鉴别子宫肉瘤和子宫肌瘤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普通子宫肌瘤与变性肌瘤的区分,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术前病灶的检出、淋巴结转移的判定等,这些直接影响肿瘤的术前分期、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WI与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例健康志愿者及12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受试者均行MRI常规T1WI、T2WI、DWI及动态增强扫描,测量ADC值,绘制TIC,比较不同时相信号强化差异,对照分析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的DWI与动态增强扫描特征。结果:正常子宫内膜的ADC值(1.483±0.233)×10-3 mm2/s,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癌的ADC值(0.867±0.175)×10-3 mm2/s;动态增强扫描时子宫内膜癌主要表现为TIC Ⅰ型,正常子宫内膜则表现为TIC Ⅲ型。在不同时相(30、60、90、120、150 s)信号强化差异方面,正常子宫内膜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癌(均P<0.05)。2种检查方式对子宫内膜癌浸润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浸润程度判断方面DWI优于MRI动态增强扫描,可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7月本院的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磁共振(MRI)常规平扫和动态增强(DCE)检查;研究组,在常规平扫基础上,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DCE)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 50例患者,11例Ⅰa期,9例患者Ⅰb期,16例Ⅱ期,10例Ⅲ期,4例Ⅳ期。研究组子宫内膜癌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91.6%、84.6%、88.0%,对照组分别为76.9%、58.3%、68.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断中,以磁共振常规平扫为基础,联合DWI和DCE检查,诊断准确率高,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和高分辨T2WI结合与常规T2WI对比,用于子宫内膜癌诊断和分期方面的能力及优势。方法共50例经病理证实子宫内膜癌患者,实验组:25例行DWI和高分辨T2WI结合扫描;对照组:25例行常规T2WI扫描。术前分别进行诊断与分期,与术后病理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选取扩散b值800,对病灶信号强度观察及ADC值测量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对于子宫内膜癌诊断和分期准确率为92%,对照组为68%,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子宫内膜癌病灶DWI图像的信号强度明显增高,ADC值明显减低,均值为(0.78±0.06)×10-3 mm2/s)。结论与常规T2WI相比,DWI和高分辨T2WI结合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和分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摘要】食管癌是我国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目前临床对食管癌疗效评估主要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由于治疗中和治疗后水肿的存在,常规影像学技术不能准确反映食管癌肿瘤实际变化情况,而功能成像则可以先于形态学反映肿瘤功能代谢的变化。近年来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DCE)等功能成像用来定量评估肿瘤组织内水分子扩散和血流灌注渗透微循环的应用日渐增多且在评估肿瘤疗效的应用上也有了一定的进展。该文将对上述功能影像方法在食管癌疗效评估方面的应用现状和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依据FIGO2009新分期评价子宫内膜癌磁共振分期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MRI图像,以病理结果作为标准,依据FIGO2009新分期行术前磁共振分期,比较磁共振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异。结果依据FIGO2009新分期,子宫内膜癌磁共振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Ⅰ期82.9%,Ⅱ期98.0%,Ⅲ期95.5%,Ⅳ期99.6%。结论应用依据FIGO2009新分期标准,子宫内膜癌磁共振术前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 ,HE)是内科较为常见的急症,常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其发病机制目前较为公认的主要有血管痉挛学说和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崩溃学说。M RI在高血压脑病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评定中有重要帮助,以下主要通过 M RI不同成像技术方法,包括常规平扫、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磁共振增强扫描、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及磁敏感成像(SWI),综合起来阐述该病各有何种表现,就其相关临床发病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术前准确分期对指导子宫内膜癌病人的治疗方案选择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概述影像检查、宫腔镜及内膜活检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分期诊断中的优缺点,重点讨论MRI及其功能成像在子宫内膜癌诊断方面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