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余江  李慧勇  何玺君 《浙江医学》2015,37(3):197-199,215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转染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减轻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和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缺血、缺氧脑损伤的Wistar 大鼠模型,同时分离培养hUC-MSCs,并将腺病毒介导的NGF转染hUC-MSCs。将转染成功后的hUC-MSCs移植入大鼠模型中,饲养4 周后采用足印分析试验、平衡木试验分别对大鼠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hUC-MSCs 分离培养成功,hUC-MSCs 可过表达NGF 蛋白。与hUC-MSCs 组比较,NGF-hUC-MSCs 组幼鼠右侧足印步态重复间距和平衡木通过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左侧足印步态重复间距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GF 联合hUC-MSCs 移植能促进实验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和并发症预防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运动功能及缺血灶周边脑组织cAMP、PKA表达的影响,探讨康复训练促进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Longa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ischemia-reperfusion model,MCAO),选择Bederson标准评分为1-3分的模型大鼠42只,随机分为脑缺血自然恢复组(n=24)、康复训练组(n=18)。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缺血灶周围脑组织cAMP、PKA蛋白的表达,平衡木及网屏试验评定大鼠的运动功能。 结果:(1)康复组缺血灶周围脑组织cAMP、PKA表达在术后7、14、21天均明显高于自然恢复组;(2)康复组大鼠的运动功能较自然恢复组明显改善。结论: 康复训练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与cAMP-PKA信号通路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AMP/PKA-pCREB信号通路是否在康复训练促进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方面发挥作用。 方法 采用Longa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ischemia-reperfusion model,MACO),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自然恢复组(n= 24)、自然恢复+Rp-cAMP组(n= 24)、康复训练组(n= 18) 和康复训练+Rp-cAMP组(n=18)。同时设立假手术组(n=12)。于侧脑室注射Rp-cAMP 后立即进行MACO模型的制备。训练组大鼠于术后48 h开始每天给予平衡木、转棒及滚筒训练。采用平衡木试验评定大鼠的运动功能。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缺血灶周围的脑组织内PK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CREB蛋白表达。结果 (1)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自然恢复+Rp-cAMP组高于自然恢复组,提示Rp-cAMP可抑制脑缺血大鼠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康复训练组明显低于自然恢复组,也低于康复训练+Rp-cAMP组,提示Rp-cAMP明显减弱康复训练促进脑缺血大鼠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2) 于术后2d、7 d、14 d、21 d检测缺血灶周围的脑组织PKA、pCREB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康复训练组明显高于自然恢复组,同时高于康复训练+Rp-cAMP组,提示康复训练促进脑缺血大鼠的PKA、pCREB蛋白的表达,且Rp-cAMP明显抑制了康复训练促进脑缺血大鼠的PKA、pCREB蛋白的表达。 结论 cAMP/PKA-pCREB信号通路可能介导康复训练促进的脑缺血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向孕鼠腹腔注射内毒素(LPS)造成仔鼠脑损伤模型,研究康复训练对脑损伤仔鼠脑组织中slit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脑损伤仔鼠30只,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S)、康复训练组(N)与非康复训练组(NT),每组10只。康复训练组:将7日龄至4周龄仔鼠进行康复训练,每天1次。训练方法(1)滚筒训练:采用自制滚筒式网状训练器材训练,训练器长100cm,直径60cm,中间分成4格,同时训练4只大鼠,底座有一固定架,一端有一手摇柄,转动训练可训练仔鼠的抓握、旋转、行走等运动,5r/min,10min/次。(2)转棒训练:一根长150cm,直径4.5cm的转棒;中点固定于3r/min转动器上,顺、逆时针交替转动,10min/次。(3)平衡木训练:平衡木长170cm,宽2cm,平放距地面7cm处,让老鼠在上面行走,主要评估及训练平衡功能,10min/次。生理盐水组、非康复训练组不进行康复训练。第7天、14天、21天、28天对仔鼠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并取脑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脑皮质及海马区slit表达的变化。结果:康复训练组仔鼠运动功能明显改善,脑皮质及海马区slit表达较非康复训练组增多。结论: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脑损伤仔鼠的运动功能,并可促进脑损伤仔鼠脑组织中slit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常规的运动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恢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为临床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措施。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干预组在常规的运动康复训练基础上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的运动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 (MAS)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结果 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明显改善, 且干预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而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 (MAS)在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血清BDNF含量均增高( p <0.01) , 但干预组增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 。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可能是通过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含量的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减压病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减压病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安全减压组、生理盐水(NS)组、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组、高压氧(HBO)暴露组、NGF与HBO联用组,建立大鼠脊髓减压病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实验(ELISA)定量检测比较各组大鼠出舱6、24、48、72h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蛋白表达。结果:NGF治疗组TNF-α浓度在6、24、48、72h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HBO治疗组TNF-α浓度在24、48、72h也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NGF与HBO联用组TNF-α的浓度在24、48、72h均显著低于单纯NGF治疗组和HBO暴露组(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和高压氧治疗可以抑制脊髓减压病大鼠TNF-α的蛋白表达,NGF与HBO联合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NGF治疗或HBO暴露。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丰富康复训练对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及损伤侧皮质NGF、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线栓法制作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动物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丰富康复训练组及针康组(针刺+丰富康复训练)5组,每组进行神经缺损体征评分和感觉、运动能力评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NGF、BDNF显色,分析比较各组大鼠脑组织中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前行为学功能评分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行为学功能评分针康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针刺组及丰富康复训练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质NGF、BDNF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皮质NGF、BDNF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针刺组及丰富康复训练组相比,针康组效果显著(P<0.05)。结论 针刺联合丰富康复训练对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有保护和修复作用,疗效优于针刺法及丰富康复训练法,其效应可能上调大鼠NGF、BDNF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督脉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营养因子如神经生长因子(N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观察两种方法的协同效应。方法 将64只成年健康大鼠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督脉电针组、康复训练组、督脉电针联合康复训练组,每组再分成4周组、8周组两个亚组,共8组,每组8只。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各治疗组给予不同方案干预,对各组大鼠分别采用Basso,Beattie and Bresnahan行为评分法(BBB)评分,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测定NGF、bFGF、BDNF的表达。结果BBB评分:4周亚组中,督脉电针组、督脉电针联合康复训练组BBB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3.26±0.38)、(15.35±0.42)比(6.48±0.37),P均<0.05],康复训练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亚组中,督脉电针组、康复训练组、督脉电针联合康复训练组BBB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6.41±0.75)、(13.53±1.20)、(18.94±0.92)比(9.21±0.51),P均<0.05],且督脉电针联合康复训练组高于督脉电针组、康复训练组[(18.94±0.92)比(16.41±0.75)、(13.53±1.20),P均<0.05];与督脉电针联合康复训练4周组相比,督脉电针联合康复训练8周组BBB评分升高更显著[(18.94±0.92)比(15.35±0.42),P<0.05]。NGF、bFGF、BDNF的表达:4周亚组中,督脉电针组、督脉电针联合康复训练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NGF:(0.45±0.04)、(0.60±0.01)比(0.26±0.05);bFGF:(0.52±0.04)、(0.59±0.02)比(0.31±0.03);BDNF:(0.47±0.07)、(0.61±0.07)比(0.23±0.04);P均<0.05];康复训练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亚组中,督脉电针组、康复训练组、督脉电针联合康复训练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NGF:(0.67±0.09)、(0.59±0.02)、(0.85±0.10)比(0.31±0.01);bFGF:(0.64±0.05)、(0.53±0.02)、(0.77±0.06)比(0.30±0.05);BDNF:(0.66±0.01)、(0.58±0.05)、(0.75±0.05)比(0.24±0.06);P均<0.05],且督脉电针联合康复训练组高于督脉电针组、康复训练组[NGF:(0.85±0.10)比(0.67±0.09)、(0.59±0.02);bFGF:(0.77±0.06)比(0.64±0.05)、(0.53±0.02);BDNF:(0.75±0.05)比(0.66±0.01)、(0.58±0.05);P均<0.05]。结论 对脊髓损伤大鼠,督脉电针、康复训练通过增加受损脊髓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促进其功能恢复,且督脉电针及康复训练二者联合存在协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注射液丹参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恢复期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将64例恢复期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注射用丹参联合传统的Bobath疗法、运动再学习等系统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周时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6周时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提高,均以治疗组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联合康复训练较单纯康复对脑出血恢复期肢体康复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悬吊训练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对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2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康复训练联合悬吊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后评价效果。记录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统计两组肌力、肌张力及下肢运动功能情况,对比两组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变化,记录两组血清NGF、GFAP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后的主症、次症中医证候评分,以及徒手肌力评定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下肢运动评分、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NGF、GFAP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可提高...  相似文献   

11.
管恩本  辛杰  郭慧玲  李洁  徐琳 《华夏医学》2013,26(3):467-469
目的:比较神经节苷脂(GM1)、施普善、神经生长因子(NGF)单用及联合应用对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患儿共分为6个组。A组:康复训练组;B组:康复训练加GM1;C组:康复训练加施普善;D组:康复训练加GM1和NGF;E组:康复训练加施普善和NGF;F组:康复训练加NGF。10d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采用Gesell发育量表测评治疗前后患儿发育商,比较疗效差异。结果:药物治疗组与单纯康复组比,疗效有差异;药物治疗组之间比较,GM1和NGF联合疗效最好。结论:康复治疗联合使用GM1与NGF对于脑瘫患儿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急性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观察组为MOTOmed训练组,患者在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予以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照组为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估,采用Fugl-Meyer量表评定下肢的运动功能。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量表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电针与康复训练的干预次序对卒中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与康复训练的不同干预次序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及网屏实验评分。结果先针后运动组及先运动后针组在治疗前后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及网屏实验评分明显下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第14d先运动后针组的各项评分较缺血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先针后运动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干预次序的电针及康复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影响.且先运动后针组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雌性SD大鼠运动功能及红核NGF及其相关受体表达的增龄性变化。方法选用22月龄(老年组)和3月龄(青年组)SD大鼠,应用网屏握持试验、抓握牵引试验和平衡木试验检测大鼠运动功能;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红核mNGF、TrkA、Pro-NGF、p75NTR、sortilin的表达。结果老年组大鼠运动功能明显差于青年组大鼠,其前肢力量及平衡感觉明显衰退。与青年组大鼠相比,老年组大鼠红核Pro-NGF、p75NTR、sortilin表达上升,mNGF、TrkA表达下降。结论雌性老年大鼠的衰老伴随着其运动功能及红核mNGF、TrkA表达下降,红核中NGF信号途径的变化和老年大鼠运动功能的衰退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鼠神经生长因子与脑苷肌肽治疗脑性瘫痪(脑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脑瘫住院患儿147例,随机分为A、B、C 3个组,A组患者54例采用常规运动康复训练,B组患者45例在常规运动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鼠 神经生长因子,C组患者48例在常规运动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随访3年。采用Gesell发育量表测评治疗前后3组 患儿发育商(DQ),比较3组间疗效差异。结果:B组有效率为95. 56% (43/45),高于A组57. 41%及C组79. 17%,而C组有 效率又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B组患儿DQ评分高于A组及C组(P〈0. 05),而C组又高于A 组(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与脑苷肌肽治疗脑性瘫痪均有较好的疗效,其中鼠神经生长因子较脑苷肌肽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NGF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腰髓与损伤神经MBP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相应神经与疹髓组织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含量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行单侧坐骨神经切断,断端采用硅胶管桥接,管内注入NGF,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腰段脊髓和损伤坐骨神经组织MBP含量的变化,实验分为I组:生理盐水对照;Ⅱ组:硅胶管内给NGF;Ⅲ组:硅胶管内给NGF+每日肌肉注射NGF(500ng/kg连续2周)。结果:治疗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24h、2周时MBP含量较伤前显著升高(P<0.01),4周恢复到伤前水平。结论:NGF治疗能减少MBP含量,且以局部应用加肌肉给药治疗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蛇毒神经生长因子(sN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诱电位的影响,评价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在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模型,局部滴加药物和术后肌注sNGF,通过脊髓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评定,观察坐骨神经修复情况,结果:sNGF治疗可使伤后SEP、MEP提早出现。结论:蛇毒提取的N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瑛  王雪峰  李艳 《黑龙江医学》2008,32(6):441-44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8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40例和晚期康复组40例。早期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后48 h-7 d开始康复训练;晚期康复组在发病后3-4周开始康复训练。两组均采用以Bobath为主的运动疗法进行康复训练。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ADL;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FMA、MBI和ND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1个月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早期康复组的改善程度更大。结论早期和晚期康复均能明显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但早期康复干预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60例脑性瘫痪的患儿,随机分为常规运动康复训练(单纯运动组)及常规运动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组(单种药物组)和常规运动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组(联合药物组),每组均为20例。随访3年。采用Gesell发育量表测评治疗前后三组患儿发育商(DQ)疗效差异。结果:药物组疗效优于单纯运动组,联合药物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种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脑性瘫痪的中枢神经损伤中具有协同作用,可缩短脑瘫治疗恢复时间及更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万恒进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1):1399-1401
目的探讨早期改良强制疗法对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上肢精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90例脑出血患者发病24 h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利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方案。采用Carr-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分(CSFHFA)测定手指精细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FMA)法评定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上述指标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CSFHFA、FMA及M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两组上述评分均有所提高(均P〈0.01),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早期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强化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的上肢及手功能训练,可以更有效改善患者上肢及手的精细协调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