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新生儿黄疸母系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母系危险因素。方法 将199例黄疸新生儿母亲和683例健康新生儿母亲分别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母系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可能与新生儿黄疸有关的各种母系危险因素。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在ABO溶血、孕期淤阻性黄疸、孕期感染人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683vs 103/199,P<0.001;225/683 vs 85/199,P=0.011;134/683 vs 67/19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BO溶血、孕期感染、孕期淤阻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的3个主要危险因素,体力劳动则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母亲孕期ABO溶血、孕期感染及孕期淤阻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以采取相关措施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激素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6~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117例服用激素治疗的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用药知识掌握程度、激素服药依从性、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用药知识掌握程度、服药依从性情况、社会支持得分、应对方式得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患儿激素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117例患儿中,激素服药依从者有58例(依从组),不依从者有59例(不依从组)。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儿在主要照顾者、父母文化水平、对疾病转归期望值、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客观支持、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用药知识掌握程度(OR=0.79)、客观支持(OR=0.19)、积极应对方式(OR=1.01)、消极应对方式(OR=4.40)是患儿激素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儿激素服药依从性现状不容乐观,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客观支持、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影响患儿激素服药依从性。医护人员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患儿激素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个体化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在河南省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292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分别为单重疝囊高位缝扎组(n=165)、双重疝囊高位缝扎组(n=72)、单重疝囊高位缝扎合并修补组(n=55)。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儿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3组患儿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重疝囊高位缝扎组和单重疝囊高位缝扎合并修补组手术时间长于单重疝囊高位缝扎组(P<0.05);3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8个月~3年,3组复发率比较,单重疝囊高位缝扎组 > 双重疝囊高位缝扎组 > 单重疝囊高位缝扎合并修补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应根据患儿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在单重疝囊高位缝扎基础上灵活选择附加术式,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国产利奈唑胺治疗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安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前瞻性研究。其中42例患者使用国产利奈唑胺进行治疗(观察组),38例患者使用去甲万古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根据治疗是否有效,将其分为有效组(n=49)与无效组(n=31),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DA、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该组患者SOD、LHP、TGF-β、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81% vs 47.3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PACHE Ⅱ评分、72 h内累积液体总出入量是否为正平衡、通气方式等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采用国产利奈唑胺治疗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能有效改善其肺功能,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治疗效果显著。另外,针对72 h内累积液体总出入量是否为正平衡、通气方式等独立危险因素,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学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安阳市中医院9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均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3~6岁:4 mg/次,1次/d,6~14岁:5 mg/次,1次/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0.5 mL/(kg·d),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每日不超过20 mL。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免疫学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A、IgE、补体C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IgA、IgE和补体C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26(IL-26)和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钠可有效减轻血液系统炎性反应,调节免疫,临床疗效显著,在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吴军  张芳玲 《安徽医药》2020,41(8):936-939
目的 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者肾损伤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太和县人民医院118例HS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出现肾损伤分为肾损伤组(n=44)与非肾损伤组(n=74),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实验室指标,并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腹痛、关节痛、皮疹反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与总胆固醇(TC)、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计数(WBC)以及血红蛋白(H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损伤组年龄大于非肾损伤组,皮疹持续时间长于非肾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损伤组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高于非肾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皮疹持续时间、FIB、PLT、IgA、IgM属于HSP肾损伤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SP肾损伤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皮疹持续时间、FIB、PLT、IgA以及IgM等,临床应关注这些危险因素,采取及时有效预防与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蔡谜谜  夏海龙 《安徽医药》2019,40(6):655-658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发生发展、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进一步辅助临床诊疗。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55例HSP患儿,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冬春季节儿童HSP发病率较高,年龄2~17岁,平均(7.70±2.95)岁,呼吸道感染为最多见的诱因。尿蛋白(χ2=110.012,P=0.000)、尿RBC>5/HP (χ2=60.006,P=0.000)为儿童HSP合并肾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 HSP多发于学龄期,春、冬季节多见,男女发病率相近,发病的诱因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尿蛋白、尿RBC>5/HP提示儿童HSP合并肾脏受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伤相关生物标志物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5~2016年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4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根据是否并发肾损害分为过敏性紫癜组(76例)和紫癜性肾炎组(73例),分析两组患儿血清IgM、IgG、IgA和尿液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Ig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等指标的差异特征。结果 过敏性紫癜组患儿血清IgG阳性率(28.95%)、IgA阳性率(80.26%)高于紫癜性肾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癜性肾炎组患儿尿液NAG、IgG、转铁蛋白(TRF)、微量白蛋白(MA)水平高于过敏性紫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gA、IgG水平升高是过敏性紫癜发生风险的生物标志物,尿液NAG、IgG、TRF、MA水平差异对判断患儿早期肾损伤具有更明确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程秋华  符国珍 《肿瘤药学》2023,13(5):604-609
目的 探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6(IL-26)表达水平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肝切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行肝切除术的120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方法检测患者癌组织中IL-26的表达,根据IL-26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IL-26低表达组(n=62)和IL-26高表达组(n=58)。分析IL-26表达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HCC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HCC患者组织中IL-26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5 cm、微血管侵犯、TNM Ⅲ-Ⅳ期有关(χ2=11.100, P=0.001; χ2=11.257, P=0.001; χ2=6.541, P=0.01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26高表达、AFP>50 μg·L-1、肿瘤直径>5 cm、大血管侵犯、微血管侵犯与HCC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RFS)和总体生存时间(OS)有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26高表达、肿瘤直径>5 cm、微血管侵犯是HCC患者R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IL-26高表达、微血管侵犯是HC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显示,IL-26低表达组患者5年RFS和OS高于IL-26高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002, P=0.001; χ2=8.832, P=0.007)。结论 组织中IL-26高表达的HCC术后患者预后较差,IL-26或许可作为HCC患者一种新的预后指标和抗血管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阿扎胞苷和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讨影响2种药物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13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阿扎胞苷组(n=37)和地西他滨组(n=26)。阿扎胞苷组:sc注射用阿扎胞苷50 mg·m-2·d-1×10 d或75 mg·m-2·d-1×7 d,28 d为1个疗程。地西他滨组:sc注射用地西他滨20 mg·m-2·d-1×5 d或25 mg·m-2·d-1×4 d,每4周为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估,并对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阿扎胞苷组的总反应率(ORR)及骨髓完全缓解率高于地西他滨组(ORR:73.0% vs 42.3%,P=0.014;骨髓完全缓解率:40.5% vs 11.5%,P=0.012),但两组的完全缓解率和血液学改善率均无显著差异。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患者年龄、疗程、基线血红蛋白与临床疗效相关(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疗程≥4个[比值比(OR)=5.439,P=0.007]和基线血红蛋白≥80 g·L-1 (OR=4.788,P=0.027)是影响临床疗效的独立保护因素。地西他滨组骨髓抑制及发热的发生率高于阿扎胞苷组(骨髓抑制: 65.4% vs 32.4%,P= 0.012;发热:53.8% vs 24.3%,P=0.017)。结论 阿扎胞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优于地西他滨,疗程及基线血红蛋白水平均可影响二者的疗效。阿扎胞苷在血液学方面的安全性高于地西他滨。  相似文献   

11.
邵莉  王爱玲 《安徽医药》2015,36(5):529-532
目的 探讨年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危险因素、冠脉造影特点。方法 对年龄<45岁AMI患者141例(年轻组)与同期45~64岁AMI患者(中年组)530例进行比较,根据发病高危因素和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年轻组中高血压、糖尿病较少见,而吸烟和冠心病阳性家族史明显高于中年组。年轻组冠脉造影结果以单支病变多见,最常累及LAD,而中年组则以多支病变常见,年轻组住院期间心力衰竭、Ⅲ°AVB及病死率均较低,两组恶性心律失常和室壁瘤差异不明显。结论 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吸烟者较多,糖尿病及高血压病较少见,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多见,病死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华法林快速抗凝方案在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索华法林快速抗凝方案在中国急性脑梗死合并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2月间急性脑梗死合并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101例,采用前瞻性开放研究,将其分为快速抗凝组和常规抗凝组。快速抗凝组的华法林初始剂量为3~4.5 mg,随后按流程每日调整剂量至INR稳定达标;常规抗凝组的初始剂量为1~3 mg,随后根据对患者的风险与获益评估调整华法林剂量。主要终点是比较2组间的INR稳定达标率、达标时间和安全性。结果 至1周、2周和1月时,快速抗凝组INR稳定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抗凝组(48.2% vs 4.4%,P=0.000;91.1% vs 40.0%,P=0.000;96.4% vs 48.9%,P=0.000)、INR稳定达标时间分别为(8.3±2.9) d和(13.2±4.5) d(P=0.000)。随访至1年,快速抗凝组的INR稳定达标率为54.5%(30/55),而常规抗凝组仅为31.8%(14/44),2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安全性方面,快速抗凝组与常规抗凝组2周内INR ≥ 4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4%(3/56)和6.7%(3/45)。结论 华法林快速抗凝治疗比常规抗凝不仅更安全有效,而且显著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孟鲁司特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对变应性鼻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第一分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儿140例,使用数字法随机分为丙酸氟替卡松单药治疗对照组和孟鲁司特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每组70人。ELISA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E、白介素(IL)-17、IL-10因子表达。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临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症状体征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评分降低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4.3%(P<0.05);治疗前两组IgE、IL-17和IL-10表达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IgE和IL-17表达显著降低、IL-10表达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对IgE和IL-17的减低作用以及对IL-10的升高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IgE表达与IL-17呈显著正相关(r=0.392,P<0.05),与IL-10呈显著负相关(r=-0.36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对照组的为11.4%,治疗期间两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安全,调节IL-17/IL-10因子失衡可能是其起效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双嘧达莫片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在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8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计算机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口服双嘧达莫片,3.0 mg/(kg·d),平均分3次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温水冲服玉屏风颗粒,3~8岁,3次/d,半袋/次,8~12岁,3次/d,1袋/次。两组患儿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TLT1)、白细胞介素(IL)-9、IL-21、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Th17/Treg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35%较对照组的80.95%更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皮肤紫癫、腹痛、关节症状、肾脏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TLT1、IL-9水平明显降低,血清IL-21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TLT1、IL-9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L-2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Th17、Th17/Treg水平低于治疗前,Treg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Th17、Th17/Treg水平低于对照组,Tre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玉屏风颗粒联合双嘧达莫片可用于儿童过敏性紫癜,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平衡,且药物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鼻渊糖浆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江苏省金湖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氯雷他定分散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鼻渊糖浆,15 m L/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水平和症状体征评分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8.75%和89.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呼气流速(PEF)水平显著提高,PEF变异率和症状体征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评价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复发和反复情况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渊糖浆联合氯雷他定在迅速消除变应性鼻炎病症体征和减少病情反复方面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人参皂苷单体佐剂对治疗性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HPV16)重组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筛选合适的人参皂苷单体作为候选佐剂。方法 选择5种人参皂苷单体Rb1、Rh1-1、Rh1-2、Rg1、Rg3,分别与治疗性HPV16重组疫苗联合免疫C57BL/6小鼠,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比较各组小鼠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同时比较这5种人参皂苷单体对治疗性HPV16重组疫苗抑制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人参皂苷单体Rg1、Rb1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性HPV16重组疫苗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HPV+Rg1组vs HPV组:t=3.729,P=0.006;HPV+Rb1组vs HPV组:t=3.204,P=0.013),同时可以在小鼠特异性肿瘤模型建立4周时,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水平(HPV+Rg1组vs HPV组:t=2.318,P=0.032;HPV+Rb1组vs HPV组:t=2.258,P=0.037)。结论 人参皂苷单体Rg1、Rb1能在C57BL/6小鼠中提高治疗性HPV16重组疫苗的特异性免疫效果,有望成为候选佐剂。  相似文献   

17.
贺金娥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10):1272-1274
目的 研究双嘧达莫联合甲基强的松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第1~3天20 mg/(kg·d)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150 mL中2 h内滴注完成;以后每3天剂量减半,待患儿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醋酸泼尼松片2.0 mg/(kg·d),2周后改为1.0 mg/(k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双嘧达莫片,3.0 mg/(kg·d)。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肾损害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关节肿痛消失时间、消化道出血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9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患儿的肾损害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关节肿痛消失时间、消化道出血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双嘧达莫联合甲基强的松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程阳  田君  姚学权  周亮  刘学敏  顾瑞香 《安徽医药》2020,41(9):1022-1025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TEC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12例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将接受新辅助化疗的53例患者作为治疗组,未接受新辅助化疗的5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乳率及术后复发转移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1.15%,对照组为3.39%,治疗组患者手术保乳率为31.19%,对照组为11.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5例患者出现病情进展,两组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不良反应、手术相关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治疗组患者肿瘤局部复发率(22.64%)高于对照组(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远处转移率(3.77%vs 5.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可缩小肿瘤,增加乳腺癌患者保乳率,但增加术后局部复发率,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思考及验证。  相似文献   

19.
任章霞  张帆 《安徽医药》2018,39(6):706-710
目的 研究手术联合131I、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和连接蛋白43(Cx43)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于重庆西南医院治疗的96例甲状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手术联合131I和甲状腺激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和甲状腺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评价患者生命质量,测量BRMS1、Cx43的阳性表达率,并记录其复发率与生存率。结果 治疗1年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56.25%,观察组为77.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情绪和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而疲倦项目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BRMS1和Cx43蛋白阳性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BRMS1和Cx43蛋白阳性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5年的复发率(8.33%)低于对照组(27.08%),而5年生存率(83.33%)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联合131I及甲状腺激素治疗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病死率和复发率显著下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提高剂量和延长强化期在菌阳复治肺结核患者中的疗效及影像学评价情况。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宁波市第二医院肺科就诊的90例非耐药性菌阳复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给予2HRZES/6HRE标准复治方案,实验组提高异烟肼和利福平剂量并延长强化期至3个月的3HRZES/6HRE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痰涂片转阴率、临床和影像学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完成治疗后的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病灶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55%和91.11%(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71.11%和88.89%,治愈率分别为48.89%和71.11%(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前20周痰涂片转阴率分别为68.89%和84.44%;实验组的中位转阴时间为8周,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治疗后24周内复发率分别为18.75%和5.00%;实验组复发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菌阳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提高剂量和延长强化期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能够明显缩短痰涂片转阴时间,显著降低治疗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