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及随访预后。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1年2月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28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及出院后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发病年龄6~30个月,1~2岁20例。惊厥发生在肠炎3 d内25例。28例均为无热惊厥,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时间不超过5 min,单次或多次发作。28例做粪便轮状病毒检测均阳性,血生化、脑CT及脑MRI和间期脑电图均正常。21例做脑脊液检查正常。惊厥时给予水合氯醛或安定治疗。28例均未长期抗癫痫治疗。随访25例,仅2例复发,随访期间患儿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结论: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为一良性过程,预后好,无需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轻度轮状病毒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并评价其近期预后。方法:对收治轻度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在门诊治疗期间发生惊厥转上级医院治疗情况及2年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患儿中发病年龄5个月~2.3岁,3天内发作惊厥24例,全身发作29例,惊厥发作易控制,未行抗癫痫治疗,出院随访复发率低,未见生长发育异常。结论:轻度轮状病毒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预后好,临床上应仔细分析引起惊厥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8例轮状病毒肠炎伴无热惊厥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随访。结果:经补液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28例中有22例出院后通过门诊随访、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为2~14个月,平均随访7.5个月,未见惊厥复发,精神运动发育均正常。结论:本组患儿具有以下特点:(1)秋冬季发病,以婴幼儿为主;(2)惊厥前均有轻度轮状病毒肠炎,轻度脱水,但无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3)无热惊厥均在发病3天内,早期可反复发作,全身性发作为主;(4)血生化、脑脊液、脑影像学和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正常;(5)预后好.不需要长期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0月~2009年12月本院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结果 39例患儿男23例,女16例,发病年龄4~26个月,病程3天内发生惊厥,呈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一次病程中发作1~4次,持续时间短,易控制。发作间期脑电图无明显异常,血生化、脑脊液及颅脑影像学检查正常。惊厥停止后未予抗癫痫治疗。随访3~66月,2例复发,病程〈1年。所有患儿预后良好,生长发育如正常儿童。结论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多为良性过程,预后好,不必长期抗癫痫治疗,但须注意复发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并评价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门诊及住院的RV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结果:22例患儿中男14例,女8例,发病年龄6~23个月,高发年龄12~18个月,占40.90%。所有患儿均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缓解后神志恢复迅速,无进行性意识障碍。所有病例均在病程72 h内发生惊厥,发作1次20例,发作2次2例,持续时间均小于5 min,对症治疗后迅速缓解。发作间期2例患儿脑电图轻度异常,表现为背景电活动变慢,均未见痫样波发放,恢复期转为正常。所有患儿头颅CT或头颅MRI,血电解质、血糖及脑脊液检查均正常。惊厥停止后未予抗癫痫治疗。随访2~18个月,1例有热性惊厥史患儿再次出现热性惊厥,其余21例患儿预后良好,患儿精神运动发育均正常。结论:RV肠炎病程初期可能伴发无热惊厥,12~18个月年龄高发,惊厥易控制,无需长期抗癫痫治疗,预后良好,未出现复发病例。  相似文献   

6.
张绮翎 《海南医学》2012,23(14):89-90
目的 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2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的患儿的治疗过程、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可由热惊厥、低血钠、低血钙、低血糖所致,但多数(32.14%,9/28)只表现为多次抽搐.入院后立即进行补液治疗和对症治疗,28例患儿均治愈出院.随访6~24个月,患儿均无惊厥复发,精神运动发育良好.结论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经常规治疗和处理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原体,约占婴幼儿肠道感染病因的50%以上[1]。现就对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3月间收治的14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良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资料、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收集保定市儿童医院BICE患儿32例,对其发生情况、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惊厥发作27例呈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5例呈部分性发作泛化为全面性发作;血清电解质及血糖结果正常,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正常;头颅影像学检查正常;发作间期24 h动态脑电图21例轻度异常。结论 BICE惊厥以3日内发作最为常见;轮状病毒为主要致病原;发作期所有脑电图均起源于局部,随后向全导泛化,考虑惊厥发作形式可能为部分性发作泛化为全面性发作;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孙鹏  王燕  武彦秋  马桂云 《河北医学》2012,18(2):187-190
目的:研究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病因、临床特征、治疗、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2008年至2010年收治的38例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结果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儿胃肠道症状相对较轻,无或有轻度脱水,电解质基本正常,脑脊液检查正常,头颅影像学正常。年龄2-36个月,平均15.6 8.2月,惊厥发生于第1天10例(26.3%),第2天16例(42.1%),第3天6例(15.8%),第4天2例(5.3%),第5天2例(5.3%),第6天1例(2.6%),第7天1例(2.6%)。惊厥发作次数1-5次,仅发作1次25例(65.7%),发作2次7例(18.4%),发作3次3例(7.8%),发作4次2例(5.3%),发作5次1例(2.6%)。35例惊厥表现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92%),3例有失神及局灶性发作(8%)。4例患儿发病后脑电图检查异常,经复查均恢复正常。随访38例患儿均无复发,生长发育正常。结论: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消化道症状轻而惊厥可反复发作,发作间期精神状态较好,苯巴比妥钠仍是治疗的有效药物,首剂给药剂量10mg/kg。本病预后良好,无复发,不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伴良性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伴良性惊厥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14例全部在腹泻3天内发生无热或低热惊厥,全身强直性发作10例,仅表现双目凝视3例,局灶性发作1例,13例历时≤ 15min,一次病程中惊厥平均发作1~2次。血生化、脑影像学正常,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生化检查正常,发作间期脑电图背景正常。抗病毒补液治疗均在10天后痊愈出院。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良性惊厥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多数不需特殊治疗,恢复快,预后较好,无明显后遗症。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法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中药汤剂,对照组口服思密达,两组均可根据病情给予补液、降温、调整饮食等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6.7%、61.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主要症状腹泻的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72h内的大便恢复率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大便人轮状病毒(HRV)抗原检测转阴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肠法治疗婴幼儿轮状病喜肠类疗效显薯。  相似文献   

13.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16例轻度胃肠炎伴惊厥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及出院后随访4-42个月.结果 16例患儿发病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34个月.3天内发生惊厥12例(75%),持续时间<5分钟,全身发作13例,一次病程中惊厥平均发作1.56次.发作间期脑电图、脑影像学、血生化、脑脊液检查均正常.结论 BICE为一良性过程,患儿预后良好,无需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婴幼儿轻度胃肠炎继发良性惊厥的临床与视频脑电图情况。方法婴幼儿轻度胃肠炎继发良性惊厥20例,用免疫金标记技术进行病原学诊断,并进行实验室、影像学和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惊厥发生时间以急性胃肠炎后3天以内最多,占总病例之80%。惊厥发生次数以发作1~2次者最多,占总病例之95%。惊厥发作形式主要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后无烦躁不安、嗜睡、精神萎靡等。颅部CT和MRI检查结果多为正常。发作期视频脑电图检查见异常放电多起源于中央顶部和枕部,发作波节律多呈低波幅快波,发作间期均无癫痫样放电。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轮状病毒感染为主,实验室检查结果多在正常范围。结论婴幼儿轻度胃肠炎继发良性惊厥是具有独特特征的一种临床病症。  相似文献   

15.
泻必止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泻必止治疗轮状病毒(HRV)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6例HRV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自拟方泻必止,对照组服用葛根黄芩黄连汤,观察止泻时间,血Na ,粪Na ,粪糖和粪HRV抗原转阴率。结果:治疗组止泻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治疗组粪Na ,粪糖较治疗前明显回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粪HRV抗原3d转阴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泻必止治疗HRV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104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临床及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佳  赵力立  宋葳  胡文广  刘平 《四川医学》2012,33(5):764-766
目的研究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临床及脑电图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诊断该病的患儿10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脑电图特征。结果惊厥多发生于胃肠症状出现后2d内,共85例(81.7%),14例发生于胃肠症状出现后3~5d(13.5%),有5例胃肠症状出现于惊厥后(4.8%);惊厥表现形式多为全身性强直一阵挛性发作,仅4例表现为部分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病程中惊厥发作次数为1~6次,平均发作次数2.46次;发作次数超过1次的86例中,72例在24h内连续发作,14例在48h内连续发作;一年四季散发,其中秋冬季节发病率明显增加,特别是9~12月;4~8月发病率较低。62例做视频脑电监测,25例见小棘波,占40.3%;同期我院视屏脑电监测患儿(0~3岁)1628例中,有206例见小棘波,占12.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病惊厥多为成簇样发作,惊厥多发生于胃肠症状出现后48h内;惊厥发作形式多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少数为部分发作全身泛化;一次病程中惊厥发作次数不等;大多数患儿惊厥复发可能性小;较多患儿脑电图可见小棘波。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肠炎对心肌的影响;方法对94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心肌酶、心电图的监测,对所获数据方差分析,求P值经t检验处理;结果.21例有明显的心肌酶升高和心电图改变,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对轮状病毒肠炎应注意观察心肌受累的情况,心肌酶检查可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肠外感染的发生状况。方法对2010年9月-2011年1月共收治的7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住院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检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者72例入观察组,阴性者32例入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肝脏、心肌、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及表现。结果轮状病毒性肠炎可以导致肠道外感染而引起肝脏、心肌、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表现为观察组患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常合并肠道外感染,以呼吸系统最常见,其次为肝脏、心肌及神经系统。损害大多常不严重,症状轻、恢复快,偶有重症病例,应早发现并及时给予保护措施,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