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凝血酶Ⅲ(AT-Ⅲ)是凝血酶、凝血因子Ⅹa、Ⅸa、Ⅺa和Ⅻa的主要抑制剂。由于AT-Ⅲ的先天和获得性缺乏,易于导致血栓形成和DIC,创伤和外科手术时AT-Ⅲ急剧减少,因此需要补充AT-Ⅲ。本文评价了血库保存对全血中AT-Ⅲ活性的影响。按常规采血方式,用枸橼酸钠-磷酸盐-葡萄糖-腺膘呤(CPDA)抗凝剂,采集6个单位健康献血员血液,于4℃保存。采血后0、2、7、14、21、28、37和42天取血浆样品,用两种方法测定AT-Ⅲ:其一,采用两阶段凝固抑制法测定AT-Ⅲ功能活性;其二,用免抗人AT-Ⅲ抗体的定量免疫电泳法,测定AT-Ⅲ的抗原量。功能活性和免疫定量的测定结果均与11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儿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及干预后血凝指标变化。方法:本实验分3组即健康对照组;AL组;AL并发DIC组,均于清晨抽取空腹血检测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水平(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抗凝血酶-Ⅲ(AT-Ⅲ)。对AL并发DIC组患儿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采用SPSS10.0软件将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L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T延长,FBG降低,DD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并发DIC组与AL组比较,DD明显升高,AT-Ⅲ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AL组相比,AL并发DIC组DD、AT-Ⅲ阳性率明显升高,且在DIC发病的不同临床阶段均保持在较高水平(80%以上),DD检测阳性率在血栓形成期高达100%。经肝素抗凝治疗后,AT-Ⅲ及FBG明显升高,DD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并发DIC患儿存在凝血、纤溶系统的激活,AT-Ⅲ及DD可作为DIC早期诊断的指标,低分子肝素应用有助于改善DIC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纤维蛋白裂解产物(FDP)、抗凝血酶-Ⅲ(AT-Ⅲ)联合检测用于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实验诊断及治疗监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该院同时检测DD、FDP、AT-Ⅲ与凝血四项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患者71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DD、FDP、AT-Ⅲ检测指标与凝血四项和患者目前病情联合分析。结果 DIC患者的DD、FDP、AT-Ⅲ水平与非DIC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C患者的DD、FDP、AT-Ⅲ水平与DIC患者治疗好转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DD、FDP、AT-Ⅲ更能提高DIC诊断率,在DIC治疗中监测DD、FDP、AT-Ⅲ对DIC转归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检测人抗凝血酶-Ⅲ(AT-Ⅲ)中肝素结合组分的方法。方法利用火箭电泳法确定AT-Ⅲ抗原抗体比例,以交叉免疫电泳法检测AT-Ⅲ中的肝素结合组分,加热处理方法制备无肝素结合力的AT-Ⅲ样品。结果免疫电泳检测显示沉淀峰清晰,明确分辨出AT-Ⅲ样品中肝素结合组分及非结合组分并计算比例:混合血浆中结合肝素的AT-Ⅲ组分比例约为85.8%,AT-Ⅲ标准品、商业化制品及本实验室自制样品中结合肝素的AT-Ⅲ组分比例均接近100%。AT-Ⅲ样品经热处理(60℃,10h)后,不含枸橼酸钠的样品全部失去肝素结合力,在枸橼酸钠作保护剂的样品中,肝素结合组分占68.5%。结论建立的交叉免疫电泳法能够有效用于人AT-Ⅲ研发、生产时样品中肝素结合组分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抗凝血酶-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chmidt(1892)、Morawitz(1905)、Wmeymouth(1913)等相继发现,血液中存有多种中和凝血酶的物质——抗凝血酶,其中以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在病理情况下,如DIC、血栓形成、肝肾疾患、肿瘤等,血中的AT-Ⅲ水平明显下降。自1965年以来,已发现20个遗传性AT-Ⅲ缺陷的家系,在这种物质缺乏时,常伴有50%的血栓发生率。因此,对于AT-Ⅲ进行研究和临床上检测血中AT-Ⅲ的水平,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是有意  相似文献   

6.
抗凝血酶Ⅲ(AT-Ⅲ,肝素辅因子)制剂是欧洲近年来开发的一种血浆蛋白浓缩物。临床资料证明,输注AT-Ⅲ浓缩物对先天性和某些获得性AT-Ⅲ缺乏的病人有效。大规模制备AT-Ⅲ浓缩物是临床上治疗DIC的需要,也是血液综合利用的一个方面。一、AT-Ⅲ的分离和制备 AT-Ⅲ是一种单链α_2糖蛋白,分子量58,000-64,000,半生期约70小时,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抗凝物质。虽然AT-Ⅲ发现很早,  相似文献   

7.
作者报道2例急性淋巴细胞自血病用 L-门冬酰胺酶治疗导致抗凝血酶Ⅲ的缺乏。一例为55岁的男性,在完成 L-门冬酰胺酶20,000单位/天,7天的疗程后3天,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其在应用肝素前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浓度仅为56%,1个月后上升为81%。例2为58岁的男性,L-门冬酰胺酶也以20,000单位/天治疗10天。曾作过仔细观察。纤维蛋白原从100%下降至50%,AT—Ⅲ抗原从90%下降至35%,AT-Ⅲ迅速明显下降,较纤维蛋白原下降为明显,且在停药后一周数值仍低。使用 L-门冬酰胺酶常合并血浆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其他凝血因子及甲状晾素结合球蛋白浓度减少,其机制是由于含 L-门冬酰胺酶的蛋白质合成减少。血浆 AT-Ⅲ减少的原因也可能由于合成减少。这2例病人均没有 DIC 证据,而在 DIC 时由于抗凝血酶与释放的凝血酶复合而使 AT-Ⅲ浓度减少。静脉血栓形成也可伴抗凝血酶减少。作者最后认为使用 L-门冬酰胺酶治疗时合并症罕见的可能解释是因伴有凝血因子减少而  相似文献   

8.
抗凝血酶Ⅱ(AT-Ⅲ)灭活除胰舒血管素及血浆素之外的凝血因子如 X_a、Ⅸ_a及Ⅺ_a因子,形成复合物,这些复合物的发现表明凝血因子生理性或病理性的激活。Sas 等发现在第一相中,将肝素加入琼脂糖凝胶,可得到免疫抗凝血酶Ⅱ(IAT-Ⅱ)的三个分离的沉淀峰,如果 AT-Ⅱ上的结合位置,全部或部分地被活化的凝血因子占据,则兔疫沉淀图发生变化,表现为 IAT-Ⅱ:及 IAT-Ⅲ_3增加,同时有主要分子部分 IAT-Ⅲ_1的减低。作者用改进的IAT-Ⅲ电泳法,测定了正常人及5例急性白血病DIC 时 IAT-Ⅲ电泳图象变化。患者均进行了常规DIC 检查。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血流变学检查中肝素抗凝血出现的微小凝集现象.并经实验证实,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肝素浓度的增高并不能使微小凝集现象减少或消失。笔者根据肝素抗凝机理.对出现微小凝集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后认为,高凝状态(如心肌梗塞)和其它原因(如肾病、肝病等) 可使血中AT-Ⅲ的含量减少,由于AT-Ⅲ的含量不足.导致肝素的抗凝作用不充分,是抗凝血中出现纤维蛋白微小凝块的主要原因。对肝素抗凝血中的微小凝集现象浅析@袁玉华$天津市汉沽区医院!300080  相似文献   

10.
抗凝血酶Ⅲ(AT-Ⅲ)是血浆中抑制凝血的关键物质,约占血浆总抗凝血酶活性的50%~70%,它可直接抑制凝血酶,也可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TAT),抑制多种凝血因子的活性[1].动物实验显示,在内毒素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鼠动物模型中,DIC早期血清AT-Ⅲ水平下降较其它DIC指标出现早,而且在DIC发病后1小时内注射AT-Ⅲ,结果证实有预防或延缓DIC的治疗作用[2].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后血浆中DIC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探讨微小剂量肝素预防DIC的作用。方法:27例患者依就诊顺序编入肝素组(14例)及对照组(13例)。测定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术后血浆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和D-二聚体含量。结果:介入治疗后早期肝素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凝血酶Ⅲ和D-二聚体含量均明显增高。结论:早期应用肝素可以降低血液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2.
DIC时,由某种原因使血液凝固系统被激活并消耗凝血因子,此时在血液中生成激活了的凝血因子Ⅸ、Ⅹ和凝血酶。抗凝血酶Ⅲ(ATⅢ)是生理状态下最重要的抗凝血因子,它和上述有活性的凝血因子结合,使之失去活性。所生成的凝血因子-AT Ⅲ复合物,在网状内皮系统迅速被处理,AT Ⅲ在血液中也被消耗。血中AT Ⅲ含量减少,不仅对于DIC的诊断,而且在治疗上也是重要的指标。在治疗DIC时首先要治疗原发性疾病或改善症状。但消除DIC的病因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因DIC进展,可能危及生命或因出血严重等而不能等待去掉病因,必须立即给予肝素以抑制血  相似文献   

13.
发色底物法及酶联凝固法测定肝素辅因子Ⅱ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初,Briginshaw发现一种有别于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的肝素依赖性凝血酶抑制蛋白。1981年由Tollefsen首次将其分离提纯并命名为肝素辅因子Ⅱ(heparin cofactor cofactor Ⅱ,HC-Ⅱ)。目前,国外已应用火箭电泳及发色底物法(chromogenic peptide substrate assay,CPSA)对其检测。本文应用国产发色底物S_(2238)及酶联凝固法(enzyme-linked coagula-tion assay,ELCA)对肝素辅因子Ⅱ活性(HC-Ⅱ:a)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D-二聚体(D-D)与白细胞(WBC)对孕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前状态(Pre-DIC)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57例妊娠并发生DIC的患者为妊娠DIC组,另选健康体检妇女30例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妊娠妇女30例,为正常妊娠组。采用美国ACLAd-vance全自动血细胞凝集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D-D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WBC)按常规方法。纤维蛋白原(Fib)、AT-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分析三组PT,TT,APTT,Fib,PLT,AT-Ⅲ,D-D,WBC,3P阳性率的差异,同期观察妊娠DIC组中不同诱因: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引产、先兆子痫、子宫破裂及难治性宫缩乏力患者PT,TT,APTT,Fib,PLT,AT-Ⅲ,D-D,WBC检测的差异,并通过图示分析找到D-D,WBC对Pre-DIC的预测范围值。结果:三组PT,TT,APTT,PLT,AT-Ⅲ,D-D,WB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TT,APTT,D-D,WBC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妊娠DIC组各种诱因的凝血因子PT,TT,APTT,Fib,PLT,AT-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种诱因的PLT,AT-Ⅲ两两比较,PLT除B-D、B-C无差异外,AT-Ⅲ除C-D无差异外,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孕妇PreDIC的预测指标D-D〉2 mg/L且〈2.4 mg/L,WBC≥14×10^9/L。结论:妊娠妇女血D-D含量、WBC升高到一定值,结合起来拟可作为妊娠Pre-DIC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陈淑霞  齐晓勇  谷剑  杜荣品 《临床荟萃》2007,22(15):1068-1070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的血小计数(PLT)、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与激活凝固时间(ACT)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PCI患者,根据术前PLT水平将患者分成两组,高PLT组(PLT≥240×109/L)22例,低PLT组(PLT<240×109/L)38例。分别于PCI术前、术中应用肝素10000 U后5分钟、术后4小时鞘管内抽动脉血,测定AT-Ⅲ活性、ACT值,分析PLT、AT-Ⅲ活性对ACT的影响。结果①高PLT组术前、术中及术后AT-Ⅲ活性较低PLT组低,分别为(77.5±8.6)%vs(99.7±9.8)%,P<0.05;(68.0±8.8)%vs(89.2±8.0)%,P<0.05和(73.2±8.1)%vs(81.6±5.0)%,P<0.05。高PLT组术前、术中及术后ACT较低PLT组低,分别为(125.6±17.4)svs(161.0±11.1)s,P<0.05;(469.1±51.6)svs(568.1±51.6)s,P<0.05和(189.1±16.6)svs(204.8±19.4)s,P<0.05。②应用肝素后5分钟ACT与术前AT-Ⅲ活性正相关,r=0.9012,P<0.05,与术前PLT呈负相关,r=-0.4735,P<0.05。结论PLT偏高、AT-Ⅲ活性差的PCI患者肝素的抗凝效果差,出现肝素抵抗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6.
抗凝血酶制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 Ⅲ,AT-Ⅲ)主要由肝脏合成,可直接抑制凝血酶、因子Ⅹa、Ⅸa、Ⅺa及Ⅻa等凝血因子,是凝血过程的重要抑制物。AT-Ⅲ在许多病理情况下皆有降低,从而导致血栓形成, 并在一定程度上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与预后相关。随着浓缩AT-Ⅲ制剂的成功制备及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其在术后血栓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肝肾疾病以及骨髓移植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AT-Ⅲ是主要的血浆糖蛋白凝血抑制因子。遗传性 AT-Ⅲ缺乏分三型,多数家系Ⅰ型 AT-Ⅲ缺乏的等位基因大体上完整,仅在变异基因上有小插入、缺失或点突变。本文报告Ⅰ型 AT-Ⅲ缺乏的一家族中 AT-Ⅲ等位基因的部分缺失。作者将此家系患者的 DNA 提取后,用 Pst Ⅰ,Ecok Ⅰ+Hind Ⅲ、Hind Ⅲ+Pst Ⅰ、Pst Ⅰ+Eco ⅡⅠ、BamH Ⅰ、Bgl Ⅱ进行限制性酶解,以 AT-Ⅲ探针及其它 AT-Ⅲ基因5’上游区域的特异性探针杂交,由Southern 印迹分析结果表明,此家系患者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常规剂量肝素体外循环(CPB)中,使用肝素涂层CPB管道对围体外循环期间凝血-抗凝血酶的变化,确定肝素涂层装置对CPB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HCC组(n=8)和对照组(n=15).分别在CPB前、CPB60min、中和后30min和60min,及手术后12h测定血小板计数(PLC),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的浓度,及血浆凝血因子X(FXa)和抗凝血酶Ⅲ(AT-Ⅲa)活性.记录手术后12h胸管引流量.结果对照组PLT在转流中、后显著低于HCC组(P<0.05);且血浆GMP-140浓度在转流60min,中和后30min和60min显著高于HCC组(P<0.05),但手术后12h没有显著性差异;HCC组Xa活性在围术期较对照组有较好的保持(P<0.05),而AT-Ⅲa在两组没有明显差异.HCC组手术后12h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 HCC在围CPB期间对血小板、凝血酶活性具有保护作用,呈现较好的凝血状态而改善CPB装置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19.
作者测定2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治疗前、后和化疗后再障状态骨髓增生恢复时血α_2-抗纤溶酶(α_2-AP)、抗凝血酶Ⅲ(AT-Ⅲ)和纤溶酶原水平,以阐明出血的机理及其预后价值.按FAB分类包括M2五例、M3六例、M4五例、M5五例.10例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血清抗凝血酶-Ⅲ(AT-Ⅲ)对甲胎蛋白阴性肝硬化(AFP-LC)和肝癌(AFP-HCC)的鉴别诊断价值及临界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60例AFP-LC患者和46例AFP-HCC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酶联免疫法检测AT-Ⅲ。结果 AFP-LC组患者血清AT-Ⅲ明显低于AFP-H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Ⅲ诊断AFP-HC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最大面积为0.808,当AT-Ⅲ浓度大于677 137.95ng/mL,诊断AFP-HCC的敏感性为60.9%,特异性为98.3%。血清AT-Ⅲ浓度与AFP-HCC患者Child-Pugh分级、病理分化程度、有无癌栓及HBsAg是否阳性均无相关性。结论 血清AT-Ⅲ浓度对鉴别诊断AFP-LC和AFP-HCC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