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近年收治的8例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患者的磁共振(MR)表现。MR检查示双侧大脑白质内大片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呈较对称的火焰样改变,未见明显水肿及占位效应。结果提示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MR显示为广泛性、弥漫性脑白质病变——脱髓鞘改变。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大小、范围与临床表现无明显相关性;而病灶所累及的特定部位与临床出现脑局灶性症状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二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8月,我省某电厂安装冷却塔时发生一起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事故,造成重度、轻度中毒各1例,报告分析如下。一、事故经过2005年8月初,一个农民工程队转包河南省某电厂的冷却塔安装工程,所用原料均由第一承包商提供,填料规格为500mm×1000mm、500mm×2000mm的S型及波浪型薄塑料板。填料的粘贴均由女工(20人)手工操作。作业在室外高温下进行,2人1组,用填料分别围挡起2m~2的场所,徒手用刷子蘸取黏合剂粘贴填料,刷至远端身体前倾,工作时暴露前臂,戴露手指的棉线手套,早期无其他防护措施。至第4  相似文献   

3.
55例不同颅内压的亚急性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患者分为颅内压升高组(A组,26例)和颅内压正常组(B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头颅CT变化特点以及病程、转归等情况。A组患者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及意识障碍的发生率分别高于B组(P0.01),临床表现恶化时间晚于B组(t=4.59,P0.01),而临床表现好转和恢复的时间则早于B组(t=-2.49,P0.05);但A组病死率高,起病隐匿,容易造成误诊。颅内压监测对于1,2-DCE引起的亚急性中毒性脑病病情判断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头颅CT可以作为筛查手段,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施行有针对性治疗,从而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报道6例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救治过程。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主要临床表现为中毒性脑病,头颅CT和/或MRI检查所见以脑白质病变为主,呈弥漫性损害;治疗上以中毒性脑病为重点,积极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相似文献   

5.
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病例分析牛恩宏王剑何家禧例1王某,女,20岁,从事粘胶工作3个月。因头痛、头晕、呕吐以重感冒治疗,3天后病情急剧恶化,频繁呕吐、不省人事、四肢抽搐而入院抢救。体征:T36.8℃,R20次/分,P86次/分,BP16/12kP...  相似文献   

6.
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2-二氯乙烷是工业上常用的有机溶剂,其毒性高,易引发中毒。1,2-二氯乙烷的急性中毒常见报道〔1~4〕,但亚急性及慢性中毒报道甚少。本文报告6例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病例。1一般资料中毒发生现场是一个体企业的塑料板粘贴操作间,该操作间面积约2...  相似文献   

7.
我院收治 1例接触 1,2 二氯乙烷 (DCE)发生亚急性DCE重度中毒 (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肝病 )的病例 ,抢救成功 ,现报告如下。患者女 ,18岁 ,农民。 2 0 0 0年 7月 2 0日~ 8月 31日 ,在河南某电厂 ,用DCE作粘合剂 ,粘接塑料A、B凸凹两板 ,室外作业 ,每天工作 8~ 12h ,当时气温较高 ,达 40℃左右 ,气压低。前 3天工作无任何防护 ,第 4天开始戴防毒口罩 ,7~8d后同工种工人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送入当地医院治疗 ,脱离此作业。本患者 8月 18日开始出现头痛、头晕、恶心 ,在当地卫生院按“低血压”治疗 ,但仍坚持工…  相似文献   

8.
亚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中毒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亚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中毒的救治。方法对1例以中毒性脑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亚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中毒患者采取以防治"脑水肿"为治疗重点的综合治疗。结果患者住院第4天由昏迷转为轻度意识障碍,出现头颈部、双上肢不自主的震颤伴构音困难,住院第6天意识清醒,头颈部震颤缓解,双上肢持续性震颤,住院治疗1个月余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及时、恰当的脱水治疗是救治亚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一起印刷工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事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5月,上海某塑胶有限公司发生一起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事故,造成亚急性二氯乙烷中毒2例,现将事故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工作环境空气毒物浓度检查确诊的35例1,2-二氯乙烷中毒病人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显示,1,2-二氯乙烷中毒的临床特征以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呕吐、抽搐为主要表现,严重者表现为中毒性脑病。从生化检验看,肝肾损害小。CT所见以脑白质病变为主,呈弥漫性损害。对有与毒物密切接触史,症状较轻的也应观察至少2周。治疗上以防治中毒性脑病为重点,积极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我市于2009年1月发生2起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事故,现将我院诊断的2例职业性急性重度1,2-DCE中毒病例报道如下. 例1 患者男,26岁,2008年8月27日至2009年1月15日,在我市某鞋厂当掹鞋工,每日工作8~14 h,每周7 d,工作过程中接触黄胶、散装港宝水等化学物,未戴口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告1起由于使用1,2-二氯乙烷清洗工作台面引起的急性中毒事故。方法调查生产工艺及事故经过、分析事故原因。结果现场调查发现此次事故为作业时没有采取任何职业病防护措施而引起的,经治疗9名患者全部治愈。结论从源头消除职业病危害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报告3起五金电镀厂使用含1,2-二氯乙烷(DCE)清洗剂而引起的急性中毒事故.方法 调查事故经过及进行现场检测,并分析事故原因和特点.结果 现场调查发现3起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厂负责人及工人在不了解含1,2-DCE清洗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下,盲目使用而导致中毒事故发生;同时工作场所1,2-DCE质量浓度超标(事故1为51.4 mg,/m3,事故2、3为28.6 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15.0 mg/m3)且没有按要求采取职业病防护措施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3起事故有几个共同特点:①1,2-DCE中毒事故有从以往的玩具制造、制鞋业等向五金电镀厂转移的趋势;②该市刚进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职能调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一定的监管空白;③中毒病人被初诊医疗机构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结论 迫切需要理清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职能,同时应继续加强工厂职业卫生监督,避免中毒事故再次发生,还应开展对工人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职业病防治意识.  相似文献   

14.
15.
1,2.二氯乙烷(1,2-DCE)是工业上常用的有机溶剂,其毒性高,使用范嗣广,易发生中毒.亚急性1,2-DCE中毒起病隐匿,初期症状不典型,后期以中毒性脑病为主要表现,临床上往往会误诊为神经系统的其他疾病.现将我院收治的3例亚急性1,2-DCE中毒性脑病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报道1例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继发吸入性肺炎患者的救治经过。该患者中毒后出现意识丧失,继发吸入性肺炎、癫痫、肝肾功能障碍,经积极综合治疗后基本痊愈。提示早期诊治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GC)治疗急性中重度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的影响因素,提出治疗建议。方法对2005—2015年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27例急性中重度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其预后和后遗症情况,选用秩和检验、 Fishers卡方检验等方法,单因素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根据《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GBZ39—2002) 27例诊断为重度中毒而应用GC治疗,多见前期滴注甲泼尼龙,后期口服地塞米松;现根据《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GBZ39—2016)进行27例病历回顾,重新分为中度、重度中毒,发现女性、非O型血、初诊不正确、感染、发生GC不良反应会降低治愈率,以抽搐震颤为典型表现、重度中毒、初诊不正确会增加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重度中毒、无抽搐震颤表现、女性、年龄≥31岁、 GC使用较迟(距发病≥5d)、感染、有GC不良反应是引起病例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建议尽早(5 d)治疗;中度、重度分级治疗,重度病例使用冲击疗法(甲泼尼龙500 mg qd, 5 d),中度病例用药适当保守(首剂≤160 mg qd, 3 d);长时间密切观察,尤其是重度、以非抽搐震颤为典型表现、非O型血、女性、年龄≥31岁的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