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旴江医家黄宫绣所著《太史医案初编》中记录有2则疫病医案,案中阐述了黄宫绣对疫病的认识.他认为疫病的病因可分为四时不正之气与疫疠之气,根据病因可以将疫病分为时行疫病、天地大疫与非时疫病3种类型.诊断上强调瘟疫与伤寒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传染传变、治则治法等方面的鉴别,治疗上主张给邪以出路,反对盲目补益.  相似文献   

2.
朴勇洙  任慧  李倜  张京  张皓 《吉林中医药》2021,41(5):591-593
国医大师卢芳根据成人斯蒂尔病在发病过程中高热发斑的典型症状创造性地提出了"热毒"致病的理论,探讨分析病因病机,指出在治疗思路上应以清利热毒为主,辅以燥湿、祛瘀、调和阴阳等方法.方药运用白虎汤加玄参、水牛角,取自《温病条辨》中化斑汤,发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之功效,并结合病情加减用药.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咽痛、皮疹,可以归属于“温病”范畴,按照卫气营血和三焦进行辨证。“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本病以温热毒邪为其主要致病因素,余师愚《疫病篇》对疹的认识为“火者疹之根,疹者火之苗”。因本病多发  相似文献   

4.
苦寒解毒是温病营血分证重要治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热毒病邪乃致营血分证之主因一般地说,温病在卫、气分,风热、暑热、湿热及燥热毒邪,除了“热毒”共性外,又分别有风、暑、湿、燥的不同特性。邪入营血后,风、暑、湿、燥等病邪特性已消失,而转变为“热毒”。如何廉臣所指的风热入营血后化为热毒,致使“发斑发疹”等营血分症状。张景岳指出:“暑毒伤人多令人吐血衄血”,此为“火毒刑肺也”,说明暑热入营血成热毒迫血妄行。湿热毒邪一  相似文献   

5.
古代医家对《伤寒杂病论》所论述皮肤病之范畴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包括条文意义、病因、诊断、治则、治法等。病因的论述以六气为主,包括风、寒、热、湿邪及虫毒、虚证等病因。对治法的认识包括汗法、清法、下法、和法、吐法、外治法等,提出了治疗皮肤病的原则。汗法应为微汗之法,适当"发汗",导邪外出。热毒所致伤寒发斑使用清法,清其体内的热毒。皮肤病由于阳明胃热,可以采用下法。亦可采用和法、吐法、外治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过敏性紫癜病因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中西医对该病的病因有不同的认识,现综述如下。1中医学对过敏性紫癜的认识过敏性紫癜属祖国医学“血证(紫斑、血尿、便血)”的范畴。其病机为风、湿、热毒之邪夹杂,络伤血溢,血溢脉外,而“瘀”是“溢"的病理产物,“瘀”、“溢”互为因果,这使本病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瘀”自始至终贯穿本病全过程。1·1古代医家对过敏性紫癜的认识巢氏《诸病源候论》认为发斑的病因病机有二点:一是为各种原因引起的“热毒蕴积于胃,熏发肌肉所致”,有云:“斑毒之病,是热气入胃,而胃主肌肉,其热挟…  相似文献   

7.
吴有性,字又可,明末江苏震泽人。公元1641年,山东、浙江、河北、河南等省疫病流行,阖门传染,当时很多医家对疫病的认识不足,墨守《伤寒论》六经辨证治则,误治枉死者不可胜计。吴有性根据病情,提出致病病因为天地间“异气”所感,在病机、病证、治疗方面,自成体系,著成《温疫论》,发前人所未发,对温热病学中有关疫病学说作出了贡献,对后世温病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现就其学术思想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8.
吴有性,字又可,明末江苏震泽人。公元1641年,山东、浙江、河北、河南等省疫病流行,阖门传染,当时很多医家对疫病的认识不足,墨守《伤寒论》六经辨证治则,误治枉死者不可胜计。吴有性根据病情,提出致病病因为天地间“异气”所感,在病机、病证、治疗方面,自成体系,著成《温疫论》,发前人所未发,对温热病学中有关疫病学说作出了贡献,对后世温病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现就其学术思想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9.
戾气学说是吴有性在治疗温疫病的长期临床观察过程中,提出的新的病原观点。他所著的《温疫论》突破了明代以前“六淫(六气)致病”和“非对之气致病”的病因旧论。在前人对温疫病具有传  相似文献   

10.
魏文浩 《河南中医》2007,27(12):15-16
姜良铎教授师承于全国著名老中医董建华、张学文、郭谦亨老先生。在继承导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辨治温热病急症有着独特的经验。姜老认为斑疹的出现都是热毒郁闭营中,灼伤血络所致。其因有三,一是感受温热毒邪,内郁阳明,灼伤血络,热毒乘虚逼营,血从肌表外发;二是邪毒伏于血分,热毒鸱张,蒸逼营血,毒热之邪挟血外出,透于肌表;三是温病误治,阴伤血燥,热毒燔灼营血而导致发斑。疹多由于风热伏肺,内闭营分,郁于血络,外出肤表而成。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指出:“斑属血者恒多,疹属气者不少”。故在临床治疗上,当遵循“斑宜…  相似文献   

11.
<正> 温病发斑,其治各家多曰一"透"字,而目前对斑的治则阐释为:"治宜清胃解毒,凉血化斑",这样便似难看出"透"的涵义.细究发斑证治,感觉"透"字寓意深刻,不应忽视.故发表浅见供同道参考.一、斑之病机温病发斑之治,基于其病机认识,目前认为:"温病发斑大多由于热郁阳明,胃热炽盛,内迫营血,从肌内外发而成."遵此,则理当大清阳明胃热为主,兼以凉血为治.化斑汤中白虎汤大清阳明气热,"病至发斑,不独在气分矣,故加二味凉血之品"(《温病条辨·上焦篇》),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紫癜以"葡萄疫""肌衄""发斑"等病名散在记录于历代中医典籍当中,据其发病迅速,动则皮肤紫癜加重尤甚,素常情绪不稳、易急躁等特点,与中医"风"的特性相吻合,"东方生风,风生木",风木为木气升动之象,其象应春,为机体一切生理活动之基础,"风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风者,百病之长",木气条达则和风敷布,木气不达则邪风内生,考虑风邪是其致病的根本原因,而木气不达的原因不外乎木气不足以及木气郁滞,治疗予以滋水涵木,缓肝息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温病发斑是热毒败血的一个严重症状,现参考文献并结合肤浅体会,按阳斑与阴斑分述如下,以期抛砖引玉。一、阳斑:临床较为多见。概其病机有二:一是胃热灼血,由阳明气分热毒炽盛,迫血外溢所致。如陆子贤谓“斑为阳明热毒”,陶华谓“阳热内燃,蒸溽外迫,热毒入胃,皆致发斑”。二是阴伤血燥,由热入营血或伏温邪留血分,阴伤血燥,败血外溢所致。如张景岳谓:“凡邪毒不解,直入阴分,郁而成热,乃致液涸血枯,斑出肌表”。吴又可谓:“邪留血分,里气壅闭,则伏邪不得外透,而为斑”。前者气分热毒偏甚,章虚谷因有“斑从肌肉而出属胃”之说;后者血分热毒偏甚,且伤营阴,故叶氏谓“斑属血者恒多”。然临床实以气血两燔者居多。  相似文献   

14.
岭南医家对鼠疫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全楷体近年中医界和历史学界致力于鼠疫流行史的研究,成绩卓著.然而,对鼠疫病因病机的研究和介绍缺如.经整理研究发现,岭南医家认为鼠疫的病因有"地气"说、"热毒"说、"污秽"说、"平日喜食热毒肥腻煎炒而致"说、"天地间别有一种疵疠之气"说、"蕴积之热,禀天令五运六气之淫所发"说、"伏气"说.鼠疫的发病机理有热毒迫血成瘀、毒热由少阳直入少阴厥阴、湿热之毒入少阳、痰瘀与疫毒交结、心经受毒等,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瘟疫理论.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分类学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诸病源候论》中有关病因"毒"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和系统研究,结果发现书中提到"风毒"、"寒毒"、"热毒"等40种毒邪,涉及患斑毒病候、脚气痹弱候、夏日沸烂疮候等共186条,其中热毒、毒气、虫兽毒、风毒、食毒的出现频率较高,从而进一步完善、发展中医病因范畴"毒"之学说。  相似文献   

16.
临床统计表明,脑卒中的病死率约为20%~30%,存活的人中绝大部分都留有后遗症,约3/4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对于脑卒中的防治刻不容缓[1].目前中医药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发病机制探讨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一般归纳为虚(阴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内风)、痰(风痰、湿痰)、气(气虚)、血(血瘀)等,这些理论一直指导着临床辨证施治.魏江磊等[2]结合中风病临床实践认为:热毒亦指火毒,以热迫妄行,热极生风,热毒犯脑,热毒攻心为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宋代对疫病病因、病机的新认识、新观点。方法:运用医史学方法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结果:宋代医家普遍认识到疫病发病与地理、气候和人之禀赋有关,而病因则主要有寒邪、异气、温气这三种,风、暑、湿、毒等病因也得到了一定阐述。医家们对病机认识较前代大为丰富,除传统的寒极生热和继承自晋唐而有所发挥的温毒为病说外,还提出了邪伏少阴、伏阳之说、伏寒遇时邪为变、气运郁发而为天行等新观点。结论:宋代医家对疫病发病的地理特征有了较多关注,对疫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较前代有所丰富,辨析更加清楚,并在疫病理论及临床方面有继承和创新,为后世疫病学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从血、从毒着手对白寻常型分期论治 ,进行期辨证为血热毒盛 ;静止期辨证为血虚风燥 ,热毒稽留 ;消退期辨证为气阴两虚 ,余毒未尽。并阐述了对活血化瘀药的使用观点  相似文献   

19.
隋唐医家对传染病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病是由致病性微生物(病原体)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古代称为疫病。先民们在同疫病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展了疫病学说。对疫病的认识逐步深化;对疫病的防治水平逐步提高。本文就隋唐时期医家对该病的认识进行初步探讨。 1、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认识(1)认为与气候变化失常有关。“疫疠皆由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所致(《诸候·疫疠病》)。(2)认为与社会因素有关。前贤已认识到社会因素对传染病的流行关系甚为密切。柳宗元提出:“大道显明,害气永革”。《柳河东先生集》卷一的“骂尸虫文”就是说只有根治社会因素,才能杜绝疾病的传染。  相似文献   

20.
唇风者,口唇肿裂、干燥皱揭、时瞤或动也。俗称驴嘴风。《灵枢·经脉第十》之“唇胗”,即是此症也。“胗,唇疡也。”(《说文》)“中唇为胗”(《风赋》)可证。稽其病机,窦汉卿《疮疡全书》曰:“唇风皆由六气、七情相感而成。”病轻而浅者得之于暴,其病多实,或用风药以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