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认为多因相合、癌毒内生是肝癌的致病关键.临证以扶正解毒消癥为治法,扶正当健脾益气以滋气血;解毒当以清消癌毒为先;消瘢当祛瘀散结以消癥瘕.创立了治疗肝癌的经验方—肝积康方,并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加减,应注意扶正、解毒、消癥三法的有机结合,灵活应用健脾益气、解毒化湿、祛...  相似文献   

2.
介绍孙桂芝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以益气活血软坚解毒为肝癌主要治法,重视补益脾胃、治未病原则,注意脾胃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倡重视在肝纤维化、肝硬化阶段进行早期干预,防止肝癌发生;肝癌发生后积极干预,防止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为20.37/10万,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目前虽以早期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法,但中医药治疗肝癌仍是一种独特而常用的治疗方法,与手术、放疗、化疗相比,各有所长.现就中医药治疗肝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保和教授认为眩晕重症以风火痰为主要病理因素,应从肝论治,初期宜疏肝平肝清肝、理气化痰为主以治其标,同时应警惕心脑血管危急重症的发生;病情平稳后则应注意柔肝滋阴、益气养血药物的应用以兼顾其本.  相似文献   

5.
孙桂芝教授认为邪盛正衰是肝癌的基本病机,培正扶本法应该贯穿于肝癌的治疗全程.在治疗肝癌的同时还应该积极抗肝硬化和肝纤维化,努力改善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黄芪、莪术、桃仁、九香虫为孙老临床治疗肝癌常用中药,因黄芪补气托痈、莪术消积破癓、九香虫健脾益肾、桃仁活血化瘀,均有良好的抗肿瘤和抗肝纤维化疗效.但孙老强调,运用中医方药治疗肝癌的同时,仍应采取西医手术、介入、射频消融等手段,最终达到防治肝癌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统一辨证标准和资料处理方法的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案 ,临床调查原发性肝癌 2 0 6 0例。结果表明 ,原发性肝癌病机复杂 ,其常见证候分布依次为肝血瘀阻、脾气虚、肝郁气滞、脾虚湿阻、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肝阴虚、肾阴虚等 ;肝癌各期的证候分布互有异同。研究结果提示 ,肝血瘀阻、脾虚气滞是肝癌的根本病机 ;肝癌的特点是肝脾同病 ,治疗应肝脾同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癌肝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2月在我院因原发性肝癌行肝部分切除术210例患者资料,总结分析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210例患者行肝癌肝切除术,74例并发胸腔积液,58例并发肺部感染,19例出现伤口感染,16例并发胆漏,经积极治疗后均好转.2例并发腹腔出血,经肝动脉栓塞术后治愈.住院期间死亡率为0.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因多合并肝硬化背景,肝功能较差.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心细致的护理,促进术后的康复,减少术后病死率,提高肝切除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从肝癌辨证分型、组建自拟方、肝癌腹水治疗特色方面,总结刘亚娴教授治疗肝癌经验。刘亚娴教授认为肝癌辨证中一定要注意肝的特性,将肝癌辨证分为肝郁脾虚、气郁血瘀、湿热瘀毒、肝肾阴虚四个证型;注重肝脾同治,自拟经验方"甲乙煎";提出"调神"不亚于用药,七情所伤可以"致病",情志调整则可以"治病";从《内经》解读"补肝"含义,肝阴虚,酸甘之品即为补;肝郁,辛味之品即为补;肝火,苦寒之品也可称之为补。不可一概妄投参芪之品;治疗肝癌腹水用益气健脾祛湿法而取效。  相似文献   

9.
欧阳卫权 《河南中医》2013,33(7):1034-1035
李振华教授认为:脾本虚证、无实证,脾宜健;治疗脾胃疾病,并非只从脾胃着眼,应注意从肝调治,肝宜疏;胃多实证,以通为用,以降为和,胃宜和.  相似文献   

10.
门静脉癌栓的形成是晚期肝癌的一种表现征象.本文通过对58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超声图像分析,探讨其形成原因为晚期肝癌肝内输出静脉受阻塞,导致癌细胞随着无静脉瓣的门脉较大分支逆流而形成.特别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肝癌更易形成门脉癌栓.癌栓声像图表现为门脉不同程度局限性增宽,形态不规则,以低或中低回声占多数.其发生率占晚期肝癌的半数以上.特别是以弥漫型及团块型占多数.超声对其诊断有决定性价值,敏感性高.其检出对弥漫型肝癌与结节型肝硬化有鉴别诊断意义,同时还可对肝外病变提出诊断依据,再者对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的基本病机及治则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癌病机复杂,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关键在于抓住其基本病机.通过长期临床实践与理论总结,我们认为肝癌脏腑定位在肝脾,其基本病机不外虚实两端,脏虚络痹是其基本病机,其中肝脾失调是肝癌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癌毒是肝癌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络痹是肝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肝癌的病因病机并结合临床实际,我们选用清肝解毒通络法,辅以调和肝脾,希望为指导临床以提高疗效作出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门静脉癌栓的形成是晚期肝癌的一种表现征象.本文通过对58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超声图像分析,探讨其形成原因为晚期肝癌肝内输出静脉受阻塞,导致癌细胞随着无静脉瓣的门脉较大分支逆流而形成.特别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肝癌更易形成门脉癌栓.癌栓声像图表现为门脉不同程度局限性增宽,形态不规则,以低或中低回声占多数.其发生率占晚期肝癌的半数以上.特别是以弥漫型及团块型占多数.超声对其诊断有决定性价值,敏感性高.其检出对弥漫型肝癌与结节型肝硬化有鉴别诊断意义,同时还可对肝外病变提出诊断依据,再者对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荣耀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经验与特色:认为肿瘤形成与正气不足有密切关系。正气虚弱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时正虚邪实也主导了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即在治肝的同时,即注意调补未病之脾。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主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调节全身之阴阳,为脏腑阴阳之根本。肾阴滋养肝阴,肾精肝血同源。肝肾既为同根,故应肝肾同治,即“肝肾同源”之说。因此在治疗上强调补正气,培真元,尤其从脾肾入手,通过健脾益气、补益肝肾、扶正固本、免疫调节,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影响肝癌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并举验案1例以资印证。  相似文献   

14.
非规则性肝局部切除主要适用于右肝肿瘤、小肝癌及合并肝硬化者,远离主要管道的右叶周围型大肝癌也可以应用。局部切除对肝损伤较小,肝功能损害不大,但也并非绝对安全,术后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并不罕见。因此,亦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特别对于那些位于肝门区、肝硬化严重及肝功能太差者应谨慎从事。非规则肝局部切除并不排斥规则性肝切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肝软坚方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100例,采用补肝软坚方治疗,以2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本组100例治疗后,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75例,恶化17例;近期缓解率为8%,瘤体稳定率83%.结论补肝软坚方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晚期肝癌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肝癌足我国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大部分原发性肝癌确诊时已接近晚期,80%不能手术切除,肝癌术后肝内转移复发,大部分也不能再次手术切除.山于肝癌结节主要由肝动脉供血,因而阻断肝动脉血流,可使肿瘤缺血、缺氧,以致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为首的介入治疗,已成为不宜手术切除病例的主要治疗手段. 1中西医结合介入法 应根据肿瘤血管的丰富程度合理决定栓塞剂的用量,栓塞剂过多会影响正常肝组织,对多数病灶而言,1:1为适宜,最好的控制方法是透视下直接观察碘油流动方向及存留部位.如果碘油沉积弥敞,或没有沉积,则不宜继续栓塞,只能行肝动脉灌注.因此,对于晚期肝癌,肝功能不良,或肿瘤弥散,侵害肝组织广泛者,宜从左锁骨下动脉插管,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后,留置导管或埋置动脉导管药盒系统,然后选用小剂量5-FU、HCPT、THP等肝动脉灌注、中药制剂华蟾素、吗特灵(苦参碱)、康莱特等反复肝动脉灌注,我们观察到小剂量华蟾素(10ml/天)肝动脉灌注及苦参素(氧化苦参碱)静脉滴注,肝功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病名病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导师周仲瑛教授诊治研究疑难杂病的学术思想及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以"癌毒"为主线,探索中医药对肝癌的病名、病因的认识.论文着眼于肝之生理、病理及其与它脏的关系,从理论上系统探讨原发性肝癌的病名及病因,为肝癌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科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1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5h,术中出血量在300~900ml,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术后第8天或第9天拔除肝下引流管,第9—12天伤口折线I期愈合,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79%(3/19),平均住院时间30d。随访12个月,死亡3例,余现均存活。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术前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中注意减少失血量,同时注意围手术期管理的前提下,可积极行肝叶切除术,以达到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血管介入手术分析肝癌解剖变异情况,对肝癌介入治疗中受到的影响进行有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5年9月收治172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肝动脉栓塞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术后采用补血中药进行调理.采用肝动脉造影进行检查.通过分析动脉走行分布情况、肝动脉起源,对血管造影图像进行探讨。结果 172例肝癌患者中128例为肝动脉典型分布,占74.41%,44例为肝动脉变异者,占25.58%。结论肝动脉变异具有相对复杂、繁多的种类.且具有极高的变异发生率.应该通过血管造影观察肝动脉变异情况.确保能够符合插管高选择性的要求,对肝动脉解剖变异进行全面了解,可促进肝癌介入治疗效果、插管成功率得以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原发性大肝癌经羟基喜树碱(HCPT)介入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型演变规律,为介入后的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参考,提高大肝癌的中西医结合疗效.方法:选择大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经肝动脉灌注HCPT并碘油栓塞治疗,对照组采用经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吡柔比星、丝裂霉素和卡铂)并碘油栓塞治疗.对所有病例均按脾虚肝郁证、气滞血瘀证、湿热蕴结证、湿瘀搏结证、肝肾阴虚证五型进行辨证.以SPSS12.0软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介入前后的证型分布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介入前证型分布以气滞血瘀证为主(35%),其次为脾虚肝郁证(23.75%)、湿热蕴结证(18.75%)、肝肾阴虚证(13.75%),湿瘀搏结证所占比例最少(8.75%).治疗组介入后气滞血瘀证病例较介入前明显减少(P<0.05),两组介入后湿热蕴结证病例均较介入前增加,以对照组明显(P<0.05).其余各证型介入后分布与介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血瘀是原发性大肝癌的最基本病机;介入后多向湿热蕴结证型演变;羟基喜树碱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抗癌散结功效;大肝癌介入治疗后中医辨证应重视清热化湿、泻火解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