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整合素 β1(integrinβ1,ITGB1)在人乳腺癌 MCF-7细胞过表达对其迁移侵袭能力及三苯氧胺 (tamoxifen,TAM)耐药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 ITGB1的质粒(pBABE puro myc ITGB1),通过包装反转录病毒转染人乳腺癌 MCF-7细胞系,构建稳定高表达 ITGB1的细胞株 MCF-7 ITGB1;实验设置 MCF-7组(对照组)、MCF-7 vector 组(阴性对照组)和 MCF-7 ITGB1(实验组);采用 qRT PCR和 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各组 ITGB1mRNA和蛋白表 达量;MTT法检测不同 TAM浓度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 ITGB1表达情况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 Western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换(epithelial mesenchymaltransition,EMT)标志物 E 钙黏蛋白(E cadherin)、N 钙黏蛋白 (N cadherin)、间质表型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纤维黏连蛋白(fibronectin)等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人 乳腺癌细胞 MCF-7中,成功构建稳定高表达 ITGB1细胞系;MCF-7及 MCF-7 ITGB1的 TAM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 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s,IC50)分别为 1.24nmol/L和 20.28nmol/L;MCF 7 ITGB1的耐药指数为 16.35。MCF-7 ITGB1较 MCF-7及 MCF-7 vector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F-7 ITGB1的 EMT标志物 E cadherin显著下调(P<0.05),fibronectin、N cadherin、vimentin蛋白显著上调(P<0.05)。结论:稳定 过表达 ITGB1促进乳腺癌 MCF-7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增强及三苯氧胺的耐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 ITGB1活化上皮间质转换通路诱导细胞 EMT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HMGB1表达载体,转染结肠癌细胞,研究其对结肠癌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分离得到的淋巴细胞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以此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HMGB1基因;随后酶切转入载体pMD18T,通过亚克隆转入载体pLxsn,得到重组质粒。重组体质粒经酶切鉴定后,并对插入的HMGB1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将已鉴定的阳性重组质粒用脂质体介导转染HCT116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HMGB1和VEGF-D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含HMGB1的表达载体。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发现转染表达HMGB1载体的HCT116细胞中HMGB1和VEGF-D的表达均增高。结论:HMGB1可以通过促进结肠癌细胞中VEGF-D的表达,诱导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其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3~2005年手术切除的70例结肠癌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肠癌组织HMGB1和VEGF-D的表达情况,同时对两者行相关性分析。HMGB1作为干预因素,检测经HMGB1刺激后结肠癌细胞HCT116中VEGF-D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HMGB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9%,其中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为833%,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为57.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D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0%。HMGB1表达与VEGF-D表达呈正相关。结肠癌细胞HCT116中VEGF-DmRNA的表达受HMGB1的影响。结论:HMGB1可能通过诱导结肠癌组织中VEGF-D的表达,从而促进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4.
锌转运体LIV-1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LIV-1是锌转运体ZIP家族中LZT亚族的成员之一。LIV-1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富含组氨酸残基,由8个跨膜(TM)区域组成,位于胞外的TM2、TM3间的袢环及N末端富含组氨酸残基;TM5含有特征性的HEXPHEXGD片段,与金属蛋白酶中金属离子结合位点的共有序列十分相似。锌转运体LIV-1可以将Zn2+主动转运入细胞内,其表达受Zn2+、雌激素、表皮生长因子等调节,参与上皮 间质细胞转化(EMT),与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康莱特注射乳剂对MUC1粘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康莱特注射乳剂(KLT)是新近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中药制剂,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对于多种肿瘤具有一定的疗效。MUC1粘蛋白(MUC1)是一种在上皮性肿瘤高度和异常表达的膜糖蛋白,与肿瘤的侵袭、转移、预后及易感性等密切相关[1],并可参与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2]。本文初步观察了康莱特注射乳剂体外对乳腺癌细胞MUC1基因及其蛋白产物表达的影响,探讨了这种变化的生物学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肿瘤细胞株 乳腺癌MCF7细胞由本室保存。    1.2 药物与试剂 康莱特注射乳剂(KLT)及脂肪乳由浙江康莱…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白介素12(IL12) 基因与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 基因联合治疗小鼠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IL12 基因和HSVTK 基因分别转导入小鼠肝癌MM45T-Li 细胞,获稳定表达的MM45T-LiIL12 和MM45T-LiTK。于Balbc 小鼠皮下接种MM45T-Li 细胞2 ×105 ,待肿瘤长至0-5~1-0 cm 时,将MM45T.LiTK细胞与经60 Co 照射的MM45T.LiIL12 细胞混合,行瘤内注射治疗,于治疗次日,腹腔注射Ganciclovir(GCV40 mg·kg- 1·d- 1) ,连续注射10 天。按同样方法观察对远侧接种的肿瘤的治疗作用,并通过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 活性检测及免疫组化染色,探讨其抗肿瘤机制。结果 MM45T.LiIL12 与HSVTKGCV 联合治疗,肿瘤体积显著缩小,生长受到抑制,疗效显著优于单独治疗组( P< 0.01) 。有60% 小鼠的肿瘤完全消退,且观察2 个月无肿瘤生长。两者联合治疗,对远侧肿瘤也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P<0.05) 。MM45T.LiIL12 与HSVTKGCV系统联合诱导的小鼠CTL明显高于单  相似文献   

7.
运用RNA分子杂交的方法,观察了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HSP)90α、70、27在22例白血病病人细胞、正常血细胞及K562红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表明:16例白血病病人中,血细胞呈现HSP27高水平表达,较正常血细胞显著增多13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慢粒急变)1例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例,ALL(5例)与ANLL(7例)白血病细胞HSP27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检测了7例白血病细胞HSP70的表达水平,除1例ALL及1例MDS明显升高外,其余5例(包括1例ALL,3例ANLL和1例慢性急变)显著低于正常血细胞。17例白血病病人细胞(包括ANLL9例、ALL5例、慢粒急变2例和MDS1例)HSP90α表达水平均升高,明显高于正常。结果提示;白血病细胞HSP90α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与白血病细胞活跃异常增殖有关,而HSP27基因的高表达可能不是某种急性白血病的特殊标志。  相似文献   

8.
通过细胞计数、蛋白合成率、克隆形成率及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测定,观察L-缬氨酸(L-Val)浓度对培养胃癌细胞(MKN45)及对照细胞(纤维母细胞IMR-90)的影响,发现将L-Val减少至标准MEML-Val浓度(4.6mg/100ml)的1/16或1/8时,胃癌细胞计数、蛋白合成率及克隆形成率显著降低;而培养基中LDH活力显著上升(P<0.05),纤维母细胞则无类似变化。L-Val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组蛋白脱乙酰基酶1(HDAC1)和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5例乳腺癌组织和37例癌旁组织中HDAC1和DNMT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ER、PR之间的关系。结果 (1)HDAC1蛋白在105例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4.76%,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DNMT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24%,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4.3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2)HDAC1和DNMT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瘤体大小、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0.05);(3)乳腺癌组织中HDAC1和DNMT1蛋白在ER或PR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高于其在ER或PR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0.01)。HDAC1与DNMT1蛋白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HDAC1和DNMT1蛋白过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nm23H1对肝癌细胞增殖及体内肿瘤形成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nm23H1对肝癌细胞增殖、体内肿瘤形成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构建正反义nm23H1 cDNA表达载体并转染肝癌细胞SMMC-7721,得到nm23H1稳定最高和最低表达的两种细胞克隆,并进行细胞生长曲线测定、裸鼠皮下及脾包膜下移植试验。结果 转染反义表达载体后,肝癌细胞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在体内、体外增殖加速;转染正义表达载体后,出现与之相反的结果。正义表达细胞接种组裸鼠肿瘤结节形成  相似文献   

11.
Toll样受体(TLR)9与其配体非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序列的DNA(CpGDNA)特异结合后启动下游信号级联,TLR9信号活化受颗粒体蛋白、可溶性核酸感应蛋白(HMGBl)和可溶性TLR9调控。TLR9不再局限表达于免疫细胞,还在多系统肿瘤细胞中表达,并参与维系与促进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肿瘤细胞固有TLR9信号通路功能的阐明将为肿瘤控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是一种非组核蛋白,正常情况下,作为细胞核内染色质的组分之一,调节基因的转录、重组、修复等生命活动。在胞外,HMGB1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及神经轴突的生长。研究发现HMGB1与多种肿瘤如肺癌、结肠癌、胰腺癌等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关于HMGB1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价值很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l,HMGBl)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发生、发展及转移等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01—18—2012-11-23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50例临床确诊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病理蜡块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测HMGBl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MGBl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甲状腺癌组织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HMGBl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0%(37/50)和15.0%(3/20),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HMGBl蛋白阳性表达与年龄(x2=0.049,P=0.825)、性别(x20.002,P=0.486)、肿瘤大小(x2=0.485,P=0.968)及TNM分期(x2=1.006,P=0.316)均无关;与包膜浸润(x2=4.299,p--0.038)和淋巴结转移(x2=5.889,P=0.015)密切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包膜浸润危险度(OR)最大。结论:HMGBl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高表达,预示着HMGBl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  相似文献   

14.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肿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一种非组蛋白染色体蛋白质,它参与转录、DNA修复、V(D)J重组、分化、发生、细胞外信号转导.HMGB1与肿瘤细胞的生长、浸润和转移有密切关系.HMGB1过表达可抑制细胞凋亡,同时抑制抑癌基因,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生长.HMGB1与纤维蛋白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化、细胞骨架重组等有关.HMGB1还可参与损伤DNA的修复,防止细胞癌变.HMGB1可以增加乳腺癌细胞对γ射线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HMGB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迁移率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1,HMGB 1)是细胞内的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在维持核小体稳定和DNA重组、复制、修复及基因转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细胞外的HMGB 1 可作为一种“晚期炎症介质”,在炎症的晚期阶段启动着炎症反应。最近研究发现,HMGB 1 也高表达于多种肿瘤组织,与其受体结合后,对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增殖及凋亡等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HMGB 1 的表达和功能在某些肿瘤细胞中的表现可能并不一样。由于HMGB 1 与肿瘤细胞的多种生物学特性都密切相关,因此,以HMGB 1 为靶点有望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尽管,当前人们通过抑制HMGB 1 的表达、分泌、释放、合成及信号传导等措施来进行抗炎症反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很多措施还没有在抗肿瘤实验中得到应用,尚有待于体内外实验的进一步证实,然而,这些措施将有可能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对宫颈癌细胞HMGB1主动释放及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方法 高糖培养液培养三种细胞系:宫颈癌HeLa细胞系、宫颈癌C33A细胞系和正常宫颈上皮HUCEC细胞系,加LPS前后分别做Western blot检测HMGB1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 和C33A)及正常宫颈上皮HUCEC细胞系细胞内外的表达情况。LPS刺激前后行小室细胞侵袭实验分析检测宫颈癌细胞株的侵袭迁移能力。 结果 100 ng/ml LPS刺激后,三种细胞内HMGB1总蛋白较刺激前均减少,而上清液HMGB1表达增加(P<0.05);HeLa及C33A宫颈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5)。 结论LPS能刺激宫颈癌细胞HMGB1主动释放从而增强其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和意义。方法:应用RT-PCR及Western-blot印记法检测30例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15名健康对照组血清HMGB1水平,并分析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血清HMGB1 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在非小细胞肺癌中,HMGB1的表达与TNM分期和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均<0.05),但与吸烟、性别、病理类型无关(P均>0.05)。高、中、低分化肺癌中HMGB1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43±0.10)、(0.75±0.31)、(0.98±0.24),三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病例中HMGB1蛋白的表达量为(0.62±0.29),明显低于Ⅲ、Ⅳ期(0.85±0.32)(P<0.05)。结论:HMGB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与肺癌TNM分期及细胞分化有关,可能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进展和预后判断的一种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程育宏  吉梦  齐赟  裴澄 《现代肿瘤医学》2020,(21):3688-3693
目的:研究siRNA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ox-1, HMGB1)表达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MGB1在人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体外化学合成靶向HMGB1 siRNA,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抑制效率。MTT法检测HMGB1沉默后Y79细胞的增殖情况。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HMGB1沉默后Y79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来分析细胞周期的分布以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HMGB1 mRNA和蛋白在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中高表达,siRNA抑制HMGB1表达后,Y79细胞增殖抑制,促进凋亡。结论:抑制HMGB1的表达可以降低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为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生物学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lncRNA PVT1在乳腺癌、肝细胞癌、胃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并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如竞争内源性RNA、维持重要癌基因蛋白的稳定性、参与肿瘤化疗耐药等。本文对lncRNA PVT1在肿瘤中的表达形式、所发挥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水平,以及其与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3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初始治疗前、化疗后的HMGB1水平,并以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初治前血清中HMGB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缓解(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HMGB1水平较初治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B1呈递减趋势的非霍奇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时间较HMGB1呈递增趋势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明显延长。结论血清HMGB1水平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和发展密切相关,检测血清HMGB1水平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