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不同给药方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EPO不同给药方式分为静脉注射组26例和皮下注射组26例,比较2组EPO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EPO治疗前,静脉注射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87.8±11.8)g/L]与皮下注射组[(85.4±15.7)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O治疗后3个月,2组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静脉注射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108.2±21.8)g/L]高于皮下注射组[(91.4±18.2)g/L](P<0.05)。结论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EPO均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静脉注射EPO纠正贫血的效果优于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血透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分别把接受促血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的16例血透患者与不接受EPO治疗的9例血透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降压治疗,对照组则给予钙通道阻滞剂或加用”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前及6个月后分别测定EPO浓度及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应用ACEI组Hb及血清EPO浓度明显下降。结论:ACEI可导致血透患者EPO浓度及Hb水平的下降,影响EPO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透患者的贫血20例报告广东省开平市第一人民医院(529300)魏天伦近年来国内外应用重组人体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纠正肾性贫血已获疗效。我院透析室首次应用美国生产的,r-HuEPO治疗资料完整的20例依赖输血的血透病人的贫... 相似文献
6.
廖珍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8,(5):37
目的:总结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2月~2006年10月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4例患者为治疗组,使用治疗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另外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未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RBC、HB、HCT,统计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改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7.
8.
9.
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EPO的疗效与ACEI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了解CRF血液透析患者EPO治疗贫血的疗效与ACEI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透析稳定、充分,伴有贫血与高血压患者,排除了缺铁、感染、铝中毒、继发性甲旁亢后,在应用EPO的同时,观察使用与不使用ACEI两组间贫血纠正的疗效。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前瞻性的分析。结果 用ACEI组,EPO纠正贫血的达标率(Hb≥100g/L,Hct≥30%)为20.8%,不用ACEI组为55.5%。在用ACEI组达标的5例仅用ACEI10mg/d,未达标者ACEI用量较大,其中4例>40mg/d。结论 较大剂量的ACEI对EPO纠正贫血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腹膜透析患者应用ACEI后对EPO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行腹膜透析(PD)后的患者在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之后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疗效。方法选择26例PD患者分成A、B、C、D4组。分为接受EPO治疗及ACEI治疗组及不接受EPO及ACEI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清EPO浓度、红细胞压积(HCT)及血红蛋白(HB)的变化。结果A、B、C3组患者试验前后血清EPO浓度、HB及HCT无明显变化(P>0.05),D组患者血清EPO浓度、HB及HCT试验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行PD后,服用ACEI对丧失大部分EPO分泌功能的患者不影响外源性EPO的疗效,但对保留有部分分泌EPO功能的患者,则可使血清EPO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1.
庆大霉素(GTM)、丁胺卡那霉素(AMK)属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具有耳、肾等毒性反应,迄今尚无可靠的方法防止或预测其毒性的发生。近年来国外有人主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每天1次疗法,并进行了一些实验探索,表明疗效可靠,且耳、肾毒性有所降低,但国内病例报道尚少。为此,我们对使用GTM和AMK治疗的131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在日剂量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每日1次与每日2次给药法,对其疗效、副作用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甲状旁腺激素与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iPTH)与贫血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疗效的关系。方法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日空腹采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血清铁蛋白(SF)、C反应蛋白(CRP)、血清钙(Ca)、磷(P)、钙磷乘积(Ca×P)以及血浆白蛋白(Alb)、肌酐(Scr)和iPTH,记录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以r-HuEPO用量/Hct比值(EPO/Hct)作为EPO低反应指标。结果46例患者中20例(占43.5%)iPTH升高(iPTH增高组),26例(占56.5%)正常(iPTH正常组),iPTH增高组EPO/Hct比值、磷(P)、钙磷乘积(Ca×P)和iPTH水平均高于iPTH正常组,Hct、Hb低于PTH正常组;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影响EPO/Hct比值的因素有iPTH、年龄和透析疗程(R2=0.388,P=0.039)。结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甲状旁腺激素升高是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诺维本不同给药方法对减轻局部不良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采用改进给药方法和预防保护措施减轻局部组织不良反应。方法 对65例使用诺维本患者分别采用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2种方法给药并给予预防保护措施,然后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红肿疼痛差异显著,P〈0.05;疼痛持续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影响休息和睡眠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诺维本静脉滴注比静脉注射更能有效减轻血管和局部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4.
丁振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1(5)
目的采用改进给药方法和预防保护措施减轻局部组织不良反应.方法对65例使用诺维本患者分别采用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2种方法给药并给予预防保护措施,然后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红肿疼痛差异显著,P<0.05;疼痛持续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影响休息和睡眠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诺维本静脉滴注比静脉注射更能有效减轻血管和局部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HD)及腹膜透析(PD)尿毒症患者的红细胞生素(EPO)药代动力学变化及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地(ELISA)测定血清EPO,对透析患者用EPO前后不同的时间内表及PD透出液中EPO含进行检测。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清EPO基础水平同海南地区健康人相似(P〉0.05);皮下注射EPO后24小时血清EPO浓度最高,72小时后恢复至用药水平;不同时期PD透出液对EPO清除 相似文献
16.
17.
余亚琼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7(3):58-58
目的:探讨抗蛇毒血清不同给药方法的过敏反应比较。方法:随机将216例蛇伤病人分为2组。静滴组用常规方法,静推加静滴组把地塞米松针5mg在输注抗蛇毒血清前静推,然后再静滴,比较2组过敏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静滴组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16.07%,高于静推加静滴组(4.81%),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静推加静滴能显著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罗库溴铵不同维持给药方法的药效动力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的罗库溴铵维持给药方法的药效学特点,探讨最佳给药方式。方法:40 例ASAⅠ~Ⅱ级,无神经肌肉疾患病人随机分成罗库溴铵持续泵注组(Ⅰ组)和间断给药组(Ⅱ组),采用TOF刺激监测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应用静脉麻醉药诱导和维持,术毕不用拮抗剂。记录罗库溴铵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术毕恢复时间和罗库溴铵的用量。结果:Ⅰ组平均泵注速率为(5.97±2.03)μg/(kg·min),Ⅱ组维持肌松追加用药间隔时间平均(30.2±16.2)min,即单位时间平均用量(5.43±2.17)μg/(kg·min),与Ⅰ组比较无明显差别。停药后,Ⅰ组恢复过程明显快于Ⅱ组(P<0.05)。结论:持续泵注罗库溴铵优于单次静脉给药。 相似文献
19.
关长征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12,(17):106-108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方法对高血压患者疗效及其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将90例2级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不同给药方法:A组每天7:00口服缬沙坦80nag和非洛地平5mg;B组每天早7:00口服缬沙坦80mg,晚7:00口服非洛地平5mg;C组每人早7:00口服非洛地平5nag,晚7:00口服缬沙坦80mg。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疗效及血压控制稳定性。结果3组患者血压控制疗效明显,无显著差异,B、C组患者血压控制稳定性优于A组。结论早晚分次给药对于夜间血压的控制效果更为稳定,可以避免清晨血压峰值对于靶器官的损害,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的口服给药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非透析患者,分别治疗前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表明,治疗后E.C3bR.R升高,E.IC.R下降,提示:rHuEPO可改善2尿毒症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