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淮安市2009-2011年食管癌发病、死亡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为食管癌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淮安市肿瘤登记处收集的淮安市2009-2011年食管癌发病及死亡数据,计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分析食管癌高发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淮安地区2009-2011年食管癌粗发病率为62.91/10万,标化率为49.92/10万,居淮安市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其粗化率和标化率在城市和农村不同性别之间均处于较高水平,男女性粗发病率在≥45岁逐渐升高,在75~<80岁达到最高峰。食管癌粗死亡率为46.75/10万,标化率为36.87/10万,居淮安市恶性肿瘤死亡第1位,在<45岁男、女性死亡率均处于较低水平,≥45岁逐渐上升,在75~<80岁达到最高峰。全市食管癌潜在减寿年数(YPLL)为45 678人年,平均潜在减寿年数(AYLL)为6.21人年。接受手术治疗者比例为28.70%(1 815/6 323),接受放疗者为49.44%(3 126/6 323)。结论:淮安地区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男女性别比较大,在食管癌高发地区应进一步加大人群防治的力度以巩固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淮安市2009—2011年大肠癌发病及死亡情况进行分析,为大肠癌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淮安市肿瘤登记处收集的2009—2011年大肠癌发病及死亡数据,计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分析大肠癌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淮安地区2009—2011年大肠癌粗发病率为10.77/10万,标化率为8.80/10万,居淮安市恶性肿瘤发病第4位。粗发病率和标化率在城市和农村不同性别之间均处于较高水平,粗发病率在35岁以后逐渐升高,在85岁以后达到最高峰。大肠癌粗死亡率为5.77/10万,标化率为4.62/10万,居淮安市恶性肿瘤死亡第5位。在40岁以前,大肠癌的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45岁以后逐渐上升,在80—85岁达到最高峰。结论:淮安地区大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男女之间差别较大,在大肠癌高发地区应进一步加大人群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淮安市2009-2011年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特征进行分析,为淮安市老年人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淮安市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工作收集的淮安市2009~2011年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数据,分析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9-2011年淮安市≥60岁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012.26/10万,男性1354.60/10万,女性703.77/10万,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χ2=580.32,P〈0.05。平均年死亡率835.40/10万,男性1105.33/10万,女性592.16/10万,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χ2=1607.95,P〈0.05。发病居前10位的肿瘤依次是食管癌、胃癌、肺癌气管支气管、肝癌、结直肠癌肛门、胰腺癌、乳腺癌、口腔癌、膀胱癌和胆囊及其他,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的90.29%。死亡居前10位的是食管癌、肺癌气管支气管、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肛门、胰腺癌、脑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淋巴瘤、白血病和胆囊及其他,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75.98%。全市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在7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之后随年龄升高而下降,死亡率则在8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2009-2011年全市老年人发病率分别为882.03/10万、1022.29/10万和1136.96/10万,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病率不断增高,χ2=220.43,P〈0.05;城市(χ2=114.18,P〈0.05)与农村(χ2=111.08,PdO.05)发病率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高。死亡率随着时间的推移略有增高,变化不大,χ2=0.74,P〉o.05。城市地区死亡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高,χ2=17.42,P〈0.05,而农村地区则不断降低,χ2=9.52,P〈0.05。结论:淮安地区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应进一步加强老年人恶性肿瘤防治。  相似文献   

4.
NK/T细胞淋巴瘤发病率低,占恶性淋巴瘤2%-10%,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仍不明确,本文就2001年至2009年关于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治疗策略和预后因素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山东省的食管癌发病率较高,明确食管癌的流行特征对食管癌早期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济南市2011-2015年食管癌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济南市食管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1-2015年济南市肿瘤报告系统的发病资料和济南市人口资料,计算食管癌不同年度和年龄组的粗发病率及中国人口结构标化发病率(中标发病率).计算食管癌亚部位发病构成及病理类型分布.结果 2011-2015年济南市户籍人口食管癌发病病例共9 248例,其中男7 212例,女2 036例.2011-2015年男女总的食管癌平均发病率为30.097/10万,中标率为22.055/10万;男性食管癌平均发病率为47.093/10万,中标率为34.692/10万;女性食管癌平均发病率为13.209/10万,中标率为9.291/10万.男女总的食管癌中标发病率从2011-2013年逐年上升,2013年发病率最高,为23.945/10万,随后发病率开始下降,2015年发病率为22.233/10万.在男性和女性中,均是75~7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发病率分别为209.028/10万和82.064/10万.食管癌亚部位分布以食管中段为主,共3 335例,占全部发病的36.06%.食管癌病理类型分布中,鳞癌共4 385例,占47.42%;腺癌共1 904例,占20.59%.结论 近5年食管癌发病率仍较高,2011-2013年食管癌中标发病率逐年上升,随后发病率开始下降,75~7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应针对重点人群继续加强食管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淮安市上消化道癌高发区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淮安市是我国少见的上消化道癌高发区之一。据1982年一1989年期间癌症死亡调查资料,该市癌症粗死亡率为184.96/10万(男204.08/10万,女160.55/10万),中国标化死亡率为154.75/10万,癌症死亡居人群全死因首位(占33.74%)。其中居前三位的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粗死亡率分别为93.21/10万、40.42/10万和22.97/10万。本研究首次从饮用水、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和差异,探讨该市癌高发的环境地球化学病因。材料与方法淮安市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总人口110万。苏北灌溉总渠和京杭大运河贯穿区内将淮安市分隔成渠南、…  相似文献   

7.
扬中市食管癌流行及治疗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扬中市食管癌流行及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食管癌高发区进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扬中市1991年~1998年食管癌发病、病理、治疗及致病危险因素资料,按《中国恶性肿瘤登记报告试行规范》的统计方法,分析扬中市食管癌高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规律。[结果]扬中市1991年~1998年食管癌标化发病率为82.84/10万,居扬中市恶性肿瘤第二位,男、女性别比为1.211,女性在35岁~64岁年龄段发病率高于男性,并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结论]扬中市食管癌呈持续高发,且有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淮安市2009-2011年女性乳腺癌发病与死亡的流行特征,为乳腺癌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淮安市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工作收集淮安市2009-2011年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和死亡数据,分年龄、地区(城市和农村)分析淮安市乳腺癌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淮安地区2009-2011年乳腺癌发病共1 225例,粗发病率16.01/10万,城市20.22/10万,农村11.77/10万;标化发病率为13.19/10万,城市16.33/10万,农村10.03/10万。乳腺癌死亡共415例,粗死亡率为5.43/10万,城市6.66/10/10万,农村4.18/10万;标化死亡率为4.23/10万,城市5.15/10万,农村3.25/10万。发病死亡均为城市高于农村。2009-2011年发病(χ2=94.57,P<0.001)和死亡(χ2=8.66,P<0.001)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分年龄组分析,乳腺癌发病呈单峰分布,高峰在55~岁年龄组;死亡则呈双峰分布,高峰分别在55~岁年龄组及80~岁年龄组,最高峰在55~岁年龄组。结论淮安区城市乳腺癌发病和死亡均高于农村,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和死亡最高峰均在55~岁年龄组,严重威胁淮安地区中老年女性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淮安地区2009—2011年肝癌发病及死亡情况进行分析,为肝癌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淮安地区肿瘤登记处收集的淮安地区2009—2011年肝癌发病及死亡数据,通过SPSS17.0软件计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和平均潜在减寿年数等,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淮安地区肝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相关因素。结果:淮安地区2009—2011年肝癌粗发病率为25.91/10万,标化发病率为21.15/10万,居淮安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第4位,粗化率和标化率在城市和农村不同性别之间均处于较高水平,肝癌年龄别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性在75~〈80岁组达到高峰,为158.07/10万,女性在80~〈85岁组达到高峰,为66.20/10万,各年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10.5,P〈0.01。肝癌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X^2=875.1,P〈0.05;城市高于农村,X^2=9.022,P〈0.01。肝癌粗死亡率为22.72/10万,标化死亡率为18.44/10万,居淮安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第3位,肝癌年龄别死亡率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性在75~〈80岁组达到高峰,为151.16/10万,女性在80~〈85岁组达到高峰,为87.17/10万,各年龄别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76.5,P〈0.01。肝癌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X^2=708.3,P〈0.01;农村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28,P〈0.01。肝癌潜在减寿年数为55148人年,平均潜在减寿年数为15.43人年。淮安各县区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清浦区(41.16/10万),发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4.4,P〈0.01。死亡率最高的地区是淮阴区(29.43/10万),死亡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9,Pd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随着年龄组增长肝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高于女性,但城乡对淮安地区肝癌发病率影响不大。肝癌死亡率也随年龄组呈上升趋势,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结论:淮安地区肝癌发病率、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性别、地区差异比较大,在肝癌高发地区清浦区和高发年龄段40-80岁应进一步加大人群防治的力度以巩固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中国肿瘤登记地区2009年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按照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和评价标准对全国104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09年肿瘤登记数据进行评估,共72个登记处的数据入选,计算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前10位恶性肿瘤顺位、构成、累积率;人口标准化率根据全国1982年人口普查的人口结构和Segi's世界人口结构为标准.[结果]2009年72个登记地区共覆盖人口85 470 522人(其中城市57 489 009人,农村27 981 513人),恶性肿瘤新发病例244 366例,肿瘤死亡病例154 310例.病理诊断比例为67.23%,只有死亡证明书比例为3.14%,死亡发病比为0.63.全部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85.91/10万(男性317.97/10万,女性253.09/10万),中标发病率146.87/10万,世标发病率191.72/10万,累积率(0~74岁)为22.08%.城市地区发病率为303.39/10万,中标发病率150.31/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为249.98/10万,中标发病率139.68/10万.全部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80.54/10万(男性224.20/10万,女性135.85/10万),中标死亡率85.06/10万,世标死亡率115.65/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12.94%.城市地区死亡率为181.86/10万,中标死亡率80.86/10万;农村地区死亡率为177.83/10万,中标死亡率94.40/10万.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脑瘤、淋巴瘤、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新发病例的76.39%.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脑瘤、白血病和淋巴瘤是主要的肿瘤死因,约占全部肿瘤死亡病例的84.27%.[结论]中国城乡地区肿瘤负担差异明显,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重点地开展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张萌  阴蒙蒙  刘阳 《中国肿瘤》2014,23(6):478-484
[目的]描述分析2010年河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方法]按照全国肿瘤登记质量控制指标和评价标准.对河南省16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10年肿瘤登记数据进行评估。计算恶性肿瘤发病粗率、累积率(0~74岁)、年龄别发病率以及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顺位和构成等。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构成和2000年世界标准人口构成来计算。[结果]2010年河南省肿瘤登记地区的16个登记处合计覆盖登记人口13783262人,共报告新发恶性肿瘤病例32942例,病理学诊断比例为66.83%,只有死亡证明书比例为2.79%,死亡/发病比为0.64。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39.00/10万,中标率195.41/10万,世标率214.50/10万,累积率(0-74岁)为23.05%。人群发病前10位的恶性肿瘤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颈癌、脑瘤、子宫体癌和白血病,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84.40%。[结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是威胁河南省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需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癌症的健康教育和早诊早治工作,减轻居民癌症负担,降低癌症危害。  相似文献   

12.
扬中市1991年~1998年恶性肿瘤发病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 探讨扬中市恶性肿瘤发病特点及流行情况,。方法 1991年-1998年恶性肿瘤发病报告系统资料运用EPI-6、Excel等软件建库并进行分析。结果 8年间全市新发恶性肿瘤病人7906人,平均粗发病率357.10万,1982年中国人口调整发病率267.05/10万,其中前5位分别是胃癌112.93/10万、食管癌82.62/10万、肝癌20.69/10万、肺癌11.60/10万,肠癌10.62/10万。随着年龄增大,恶性肿瘤发病率有增高趋势。0-74岁恶性肿瘤累积发病率44.19%,其中胃癌19.49%,食管癌13.53%,肝癌3.34%,肺癌2.03%,肠癌1.66%。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性之比1.48:1,其中胃癌1.93:1,食管癌1.11:1、肝癌2.66:1、肠癌1.04:1、肺癌3.82:1。1、地区间发病率存在差异,高发乡镇是低发乡镇的2.03倍。8年来扬中市恶性肿瘤发病率比较平稳,胃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扬中市恶性肿瘤呈高发状态,以胃癌、食管癌为主,存在年龄、性别、地区差异,胃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扬中市食管癌发病及治疗特征和致病危险因素,为其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扬中市1991-1998年食管癌发病、病理、治疗及致病危险因素资料,按《中国恶性肿瘤登记报告试行规范》的统计方法,分析扬中市食管癌高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规律。结果 扬中市1991-1998年食管癌标化发病率为82.84/10万,居扬中市恶性肿瘤第二位,男、女性别比小(1.21:1),女性在35-64岁年龄段发病率高于男性,并有明显的地区分布,患者治疗率低,近几年来扬中市仍是全国食管癌高发区之一。结论 扬中市食管癌呈持续高发状态,阻断其致病危险因素继续起作用是综合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山西阳城县是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据1969~1983年的调查,该县恶性肿瘤病死率稳定于高的水平,食管癌居恶性肿瘤病死率的首位,高达149.04/10万(调整率为126.00/10万),且占其死亡构成比的68.51%。同时,男性食管癌所占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比,高达74.71%,女性亦达58.89%。15年来,前4年的死亡水平较高,其后的11年有所下降,但逐年调整死亡率仍稳定在110/10万以上;表明该县食管癌高发仍然是个严重的问题,必须加强肿瘤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涉县、林州、阳城、磁县上消化道癌集中高发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温登瑰  王士杰 《中国肿瘤》2008,17(12):1004-1006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区上消化道癌集中高发对病因和预防的启示。[方法]分析涉县、林州、阳城、磁县1998~2002年男女性食管、贲门、非贲门胃癌的发病率。[结果]在涉县、林州、阳城、磁县,食管、贲门、非贲门胃癌发病率的合计男性高达173.5/10万-281.9/10万,女性高达111.5/10万~152.8/10万.男性占到全身恶性肿瘤的70.3%~81.1%,女性占到全身恶性肿瘤的49.3%~75.5%。但这三种癌的相对比例存在地区间差异:涉县以贲门和非贲门的胃癌多见,占上消化道癌的60%以上:而磁县以食管癌多见,占70%以上;林州和阳城食管癌和胃癌各占约50%。[结论]应该把该地域当作上消化道癌高发区来认识,在努力寻找能标定个体风险或早期事件的生物学指标的同时,通过大规模改良饮水,降低高发区人群对亚硝胺的暴露水平,也许有助于更快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中国2010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估我国2010年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按照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和评价标准对全国219个登记处上报的2010年肿瘤登记数据进行评估.共145个肿瘤登记处的数据入选登记年报,将入选的登记处按城乡、地区(东、中、西)、性别分层,计算各层年龄别肿瘤别发病率和死亡率,然后根据全国实际人口,估计全国恶性肿瘤合计和主要肿瘤的发病、死亡情况。标准人口按照全国2000年人口普查人口结构和Segi’S世界人口结构为标准计算调整率。[结果]2010年人选年报的145个登记处(城市63个,农村82个),共覆盖人群158403248人(其中城市92433739人,农村65969509人),病理诊断比例为67.11%。只有死亡证明书比例为2.99%,死亡/发病比为0.61。估计全国2010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093039例,死亡病例1956622例。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35.23/10万(男性268.65/10万.女性200.21/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184.58/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181.49/10万,累积率(0—74岁)为21.11%。城市地区发病率为256.41/10万,中标发病率187.53/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为213.71/10万,中标发病率181.10/10万。全部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48.81/10万(男性186.37/10万,女性109.42/10万),中标死亡率113.92/10万,世标死亡率112.86/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12.78%。城市地区死亡率为156.14/10万,中标死亡率109.21/10万。农村地区肿瘤死亡率为141.35/10万,中标死亡率119.00/10万。肺癌、女性乳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和宫颈癌是我国主要的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和胰腺癌是主要的肿瘤死因。[结论]我国肿瘤登记覆盖范围2010年有明显增加.可以反映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恶性肿瘤负担情况。肿瘤登记为卫生部门提供及时的监测资料,为评估肿瘤负担,评价防治措施和制定肿瘤防治策略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目前肿瘤负担严重,应继续加强肿瘤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1999~2011年泰兴市食管癌的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泰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肿瘤登记处登记的1999~2011年新发食管癌病例资料,计算粗发病率、中标率和构成比等指标。[结果]11999.2011年泰兴市食管癌新发病例共9635例,占全部肿瘤发病的24.51%。1999~2011年食管癌粗发病率为51.03/10万,其中男性71.97/10万,女性42.95/10万,食管癌粗发病率从1999年的52.5l,10万上升至2011年的60.37/10万。食管癌发病率随着年龄上升而上升,60岁组达到发病最高峰,中标率为110.42/10万.[结沦]食管癌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中老年人群是食管癌发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河北省井陉县2010~2013年主要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方法]肿瘤发病资料来源于井陉县肿瘤防治办公室,全部资料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井陉县2010~2013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312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52.03/10万,其中男性1823例,女性1301例,男女性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287.38/10万和214.98/10万。上消化道肿瘤食管癌和胃癌高发,食管癌发病率为56.63/10万,胃癌发病率86.81/10万(贲门癌发病率为57.04/10万,胃远端癌为29.77/10万),分别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22.47%和34.44%;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其他较高发的恶性肿瘤依次是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发病率依次为24.69/10万、22.35/10万、15.33/10万。[结论 ]井陉县2010~2013年上消化道癌高发,应作为今后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19.
<正>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2012年全世界70.5亿人口新发食管癌45.6万例,发病率为6.47/10万,居全部恶性肿瘤第8位;死亡40万例,死亡率5.67/10万,居全部恶性肿瘤第6位[1]。我国是世界的食管癌高发地区,发病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球食管癌发病和死亡人数的52.8%和49.3%。我国食管癌发病率为22.14/10万,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的  相似文献   

20.
蔡红卫  应江伟  吴武军 《中国肿瘤》2017,26(10):762-768
[目的]分析2010~2014年仙居县上消化道癌(食管癌、胃癌)发病与死亡情况及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效果评价,为上消化道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0~2014年仙居县肿瘤登记数据中上消化道癌(食管癌、胃癌)发病、死亡数据和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筛查资料,分析仙居县近年上消化道癌发病、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评价筛查效果.[结果]仙居县2010~2014年食管癌发病率为37.46/10万(男性44.62/10万,女性29.74/10万),死亡率为24.32/10万(男性29.77/10万,女性18.44/10万);胃癌发病率为82.48/10万(男性112.32/10万,女性50.25/10万),死亡率为52.80/10万(男性73.39/10万,女性30.57/10万).食管癌中标发病率APC为-10.0%(95%CI:-14.1%~.5.6%)、食管癌中标死亡率APC为-10.7%(95%CI:-20.2%~-0.1%)、胃癌中标发病率APC为-9.1%(95%CI:-15.1%~-2.8%)、胃癌中标死亡率APC为-8.6%(95%CI:-14.2%~-2.7%)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2010~2014年仙居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共完成临床筛查8532人,筛查任务完成率为100.38%,检出率为1.11%,早诊率为77.89%,治疗率为98.95%.[结论]仙居县上消化道癌发病、死亡虽然呈下降趋势,但形势依然严峻,上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不断深入开展不仅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更将对仙居县上消化道癌发病、死亡产生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